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次戰役的撤退階段初期,志愿軍真的像歷史虛無主義者所說的那樣沒有防御準備、不想設防御線嗎?
實際上我軍有準備,在撤退的第一時間就決定了組建節節抵制敵人的運動防線。問題不是我軍沒有決定構建所謂強大的防線。
據楊得志回憶錄記載:
敵人利用我轉移的機會,實施它的“磁性戰術”是我們意料之中的。五月二十二日,志司在答復我兵團關于最后抵抗線的請示電中就明確指出:“根據敵人以前的習慣利用高度機械化進行所謂磁性戰,企圖消耗疲勞我軍,我軍主力北移休整時,敵尾我北犯是肯定的。”因此,志司在我軍轉移、阻擊以及抗擊線等方面都作了周密部暑:根據“志司"的部署,我六十三、六十四軍和人民軍一軍團分左中右三路向渭川里,漣川以北地區轉移;六十五軍執行阻擊任務,志司特別強調要他們在議政府、清平川地區阻擊敵人十五至二十天,確保漣川、鐵原一線的安全和兄弟部隊的行動。
注意——正如楊得志所說,我軍已經決定做了比較周密的阻擊部署——為的是掩護我軍向北撤退,轉移到有利于我軍作戰的地區。防線,也就是一系列防御力量組成的一條線。可見我們當時已經決定設立節節抵抗敵人的運動防線了。
據《彭德懷年譜》記載,彭德懷在1951年5月21日急電九兵團、三兵團、十九兵團、金雄并報毛主席為首的中央軍委以及朝鮮領導人金日成:
二、目前由于我運輸困難,西線美軍又已東援,使我繼續進攻增加困難。為此第五次戰役即告結束。三、為爭取主力集結休整,總結經驗,決將各兵團主力轉移至渭川里、朔寧、文惠里、山陽里、元通里之線以北。各兵團留一個師至一個軍的兵力,從現地采機動防御,節節阻擊,殺傷敵人。四、各部可于23日晚開始向指定地區轉移。五、擔任防御阻敵進犯的部隊,必須掌握前輕后重、縱深配備的原則,以減少自己的傷亡。應積極組織反擊,遲滯敵人的進攻,以利我主力部隊休整。六、各部進至集結位置后,應抓緊時間調整組織,從下而上總結經驗,檢討指揮上的缺點。
可見,彭德懷在5月21日已經決定組織運動防線。他特別強調:“各兵團留一個師至一個軍的兵力,從現地采機動防御,節節阻擊,殺傷敵人。”而且明確提出“必須掌握前輕后重、縱深配備的原則,以減少自己的傷亡。應積極組織反擊,遲滯敵人的進攻,以利我主力部隊休整。”可見我們當時的防線部署是比較嚴謹的——前輕后重,因前線地形不利于我軍、越靠北地形地勢越有利于我軍,我軍由于深知敵我裝備差距懸殊,也不會死守那些根本不可能守得住的前線附近的后方陣地。
軍事科學出版社的《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戰史》記載的更為具體:
戰役第二階段結束之后,中朝兩軍“為爭取主力集結休整……于5月21日下達指示,決定各兵團留一個師至一個軍的兵力,從現在位置起,采取機動防御,節節阻擊,殺傷消耗敵人,掩護各兵團主力轉移至渭川里、朔寧、文惠里、山陽里、楊口、元通里之線及其以北地區進行休整。部署:第19兵團主力轉移至渭川里、漣川以北地區休整;留一個軍(或四個師)從議政府、清平川之線布防,利用東豆川里、抱川、機山里南北有利地形,采取縱深配備,阻擊敵人。人民軍第1軍團主力轉移至開城地區休整,留一部于汶山、坡州里以南阻敵。第3兵團主力移至鐵原、金化地區休整,留一個軍從加平、春川(不含)線開始布防,利用華川以西山區節節阻擊敵人。該兵團與第19兵團以機山里、文巖里、漢灘川(鐵原不含)之線為分界線,以西屬第19兵團(線上含),以東屬第3兵團。