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隨李中堂辦海軍二十余載,慘淡經營,千辛萬苦,培養了一批驍勇將才,購來了一批鐵甲戰艦,曾為亞洲第一艦隊。誰想未曾敗于海上,卻敗在咱自己的陸軍手里。現在,前有敵人四十四艘軍艦,后有咱自己造的大炮轟擊,我軍人心思逃,盼鄉之論與日俱增,戰,不能戰,走,不能走,如今援軍已絕,竟敗在咱陸軍手上 ...
我在想,如果太后不修頤和園,北洋艦隊就會增加二十艘軍艦;如果炮彈充足、都能炸響,海戰中也不至于一艘敵艦也沒打沉;如果李中堂放手我艦隊的活動,我們的膽子再大一點,也不至于困守孤島憋在港內挨打;如果陸軍能站戰,旅順、威海的防守也不至于攻破;如果援軍能及時感到,我艦隊主力則不至于覆滅。為什么這一切都沒按這“如果”去發生呢?為什么?難道真應了那句“氣數已盡”的預言了嗎?
這些年,朝廷喪盡人心,為什么會有太平天國?為什么會有捻軍?民心一失,社會上必然流行墮氣、惡習,一旦國家有難... 剛開戰時,許多人認為,我堂堂大清,可以不費吹灰之力,便可打敗小小日本,可有誰知道日本的戰斗力之強和中國之脆弱呢?官場傾軋,軍紀敗壞,民心萎靡,堂堂大清,只不過是一顆早已爛了根、枯了芯的古樹,又高又大,可來一陣風雨,就完了。我們中國人的事情,就敗在中國人自己的手上 ......
簡介
丁汝昌(1836.11.18~1895. 2.12)晚清北洋海軍提督。字禹廷。安徽廬江人。早年參加太平軍,當太平軍大勢已去的時候,被迫隨隊叛投湘軍,不久改隸淮軍,參與對太平軍和捻軍作戰,官至記名提督。1879年(清光緒五年),被李鴻章調北洋海防差用。1881年1月,率北洋水師官兵200余人赴英國,接帶清政府在英訂購的“超勇”和“揚威”巡洋艦回國。1888年,北洋海軍正式成軍,出任北洋海軍提督。在任職期間對北洋海軍和北洋海防的建設嘔心瀝血,嚴與利己,但整肅軍紀不夠嚴厲,貪腐嚴重,但其人嚴重依賴李鴻章,言聽計隨,北洋海軍在其領導下,儼然李氏家軍.1891年,率艦隊訪問日本。鑒于日本海軍的發展,回國后曾陳請清政府再購新艦,增強北洋海軍實力,以防外患,未被采納。1894年7月豐島海戰后,命令加強各艦防護,以備再戰。9月中旬,奉命率北洋艦隊主力護送運兵船隊赴大東溝,17日準備返航時發現日本艦隊,即令艦隊起錨迎敵。由于艦隊所取接敵隊形嚴重失當,加之負傷后中斷指揮,北洋艦隊遭受重創,被革職留任。 1895年1月30日 ~ 2月11日 ,在威海衛之戰中,指揮北洋艦隊抗擊日軍圍攻,但未得到上級命令,無奈港內待援,致北洋海軍陷入絕境。彈盡糧絕后又無援軍來援的希望,拒絕了日本聯合艦隊司令長官伊東祐亨的勸降和北洋海軍洋員瑞乃爾等的逼降,但對大清政府已絕望,服毒自盡以謝國人。
丁汝昌死后,手下軍官牛昶眪盜用他的名義,與日方簽訂了《威海降約》。 2月17日 ,日軍開進威海港,李鴻章經營多年的北洋海軍,至此全軍覆沒。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