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她們有罪嗎?
在某市的某個弄堂內,聚集著不少的外地中年婦女,假如她們有其他的生存途徑;假如她們有一技之長;假如她們在家鄉能生存下去;假如她們家中有錢朝中有人,誰會棄家別子到異地以最原始生命的身體為代價,去換取三十元錢的報酬?
三十元錢!三十元錢也許只夠你買一盒煙的錢,可對她們卻是生的希望,家中躺在床上的老人就依靠這累計起來的三十元錢去療治疾病,子女的上學費用就得靠這積蓄起來的三十元去支付。
當你在高檔餐廳里用完膳,擦著油亮閃光的嘴巴時?你是否想一想,這些站在小巷深處的婦女絕望的雙眼背后隱藏著多少心酸的淚水。當你把罪惡的雙手伸向“國庫”收受大大款“賄賂”時,你是否想一想?這些飽受凌辱的肉體后面,有一個嗷嗷待哺的孩子?有一個癱瘓的家庭?有一個千瘡百孔的母親在嘆息,在流淚,在咀咒著這個不合理的現象?救救婦女,就是救救孩子,就是救救母親。
最近,在網上看到:沈陽的十六歲的少女黃娟,因為饑餓在超市偷竊了一塊面包,而被店主威脅告到學校,求饒不成留下遺書,絕望自殺。十六歲的孩子一個年青的生命她走了;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在和諧聲中凋謝了;她還沒有品賞到什么是人生?就因為餓、因為饑、因為拿了店主的一個二元錢面包,一個年輕的、品學兼優的花季少女就此終結,如果說她是葬送在”二元錢“之中,還不如說她是葬送在“貧富差異”日益擴大的現實中更貼切。
不是嘛?就在這孩子餓得“丟掉臉皮”伸出雙手的那個瞬間,成百上千的宴會卻正嘻笑劃拳聲中悄然舉行,成碗成碟的佳肴正被倒進廚房的泔水桶。而此時又有多少婦女,為爭得那三十元錢正朝著陌生的男人敞開懷抱,受盡凌辱。
是的,她們有罪。因為她們偷竊,賣淫······
二:他們是童工嗎?
這幾年,晚飯后養成了散步的習慣,沽塘公園是我必經之地,有時候心血來潮、邀上三朋四友也到公園的大理石石凳上坐坐,聊聊天,提高、提高生活質量。然而去年夏天的一個晚上所看到,碰到的事卻讓人久久無法平息與理解,且又常在眼前浮動出現,如果說站在“弄堂里”的女人是好逸惡勞的話,那末下面的現狀有作如何解釋呢?
夏天遛公園本是件愈悅的事,可你坐下不出五分鐘,就會過來幾個十來歲的小朋友,背著一個小箱子:“老板擦皮鞋嗎?一元錢一雙,擦一雙吧。”“你怎么不去上學啊喲。”“嗨,沒辦法,家里窮啊。”“一天能掙多少錢?”“還行,十幾元吧。”
一個還沒走,第二個就上來了,背著一個小吉它,手中拿著一張上面寫滿歌名的黃板紙:“老板聽首歌吧,二元錢,”什么歌呢?《我明天就要成為別人的新娘》,《不愛江山愛美人》,《舞女》等聽說都是現代既時髦又流行、且又肉麻的哥啊、妹啊的享個沒完。
第二個還沒對付完,馬上就能發現第三批,更絕:“這位大哥好福氣啊,姐姐長得這么漂亮,買朵花吧,五元錢。”你不買,對不起,蹲下就抱住你的大腿不松手,在大庭廣眾之下,在女友的眼皮子低下,于是這位“好福氣”的大哥不得不在既違心地又慷慨地掏出錢來,買下這朵已經凋謝了的,誰知是朵什么花?
看到這一件件、一樁樁、一幕幕,看到這一雙雙純潔、幼稚的兩眼所折射出的貪婪的目光,你能不感到心寒嗎?然而更使人顫動的是:公園四邊周卻是燈紅酒綠,醉生夢死,彩燈閃爍,你能不問個為什么嗎?你思想上能不感到郁悶嗎?此后散步我不得不繞過這個讓人心寒的公園。
因為對此現象人們再也無法用好逸惡勞去解釋這群“小三毛”,也無法用道德的層面去理解、解剖這群“祖國的花朵”?
