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酒后聽到老板高聲吟唱:“臨行喝媽一碗酒,渾身是膽雄糾糾……”不禁眼前一亮,似乎忘記了眼前的一切,茫然間恍然間又置身于30年前,我那童年少年時代。
還是在莫斯科,05年過春節(jié),那是我第一次在國外過春節(jié),聽到樓宇間一位女同胞細聲哼唱:“我家的表叔數(shù)不清,沒有大事不登門......”啊,樣板戲!革命樣板戲!那個曾經(jīng)那么熟悉,那么親切,又曾經(jīng)那么遙遠,那么陌生。此時此刻卻讓我激動得不禁淚下了。
聽人說,人的一生要數(shù)童年時代的記憶最難忘記,也最覺美好。而我的童年少年則是伴隨著八個革命樣板戲成長起來的,樣板戲深深地植入我的生命之中,早已構成了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記得還是上小學開始,那是1971年冬天吧,父親買來一臺半導體收音機,好像那是全村第一臺收音機了,從此這臺收音機成了我的寶貝,也就從那時起,電臺里播放的樣板戲成了我?guī)缀跷ㄒ荒苈牭降膴蕵饭?jié)目了。《紅燈記》、《智取威虎山》、《沙家浜》、《奇襲白虎團》《龍江頌》、《紅色娘子軍》、《平原作戰(zhàn)》、《杜鵑山》里面的所有唱段對白自己幾乎都能唱下來,念下來。那時無論是廣播,還是群眾演出,還是學校文藝演出都是排演樣板戲。有次中學高年級同學在我們村演出《智取威虎山》,簡易的演出舞臺上,大哥哥大姐姐們穿著草綠色軍裝,扎著軍帶,一板一眼地唱著,自己在臺下看的羨慕極了。真想上臺和他們一起唱,當時的情景今天還記得清清楚楚。
那時同村的社員們尤其是知青們一到國慶節(jié)也都排演樣板戲。演出前都在自家院子里反復練唱。那時社員們平時的勞動強度都很大,遠比今天的民工辛苦,吃的還不如今天的民工們好,可在當時,他們收了工還都有說有笑,政治熱情高漲,不是參加批斗地主活動就是排演節(jié)目,今天看來也不知從那里來的那股勁頭了。
童年少年的記憶幾乎都是小伙伴們在野地里的打豬草,在魚塘里戲水。在青紗帳里抓野兔,爬樹掏鳥蛋,在河溝抓魚,也曾經(jīng)幾次被蛇追得丟了魂兒沒命地飛跑。傍晚,伴著西下的余輝,背著滿滿一筐豬草,一路高聲唱著一段段樣板戲,“我們是工農(nóng)子弟兵,來到深山要消滅反動派,改地換天鬧革命……”上中學了,騎車要1個小時的路程,不論是一月早晨刺骨寒風的上學路上,還是四月飄蕩著柳絮暖暖春風的放學后,一路上幾個同學也總忘不了唱上幾段。
上大學后第一個晚會,同學們個個都拿出看家節(jié)目,有說快板的,有說笑話兒的,也有說相聲的,自己還是唱了一段《奇襲白虎團》嚴偉才那段《打敗美帝野心狼》,那是我第一次登臺,嘴巴都不知怎么張了,腿肚子都直哆嗦。好在自己這些唱段很熟,也博得了同學們的喝彩。自那以后,自己成了全班京劇界代表和權威,只是我們的班長總不服氣,老說樣板戲不是正統(tǒng)的京劇。從那以后自己才真正下決心學傳統(tǒng)京劇了。
