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資本中性的說法,【亞日江】說:“‘資本是中性的’,尤如說資本家是中性的。于是,有一天會不會‘邏輯’推理出:地租是中性的,地主是中性的?我看會,因為現(xiàn)在不少專家權威都在講‘都是錢’、講‘都是人’、講‘中庸之道’之類的‘中西方傳統(tǒng)文化’。于是,私有制一一剝削制度及各階級、階級矛盾、階級斗爭在‘中性’里‘和諧’了、‘永恒’了。可是,人類世界從來沒有單純的經濟,的確存在資本主義道路同社會主義道路的兩條道路的斗爭啊。”
的確,任何一個概念或范疇,都可以在其中指出一般與個別,普遍和特殊。列寧談到:“因為當然不能設想,在個別的房屋之外還存在著一般的房屋。這就是說,對立面(個別跟一般相對立)是同一的,個別一定與一般相聯(lián)而存在。一般只能在個別中存在,只能通過個別而存在。任何個別(不論怎樣)都是一般。任何一般都是個別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質)。任何一般只是大致地包括一切個別事物。任何個別都不能完全地包括在一般之中,如此等等”(《哲學筆記》第409頁,1956年10月出版)。
對于任何個別的、具體的事物,我們都可以從其中看出一般來,但這個一般是不能脫離個別的,離開了這個個別,一般也就不存在。而資本主義之所以稱為資本主義,就是因為資本主義它首先是一種個別。
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二卷指出:“不論生產的社會形式如何,勞動者和生產資料始終是生產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離的情況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產因素。凡要進行生產,就必須使它們結合起來。實行這種結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使社會結構區(qū)分為不同的經濟時期。在當前考察的場合,自由工人和他的生產資料分離,是既定的出發(fā)點,并且我們已經看到,二者在資本家手中是怎樣和在什么條件下結合起來的一一就是作為他的資本的生產的存在方式結合起來的”(《資本論》第二卷第44頁,1975年6月出版》)。
作為生產方式,其存在都是個別的一一原始社會生產方式、奴隸社會生產方式、封建社會生產方式、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等等;而其中的一般就是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結合。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個別在于,勞動力與他的生產資料相分離,勞動者只能通過出賣自己勞動力來換取自己需要的生活資料。因此,取代封建社會生產方式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特點,是建立在勞動力作為商品為實現(xiàn)這個基礎之上的。勞動者出賣自己的勞動力,而資本家或股東則購買勞動力商品進行生產消費。因此,資本主義生產是作為資本家或股東的資本生產的要素存在的。也就是說,只是作為體現(xiàn)一無所有的勞動者采用勞動力商品化的方式與私有的生產資料相結合,形成資本的生產方式,資本正是這一生產方式特殊性的體現(xiàn)。
在這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作為一般的生產方式和作為個別的生產方式的區(qū)別是十分明顯的:因為勞動力的商品化,決定了勞動力與生產資料作為資本家(或股東)的資本的存在方式結合起來的。在這里,勞動力商品的特殊性,即勞動形成的價值與勞動力價值的量差,決定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最重要的性質和特征。作為一般的生產方式,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是勞動者應用生產資料,形成商品的生產過程;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作為個別的生產方式,是資產者利用生產資料的所有權不斷吸取勞動者剩余勞動,使財富不斷增殖的資本生產方式。
資產階級社會所以稱為資本主義社會,只是因為資本就是商品化條件下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相結合的特殊方式所決定的。勞動力的商品化決定了勞動者進入生產過程失去了生產主體的地位,決定了資本家或股東可以通過勞動力和生產資料的購買方式,來投入生產過程并使資產價值不斷增殖。在這里,作為資本運動的主體,作為剩余價值的形成過程,作為資產增殖的特殊的方式方法,都處處體現(xiàn)著資本主義的性質與特征。
因為資本中存在著一般,就說它是中性的,然后便把資本生產方式一般化,從而把社會主義生產方式變成了剩余價值生產方式。這是非常荒唐的。
人可以分為男人、女人。那有沒有專家認為人就是中性的呢?我們的專家是不是認為自己就是中性人呢?
現(xiàn)實中倒是確有中性人的譬如封建皇朝的太監(jiān),譬如泰國的人妖。但那是一種變態(tài)的或畸形的存在!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