第9兵團主力轉移至華川、山陽里、金化(不含)以東地區休整;留一個師利用昭陽江及華川湖節節阻擊敵人。該兵團與第3兵團以新延江、芝巖里、白積山、大成山、金化線為分界線,以西屬第3兵團(線上含),以東屬第9兵團。人民軍前指各軍團主力轉移至麟蹄、楊口、襄陽之線及其以北地區休整,以一至兩個師在于論里、縣里、西林里線及以南采取機動防御,阻擊敵人。人民軍前指所屬部隊與第9兵團以大同里、四明山及北漢江為分界線,以西屬第9兵團(線上含),以東屬人民軍。部署規定各部統于23日晚開始向指定地區移動,并要求在轉移時各擔任機動防御的部隊,必須確實掌握前輕后重、縱深配備的原則,特別加強工事,以減少自己的傷亡;尤須嚴密組織與發揮炮火的威力,予進犯之敵以大量殺傷;對突出之敵,在有利我出擊的情況下應即行組織反擊,每次以消滅美軍一個連至一個營,南軍一個營至一個團為目標,以滯止敵人的進攻,爭取更多的時間,利我主力部隊休整。5月22日,志司在復第19兵團關于我軍最后抵抗線的請示電中又指出:根據敵人以前習慣,在我進攻停止后,往往利用其高度機械化條件,對我進行所謂“磁性戰”,企圖消耗疲勞我軍。我軍主力北移休整時,敵尾我北犯是肯定的,但前進速度,要看敵人的兵力大小和我軍實施機動防御打得好壞而定。
可見,志愿軍司令部早就做好了美軍對我們進行“磁性戰術”的準備,早就知道敵人很定會尾追我北犯,當時彭德懷并沒有忽視建立節節抵制敵人的運動防線。也如楊得志所說,我們在撤退之后的防御方面已經做了周密的部署。說我們撤退的時候沒注意建立防線、沒決定搞防御工事,那是不客觀的。
據軍事科學出版社的《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戰史》記載:
27日,進攻之敵進占汶山、永平、華川、富坪里、麟蹄線,仍企圖向鐵原、金化、楊口進攻(南第1、第3軍團仍在沿東海岸繼續北犯)。中朝兩軍為穩定局勢,決定部分軍停止休整計劃,立即轉入防御,迅速將第 63、第 64、第 15、第 26、第 20 軍及人民軍第 5、第 2、第3軍團主力展開于臨津江、漢灘川以北芝浦里、華川、楊口、桿城地區進行防御。
可見,當敵軍追上來的時候,早在27日,志愿軍司令部就不得不在南線加緊了對防御抵抗的組織部署,投入了更多的軍力。
(2)既然我軍早就注意設防,美軍為什么能夠對我軍部分兵力進行穿插?
上述內容可知,我們早就知道應該設立運動防線節節抵制敵人。問題不在于我們“不知道應該設立防線”。
我軍在第五次戰役撤退階段的第一個教訓就是撤離的不夠迅速。我們忽視了敵軍的極速,運動防線設的太靠南、沒有迅速的向北轉移之后再準備節節抵抗敵人的運動防線(在敵人反撲擊其迅速的情況下,靠前線的運動防御陣地根本也建立不起來),沒有極其迅速的放棄南方不可能守得住的土地。第二個典型教訓,就是部隊建制不夠精簡,難以充分協調配合。據軍事科學出版社的《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戰史》記載:
23日晨,敵人在我主力尚未轉移時,即利用我軍補給困難的弱點,開始有計劃地猛力反撲。
可見,問題在于沒有迅速的向北轉移。如果主力朝北轉移的比較迅速,是可以減少損失的。
據《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戰史》記載:
由于對敵有計劃地實施這種規模、這種形式的反撲估計不足,以致轉移的組織計劃不夠周密。擔任機動防御的部隊,有的需要兩天的行程,作橫向運動方能進入防御地區;有的部隊雖進入防御地區,但未很好控制要點與公路,組織有效的交替掩護。