參加工作后,遇到晚會自己照例還是唱樣板戲,這時傳統(tǒng)戲自己也開始入門,梅蘭芳,張君秋唱段是我的最愛,才逐漸領略了傳統(tǒng)京劇的博大精深。但也始終替代不了樣板戲在自己心中的位置。那是2000年夏天,單位組織去北京十渡旅游,自己和3個男同事第一次蹦極,在克服恐懼后毅然躍入78米高空。那天我們幾個人成了英雄,晚上的篝火晚會上,喝了很多酒,推杯換盞之間正遇一個東北旅游團2個人唱《智斗》,缺阿慶嫂,自己壯著酒勁自告奮勇走上前客串了青衣,大獲成功,贏得滿堂喝彩。
幾十年來,樣板戲伴隨了自己的風風雨雨,酸甜苦辣,不論高興還是痛苦是痛快還是郁悶,自己也會在樣板戲的哼中得到釋放和慰籍。情緒高漲時會唱道“今日痛飲慶功酒,壯志未酬誓不休”,煩悶時會唱“風聲緊,雨意濃,天低云暗”,想念親人好友時會哼起“支委會上,同志們語重心長,千叮嚀萬囑咐,給我力量……”
自己也時刻留意媒體上對樣板戲的任何信息,不客氣地說,直到今天,我們的社會沒有一個科學嚴謹公平的態(tài)度來評價對樣板戲。被西方洗腦了的精英們控制的不良媒體更是竭盡一切不實之詞對它惡意嘲諷和謾罵,最典型的一句話是“八億人八個樣板戲”,什么臉譜化什么公式化左傾不一而足。
但樣板戲似乎永遠活在百姓。今天45歲以上的中國人恐怕沒有不會哼唱幾段的。
我也同樣看到不少80后們剛一接觸到樣板戲的唱段被震撼和折服的樣子,《紅燈記》在臺灣的演出更是盛況空前,不少現(xiàn)場老觀眾沒等看完淚流滿面……
自己最珍愛的收藏也是樣板戲的,從最初的磁帶到VCD光碟,到現(xiàn)在的VDD光碟,自己無論走到那里,不論是湖南湖北,廣東山東,凡聽到哼唱樣板戲的都會覺得找到知音一樣的激動,親切,沒有了距離感。
自80年代以來,樣板戲在舞臺上廣播電視等媒體上漸漸退出人們的視線,有些人總會帶有情緒化的觀點去說樣板戲,有的人甚至說樣板戲早已經(jīng)變成文化上的恐龍化石,但如果你去看看近些年每次復排演出的盛況,臺下那黑壓壓的觀眾,那張張激情澎湃的臉,就會覺得樣板戲并沒有消亡,她深深地植根于經(jīng)歷過那個時代千千萬萬的百姓中間,生命力依然那樣頑強。客觀地說,以樣板戲為代表的現(xiàn)代京劇實際上達到了中國京劇藝術的一個高峰,無論是題材,唱腔,配樂,道白,武打,布景甚至觀眾人數(shù)遠非傳統(tǒng)戲可比。備受一些人質(zhì)疑的極左色彩,其實也是那個年代真實歷史的反映,并無一絲夸大。歷史就是歷史。
每次聽到樣板戲那動人心魄鏗鏘有力渾厚陽剛的旋律時,總是有些難以控制的全身顫栗。那些看不起文革時期只有“八個樣板戲”的,也不知道能舉出改開30年以來的哪一部電影、電視劇、歌舞劇等來做例子,從而論證現(xiàn)在的藝術成就超越了那幾部樣板戲。也因此證明能有一部作品可以從最深處地打動幾乎所有的觀眾。他們是舉不出來的,不要說超越的沒有,就是比肩的,也絕無僅有。成千上萬的藝術作品,竟然加起來也抵不過任何一部樣板戲!
經(jīng)歷過樣板戲的洗禮,再來看看這些年京劇界的所謂“弘揚”劇目,猶如痛飲一杯瓊漿后再喝白水一樣索然無味。今天的電影更是遠離了百姓,充斥了商業(yè)炒作。和今天無病呻吟的影視人物相比,李玉和,楊子榮,嚴偉才,郭建光,洪常青,江水英,趙永剛閃亮的形象隨著時間的推移,仍然是那么高大魁梧,英氣逼人。
摘自本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liucaizhen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