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人觀后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c66bf70100e2i9.html
原以為這是一部歌功頌德式的電影,也沒有報太大希望,就跟車過去了,沒想到看完后竟頗有感慨。應該說,這部電影拍的不算差。
鐵人就是王進喜,我小學的時候,在課本里學過鐵人的故事,老師還要求背誦下來,所以記憶比較深刻。但對鐵人,特別是對鐵人那一代人,是知之甚少的,對那個時代的那種艱苦惡劣環境是沒有切身體會的,甚至也無法想像那種勘探條件的艱苦。而這部影片給我了一種非常直觀的視覺認識。這是一部以黑白和色彩為時空交替的倒裝敘事式電影,黑白部分故事的大背景是1960年在大慶的石油勘探大會戰,彩色部分故事的背景卻是現代的中國石油勘探行業,可這種黑白與色彩交替的效果卻處理的很好,時空轉換的比較簡潔,不會讓人感覺有接縫或不融洽的痕跡。黑白部分給人的感覺是節奏比較快,場面宏大;彩色部分給人的感覺是節奏比較平緩,沙漠、落日,蜿蜒的公路,似乎有一種中國畫里大寫意的感覺,場面精美。我比較喜歡黑白部分,黑白部分以寫實的手法來表現場景,如大會戰人頭攢動,忙而不亂,井噴驚心動魄,亂而不繁。導演通過鏡頭,在不動聲色中即把鐵人刻畫的比較到位,比較成功,也比較感人,使60年前的那場會戰活生生的展現在我們眼前。
影片的可貴之處還在于,塑造鐵人并沒有遵循高大全式的手法,也沒有把鐵人塑造成一個完人,而是力圖從鐵人的性格方面再現鐵人的事跡。鐵人有光輝的一面,也有缺陷的一面,影片并沒有把鐵人或說鐵人精神升華到某種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而是把鐵人放在當時那種特定的背景下來說事情。鐵人也是人,比如,鐵人也會罵粗口,也會踢人,也會向他組隊里的人偏心。這就讓人感覺鐵人很真實,在真實中甚至還有些可愛。
那是一個物質極其匱乏,條件極其艱苦的時代,可看到他們卻在那里干得熱火朝天時,我邊看電影邊想,是什么讓他們那樣充滿干勁?他們穿不暖,吃不飽,與今天的我們相比較,有天上地下之別,不可同日而語。可他們的精神世界比我們豐富多了,而且斗志昂揚,奮發向上。我們雖然物質生活好了,可總是感覺生活中似乎缺少了一點什么,至于缺少了什么,我一時想不出個所以然來。
我邊看電影邊無端的聯想起前幾天剛看完的一部電視劇,叫《潛伏》,《潛伏》中的主人翁余則成說過的一句話或許能夠解釋他們干勁的來源,那就是“信仰”,他們有信仰,有信念,有追求。只能夠這么解釋,否則,可能會解釋不通。影片上的黑白畫面給我的另一個感覺就是(至少,從電影的鏡頭中,給人這樣的感覺),那是一個干凈純潔、沒有那么多干擾和誘惑的年代,那個年代的人都是單純的人,生活是純粹而簡單的,人的心靈是純凈的,那個時候條件雖然惡劣,可干活就是干活,拼命干活就出成績,沒有背后告密,沒有爾虞我詐,更沒有什么所謂的辦公室政治。
不像現在,生活好了,生活條件提高了,機會多了,選擇多了,可做為主體的人卻出問題了,很多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越來越糊涂,更不要說什么信仰、信念、追求了。所謂的繼承、學習、發揚鐵人精神更多的是停留在嘴上或文件上,領導真正在意的是自己的政績,實權部門真正在意的是自己的票子,機關員工真正在意的是自己的后臺和裙帶關系,那些蠅營狗茍者真正在意的(準確的說是挖空心思)是如何運作才能夠達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一般管理人員真正在意的是自己的位子,那么到了最基層員工真正在意的是自己少得可憐的收入。基層員工干著最辛苦的活,但卻拿著最低的工資。在機關中比的、拼的不是你能力的大小,才能的高下,比的是你的后臺是誰,有多硬。干得好,永遠不如運作的好。
影片里面還刻畫了一個“小知識分子”的角色,雖然鏡頭不多,但我感覺是相當成功的。影片雖然沒有用鏡頭說他從會戰逃走后如何后悔,可從他兒子詮釋中,卻無一不展示出作為一個書生的他,一輩子都在承受著心理折磨。他雖然不是鐵人那樣的英雄人物,至少他卻是真實的,他在影片中也算是一個真實的悲情人物吧。在那樣的年代,那個曾經真實努力過的小人物,我并不覺得這個人物緲小,放在今天的立場來看,我感覺他的出走,也是可以理解的,當然,放在當時來看,可能是不可思議。
在看電影的時候我在想,如果把那個“小知識分子”換成是我,我能夠克服那樣的困難嗎?我能夠挺下去嗎?我沒有答案。鐵人跑到車站找到那個“小知識分子”的場景非常感人:那個“小知識分子”面對鐵人和同事憤怒的目光,在他骯臟的臉上淚水滿面,可以看得出他內心是非常矛盾的,尤其是鐵人的到來,讓他感覺到非常愧疚,他甚至不敢看鐵人的眼睛,他哽咽著對鐵人說:“我熬不住了,師傅……”其他再也沒有一句為自己辯解的話,沒有強調客觀理由,而鐵人也沒有苦口婆心的勸他回來,更沒有為他講什么說教式的大道理,只是在嘴里吼出了一句:“熬不住了就給我滾。”,在一邊罵他的同時,鐵人一邊把幾個饅頭和一些干糧硬塞給了“小知識分子”。這些鏡頭讓我感覺突出了人性最真實的一面,在這里,導演并沒有一味的只是樹立鐵人的形象。我覺得這是電影的成功之處,也是導演很高明,很厲害之處,我不知道這算不算是中國電影的一大進步?
