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網友談到(今日頭條:就叫下雨的天空,2024-08-04 14:22):“中國目前的主要問題是投資過剩,但需求不足。問題的解決也簡單,就是減少投資,加大企業向居民分紅。這個問題在很多國家是很難解決的,但在中國是最容易解決,因為我們是公有制為主體,有大量國有企業和國有資產,每年有4萬億利潤,資產性收入還不算。所以這部分國有企業和資產收入拿一部分直接分給老百姓,是可以的,也應該這么做,但我們長期以來恰恰是缺少了這一塊,現在為了促進經濟發展,是時候補上這一塊了。”
我國目前的主要問題是需求不足,投資過剩。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從源頭上來說,關鍵是要解決需求不足的問題。
采用加大向居民分紅的辦法,可以暫時地緩解需求不足的問題,卻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需求不足的問題。因為,需求不足的問題是由當前的生產方式決定的。
我國有14億人口,比美國、歐盟、日本等發達國家的人口加起來的總和還多,需求是明顯的。問題的關鍵是,改革以來形成的資本生產方式,使老百姓賺錢越來越難,越來越少,從而導致了有效需求不足的情況。
改革之前是新中國初創時期,生活物資處于短缺狀態。但即使在這種情況下,那時人民公社夫婦兩個都可以負擔三、五個孩子的生活所需(從出生到成家立業),人民公社時期我國以六、七億的人口基數,每年平均增加1600萬人;而如今,早已經是一個過剩時代,物質產品非常豐富,但為什么即使是夫婦兩個在企業打工,也難以負擔兩個孩子的生活費用?為什么我國14億的人口基數,人口反而出現了負增長?
因為生產方式發生了根本變化。
在公有制條件下,在實現按勞分配的條件下,企業成員是按照勞動投入參與企業生產成果的分配。企業生產經營的成果,要么是滿足勞動者的個人消費需要,要么是滿足勞動者的公共需要。集體生產的發展與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豐富處于同步發展狀態。這就是工本生產方式或消費價值生產方式。
相反,在多種在所有制并存的條件下,在采用資本經營的方式下,企業實行的是按資分配,能夠參與企業生產成果分配的只能是資產所有者一一老板或股東,而其它企業員工,所拿的基本是預定的工資。盈利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是產權企業經營的基本法則。因此,在以資本主導的經濟體制中,廣大的勞動者的收入與經濟的發展是呈現反方向的變化的。企業發展得越好,盈利水平越高,成本水平就越低,員工的工資或人工費用相對而言就越少。這種經營機制形成的經濟發展格局,在宏觀上就表現為資本生產能力不斷增強和有效需求嚴重不足的矛盾。這是資本生產方式的特點和必然結果。
因此,要從根本上解決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決不是靠發二次錢就能解決問題的,而必須從生產方式的改變著手解決問題。
同樣在企業上班,同樣要加班,在華為的職工年收入可以有幾十萬、幾百萬,甚至上千萬;而在另一個企業的年收入可能只有幾萬、十幾萬。原因是,華為的生產模式是以奮斗者為本,采用的是知識雇傭資產的生產方式。對華為的奮斗者來說,企業就是一個用自己的勞動滿足自己個人和家庭夢想的平臺;而其它企業多采用資本化經營,員工不過是雇傭勞動者,只是滿足資產增殖的手段而已。這些企業只是老板和股東滿足自己資產增殖的平臺。因此,盈利最大化和工資或人工費用最小化是其經營的基本法則。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如果我們真正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那么,類似華為這種知識雇傭資產,工本雇傭資產的企業就會大量增加,越來越多的人將作為主體勞動者投入各個企業的經濟活動中去,他們憑借自己的勞動投入分享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果,這種企業發展與員工收入同步增長的經濟成份就會日益增加。當這種以奮斗者為本、按勞付酬的經濟體的比重超過按資分配的產權型企業時,我國經濟就會從根本改變那種“資本的比重越來越高,勞動的比重越來越低。結果在分配上,資本的收入就越來越高,而勞動的收入越來越低。”的局面,甚至可以從根源上消除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那種周期性危機發生的原因。
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的基本要義。在我國的14億人口中,8-9億勞動者就是人民的主體,只要我們真正建立以勞動者為主體的、全面體現勞動者權利要求的基本制度,那么,以人民為中心的原則也就落實到了實處。當我們真正在管理上體現了勞動者當家做主的利益要求,在分配上建立了真正可以按勞分配、多勞多得的基本制度,那么,也就從根本上滿足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基本要求。因為如果8-9億勞動者的利益要求得到了滿足,那么,加上他們的家庭人員,差不多就是我國14億人口的全部了。
當我們真正把勞動者當作社會生產的主體,建立能夠體現勞動者利益要求的基本制度時,我國14億人的消費能力會隨著勞動者主體地位的確立而大幅提高。有了14億人的消費能力發展做牽引,中國怎么會出現經濟過剩的危機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