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聞博報 來源:《日出西邊/風動中國》
近來,有四件事讓本來就備受關注的上海變得更加令人矚目。一是據說故事背景源于上海的電視劇《蝸居》引起熱議;二是上海市閔行區居民潘蓉為了阻止強制拆遷,用投擲汽油瓶等暴力手段來進行反擊,上演了“一個女人的燃燒瓶和政府鏟車的拆遷大戰”;三是就讀于上海海事大學的貧困女研究生楊元元因其母借宿遭拒而自殺;四是2009年12月13日,上海市紀委宣布,上海市普陀區原區長蔡志強因涉嫌受賄犯罪,已于近日被移交司法機關依法查處。而此前,普陀區原副區長張克明和新長征集團董事長王妙興相繼被查處。
電視劇《蝸居》遭批,上海市拆遷戶潘蓉“以暴抗暴”,上海海事大學貧困女研究生楊元元自殺,上海市普陀區原區長蔡志強落馬,這四個看似無關的“上海故事”,卻將攀漲的高房價與官員受賄腐敗案高發及民生不幸悲劇高發的社會圖景集中展現在了一起,從而讓公眾清晰地看到了中國經濟繁榮盛景下的社會扭曲和悲哀。那么,我們是否就此即可以將造成中國社會悲哀的元兇,歸罪于房地產業和高房價呢?事實卻并不會是這么簡單。于是,便有人提出了“奢華大國說”與“官腐民敗論”。當然,任何分析探究,目的都是為我們這個社會和民眾尋求解困之道,這一點是不容置疑的。而這個“奢華大國說”又是怎么解析的呢?大家不妨與網聞博報小社員一起來探討,也與該文作者商榷。
我先來引述一下有關媒體消息原文。據中國新聞網2009年12月14日報道,最新一期中共中央黨校主辦的《學習時報》刊載署名為秦曉鷹的文章,《永遠不做“奢華大國”》。文章指出,奢華之風不但會極大地固化中國現已存在的地區差距和貧富差距,而且會加劇權力尋租式的“官腐”和投機賭徒式的“民敗”。文章稱,中國遠不是處處富足、人人無憂。而“未富先奢”之風給今天普通中國人帶來的并不是福音和依靠誠實勞動改變現狀的動力,而是種種不切實際的夢,種種用虛榮和自欺加以裝飾編織的夢。
有人會說,奢華不也是一種對消費的刺激嗎,這難道不是另一種形式的擴大內需嗎?對此,文章指出,這是一種似是而非的大錯,是不顧及市場經濟是否會健康長期持續發展的短視,猶如飲鴆止渴一般。文章指出,中國社會各階層成員(包括公務員階層)在攀比奢華中的心理失衡勢必會造成巨大的社會失衡。不健康的風氣和對物質利益的畸形追求,為社會動蕩積蓄起巨大的破壞性能量。一旦爆發,不但會使經濟發展的安全閥門——社會穩定出現動搖乃至崩塌,而且會使一切成就損失殆盡。從這個角度說,奢華只會令中國徒然為維持穩定增加無比巨大的社會成本,甚至最終會給國家和公眾招致無妄之災。
文章說,未富先奢,不應該是今天的中國人修身治家求發展的作派與行為。雖然我們并不倡導也不會再去實踐那種苦行僧式的生活方式,但為了民族的長遠之計、為了國家與公眾的長遠之計、也為了人類的長遠之計,中國,這個給金融海嘯中的世界帶來希望的國家,應該勇敢地宣示,我們永遠不去做奢華大國。即便是將來真正富足了,也永遠不當炫耀財富的奢華大國。
應該承認,這篇題為《永遠不做“奢華大國”》的文章作者,對中國當前的社會時弊和隱患有著深刻而敏銳的洞察。其研究分析的視角之獨到,言詞之坦真犀利,均是所謂的主流精英學者難以企及的。而且,其中大部分的觀點網聞博報小社員也是贊同的,相信同樣會引起社會公眾的廣泛共鳴。
但是,作者在這里將“官腐民敗”并提,或是說將官與民的責任各打五十大板,本人很難茍同,盡管事實現象是這樣。其次,作者將造成這種社會失衡和畸形的根源,歸源于“奢華之風”。將避免“社會穩定出現動搖乃至崩塌”的“長遠之計”,亦均歸根于勇敢地宣示:“永遠不當炫耀財富的奢華大國”。這就更有倒因為果、緣木求魚之憾,從而使整個分析結論半路走偏而陷入無解。
誠然,“未富先奢”之風給今天普通中國人帶來的并不是福音和依靠誠實勞動改變現狀的動力,而是種種不切實際的夢,種種用虛榮和自欺加以裝飾編織的夢。甚至是靠“知識改變命運”的夢想,是靠“依法治國”信念來保護自己的人身平安與財產權益的夢想。楊元元、潘蓉及唐福珍等人的遭遇,便是這一個個夢想破滅的明證。難道這也是因為“民敗”嗎?也是百姓本不該編制的夢嗎?
