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了田春苗,想起了向陽花
魯太光
1
現在,距離去M村調查已一年多了,可我卻始終無法忘記那個悲慘的故事。是的,每當閑暇的時候,尤其是夜深人靜的時候,那雙沉默的眼睛就從無數的往事中浮現出來,像潮水退卻之后呈現的巖石一樣,堅硬地凝視著,凝視著虛空,凝視著一切,向人們訴說著那個她永遠無法忘卻的夜晚……
2004年9月,我來到了M村——我國西南一個偏僻的山村,調查農民的就醫用藥情況。在村民指引下,我來到了這個村子的計劃生育專干家里——不久前,她剛兼任了這個村便民藥箱的管理員。這是一位異常安靜的鄉村婦女,臉上籠著一種莫名的悲傷。有時候,我們連續問幾句話,她也不見得回答個一句半句的。可當我問她為什么兼任這個不但沒有任何報酬而且責任還不小的便民藥箱管理員的時候,她卻激動了起來,喃喃地重復著一句話:“這里沒有醫生嘛,這里沒有藥嘛,病了該咋辦啊?”
面對這位極端安靜而又有點激動的鄉村婦女,我看再也談不出什么具體的東西來,出于禮貌,就跟她和周圍的村民拉起了家常。
看著那個在她跟前轉來轉去的小孩,我下意識地問了一句:“小孩兒的爸爸干什么去了,上山干活去了,還是……”
出乎意料的是,我的話還沒說完,竟引發了意想不到的反應:她一下子怔在那里,呆呆的,一句話也不說不出來,就像突如其來的烏云剎那間布滿了晴朗的天空一樣,那莫名的悲傷也一下子爬滿了她蒼白的臉,一會兒,淚水就沿著臉頰簌簌地流了下來。
我知道,自己肯定無意中說錯了話,就連忙道歉。
周圍的鄉親們對我說:“這不怪你,你不知道么。半年前,他丈夫在送病人去醫院的路上出了車禍,你的話勾起了她的傷心事啊!”
接著,他們七嘴八舌地我講起她的故事來。
她們一家是三年前從外地搬遷來的,由于人勤快、熱情、好說話,很快就像水融入水中一樣,和這里的鄉親融為一體。他們家有一輛三輪拖拉機——這是這個小山村唯一的運輸機械,所以,每當村子里有什么急事的時候,總愛找他幫忙。半年前一個陰雨連綿的晚上,村子里一位青年人突然肚子疼,開始的時候,村民們覺得沒什么大不了的,挨一挨就好了,或者,等到天亮,實在不行了,再送他去鎮醫院治療。可是,病人的病情卻越來越嚴重,開始的時候還在炕上不停地打滾,可到后來,竟然疼得連滾也打不動了。病人的家屬看實在挨不過去了,就決定連夜去鎮醫院看病。于是,她丈夫就開著三輪拖拉機,拉著病人、病人的家屬和前去幫忙的村支書、村長,冒著連綿的細雨,一頭闖進了無邊的黑夜中。
悲劇就這樣發生了——由于天黑路險,走到半路的時候,三輪車碰到了路邊一塊濕滑的石頭上,一下子摔下了懸崖峭壁!
就這樣,一瞬之間,她那平凡而幸福的生活粉碎了。她丈夫離她而去了,只給她留下兩位體弱多病的老人和兩個尚未成人的孩子。于是,她那凄涼的哭聲時常飄蕩在小村的上空,讓人唏噓不已。
直到兩個月前,這種情況才慢慢有所改變。
為了改變這里用藥難的問題,縣里針對這里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在村里設立便民藥箱,配備乙類非處方藥,村民有小病小難時,可以及時用上優質、實惠的藥品,以免耽擱了治療。在她一再請求下,縣里批準了她的申請,經過半個月集中培訓,她擔任了村里便民藥箱的管理員。從此以后,村民們就很少聽到她的哭聲了。只見她勞動之余就認真地學習縣上發的培訓教材,見她背著便民藥箱匆匆往生病的鄉親家趕去,見她每月一次,風雨無阻地奔波在通往鎮子里的崎嶇小路上,去接受定期的培訓、指導,同時,把新的藥品帶回來……
我被這個故事震動了,一下子就明白了她臉上為什么有一種莫名的悲哀;明白了她為什么干這個便民藥箱的管理員;明白了她為什么那么激動地重復那句話;明白了她為什么那么寶貝她的便民藥箱,除了她,誰也不能隨便翻動……
是的,沒有醫生,沒有藥,病了該咋辦啊?
