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號上午,福建省第二屆杰出人民教師表彰暨教師節慶祝大會在福州隆重召開,省委省政府授予馬秀發、萬惠霖等33位教師 “福建省第二屆杰出人民教師”榮譽稱號,并獎勵每人價值30萬元的轎車一輛。為人師表的教育工作者受此嘉獎也不為過,但在給知識分子頒獎的時候,各級政府有沒有想過給在企業里辛勤工作的工人、在農田里勞作的農民中的佼佼者頒獎呢?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每一行都是互相依靠的。教書的教師離不開工人、農民,工人農民也需要知識分子,一個健康的社會需要腦力勞動者,但更需要體力勞動者,而且對體力勞動者的需求要遠遠超過腦力勞動者。一個國家,要有健康向上的發展,那么就一定得有堅強夯實的基礎。基礎不穩,多漂亮的建筑都會崩塌。一個國家的基礎是什么?工業和農業!主導工業和農業發展的是誰?是工人和農民!知識分子需要不需要?當然需要,還需要很多,但是,讀書讀出來是不是都擠進辦公室,動動手動動嘴舒舒服服的就能把工業農業這個國家基礎打好呢?顯然不行!
我國的工業體系在低技術、低質量上,二十多年原地踏步甚至出現倒退的局面,這反應出什么?腦體倒掛,輕體重腦的后果。在發達國家有80%的優秀人才集中在企業,而中國的數字只有30%。之所以出現如此懸殊的對比,是因為許多中國企業并沒有認識到工人特別是技術類工人對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性。
現在社會對工人存在偏見,工人的待遇也偏低,導致人們不愿意做工人。國家應以政策引導,給技術工人較好的經濟待遇和較高的社會地位。一個階層的貢獻應該與其所得相稱。人們不愿做工人,與工人的貢獻未能得到應有回報有關。這些回報不僅僅是物質的,還包括權利、尊嚴、平等等非物質因素。現在,工人是‘窮’的代名詞,誰還愿意做呢?
工人這個職業不僅高風險、低收入,還不被人尊重,與毛澤東時代在各方面注重提高工人農民的社會地位相比,改革開放后的三十年,工人農民的地位日益下滑,毛澤東時代在發展黨員、培養干部上,都是以工人農民中的優秀分子為重點。全國"以工代干"、"以農代干"的干部有上千萬。"依靠工人階級和貧下中農″更是當時各個領域長期間實行的階級路線。歌頌"工農兵"、突出"工農兵"形象,這也是各類文學藝術創作必須堅持的方針。而這30多年來,在各級黨代會、人代會代表中,在黨委、政府成員中,真正工人農民身份的幾乎消失殆盡,工人農民不僅失去參政議政的權利,甚至連話語權都在漸漸消失,工人農民成了弱勢群體。
社會的基礎不受重視,這和社會認知有關。如果整個社會共識就是白領好過藍領,公務員強過小職員,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當上萬人去爭搶一個公務員職位的時候,這是整個社會的悲哀。服務于大眾的公務員職位,卻拿錢超過了平均工資,大大的高于企業的普通職工。
如果以高樓大廈來形容一個社會,基礎越穩,則樓宇的安全性穩固性越好,但現在卻是基座人少,頂層卻盤踞了越來越多的人,基座面臨的負荷越來越大,基座就有斷裂崩塌的危險。這就是我們常常使用的成語:本末倒置!如果拿幾何圖形來做比較,是正三角形穩還是倒三角形穩呢?答案不言而喻,倒三角的結構著實觸目盡心,以目前的建筑技術,倒三角的樓宇,不多見,有違常理!
社會各界都應轉變“重腦力輕體力、重經理輕工人”的傳統觀念,真正尊重勞動,重視勞動者,不僅使“勞心者治人”,“勞力者” 也能“治人”;毛澤東主席說過:要充分尊重勞動者,沒有勞動者,就沒有我們的生活。因為他們是所有階層人生活的根基。
當知識分子輕視工農大眾,他們的將來也是岌岌可危的。當農民工人被剝削到了極致的地步的時候,知識分子的末日也必定即將到來。所以任何一個知識分子都要給以工農群眾以最大的精神支持,最起碼要關心他們的生存狀態,只有關心他們,為他們講話,才可以保住全社會的生活根基,所謂資產階級理論貌似動人,但是摧毀底層社會、覆滅勞動者階級,哪一個社會能夠成功得了呢?因為它會逐漸扼殺掉逐一向上層發展的階層。工人農民是一個社會的基礎,是一個國家的根基,一旦這個地基動搖了,負載在這個根基上面而生活的一切人都將不安全。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