追根溯源,物質決定意識,社會存在決定人的價值取向。空洞的理論高調,怎敵現實的“硬道理”。若沒有不“依靠誠實勞動”而致富而炫富的輝煌,怎會激發投機賭徒式的“民敗”?若沒有大量尚未發案的權力尋租式“官腐”致富且尊貴的成功,怎會有“前腐后繼”的的風潮和貪腐案值的不斷飆升。如果說社會風氣的“民敗”是源于“官腐”干部的榜樣,那么能反過來說“官腐”是源于“民腐”教唆嗎?社會治理的責任和權力,究竟是官還是民?貧富分化結構固化又是誰制造和形成的?答案難道不是明擺的嗎?
社會風氣的形成,不僅源于社會現實的存在,而且更源于制度設計導向和法律的強制約束調整。中國居民消費率從80年代的62%下降到2008年的48.6%,貧富兩極分化和中國國民稅負痛苦指數躍居世界第二,難道與“劫貧濟富”的稅收制度設計無關嗎?公民社會的法制精神很重要,公平正義和以人民為本的立法精神更重要。否則,失之毫厘謬之千里的結果和效果是必然的,也應都是意料之中的事。
85%以上的百姓沒有買房的生活消費能力,今日的中國當然是如該文作者所言的“未富先奢”或“官腐民敗”。但當年在居民消費率反達62%以上的“未富”的時代,政治清明和昂揚向上的社會新風貌,并不僅僅只是靠“三反”和“五反”等群眾運動促成的。射向劉青山和張子善的那兩顆子彈,反腐反官僚主義的這兩聲響亮槍聲,不僅明確宣示了共產黨人永遠追求公平正義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誓言與決心,更確保了幾十年的官場清廉。若不承認這一點,同樣是在繼續“虛榮和自欺”。
所以,官腐必然造成經濟結構的畸形和社會風氣的“民敗”,而制度設計和立法原則的偏失,又會反過來加劇官腐,進而導致整個社會價值觀和精神信仰的淪喪。這與富裕和“未富”無關,甚至與樸素和奢華無關。
更為嚴重的是,這樣“官腐民敗”社會的經濟畸形,也增加了以擴大內需來共渡金融危機難關并走出低谷的難度。
據中國新聞網2009年12月15日報道,目前北京在2009年商品房均價上漲幅度已經超過60%,而上海深圳等地也紛紛超過這一漲幅。統一按照上漲幅度已經分別達到了50%以上這一低估的房價漲幅計算:三城市房價的漲幅都超過了GDP的5倍。時近年終,明年房地產市場走勢受到各方關注。對此,中央近期就房地產市場未來政策調控連續做出三次表態,強調在保持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的同時,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加強市場監管,穩定市場預期,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勢頭。
日前,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賀鏗在做客央視《面對面》欄目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時,坦言作為副部級官員的他憑工資“都不能為自己買一套像樣的住房,那更多的人就沒有辦法買了。”由此可見中國目前的房地產市場已畸形到了怎樣的地步,也進一步證實了85%以上的家庭買不起房的說法。更可以看出事實上已擁有不止一套豪宅的官員,其不“腐”怎“富”?
可貴的是這位副部級的賀副主任面對公眾的坦誠和率真。對于房地產現在的問題,他直言一個是有泡沫,第二個是現在是在炒房,而不是真正有人買得起房子,不是使居者有其屋。對于房地產泡沫的產生,他說,我的觀點一直是非常鮮明的,房地產部分城市有泡沫,原因是兩個,一個是政府炒地,另外一個是社會資金炒房。
賀副主任直言,我認為很多地方政府的官員可能就希望房子維持一種泡沫化的狀況,因為只有這樣,他才會有錢用。他不考慮整個國民經濟是不是健康發展的問題。他批評說,房地產作為一個民生產業,應該是更多的人讓他買得起房才對。我們現在有一些商人,有一些理論家,我說得很刻薄,還不如一千多年前詩人杜甫的觀點。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是蓋房子給寒士們住的,要讓大多數人買得起房子這才是正道。
對于如何遏制地方政府炒地,他給出的建議是,土地轉讓金由中央收,既然土地是國有,中央財政收回來應該是合理合法。然后中央拿了這個錢,該轉移給你的轉移給你,該轉移到更需要錢的地方,我轉移到更需要錢的地方。對于社會資金短期投機炒房,就高征個人所得稅。
其實,這些對策從技術上來講都不難實現。賀副主任也承認,他的觀點和建議肯定有人罵,但是相信十三億當中有十二億半是擁護的。毫無疑問,他的判斷是正確的,全國人民也是會贊同的,因為這才是人大機構應該表現出來的民意呼聲和法定權力。若照此法制原則進行梳理和調整,改變收入分配格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改變經濟結構,從而促進消費,確保社會經濟健康增長和可持續發展又有何難呢?