我本來是想從她嘴里“挖掘”出些“崇高”的東西來的,可她卻只給了我這么一句樸素的話。
現在看來,這句樸素的話里蘊涵著令人多么感傷的內涵啊。對她而言,這個便民藥箱已不再是一種工具了,而是一種象征,一種慰藉,一種希望。守侯著這個便民藥箱,她心里可能會充滿無限溫暖的遐想:如果早就有這個便民藥箱,也許,那天晚上,病人的痛苦會有所緩解,那么,她丈夫就不用深夜出門了,那么……守侯著這個便民藥箱,她心里可能會蕩漾起一種微薄的希望:有了這個,鄉親們得了病可以得到及時治療,再也不會耽擱了……
是的,她們不需要什么“崇高”,她們只需要用最簡單的語言表達最樸素的愿望:沒有醫生,沒有藥,病了可怎么辦啊?因為,在她們那里,醫藥已不僅僅是一種需要,而更是一種必要。對了,就像魚兒離不開水一樣,他們也離不開醫藥,因為,這和生命息息相關,匱乏,就意味著疾病,痛苦,貧窮,甚至死亡!
2
我被這個故事深深打動了,所以,就經常跟朋友們講這位鄉村婦女的故事,講她的悲傷,講她的堅韌,講她的困難,講她的希望……以致于朋友們見到我時就半玩笑半認真地叫我“祥林嫂”。
他們不知道,這個故事之所以深深地打動了我,一方面是因為這位鄉村婦女深刻的不幸,另一方面是因為這不僅僅是她一個人的不幸——有多少人和她一樣,陷在這痛苦的泥淖中無法自拔,在長久的病痛中逐漸絕望、麻木、枯萎,乃至凋零?只不過,她的經歷更多一些意外的因素,因而讓人更加難以接受罷了。
每當想起這個故事,我就想起了自己調查時的所見所聞,想起鄉村醫藥的匱乏,想起那些在這匱乏中苦苦掙扎的人們。
有一次,我們開著車整整奔波了一天,也沒找到一家村衛生室。向導為了緩解我們的失望,打聽后,領著我們趕往一個有衛生室的村。然而,迎接我們的仍然是失望——當我們在夕陽的余暉中到達后,那里門窗緊鎖,不見一個人影。隔著破舊的窗戶,我們看到,衛生室里落滿了灰塵,桌子上凌亂地放著幾個藥瓶,醫生早已不知去向。
村民們告訴我們,由于太窮,他們買不起藥,病了,只好拿糧食和雞蛋換藥,或者干脆先賒著,衛生室根本賺不到錢。時間一長,醫生也撐不住了。幾個月前,他關了門,和幾個村民一道去南方打工去了。這位醫生走后,他們得了病,只能去幾十里外的鎮醫院看,或者用土方子治療,去山上挖點草根、樹皮,熬湯喝,要不,就請巫婆神漢來念經驅邪,保佑他們平安,有的,干脆咬牙忍著……
然而,他們不知道,這位鄉村婦女之所以讓我深深感動,還有一個深層次的原因——她沒有被痛苦打倒,而是堅強的站了起來,用自己最大的努力為鄉親們服務,減輕他們的病痛。
我知道,她的所作所為杯水車薪,根本無法解決問題。可是,我卻從她的舉動中,看到一種發自內心的熱誠,看到了一種雖然微弱然而綿長的希望。因為,在調查途中,我所看到的,除了硬件的匱乏之外,還有一種軟件的匱乏,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匱乏。
在我看來,這種精神的匱乏,對鄉村醫療衛生狀況的危害,如果不比上述的硬件匱乏嚴重的話,至少也一樣嚴重。
請允許我再給大家講一個我在調查中遇到的故事。
L村,是我國東部一個經濟狀況相對較好的山村,衛生室設備比較規范,醫藥比較齊全,據說醫生的技術也不錯。然而,讓我頗為意外的是,當我向村民們打聽這個衛生室的情況時,村民們卻漠不關心,有些村民竟毫不隱諱地發牢騷,說這個衛生室是“聾子的耳朵”。
仔細調查之后,我才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合作醫療時,這個村衛生室有兩位醫生,其中一位是退休的老軍醫,不僅醫術特別好,而且醫德特別高。現在的這位,是當年村里選出來去縣里培訓后上崗的赤腳醫生,在老醫生的引領下,經驗越來越豐富,醫術也越來越精,服務態度也越來越好,村民們也都認可他。后來,老醫生年紀太大,干不了了,他就成了村里唯一的醫生。
合作醫療解體后,他承包了村衛生室。由于醫術比較高,服務態度也好,周圍的村民都愿意找他看病,所以,收入不錯,日子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
