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爾克》這次在中國,來的有點不是時候。
票房被《戰狼2》碾壓是毫無疑問的,另外,其基調和《戰狼2》形成的鮮明反差,也很耐人尋味:
《敦刻爾克》渲染了士兵在戰爭中所面對的“真實的混亂和未知的恐懼”,“被很多人認為不像是一部戰爭片,倒像是一部驚悚片。貫徹于整部電影的,是那種惶惶不可終日的死亡威脅。”背后折射出的是一個老牌世界帝國的疲憊與沮喪;《戰狼2》渲染的則是一種“躍躍欲試”大國快感。
兩部電影的不同基調,很明顯和兩個國家處于不同的歷史階段有關。
作為一部戰爭題材的電影,不出所料,《敦刻爾克》也引發了關于戰爭的話題。但有點出人預料的是,敦刻爾克“戰役”被捧到了一個嚇人的高度。《三聯生活周刊》就評出了決定二戰命運的五大戰役:
敦刻爾克戰役;
中途島海戰;
菲律賓海海戰;
諾曼底戰役;
以及在“美國源源不斷租借物資援助”下,蘇德戰場的庫爾斯克會戰。
這份名單中,莫斯科保衛戰沒有了,斯大林格勒戰役沒有了,柏林戰役也沒有了。
中國最著名的軍事評論家張召忠少將,在他的微博上說:
“諾蘭導演的電影我看過好幾部:《盜夢空間》+《星際穿越》+《蝙蝠俠》,這次新作《敦刻爾克》公映前是在華納總部看的,很震撼。從這部電影我看到了中西電影文化的差異:敦刻爾克大撤退是一個真實的歷史事件,不是一個虛擬的故事;是大敵當前丟盔卸甲般倉皇出逃,不是宜將剩勇追窮寇般大規模進攻戰役,這種題材很少有人愿意拍攝。諾蘭視角獨特,他看到了有一種勝利叫撤退,如果沒有敦刻爾克40萬人大撤退,就不可能有后來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
“如果沒有敦刻爾克40萬人大撤退,就不可能有后來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看到這句話,我簡直有點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稍有二戰史常識的人都知道,敦刻爾克的意義是戰役性的,對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結局沒有決定性的影響。英國本質上是一個海上霸權,陸軍本來就是配角,即使這33萬人(不是張將軍說的40萬)在敦刻爾克全軍盡墨,但只要英國皇家海軍和空軍能夠掌握英吉利海峽的制海權和制空權,希特勒對英國本土就仍然無可奈何。
1940年春夏之交的敦刻爾克“戰役”結束之后,整個歐洲戰場的態勢沒有任何改變,軸心國陣營仍然處于戰略進攻狀態,希特勒仍然牢牢掌握著戰略主動權。這一態勢被逆轉的轉折點,是兩年多之后的斯大林格勒戰役,而希特勒完全陷入被動,則是1943年夏季的庫爾斯克坦克大會戰之后的事了。
敦刻爾克“戰役”被捧的那么高,主要應該歸功于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丘吉爾的生花妙筆,他的特點是善于把失敗說成是勝利,把不重要的戰役說成是最重要的戰役。英國的勝利之所以不靠戰場拼殺而靠丘吉爾的三寸不爛之舌,那是因為勝利太少了。大英帝國在二次大戰中雖然也忝列戰勝國,但已經被美蘇邊緣化,并且英國正是在二次大戰中失去世界霸主地位的,英國人的自尊心需要通過電影和文學的方式獲得補償。
以張召忠將軍的戰史素養,不可能不明白這一點。至于為什么“他看到了有一種勝利叫撤退,如果沒有敦刻爾克40萬人大撤退,就不可能有后來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我想可能還是對諾蘭一種下意識的迎合吧?對當代中國精英而言,不假思索的贊同西方文化精英的一切結論,似乎已經成了一種習慣。
巧合的是,這幾天我也正在重溫前蘇聯拍攝的鴻篇巨制《解放》。這部堪稱蘇聯電影史上耗資最巨、規模最大、場面最為壯觀的戰爭影片,是紀念蘇聯衛國戰爭爆發30周年,由莫斯科電影制片廠于蘇聯鼎盛時期的1970—1972年拍攝的。講述內容以蘇德戰場的庫爾斯克會戰為起點,至攻克柏林結束。全片一反赫魯曉夫時代對偉大衛國戰爭歷史的灰色回顧,以對戰勝法西斯主義的英雄行為歌頌為主,全景描述了東線戰場上蘇軍節節勝利最終全勝的史實。
這部影片拍攝時,曾得到蘇聯政府的鼎力支持,動用海陸空軍士兵三萬名、坦克一萬輛、飛機一千架。氣勢恢宏的航拍鏡頭比比皆是,成百上千輛坦克形成鋼鐵巨浪般的撞擊,令人為之震撼不已;晨霧里,女衛生員沐浴的情景和輕柔的俄羅斯風格音樂,又令人感慨萬千。如果有人不明白什么是史詩性戰爭巨片,那么通過觀看《解放》,就會明白了。
遺憾的是,這部電影今天已鮮為人知。
隨著蘇聯解體,蘇聯這個對戰勝納粹德國貢獻最大、消滅了德國陸軍主力、犧牲也最重的國家,在二戰史的敘述中成了隱身人。雖然普京勉為其難的每年舉行勝利日閱兵式,但并不能挽回在這個領域頹勢。
《解放》中有一個細節非常有意思:
雅爾塔會議上,馬歇爾將軍以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的身份向斯大林、羅斯福、丘吉爾報告,艾森豪威爾將軍將指揮歐洲盟軍直取柏林。
斯大林問盟軍前鋒距離柏林還有多遠?
馬歇爾回答說:“600公里”;
斯大林又問隨行的蘇軍副總參謀長安東諾夫上將:“我們的軍隊距柏林還有多遠?”
安東諾夫回答:“60公里”。
斯大林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英美雖然在歐洲戰場上的表現遠遜于蘇軍,但在“嘴炮”方面,卻遠勝于蘇聯和俄羅斯,這真是應了影片中的一句臺詞“最后參與打架的人事后比誰都能吹”。
現在人們一談起第二次世界大戰,誰還能記起什么庫爾斯克坦克大會戰、強渡第聶伯河之類,人們能想到的就是諾曼底、中途島、阿拉曼,如今又加上一個敦刻爾克。
歷史不僅是一種客觀存在,很大程度上,歷史還必須不斷的在銀幕、電視熒屏和其他傳媒上被“再生產”,只有能夠不斷被“再生產”的歷史,才是公眾心目中“真實”的歷史。
當然,這個問題在中國可能更加嚴重。
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敵后抗日游擊戰爭等等,都已經在銀幕、熒屏上消失多年,人們所能看到的,只是國軍的“會戰”以及以妓女、江洋大盜、黑社會為主角的抗日神劇。
久而久之,解放戰爭在主流輿論場中變成毫無積極意義的“內戰”,究竟誰是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也成了問題。
當年的戰爭勝利者,如今成了文化和意識形態領域的失敗者,這令人扼腕嘆息,同時也意味著政治和經濟、社會領域的勝利成果也很難保持!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