電影還有一個讓我感慨頗深的地方,那就是鐵人在誓師大會上講話,講話的內容就是今天鐵人精神的基本內容,什么“寧肯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之類的話,這些話作為我們的企業精神,我多次學過,甚至都會背誦了,很熟悉。但放在影片中的那個背景之下再體味這些話,卻是別有一種感覺,別有一番滋味。很能夠激發人的一種愛國之情,我覺得很好。那些鏡頭,通過演員到位的演繹,把作為一名中國人那種真摯樸素的愛國情感,都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來了。雖然那只是演員的演繹,但我更相信那是曾經真實發生過的。我覺得,這就是那個時候黨員的形象,敢于吃苦,勇于吃苦,不計較名利,不計較個人得失。
可再反觀今天,經濟發展了,物質豐富了,金錢和利益卻成了我們的最大追求。在這樣一個物欲橫流的年代,很多人因為只追求或說只顧及自己的利益,而忘卻了國家集體的利益,眼里只有自己,只顧自己,在這樣的企業里,你能夠稍微堅持一點正義,稍微想做一個正直的人,甚至稍微想有一點個性,不讓自己迷失,你反而變成了另類,他們反而會集體打擊你,排擠你,甚至污蔑你,直至你被淘汰出局。制度的缺陷可以培育出一個自我膨脹的具有極強自我維護能力的既得利益集團,這個既得利益集團的能量大的驚人,他們可以影響到高層,甚至影響到政策的制訂,他們在企業內部排擠異己,千方百計培養自己的勢力,維護自己的既得利益,貪得無厭而又毫無顧忌的吸吮著員工、國家的膏血,肥肥壯壯地擴展著自己的生存空間,并且一級一級的自我復制。勢力所及之處,員工與員工,員工與領導,員工與企業之間的關系,越來越不成體統,所實施的政策也不能夠真正得到貫徹、執行和落實,有的淪為一種擺設,有的只是一紙空文,還有的某柴政策甚至越來越偏向著既得利益集團,離企業公開宣稱的政策越走越遠。
想起了幾年前,有一個領導是這樣對我說的,這樣的企業就適合逢迎拍馬的人,有能力的人是吃不開的,也不需要有能力的人,只要按部就班、老老實實就行了。他還說,在這樣的企業里,你想干好,不容易,但你想把這個企業搞垮,也不容易。當時我不相信他的話,感覺作為一個領導,他的這話有些類似胡扯,可在工作了幾年之后,我悲哀的發現,他的話不但有道理,甚至還有些哲理,他作為一名石油戰線上的老員工,對中石油的體制和機制洞察的竟然如此敏銳和準確。
而我,作為一名一畢業就進入中石油的沒有任何后臺和背景的人,可以說對中石油充滿了感情,通過自己的努力,從最基層的加油站做起,“混”到了省級機關,又從省級機關“混”到了地區公司機關,現在又在地區機關“混”的什么也不是,據說,只是因為沒有所謂的后臺,有能力,沒后臺,也是白干。眼看著企業的這么多弊病,圖有大志,無從下手,不要說為企業的發展獻計獻策了,就是想找一個能管事的人,聽一聽我的想法和建議都不會有。嗚呼!當制度的缺失與既得利益集團相得益彰,迅速膨脹到員工不能夠承受的程度時,日積月累,就會有量變達到質變,那么,一個企業的循環也就臨近終點了,如此下去,如果中石油失去了行業的壟斷地位,沒有國家的扶持,完全進入市場公平競爭,很可能就要被無情淘汰,甚至是倒閉,那樣真將要企將不企了。
還有我們的黨員,數量在不斷增長,僅從數量上而言,可以說是世界上第一大黨了,可是從質量上而言,我感覺質量并不高,比之前輩,質量差了一大截。現在,企業里從上至下在學習科學發展觀,踐行科學發展觀,領導來了,公司預先安排好行程,領導到預先安排好的樣板油庫或加油站前呼后應的走一走,轉一轉,或者,做個秀似的在基層和員工吃一頓飯,這就是領導下基層了。很多領導下基層要的只是那幾張照片,幾篇報道,幾份總結。一檢查,一總結,一評比,都是很好,你好我也好,大家都好。但,到底做了多少事情,取得了多少成績和效果?可能要打個折扣。至少,從我眼中看到的大都是在認認真真的走形式,走過場,真正解決了多少問題呢?成績和效果里有多少水份呢?誰做誰知道,或說,從領導到員工,大家心里其實都明明白白的,只是沒有人肯點破而已。在這種時刻,我想,我們真的應該反思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