然而,讓村民們不解的是,隨著時間流逝,這幾年,他的服務態度越來越壞了:以前,去找他看病,隨叫隨到,可現在,連續叫幾次,也不見得能叫動他;以前,給病人掛吊瓶,他總是守在病人跟前,直到掛完,可現在,一給病人掛上吊瓶,他就走了,有時候找也找不到他,只好到村里的高音喇叭上喊他;以前,他白天從不喝酒,以免給病人看錯了病,打錯了針,可現在,他幾乎每天都喝得醉眼朦朧的,有一次,果然給病人打錯了藥,差點把病人給打死……
最讓村民難以接受的是,這兩年,為了多掙錢,他竟然“耍手腕”——給村民看病,不管大病小病,一律掛吊瓶,而且總是掛價格高的藥。如果病人不愿意掛吊瓶,他就給用不好的藥,等過兩天病情加重后,再順理成章地掛吊瓶。
據村民反映,最近,他的“手腕”越來越高明了——開始時,他給病人用不好的藥或假藥,過幾天后,再給病人用少量的好藥,最后,給病人用足量的好藥。這樣,既治好了病人的“重病”,顯示自己醫術高,又多賺了錢,“一舉兩得”。
因此,村民們越來越不尊重他了,據說,村里一位有錢的包工頭在他那里吃了幾次虧后,再去他那里看病,一進門,總是先拿出幾百塊錢拍在桌子上說:“別用假藥糊弄我,給我用最好的藥,別怕咱沒錢,快給治好了,給你雙倍的錢!”
現在,除非萬不得已,村民們基本上不去他那兒看病了。
當我再次踏進這家衛生室的大門時,這位醫生正在桌子上擺弄電腦福利彩票。
我委婉地把村民們的抱怨告訴了他,他一面極力否認,一面說:“這怎么能全怪我呢?他們不了解情況,就胡亂說,埋怨我,說我這里藥不好,價格高,可你去周圍問一問,大家都一樣嘛!再說了,我不多賺點錢,怎么應付這稅那費的,我也是沒辦法!以前我怎么不這樣做?以前我只要看好病、抓好藥就行了,可現在不行了,現在再那樣做,我自己都活不下去了,還怎么給別人看病……”
3
是啊,怎么能全怪他呢?
這位鄉村醫生的話雖然不無自我辯解的成分,可也不是全無道理,就像他自己說的一樣,如果再按以前的邏輯經營,他自己都“活”不下去了,還怎么給人看病呢?
所以,問題的根源并不像村民們說的那樣:他變壞了,鉆進了錢眼兒里,從一個熱心為病人服務的人,變成了一個惟利是圖的人。
從某種意義上說,他是一枚“活化石”,用極其生動的方式,為我們呈現了一種制度的演變,一種邏輯的演變,以及在這種演變中的人。簡單地說,這種演變即從計劃經濟時期不以贏利為目的而以提高公眾健康水平為出發點的醫療衛生體制,轉變為改革開放后以商業化和市場化為主導的醫療衛生體制。
隨著這種轉變漸次展開,包括公立醫療機構在內的所有醫療服務機構,都成為市場上實行獨立經濟核算、具有獨立經營意識的市場主體。作為市場主體,它們投入的一切都是資本,而資本的本性自然是追求利潤,追求利潤最大化,就像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中一針見血地指出的那樣:“資本害怕沒有利潤或利潤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樣。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大膽起來。如果有10%的利潤,它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沒,它就敢踐踏人間一切法律;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
這個道理,老百姓那里有個更形象的說法:“有肉就不啃骨頭。”這就是為什么改革開放后,盡管全社會的衛生投入水平大幅度提高,醫療機構的數量、醫生的數量、床位數量有了明顯增長,而廣袤的農村地區卻成了“被遺忘的角落”,鄉村醫療衛生機構迅速衰敗,甚至瓦解,廣大農民無醫可看、無藥可用的原因。因為,“資本”都追逐利潤去了,“吃肉”去了,哪里還愿意啃農村這塊“骨頭”?