前文已知,彭德懷的防線部署實際上比較周密了。內容可見,不周密指的不是工事分布不周密,而是防線部署以外的工作不周密——對敵人極速反撲考慮的不夠周到,導致運動防御線準備的太靠南,撤退不及時。運動防線設的太接近前線,就難以在敵人到來前迅速的做好準備,難以在到防御陣地之后比較快的進入狀態(例如有些我軍到達指定地點之后難以進入狀態的防御地區)。運動防線設的太靠前線,即使在其中一些方向布置兵力攔截敵人有必要,但是敵人確實可以提前到達,我軍也趕不來(例如有些方向我軍不得不到,但是執行速度而言,敵軍一定先行到達,我軍需要兩天行程的防御地區)。
顯然,問題不是我們不知道要有防御工事,我們早就知道設防御陣線,問題在于沒有估計到敵人反撲的極端迅速,沒有迅速的樹立起抓緊向北移動的意識,以至于容易被敵人追上,還沒充分設起來,人家就來了。我們在靠近前線的南邊根本來不及構筑強大的防御工事!越往北越安全,越有更多的抵抗時間。
據《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戰史》總結:
因為,我軍的補給能力還很低,戰役向敵縱深發展,運輸線延長,我軍供應和傷員轉運將更加困難,影響部隊的機動同時,勝利之后敵進行反撲時,使我不能迅速地脫離戰場。戰役第一階段我停止進攻后,曾原地停留兩天等待補給,轉運傷員,這也是造成轉移初期被動的因素之一。
可見,不夠迅速的脫離戰場,不夠迅速的脫離南部,不夠迅速的向北轉移,不夠迅速的放棄南部那些不利于我而有利于敵人的地區,把節節抵制的運動防線設的太靠南,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
《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戰史》總結:
經驗證明:同具有高度機械化的敵人作戰,在組織我軍轉移時,必須首先考慮如何對付敵人的反撲,特別是敵人快速部隊的反撲,以便穩妥可靠地控制戰局,保持我軍的主動。這次戰役,我軍向后轉移時之所以一度陷于被動,主要是戰役指導上的疏忽,沒有估計到敵人會很快向我轉入反攻和追擊,特別是沒有估計到敵人以其快速部隊為先導進行反攻和追擊……這一教訓告訴我們,面對具有高度現代化技術裝備的敵人,組織大兵團的轉移,實質是組織和實施一次有組織、有計劃的運動防御,即以運動防御掩護主力和后方部隊撤離戰場。
可見,問題在于反應的不夠迅速,不夠注意敵人可以迅速的追過來,所以節節抵制敵人的運動防御陣地的設置如果靠南、如果靠近前線、如果不夠靠北,就會帶來被動局面,就可以被敵人迅速追上,就來不及構筑防線。
最重要的教訓就是要充分注意敵人的速度,節節抵制敵人的運動防線不要設立的太靠南,應該迅速撤離南部危險地區之后靠北設立節節抵制敵人的運動防線,這樣更有時間、更安全,才能真正設置好防線(節節抵制敵人的運動防御兵力迅速向北撤,其余兵力更迅速向北撤,足夠迅速的脫離危險地區,才能保證全軍的真正安全)。
值得批評的是,斯大林在6月5日竟把第五次戰役我軍最大的教訓當成了“正確的御敵之術”:
“我在自己的電報中主要談的是,如果在接近前沿的后方沒有強大的防御工事,匆忙地進行機動是危險的,要能夠迅速地把主力調到那里去。彭德懷同志寫道,他在后方建立3條防線。如果這樣做,防線就將是真正鞏固的,事情就會進行得更好,軍隊就不會陷入包圍。”
