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 命 往 事
“當人類面臨不平等和處于被支配的地位時,這從未阻止他們——單個地或集體地——從事對人類狀況極為重要的活動之一,那就是對既有現狀的激進抵制。”
——弗·哈利迪《革命與世界政治》
這些天看了一些反映20世紀后期各國革命運動的電影,愛好歷史的我不免有些感慨,也想為看慣了美式大片的各位朋友推薦幾部自己感覺不錯的片子,希望有心人能在百忙之中抽空欣賞一下這些有點“另類”的作品?! ?/p>
一、《風吹稻浪》
英國人拍的反映愛爾蘭獨立運動的電影,主要講在歷史潮流中一對親兄弟反目成仇的悲劇故事。影片的導演是英國著名的現實主義大師肯·洛奇,迄今為止的所有作品都是現實主義風格,主要反映中下層人民的生活。在這部電影中,導演通過唯美而現實的鏡頭將愛爾蘭的美麗和殘酷的歷史淋漓盡致地呈現在觀眾面前,強力的對比更增加了影片的悲劇性?! ?/p>
是什么讓原本生死與共的血親兄弟拔槍相向,是殘酷的戰爭,還是人類的本性?是政治利益的角逐,還是個人信仰的沖突?當微風吹起愛爾蘭平原層層的稻浪,那刺耳的槍聲是否還會響起?
二、《饑餓》
我所看過的最殘酷的反映愛爾蘭共和軍的電影,講述1981年共和軍囚犯在監獄中進行絕食抗議的故事。推薦所有不知道“給予民主”和向往英國紳士國度的人們看看。
影片反映的情節十分真實:犯人們利用短暫的探監時間傳遞情況,將所需的物品藏在自己的身體里;獄警們全副武裝對赤身裸體的犯人棍棒相加;殘酷對待犯人的典獄長被共和軍成員槍殺,就死在他母親的懷里。這次絕食在歷史上真有其事,一共持續了7個月,餓死了9個人,最終迫使英國政府部分妥協,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絕食運動的領導人在快餓死的時候已經被選為下議院議員?! ?/p>
以前不明白為什么有人那么恨撒切爾,看了這部電影后,總算有點理解了?! ?/p>
三、《殺戮禁區》
講述盧旺達種族大屠殺的故事,一群圖西族公民躲進一所聯合國軍隊保護的學校,希望可以躲過屠殺,但最后聯合國軍隊撤離,帶走了所有的西方人。影片最后,一個圖西族父親向聯合國軍隊領導人哀求,希望他們能留下一把槍,他們好把自己的兒女殺掉,只因為這樣能免受胡圖族民兵的侮辱。
這里要說明的是,盧旺達歷史上并沒有種族矛盾,比利時人將盧旺達占領后,人為地劃分了胡圖族和圖西族,并一直依靠少數圖西族控制政權,有趣的是,當他們的殖民統治結束時,他們又將政權交給了人口占大多數的胡圖族。真可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我從不反對那些西方人宣揚民主和人權,只是討厭他們把明明由自己造成的惡果統統說成是那些“低等人”咎由自取。這次屠殺至少死了25萬人,數百萬人背井離鄉,比利時人所做的就是一直游說聯合國撤軍?! ?/p>
四、《揭竿而起》
反映南非黑人反抗白人統治當局種族歧視的電影,影片的兩位主角都曾擁有美好的家庭和幸福生活,但最終一個妻離子散,身陷囹圄;一個看著女兒慘遭殺害,孤獨終老?! ?/p>
我們生活中的大多數都很平常,要求極其簡單,只要有平靜的生活就足夠了,畢竟能夠奮起抗爭需要勇氣,更需要力量。在生活中同樣有另一種人,他們是現存社會的既得利益者,他們極力維護社會秩序,對破壞者毫不留情。我們總是譴責破壞者,贊美那些維護者?! ?/p>
有時候,我們是否可以這么說,他們這兩種人都沒有錯,錯的是導致他們產生的那種制度。
五、《格瓦拉》
講述傳奇人物格瓦拉的革命生涯,從阿根廷的富家子弟到古巴革命的軍事領袖,從革命勝利后的高級領導人到南美叢林的游擊隊領導人,從CIA眼中的超級恐怖分子到一叛逆者眼中的完美偶像,他的生命本身就是一個傳奇。他讓人們相信,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里,還是有那種真心信仰一種主義的人,有那種真正關心平等的人。
他的一生沒有浪漫,大多數時間在斗爭與流浪中度過。奇怪的是,這樣反而使他的生命充滿了浪漫情節。作為革命者,他悲劇性地失敗了,但他所體現的純潔的革命豪情,必將隨他的名字永遠流傳?! ?/p>
作為新中國80后一代,我的成長基本上沒有多大的起伏,是享受著改革開放的美好成果而長大的。在我的生活里,有流行、時尚、知識、高雅、品味等等美好的詞匯,卻很少有信仰與斗爭。正因為如此,隨著我對歷史的了解,我才對當年的革命年代更有興趣?! ?/p>
曾經有那么一個年代,曾經有那么一群年輕人,他們向往自由與平等,他們反抗現實與黑暗,他們很少去考慮什么工作、學歷、家庭,他們只想著解放全人類。他們示威游行,他們武裝抗爭,綁架、暗殺、爆炸、起義,對他們來說不算陌生,吸毒、破壞、墮落、搖滾,叛逆是他們的象征。他們拒絕服兵役、拒絕工作、拒絕家庭,總之,拒絕一切傳統與現實。有人說他們頹廢,有人說他們激進,有人認為他們是“垮掉的一代”。不可否認的是,他們有激情,他們有信仰,只是社會不承認?! ?/p>
可喜的是,世上沒有永遠的激情。曾經“紅極一時”的各種運動,不久紛紛偃旗息鼓;當年的憤青紛紛拿掉耳環,脫掉T-恤,穿上西裝,找工作,結婚生子;當年的“赤軍”、“ 紅色旅”、“光輝道路”等等,后來都成為了恐怖主義的代名詞。世界安靜了,大人們安心了,成熟的標志就是放棄?! ?/p>
在講究個人主義、人本主義的今天,我們都對革命這樣的詞嗤之以鼻,可我們是否想過,個人主義能夠以犧牲其他人的權利為代價嗎?人本主義能夠超越利益的局限嗎?不要忘了,真正的革命只為平等而戰。真正的革命,永不會結束。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