憤青一詞,正式出現的時間不長,但憤青的歷史卻源遠流長,有人還專門為此考證出過書籍。
大抵人類社會從形成開始,因為有青年人,就會有憤青。司馬遷所謂: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指的應該就是憤青。憤青,根據其不同的發展方向,大體分為兩種:糞青,奮青。
看看歷史,每逢改朝換代之時,大都是憤青大顯身手之際,在這里憤青成為最得力的工具;而一旦得了天下,新皇帝坐穩了龍庭,就開始嚴厲約束乃至鎮壓憤青。最早的,感覺應該是從秦始皇算起。所謂始作俑者。始皇帝掃六合、驅宇內之后,立馬開始收拾憤情,焚書坑儒,收天下之兵鑄為銅人,原以為奠定了萬世基業。卻不料,陳勝吳廣項羽幾個憤青揭竿而起,一呼萬應,很快政亡人息。不過,憤青卻不是政客的對手,項羽最終被劉邦逼的烏江自刎。一個憤青領著一群憤青,還是憤青;而一個政治家領著一群憤青,那就不是憤青的簡單組合了。所以,最終劉邦取得了天下。這大約就是憤青與政治家的區別。
在這里,我以為憤青一旦把自己的命運與民族國家的前途命運結合起來,融入了為國為民的偉大目標中,并身體力行的去實踐、去努力、去奮斗,那么憤青就變成了奮青,就是奮斗著的青年。青年人總是朝氣蓬勃,有著強烈的建功立業的思想,有著改變現狀的要求,總會熱血沸騰,總是長于行動,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敢想敢說敢做。沒有這么一代代的熱血青年,就沒有人類發展的歷史。人民創造了歷史,人民中的熱血青年引領著歷史。
近代以來,其中最杰出的代表當屬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他們都出生成長在國家民族危亡之秋,少小立志,以國家民族為己任,憑一腔熱血,用稚嫩之肩,挑起了挽救人民的重擔,以微弱的力量向龐大的舊勢力發起了進攻。那個時候,他們面對的不僅僅是無數的嘲笑、惡罵,更是生死的考驗。但是,他們在不斷的人生奮斗探索和革命實踐中,把青年人的熱血和先進的理論,把崇高的理想和切合實際的革命手段,完美的結合起來,付出了無數的犧牲,建立了新中國。
誰能想到,那南湖上一只小小的游船,那幾個慷慨激昂略顯稚氣的書生,后來競掀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為什么那么執著,為什么那么“不化”。瞿秋白啊,你寫一紙聲明就可以挽救自己的生命,為什么不去變通呢?那些青年人啊,明知道前面是死亡的槍口,為什么義無反顧的沖鋒?
為什么呢,因為他們是以國家民族為己任的,有理想有尊嚴敢于行動勇于犧牲的奮青。
而現在,憤青這個詞已經有了太多的貶義。憤青在好多時候,已經異化成為糞青。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憤青在當前畢竟是一種不容忽視的現象,他客觀的存在,有時還具有強大的輿論力量。
對于目前憤青現象,右派分子誣蔑到:憤青已經成為糞青,他們既是網絡流氓,還是極端的民族主義者,其言行:或不學無術,以叫罵為手段,以誣蔑為工具,淪為打手;或自私自利,極端狹隘,只有空洞的口號,而無實際的行動,是為小人;或歪曲愛國主義、民族主義的真正含義,言辭激烈,愛走偏激,動輒以戰爭為詞,托愛國之名、行誤國之實,成為“愛國之賊”。。。。總之,其罪惡之目的,就是打垮我們的下一代的精神,腐化他們的品質,渙散他們的斗志。
殊不知,得到了相反的結果,右派分子的卑劣言行,國際反華勢力的丑惡嘴臉,卻最終覺醒了廣大的青年:看看北京奧運圣火傳遞中青年人的愛國熱情,看看汶川地震中青年人的英雄行為,看看“7。5”青年人的強烈正義反應,他們正在不斷的覺醒、不斷的成熟,我們的青年大有希望,我們的民族大有希望。
我們都曾經年輕過或正在年輕中,熱血激情浪漫理想,正是年輕人的魅力之所在。在年輕人身上,優點和缺點一樣鮮明的存在。總是說,憤青不冷靜、偏激。那么對待憤青,有些人的評價和看法冷靜嗎?客觀嗎?公正嗎?還記得垮掉的一代的爭論嗎?現在沒看到他們垮掉,反而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洗澡水是臟的,但是倒洗澡水的時候,不要把水中的新生嬰兒一起倒掉了。
與任何時代一樣,今天的憤青,就其現實存在的狀態和發展分化的趨勢,可以分為橄欖球似的三部分:奮青(這是少數的精英式的人物),憤青(這是數量最龐大的主體部分,尚未具備成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但是有熱情、有愛國心,正確的加以引導,會向奮青轉變),糞青(不學無術、心胸狹窄、極端自私的網絡流氓,這也是少數)。
年輕人是希望是未來。憤青在現在的年輕人中占有相當的比例,對于他們,必須有一個客觀、公正、寬容的態度,全面分析,把握性質,正確引導,合理約束,發揮作用,讓奮青越來越多。而這項工作的確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有全社會的參與支持引導和努力!
還是毛主席說的好;世界是我們的,也是你們的,但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朝氣蓬勃,就像早晨8、9點中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