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的話
我的父親17歲參加紅軍,離開家鄉跟隨中央紅軍長征,從那時起開始了他的戎馬生涯,打鬼子,打老蔣,一直打到全國解放,打過多少仗,他自己也說不清?! ?/p>
父親有時會和對革命歷史感興趣的家里人聊一聊他當年的故事,也喜歡看革命戰爭題材的電視劇,別人在樓下看言情劇,他自己在樓上看《長征》,人坐在高背椅里,眼睛離屏幕只有一尺來遠,目不轉睛。突然會轉過頭來興奮地說:“土城戰役我參加了呀,我就是在那里第一次看到朱總司令啊?!薄 ?/p>
毛主席、朱總司令、劉(伯承)司令員,即使是閑聊中,他也一直使用這樣的稱謂?! ?/p>
他說起當年戰斗的經歷,總是平平淡淡的語氣,波瀾不驚。但對于中國革命戰爭史有一些了解的人,也能從他這些平平淡淡的話語中感覺到,父親一路拼殺過來,活到現在,確實有運氣的成份。
17歲參加紅軍,作為新兵被編在紅五軍團13師當宣傳員?! ?/p>
紅五軍團作為中央紅軍的全軍后衛,且走且打,被稱為老鐵甲軍,13師又常常是紅五軍團的后衛,一路阻擊追兵?! ?/p>
湘江惡戰,父親隨一直擔當后衛的13師先過了湘江,在他們后面,紅五軍團34師和由新兵組成的紅八軍團全軍覆沒,血染湘江?! ?/p>
雪山草地,父親是兩過夾金山,三過大草地。第一次過草地快走到盡頭時,張國燾命令左路軍全軍向后,回師四川,那時米盡糧絕,父親靠一點鹽巴,每天調一點鹽水充饑第二次走出了草地?! ?/p>
三大主力紅軍陜北會師后,左路軍組成西路軍西渡黃河。父親的部隊也在其中,卻在黃河渡口因敵來襲而放棄渡河,轉而向北。準備西援時在黃河岸邊得到了西路軍失敗的消息,董振堂軍長血灑高臺。
抗戰后,父親隨129師771團從太行開到冀南平原,山地作戰改為平原作戰。四·二九日寇鐵壁合圍,冀南四分區抗日軍民損失慘重,混戰當中父親的戰馬被打死,激戰一天方得沖出重圍?! ?/p>
在平原創根據地,開會過程中,深夜被鬼子偷襲,幸而父親機智,一顆手雷引開敵人,三拐兩拐進了交通壕?! ?/p>
抗戰勝利又打老蔣,千里躍進大別山。羊山集血戰,二縱、三縱僅團級干部就傷了十五名,父親就在其中——指揮其他同志疏散,自己被敵人的炮彈炸傷了右臂神經,從此右手落下殘疾。
淮海戰役阻敵突圍,觀察敵情時被敵人打冷槍,子彈貼著帽子飛過去,打死了站在他身后的三營長,父親每提起此事,都痛惜不已?! ?/p>
長征時,父親的家鄉江西石城送出七千子弟兵,解放后,能回來的不足七百人,父親是其中之一?! ?/p>
從戰爭年代走過來的人,可能每個人都有父親這樣出生入死的經歷。對這些經歷父親總是說的輕描淡寫,但對犧牲在身邊的戰友卻記憶猶新,提到長征中跌下雪山的炊事員,提到死在高臺的董振堂,提到打鬼子時犧牲的葉成煥、軍區司令員桂干生、突圍時犧牲的軍區干部,提到挺進大別山前在東關犧牲的團長王俊,提到淮海戰役犧牲的副團長高杰和三營長……,每到此時,他總是說一句:那是個很好的同志哎,很能打的?! ?/p>
然后就是一陣沉默……
父親是個沉靜的人,平時安靜得有些無趣,在看革命戰爭題材的電視劇時,也同樣安靜,但我不知道在他腦子里,是不是也在與自己的戰斗經歷一一對應?! ?/p>
他從來不為自己和家人爭什么,從來不向政府提過多的要求,能自己解決的問題就自己解決。對我們這些兒女的工作只是關心,但從來不管,只是讓我們自己憑本事去吃飯?! ?/p>
在他看來,對于那些在戰爭中犧牲在自己身邊的戰友來說,自己已經是太幸運了,太知足了,能活著看到全國解放,看到自己子孫滿堂,而那些把命都交出來的人只有黃土一掬,豐碑一座,自己還有什么要求可提呢?!