同樣,隨著這種轉變的深化,作為主體的醫生也逐漸被納入市場的邏輯之中,成為奔馳在商業化軌道上的醫療衛生列車上的一個個“齒輪和螺絲釘”,成為“資本”追逐“利潤”的工具,病人也自然而然地成了“消費者”。這就是老百姓對醫療衛生服務極端不滿,甚至在段子中把原來人見人愛的“白衣天使”變成人見人恨的“白骨精”的原因。因為,這邏輯規定他們提供的只能是“消費”,而非“服務”。
這就是我說那位鄉村醫生的話有一定道理的原因。
因為,他不過是在市場化過程中扭曲了的醫療衛生之樹上結出的兩顆苦果之一。鄉村醫療衛生體系的瓦解,是另一顆苦果。
4
寫到這里,我突然想起了文革時期的一部電影《春苗》,想起了那些像春苗一樣活躍在農村大地上的赤腳醫生。
如果排除意識形態因素,這部在新時期被批判為“大毒草”的電影所反映的問題,跟我們今天所面臨的問題何其相似啊:一樣是因為缺乏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一樣是因為醫生缺乏為病人服務的心,水昌伯的腰積勞成疾,小妹病死,小龍也差一點被耽擱了……
之所以想起這部電影,還因為這部電影提供了多么生動的解決辦法:辦起村衛生室——解決硬件問題,讓老百姓有醫可看,有藥可用;提高醫生的服務意識,解決軟件問題——讓老百姓看病看得放心,看得舒心。
目前,國家高度重視醫療衛生領域存在的問題,并對癥下藥,逐步解決這些問題。溫家寶總理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加快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問題時,就明確指出要加強農村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鞏固和健全縣、鄉、村三級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網絡,并強調重點加強鄉鎮衛生院建設,每個鄉鎮要保留一所公立衛生院,每個村至少有一個衛生室。
這無疑是一個讓人欣慰的消息,但讓人憂慮的是,在討論農村合作醫療問題時,大家的目光都聚焦于硬件問題,很少有人討論軟件問題,但這卻是農村合作醫療事業健康發展的另一條重要支柱。不正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使“春苗”們扎根大地,茁壯成長,從而在極其有限的條件下,有效地解決了農村的醫療衛生問題嗎?
李昌平在云南省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木嘎鄉拉巴村發現了“一個不為人知的醫療合作社”,這個合作社從1962年開始,并一直堅持到今天,從未間斷。最讓人難以置信的是,全村人均五角錢從1962年一直堅持到1971年;人均一元錢從1971年一直堅持到1997年;人均五元錢從1997年一直堅持到現在。就這么點有限的資金,竟然保證全村小病免費,大病報銷30%,收支基本平衡。
李昌平發現,這個醫療合作社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醫生張扎區的奉獻精神。隨著改革開放以來的醫藥大漲價和合作醫療體系解體,醫生都自個兒發財去了,張扎區卻不為所動,堅持搞合作醫療。為了盡量降低醫藥成本,又保證村民的身體健康,張扎區堅持每半個月對村民進行一次健康培訓,每個季度給村民用一次草藥預防常見病。
在張扎區醫生的影響下,新的接班人也茁壯成長。年輕的張新平、李玉梅醫生說:沒有老醫生的無私奉獻,就不可能搞好合作醫療。他們表示要一輩子學習老醫生,一輩子像老醫生一樣為村民服務。
看著李昌平的文章,電影《紅雨》的主題歌《赤腳醫生向陽花》在我心頭浮蕩起來——
赤腳醫生向陽花
貧下中農人人夸
一根銀針治百病
一顆紅心暖千家
出診愿翻千層嶺
采藥敢登萬丈崖
迎著斗爭風和雨
革命路上鋪彩霞
赤腳醫生向陽花
廣闊天地把根扎
千朵萬朵紅似火
貧下中農人人夸
什么時候,才會有千千萬萬個“春苗”一樣的赤腳醫生活躍在廣袤的農村大地上,像千朵萬朵紅似火的向陽花,用自己為人民服務的顆顆紅心溫暖千家萬戶呢?
這看起來是一個軟問題,卻蘊涵著一個實實在在的硬道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