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幾乎各個單位都是鑼鼓喧天,歌聲嘹亮,彩旗召展.我在歡慶之余,卻又產生了淡淡的悲哀。
“請不要遺忘‘特色’ 大旗下的另一半中國人!”我在暗暗地呼喚著時代的良知!
一、王大柱的惱怒
王大柱是江蘇省xx縣的一位老實巴交的農民,夫妻倆都50開外了,大女兒出嫁,小兒子初中畢業后到上海打工,大柱跟上建筑隊做工,年收入也快達萬元,兒子年收入也達萬元,王大嬸在家種5畝田,養5---6頭豬,一年也有3、4千元進賬,銀行己有6~7萬元存款,正常年景也該“小康” 了。
然而王大柱近年來長時間睡不著覺,且火氣越來越大,時不時沖著大嬸發脾氣,一家三口經常漚氣,大柱惱怒極了。
原因是兒子年達25歲,是王家獨苗,指望他傳宗接代呢!兒子初中畢業,又無后臺,城里姑娘是看不上他的,即使是農村姑娘,價碼也在不斷地上漲。與小王對上像的那個鄰村姑娘放出了話:先訂婚,在街上有房子,才考慮結婚。
根據當地價碼,訂一個婚,少不得7萬元。給女方6萬,包括禮金3萬8,三金和水酒2萬2,另外自家也要辦幾桌酒,整個算起來,沒有7~8萬元是辦不好事情的。結婚,男方出6套衣服,一部電動車,水酒錢2萬,共5萬。
在街上砌一幢房子(包括裝璜)要50萬,買個90平米的套間(包括裝璜)也要30余萬。
銀行存款用于訂婚,馬馬虎虎,尚能對付。
談到房子,結婚,大柱跳了起來:“我苦一輩子也攢不下這么多錢!”
兒子訂過婚了。
大柱向親友們借了5--6萬,尚缺30---40萬元
大柱頭發白了。像一條老黃牛,在風雨飄搖中掙扎。
“我是苦還是甜?是幸福還是痛苦?”
王大柱注定要苦一輩子.
二、龔師傅的憤懣
xx市紡織廠是1956年創建、曾擁有10萬工人的大型國營紡織企業,龔宏志師傅是當年3000創業者中50位勞動模范中的一員,他今年75歲了,廠子賣給一個大官的兒子后,就退休在家。
這個廠的工人住宅區很大,你如果不親自去看一看,有些事情你根本就不相信。這個住宅區住有三四萬名工人,占地數百畝,清一式的紅磚紅瓦房,主屋是4x10米,廚房為4x2米,每戶一套。
龔師傅住12幢8排2號。女兒出嫁后,主屋用兩道塑料布隔成三份:兒子、兒媳住一份,14歲的孫子住一份,門口一份放一張桌子,廚房除燒飯外,還放一張床,老倆口安居在這里。
主屋正面墻上正中央是毛主席畫像,一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像,一邊是龔師傅在1957年榮獲勞動模范時與當時的地委書記和廠長的合影。家中最值錢的家用電器就是那臺25寸的電視機了。
龔師傅每月退休金700元,老伴每月500元,兒子在別人的手機店里打工,每月600元,媳婦賣青貨,孫子上初中。
龔師傅有五件傷心事:一是退休金時有時無捉摸不定生活難安排;二是交不起擇校費,孫子上不起重點學校氣難平;三是人情事務增多、物價上漲使生活水平下降,兒孫嘆息令老人心不安;四是怕家中老小生病、龔師傅老寒腿發作無錢治療心難受;五是怕兒孫們看見別人住高樓大廈自己住小平屋唉聲嘆氣心里不平衡。
每當夜晚,龔師傅總喜歡在紡織廠總部大樓前,默默地望著跳動著的霓虹燈,望著穿流不息的小汽車,望著永遠賓客盈門的賓館、飯店、酒家,以及醉吱吱的達官貴人,他總是這樣喃喃自語:
“他們把我們這些老東西遺忘了……”
三、慚愧的推銷員
現在的大學多如牛毛,大學生也就多如牛毛了。據估算,現在無業、基本無業的,不會少于1500萬人。他們是“特色” 大旗下的產物,在隆隆的慶典禮炮聲中,是喜,是憂,是愁?
昨天下午,有兩個小青年到我家推銷安利公司產品。在他們大夸特夸安利的高科技醫藥品后,我問他們:既然這些產品是這樣的有效,為什么不放到醫院去讓病人使用、那不是賺大錢嗎?為什么那么多的高級領導人生病不用你們的藥,是他們沒錢買不起嗎?兩個小青年被我問得啞口無言!
后來,這兩個小青年告訴我,他們是xx工學院的學生,畢業三年了,仍未找到工作,上大學時借的債至今未還上,他們四個人擠在一間出租屋內,還沒有對象,不敢想結婚的事。
“你們每月多少工資?”我問。
“扯下來每月600元左右,多勞多得,浮動著呢!”
“如何開銷的?”
“房租、水電50元,伙食費200元,剩下的自由支配。”
“你們這算是就業了嗎?
“上級的統計表上填的是就業了!”
“你們有沒有考慮到這樣混下去是不行的!”
“我們實在沒辦法。債未還清,沒找到老婆,我們無法向家里交代!但是我們能干什么呢?”
“最近全國各地都在轟轟烈烈地迎國慶,你們有什么想法?”
兩個小青年無話可說了,半天才說這么一句:
“搞了那么多形式主義的東西,依我看,倒不如每人發1000元實惠,搞那些花架子有什么用!”
我低下了頭,心里翻騰著波浪,但還是慢慢地低下了頭,我不知該罵誰!
四、李大媽的奢望
李大媽一家五口原住農村,老伴是原來一個鄉辦廠的電焊工。這個鄉辦廠賣給一個大隊書記后,他帶著倆個徒弟進城打工,在承包一項工程中,他賺了幾萬元。后來又將家里的房子賣掉,湊了十多萬元,在城里買了一套70多平方米的二手房,并將兒子、兒媳和小孫子一起帶進城。老頭子仍當他的電焊工,兒子踏三輪,兒媳賣青貨,孫子上學,李大媽專司家務,一家人倒也過得去。
據有些網友推算,在今日農村,自改革開放以來,恐怕有20%的農村人口涌進了城鎮,全國當不少于3億人。
其實,李大媽是提心吊膽過日子。她是個誠實的耶酥教徒。她每天都祈禱主幫助她們家:
幫助她家無病無災過日子。她家全是個體戶,沒有醫保。前次寶貝孫子患感冒,掛兩天水,用去300余元。假如來個天災人禍,她家不就砸鍋了嗎?
幫助他家太太平平過日子。李大媽對現在的生活環境不滿意,她常說,過去多好,現在怎么冒出那么多的痞子、婊子?這個社會到底怎么啦?特別是他兒子學上了賭錢,被老頭子狠狠熊了一頓,寶貝孫子偷偷上網吧,被他兒子打了一頓。這個母豬架以前是沒有的,李大媽懷疑是不是人心變壞了?
李大媽最頭痛的是物價天天漲,錢老是緊巴緊巴的。
“青菜每斤3元,變成金條啦?”
“豬肉每斤漲4元,還讓不讓人過日子?”
對于熱熱鬧鬧地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60周年有何感想時,老頭子說:“我不感(敢)想。”
兒子說了一句實在話:
“我記得鄧小平上臺時,每人發了200元歡喜錢,今年共和國60大壽,能不能每人發上2000元歡喜錢……”
上面四種人,占全國總人口的60﹪以上,在隆重慶祝偉大勝利的時候,是否還記起他們?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sh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