父親是個慈祥的人,很少發火生氣。偶爾一次對我發脾氣也是為了我的孩子,他的外孫,我知道那是出于對他們的關心。他關心小孩子的學習和他們的身體,我們不在他身邊,在打電話的時候他總會問上兩句。兒女們不在他身邊,他每天吃飯、吃藥,聽讀報,看戰爭題材的電視劇,日復一日。而每當過節孩子們來到身邊時,他的臉上會露出真心的高興,他高興,我們跟著高興。而每次走,他總是握著我們的手說:我就不送你們嘍。越到后來,這種送別越讓我心中難舍?! ?/p>
父親是個講原則的人,小事從不管,大事不糊涂。有時還會做我們的思想工作,按他那時的方法和詞語給我們講道理,那些詞語現在的人聽起來會覺得老套,但他娓娓道來,總能說到你心里去,不由得不點頭。當了那么多年的政委,姜還是老的辣?! ?/p>
父親是個節儉的人,吃得簡單、穿得簡單,住得簡單,現在的房子也是十年前下了老大的決心買下來。節儉的父親,在那年長江下游各省遭受水災的時候,給江西老家捐去了一筆款,這些事我們不知道,還是一個在南昌的朋友通過網絡告訴我的。后來問他才知道,這樣的事情,他經常做。
父親一天天地老了,年老的他身體很有些糟糕。他讓我把他戰爭年代的材料整理一下,寫個回憶錄,至于為什么寫這個,他指指外孫子們說:留給他們,教育后人吧。
我看著自己活蹦亂跳的孩子,心想這些沉浸在動畫片里的家伙能對這些幾十年前的事情感興趣么?他們知道什么是打仗,什么是流血犧牲么?他們還會關心那父親那些先輩為什么出生入死么?他們會在清明的時候,給豐碑黃土下的烈士們發自內心地獻上一捧鮮花么?
我不得不問自己這個問題。每逢重大紀念日,父親總會因為老紅軍的資格而被電臺、報紙采訪。采訪的內容放在網上,回應寥寥。父親不上網,每回都高興地告訴我他上電視給人家講長征故事了。但每逢此時,我都心生感慨,父親對犧牲的戰友的懷念,對后代而言,是否已在九霄云外?! ?/p>
翻看父親對自己戰爭年代經歷的回顧資料,除了打仗,還是打仗。我說:你這全是打仗的事啊。他說:可不就是打仗嘛,我就是干打仗這個事情的呀。父親給我講過一個故事,是他和一個國民黨連長的交談,那時抗戰之前,國共剛開始合作的事情。過年的時候,當地的老百姓敲鑼打鼓地抬著肉、菜去父親他們的紅軍駐地慰問。離紅軍駐地不遠駐著國民黨的一個連,卻沒人理他們,國民黨兵要拿錢買東西,也沒人賣給他們。那個連長感到很奇怪,專門去父親的連隊參觀,問起這事。父親那時是指導員,直接給那個連長上了堂課?! ?/p>
他對那個連長說:“你們的部隊紀律不好,脫離群眾,打仗的宗旨不明確,你們為誰打仗???為誰當兵?。课覀兗t軍是為窮苦人當兵,為窮苦人打仗,現在為全國老百姓打仗,為中華民族打仗。所以老百姓擁護我們。我們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做得好,不拿群眾一針一線、不調戲婦女,借物要送還,損失要賠償,有這些東西老百姓當然擁護我們啦。幫老百姓挑水掃地種莊稼,這是我們紅軍的本事。因為紅軍都是勞苦人民出身。
就這么一席話,從此,那個連長稱呼父親他們為紅軍老大哥?! ?/p>
回憶起抗日根據地,父親說:老百姓好啊,給我們送情報,掩護我們的傷員,打仗不依靠群眾怎么行?不依靠群眾那不得了啊!
父親對戰爭的回憶只是敘述,沒有揭密、沒有傳奇。敘述也是平淡的敘述,很多東西在別的地方也能聽到同樣的內容。聽他講這些,我知道我寫不出個“李云龍”來。那我就把這些戰爭年代的敘述與回憶記錄下來。因為父親的那句話:留給他們,教育后人。
我知道,對于父親那一代人,對于經常記在父親心中的那些犧牲在他身邊的人,這是代替父親而做的一個慰籍。
對于父親,那是他幾十年后一直想要留下來的一段讓后代看得見的文字記憶?! ?/p>
對于后代,他們是否會對那些硝煙中的故事,對那支窮人的隊伍感興趣,我不敢打這個保票,但我還是會記下來,寫出來,講給他們聽,讓他們知道:幾十年前,有很多很多像他們祖輩這樣的人,告別家鄉,走向戰場,前赴后繼,艱苦卓絕。這些人戰斗犧牲,他們在為全國老百姓打仗,他們在為中華民族打仗,他們都是有理想的人,他們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了今天的你們?! ?/p>
父親對戰爭年代的回憶,讓我那已經漸漸淡卻的從小所受的教育重新開始清晰起來。對那些因為聽得太多而已經模糊的詞匯,我又開始重新思考他們的意義:紅軍、群眾、老百姓、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子孫后代……
在寫這個回憶錄的時候,要不斷地翻閱那些戰爭年代的資料。在這些文字中,父親所提到的那些名字一個個地變得鮮活起來,一邊看,我一邊想象他們當年與父親在一起情景,和父親的回憶交織在一起,構成一幅幅活的場景。這些人,他們有的已經犧牲,有的已經故去,尚在人間的寥寥無幾。由我的父親,我想到了他們,他們曾與父親并肩作戰。
借父親的這個回憶錄,讓我也向那些先輩們獻上衷心的敬意。
向那些仍然健在的先輩們,獻上我衷心的祝福,祝你們長命百歲。
紅軍精神萬歲!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