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腐朽當奇葩 皇帝寶座已經被推倒近百年,又經歷過“五四運動”,然而,只要仔細觀察今天的社會世象,就不難發(fā)現封建意識時不時就會冒出來公然表現一番:烏紗觀念、權本位觀念、人身依附觀念、等級觀念等等。在市場上,宮廷食品、宮廷秘方,甚至慈禧老佛爺曾經吃過的餅子,只要沾一點皇氣,就會不遺余力張揚,視為至寶,至于有沒有什么科學依據,就省略不計了。就是國家級的三峽工程中,在爆破三期圍堰的時候,那些國家科技精英也是要確定整個爆破時間為“12.888秒”,選擇在6.6日16時這個時日去爆破,事后的慶典活動也正好要舉行8分鐘,不多不少。最后卻因為失誤而留下一個“第15號堰塊”。封建幽靈,已經讓人感到可怕的程度了。 “五四運動”的反封建任務至今也沒有徹底完成,這是不爭的現實。 這不,最近高考分數公布了,媒體首先就熱鬧起來。筆者生活所在的省域,媒體的觸角快速伸向高分學生,“金榜題名”,“XXX頭名狀元”還“是個漂亮女生”,“XXX高考榜眼”,又是玉照又是訪談,訪狀元、訪榜眼、訪狀元榜眼父母、訪狀元榜眼老師、校長。只差頭戴花翎狀元帽,身穿大紅狀元袍,吆喝開道騎駿馬了。接著“狀元學校”紛紛登場,XX中學“本科達線率超過90%”,XX中學本科達線率居省城之首,總分“狀元”出在XX中學,單科“狀元”出在XX中學(6.25<現代快報>),各市縣的“狀元”浪潮也就一浪一浪洶涌澎湃。“名師”當然也就隨之閃亮風光......慶功宴、謝師宴......也就跟著熱鬧十分了。 冷眼看熱鬧,不禁要問,這熱鬧的背后究竟在有意無意地張揚什么?不論有怎樣的解讀,它必然有著這樣的含意:“狀元郎”“功成名就”,從此就是康莊大道。這對于剛剛跨進成人行列的稚嫩青年到底會給予他們什么暗示和影響?同時又給予落榜青年什么暗示和影響?擇校熱已經是“熱火朝天”,宣揚高達分率學校,是不是要繼續(xù)給擇校熱添薪加溫,讓火焰燒得更旺?素質教育已經被許多地方冷漠在一旁,熱炒“狀元”、熱炒高達線率學校,是不是還嫌升學教育還搞得不夠溫度? 尤其讓人無法理解的是,媒體人應該是腐朽文化的批判者,是現代文明的鼓吹者。是不是我們的漢語詞匯太貧乏,非得用封建時代才有的“狀元”“榜眼”,才能表達這些青年學子的成績和贊譽?用“狀元”“榜眼”來加冕高考優(yōu)秀者,為什么就嗅不著這些詞兒發(fā)霉的腐臭味? 魯迅先生曾經批評過,不要拿肉麻當有趣。倘若今天把腐朽當奇葩,就不僅是一種輕浮、有趣,更是一種莫大悲哀了。
曹友琴
光明觀察刊發(fā)時間: 2006-6-29 http://guancha.gmw.cn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