這里顯然是斯大林由于缺乏對第五次戰役詳細過程的了解,高估了防御過程中我軍比較成功的一面,而低估了當時戰場的緊張、艱辛、危險程度特別是美軍反撲的迅速程度,從而誤解了彭德懷在電報中所講的運動防線的實際作用。如果真按著斯大林講的在接近前沿的后方設立防御工事,無疑是冒險的。接近前沿的地方,最容易被行動極其迅速的敵軍追上、包圍。面對這樣迅速的敵人,在距離敵人比較近的前沿地區設立工事,是不可能完成的。越靠南,越靠近前線,越會導致防線還沒來得及設置,越會被行軍極其迅速的敵人包圍——斯大林自認為正確的,恰恰是錯誤的,而且無疑是第五次戰役最大的教訓。在接近前線的地方設防御線,速度上根本行不通。真把主力調到距離前線很近的地方,那就正中美軍下懷。還沒建立起防線,主力就會被美軍迅速包圍之后打的全軍覆沒了。
實際上,斯大林所說的彭德懷這封電報恰恰和斯大林理解的相反——彭德懷在強調組織防御為了撤退以及防御并無堅固陣地的現實。下面就是彭德懷電報原文:
二、文登里、金化、鐵原地區的地形很好,野戰工事也不錯。在現時,當敵使用大量炮兵、坦克和航空兵時,這一地區雖無堅固的防御陣地,但如利用積極的機動防御,則可以在規定地段扼守一定時間,并殲滅敵有生力量……如果敵不會大幅度地增加其部隊數量,如果我方不犯意外的錯誤,那么,我們就可保證扼守住元山、平壤一線以南的有利地區,并且防止敵人在元山地區登陸,還需采取措施將敵阻止于文川、馬息嶺、梧山里(人民軍第七軍團已構筑了一些工事)。”
我軍建立最前方的防線,實際上最好也應該設在更遠離前沿的地方——這樣的話準備時間才更充足、防線準備才更充分。是敵人迅速追到了我們,彭德懷才不得不決定在準備不充分、實際上并不鞏固的情況下提前組織我軍抵抗(敵人太迅速,不可能給我們完善防線的時間)。為主力撤退到北邊爭取了時間之后,負責防御工作的部隊也撤退到距離前線比較遠的地方了。基本達到了遲滯敵人、掩護全軍主力順利抵達北線的目標之后,我軍就主動撤離了不可能鞏固的南部防線。正如楊得志回憶錄所說:
戰爭鍛煉了部隊。部隊在戰爭中得到了迅速提高。鐵、漣地區的阻擊整整進行了十三個日日夜,為兄弟部隊按彭總的部署進行戰略調整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六月十日,我擔任阻擊的部隊奉命撤出鐵原等地,將敵阻止“三八線”附近的汶山、三串里、鐵原、金化、明波里一線。至此,敵我雙方均轉入防御,第五次戰役遂以我們的勝利而告結束。
也據《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戰史》記載:
至6月10日,我軍主動撤出鐵原、金化,將敵阻止在“三八線”附近之汶山、高浪浦里、三串里、鐵原、金化、楊口、明波里一線,敵我雙方均轉入防御,第五次戰役遂告結束。
以當時懸殊的敵我差距,我們不后撤,我們就會被美軍大規模殲滅,就會滅亡!恰恰是撤退階段初期,傅崇碧及時率領63軍迅速撤退,才得以減少了63軍損失。
雙石著、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的《開國第一戰》生動再現了當時的場景:
打,肯定是不能打的,一旦敵人迂回到后面,自己部隊就陷于敵人的南北夾擊之中,有全軍覆滅的危險。而且就是這樣也仍然保護不了第三兵團的側翼。
撤吧?兵團又沒有明確指示。傅崇碧幾經權衡,最后還是覺得應該當機立斷:
“撤,命令各師留下一個團掩護,主力北撤。將來志司要追究責任,我來負責!”
“軍黨委共同負責,立即向志司發報,報告敵情和我們的決定!”