當然,我能繞過那個公園去散步,可我卻無法繞過那個社會去生活,由此就引出了《他們是童工嗎?》一文,想想前共產黨對我們的諄諄教導,心中總有一種被人捉弄的感覺。
在知識結構和人格結構都存在許多欠缺的今天。思維方式被扭曲了,人的靈魂也麻木了,社會的強大競爭壓力,使人們不得不開始懷疑道德的存在和作用,于是在“學術界、在網上”就出現了貧困與道德?金錢與道德的思索與憂慮?可我們的周邊環境恰恰又是誰要獨立思考,誰就又被淘汰出局的去趨。這種恐懼不是看到毒蛇猛獸的那種陡然產生和消失的恐懼,而是化解在神經和血液中,成為每個人生存的本能。也使許多人成為愧對歷史、愧對生命、愧對良知的軟體動物的原因之一。
可縱觀歷史,總會發現一種合乎她內在演變邏輯形式讓你無法可逃,從而要付出比它本身的事物所付出的代價還要來得更沉重。這在中國近代史上就有深刻的教訓。
三:人與狗相似嗎?
最近網上有不少關于狗的貼子與評論,而且點擊率挺高的,跟貼也不少,個別的還提出“人不如狗”的理論。由此引發不少感想隨發上。
“人不如狗”往往是發生在不愉快的事情發生以后,但這種比擬雖不妥當,并帶有侮辱性,可在民間應用卻廣泛得很,這點我有確實的證據。
人盡管能思惟、思索、思考,能通過自身的努力,去改造環境,創造奇跡,在與命運的抗爭中學會“抗爭”尋找最佳途徑,為改善自已的生存條件,保護自已的合法權益而奮起反抗與維權,這是人的屬性所決定的。而狗卻不能,它只能依賴于主人,搖頭晃腦,擺尾撒歡以乞求主人的恩賜。我想,這就是人與狗的重要區別之一。
其實,人與人是大不一樣的,主要可分為二大類:即有錢的與沒錢的,有權的與沒權的,那各方面的待遇、處境、條件可就大不一樣了。由此造成了而狗與狗也不一樣的狀況,因為狗有:家狗、狼狗、警狗、緝毒狗、西洋狗、野狗、哈叭狗等,品種不同所得到的待遇就有明顯的差異了。最可憐的當然是菜狗,早晚得捅一刀,最辛苦的是看家護園的家狗,得盡忠守職,最得寵的當然是哈叭狗了,啥事不做照樣吃香的喝辣的,有點狗仗人勢之嫌。最讓人同情的是流浪狗,被主人趕出家園,上訪無門以乞討為生。從貧富差異入手分類,這是人與狗相似的地方。
我家樓下以前住著一戶“暴發戶”夫人的年令比他前妻的兒子還要小,抱著個寵物狗,逢人就夸:我家的狗如何如何聰明,每天要吃香腸,牛肉得化十多元錢一天,以示資產雄厚,財源興旺。可她在農村年邁的婆婆穿著自做的對襟衫,上城來討每月生活費,卻說:真討厭,這個月時間沒到就來了,硬是沒給,難怪老人家要說;我還不如你懷中的一條狗呀。你瞧,這不就是“人不如狗”的活生生證據嗎?
當然老太太的孫子知道了,氣不打一處來,乘他父親出差不在家,上門鬧了個天翻地復,打得他的“后媽”跪地求救,真解狠啊,怕出人命,我報了110后,又馬上暗示年青后生快跑,警察一到,聽說是“母子”打架,屬于家庭內部矛盾,不預干涉就揚長而去了。有人說:這“后媽”活得真不如一條狗啊?朋友,這能作為“人不如狗”的理由之一嗎?你說呢?呵呵?
當“道德”被“財富”咀嚼得只剩下腐朽的碎塊時,那末人與狗相似的地方就會越來越多,甚至多得讓人無法區分開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