以下讓我們再繼續分享賀鏗副主任在央視訪談時的精彩片段。
中國沒有發生金融危機。中國是經濟下滑,下滑的原因是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內因,是我們的結構失衡,一個是外因,世界金融危機對我們的外貿影響很大。現在世界金融危機,幾個主要經濟體,日本、美國、歐洲復蘇的跡象都比較明顯。應該說明年世界經濟形勢無疑比今年好。那么世界經濟形勢好,對于中國經濟拉動如外貿就會好一些。但是中國經濟的結構性矛盾,那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可能要較長的時間來調整。迪拜事件再次說明金融危機的引線是房地產,近二十年來的金融危機沒有一起不是因為房地產市場的泡沫破裂而引起的。
GDP增長的數字很樂觀,但是我們的消費還是上不去。消費上不去,主要是低收入人群沒有購買能力,沒有購買能力,我們的消費增長就乏力。拉動經濟增長主要是消費增長、投資增長、外貿增長。外貿現在不怎么樣,投資現在很熱,那么消費上不來,一直靠投資推動經濟增長那怎么行呢?比方說人發燒,我給你放冰他也會下去,并沒有解決,并沒有好。你不去趕快吃藥,針對病去治,冰一拿走的話,你可能會更糟糕。因為你投資的比例大,老百姓報酬比例越來越小,不合理的國民經濟結構越來越嚴重。GDP像一個蛋糕,你切在投資那部分高了,你切在居民報酬這部分就少了。我們現在要把這塊弱的加強,你那里就必須慢慢的減少,我才能增加。這個模式如果持續的話會是什么結果?會形成呆壞賬,會形成金融方面的風險。
內動力就是消費需求,特別是居民的消費需求。我們的經濟缺乏內生的動力,真正的內在動力。如果不把這個思想轉變過來,如果不采取真正的措施扭轉過來,使得我們的經濟增長方式轉變,那經濟要想健康發展就不可能,所以是刻不容緩。發展方式的轉變首先是領導的思想要轉變。領導的思想,只有把保民生保就業放在他工作的主要思路上,這樣他才會讓低收入者收入增加,才不會是一味地去盲目投資,把GDP拉上去。有人認為GDP的增長就是靠投資,所以形成了許多浪費,拆房子是GDP,修房子又是GDP。張書記來了蓋房子,李書記來了拆房子。這樣一種模式已經在許多地方不斷地出現,我覺得要體現在普通老百姓生活改善了。除了這個之外再體現什么呢?廣場修得大修得漂亮,辦公樓蓋得高,那是可以體現,但是對廣大老百姓好處太少了,你是執政為民還是執政為廣場啊?
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增加居民收入,增加誰的收入呢?低收入者的。那所謂的低收入者怎么界定呢?九億農民,兩三億的城市低收入者。現在大家知道說中國下一步的經濟發展要靠農民,要靠農民消費。所以要想辦法讓農民兜里有錢,比戶籍更重要的是就業崗位。問題是我們的政府要更多地扶植中小企業,要采取措施,現在給它們的生存環境可以說在有些地方是比較惡劣的。在財政稅率上可以實現差別稅率,在社會保障方面,應該在一部分好的有市場的企業,它利潤又不高的情況之下,你可以實行政府財政繳款,降低企業的成本,提高勞動者的收入。我不贊成過分地強調支柱產業的作用,因為我覺得各行各業都要得到發展,經濟是應該有規律,成比例發展的,它不是某幾個行業畸形發展就可以的。
明年的經濟會是怎樣的走勢呢?那就要看我們宏觀調控的水平,如果我們的宏觀調控得當,水平在提高,不會出現W形,如果我們的宏觀調控失誤,政策變動很大,出現第二次探底的可能性是非常之大的。因為明年我們所面臨的經濟形勢相當復雜,國內外都有很多不利的因素,我們現在可以說是積極的因素在增加,不好的因素也在增加。2010年,對我們這個國家是充滿變化和不斷調整的一年,充滿了挑戰,面臨的困難不可低估,但是只要掌握得好,現在這個好的因素在增加,應該說信心還是有的。
網聞博報小社員認為,作為曾任中南財經大學教授和西安統計學院院長的學者,賀鏗對中國社會經濟形勢的分析是比較到位的。作為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的副部級官員,賀鏗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的解讀和建議也應是準確且合乎民意的。
而所謂“官腐民敗論”,應是看對了病卻開錯了藥方。
(網聞博報夏商專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