政治委員龍道權心說這個時候你怎么能把我給忘啦?不夠意思。傅崇碧這個非常果斷的決定使第六十三軍免遭滅頂之災。他是對“聯合國軍”攻防轉換速度體會最早也是最深的指揮員。
綜上所述,最好的狀態,是全軍迅速撤到距離敵人比較遠的地方。在迅速撤退的同時,負責阻擊的兵力以充足的時間逐漸在離前線比較遠的地方組建起節節抵制敵人的運動防線,使其他兵力在距離前線更遠的地方建立可以鞏固的防線,這就掌握了主動權。而不是在向北撤的不夠迅速、敵人追上來的情況下準備不充分的建立抵抗線,更不是故意去離敵人近的前線用主力建防線。
第五次戰役撤退階段第二個教訓,就是建制不夠精簡,難以充分協調、充分貫徹好周密防線部署。《開國第一戰》提到:
這是個很原則的部署,指揮環節中間又多了個兵團,相互協調動作無形中受到了很大的牽扯:聯司的指揮調度責任分解下放給各兵團,而各兵團在第二階段進攻作戰時就打亂建制互相調用,現在又要歸建組織防御,在敵人優勢地空火力下進行艱難的交叉橫向機動,動作各不協調又參差不齊,對防線的完整連續性產生了很大的不利影響。后撤開始時全線多處出現空隙,許多部隊又忽視對要點與公路的控制,致使“聯合國軍”有隙可乘。
這一教訓,也是毛主席在5月27日就提到的。
總之,由于我軍在初期對敵人反撲時間估計不夠快,對敵人的裝備迅速程度估計不夠快,把防御線設置點的太靠南、太靠近前線、太前沿,根本來不及迅速建立起防御線,反而被敵人迅速趕上、反撲了過來。但是在我軍堅決的抵抗和迅速的調整之下,我軍粉碎了美軍的企圖,實現了主力軍向北轉移,并基本實現了第五次戰役在戰略上的勝利——粉碎了美軍徹底吞并朝鮮半島的企圖,基本上把美帝打到了談判桌。
正如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戰史》所說:
第五次戰役,中國人民志愿軍和朝鮮人民軍共投入了十五個軍的兵力,連續奮戰五十天,殲滅敵人八萬二千余人,粉碎了敵人妄圖在我側后登陸,配合正面進攻,“在朝鮮蜂腰部建立新防線”的計劃……并使我新參戰兵團受到鍛煉,取得了對美軍作戰的經驗。同時,經過這次戰役的較量,也迫使敵人對中朝人民軍隊的力量重新作出估計,不得不轉入戰略防御,并接受了停戰談判。
(3)粉碎歷史主義謠言的關鍵部分:第五次戰役撤退階段,毛主席究竟是起了什么作用?
第五次戰役撤退階段,毛主席真的像歷史虛無主義者說的那樣沒考慮構筑防線嗎?第五次戰役的最重要教訓,主席真的是聽了前線的匯報之后才總結出來的嗎?不是的。
早在1951年3月1日,第四次戰役期間,毛主席就提到過真的不打大殲滅戰、敵強我弱、需要阻滯消耗敵人的時候要有防御陣戰線的問題。主席在《關于志愿軍實行輪番作戰的方針》講:
“故在敵人未被大量消滅前及我尚無空軍掩護條件下,我如過早逼敵南退,反不利我分割殲敵。鑒于此種情況,在我第二番志愿部隊九個軍于四月上旬達到前線以前,敵之陸軍還較我占優勢,我應避免進行戰役性的出擊,而以第二番志愿部隊六個軍朝鮮人民軍四個軍在南漢江以北地區進行防御,遲阻敵人。”
雖然這時候主席還沒有放棄打大戰役,但是已經規定了敵人還占優勢、不打大戰役的話對付敵人的辦法——“進行防御,遲滯敵人”。可見,在第五次戰役之前,主席就強調了有必要構筑防御線。
據《毛澤東年譜》和《彭德懷年譜》均記載:
22日,毛澤東復電:21日23時電悉。根據目前情況,收兵休整,準備再戰,這個處置是正確的。
21日23時電,也就是前文所提到的彭德懷關于建立防線和撤退的電報。可見,主席并沒有放棄組織防御陣線,而且早在5月22日就且批準同意了彭德懷組建運動防御陣線的部署。
歷史虛無主義者認為主席在第五次戰役撤退階段的第一時間沒有注意設防線、在5月29日才知道設防,是對主席的污蔑,是典型的造謠!
據《毛澤東年譜》記載,1951年5月27日,主席約見解方、陳賡的時候當時強調:
“(一)志愿軍總的政治任務是輪番作戰。消滅美英軍九個師(幾個雜牌旅、營全計在內),則可解決朝鮮問題。打法上同意彭總提出的不斷輪番各個殲滅敵人的方針,即“零敲牛皮糖”的辦法,每軍一次以徹底干脆殲滅敵一個營為目標。一次戰役使用三四個軍(也可多一點),其他部隊整補待機,有機會就打。如此輪番作戰,在夏秋冬三季內將敵人削弱,明春則可進行大規模的攻勢。如能提前于夏秋兩季達到削弱敵人目的,即可于冬季打大仗,求得一次大量殲滅敵人……(三)組織上,完全同意“統一集中,減少層次,精干組織,提高效率”的原則。兵團最好取消,加強志愿軍司令部和軍,變為精干指揮所也可以。”
可見,主席提到——注意“統一集中,減少層次,精干組織,提高效率”,顯然是早早的就吸取了防線建立時建制不夠精簡的教訓。
上述內容可見,在第五次戰役撤退階段組建抵抗敵人的防御線,毛主席早在5月22日就知道。而且關于精簡機構以便于防線各部隊協調統一,主席在27日就知道。
那么,毛主席究竟什么時候開始指出第五次戰役最重要教訓的呢?
據《毛澤東年譜》、《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均記載,1951年5月26日,毛主席致電志愿軍司令部,強調了關于以后打小殲滅戰的地點:
“至于打的地點,只要敵人肯進,越在北面一些越好,只要不超過平壤—元山線就行了。”
要知道,5月23日開始,在靠南地區、在接近前沿的地區,以美軍的極速,我軍根本來不及修筑防線。而且,南部的地形相對于北部,也難以發揮我軍的人數優勢、有利于美軍發揮他們的裝備優勢。所以,毛主席根據敵我裝備差距和南北地形條件,總結防線接近前沿的教訓,在5月27日解方向他匯報戰局之前就最先提出——越往北越有利于我軍,越往北越不利于敵軍,越往北越適合我軍作戰、越安全!
毛主席把5月26日正確的論斷在6月3日給斯大林的電報中解釋的更清楚:
“在削弱敵人的階段中,打的地點和打的方法,必須適合情況。在三八線附近地區,山地甚多,利于防御,距后方近,補給較易。而在漢城附近及漢城以南這兩個條件就差遠了。”
所以,遠離前線的地形對我們防守有利,而接近前線的地方我們根本沒有足夠的力量長期固守,我們也根本不想防守這些守不住的地方。
在這封電報,毛主席還強調:
“在美國不向朝鮮增加大量兵力(例如增加三至四個師)及不從我后方海岸線大舉登陸的條件下,就敵人現有兵力來說,它是不可能越過平壤、元山線的。幾個月來,敵人因為兵力不足,對于越過三八線附近的臨津江也不敢冒險。而對于我們,則希望它越過臨津江,便于打擊它。因為臨津江以北是朝鮮境內橫寬距離最長的地方,敵人一越過該江,它的右翼就完全暴露出來,利于我軍打擊。”
可見,我軍主力越向北轉移,越把主要精力放在北部,越有利于我軍消滅敵人。
以敵人當時的兵力,要在南部保留大量兵力保守南部他們占領的地區,也不可能拉長戰線、深入到平、元線。所以,我軍必須極力向北——越往北越安全,越有利于保存自己、消滅敵人!
綜上所述,第五次戰役的撤退階段,毛主席總體上堅持了實事求是:主席第一時間批準彭德懷設機動防御線的計劃、第一時間總結我軍撤退不迅速的教訓、第一時間根據實際情況提出變大殲滅戰為小殲滅戰、比較早的提出編制問題的解決。
結論:
第一:毛主席早在還沒發動第五次戰役的時候就知道不打大戰役的情況下要構筑防線,我軍早在5月21日就決定了要布置第五次戰役的撤退防線,而且毛主席在5月22日就批準同意彭德懷關于構筑防線的計劃。
第二:第五次戰役撤退階段出現問題的最主要原因是對敵人反撲速度的估計不夠迅速、決定設防線的地點太靠南、對時間分析的不夠周密,以及軍隊編制不方便周密部署變為現實。但是,第五次戰役最終還是以我軍基本粉碎了美帝完全吞并朝鮮半島的幻想、把美帝打到了談判桌上告終。盡管戰役上我們付出了很大傷亡,但是在戰略上,我們勝利了。
第三,毛主席在和陳賡、解方談話之前就最早總結出了第五次戰役最主要教訓,并提出了粉碎李奇微“磁性戰術”的“零敲牛皮糖”正確指導方針。從此,李奇微的“磁性戰術”基本宣告了破產。
這才是真實的歷史!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