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馬克思的再生產理論表明,社會生產的兩大部類及兩大部類之間必須保持一定的比例關系,社會總資本再生產才能順利進行。但是,由于資本主義制度固有的內在矛盾——生產的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的私人占有這一基本矛盾,使社會再生產所要求的比例關系往往不能保持,導致經濟危機的爆發。在馬克思之后,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爆發日趨嚴重,一些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和西方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對這一現象進行了研究,“西方經濟長周期理論”就是其突出成果之一。但是,由于西方資產階級經濟學家階級的局限性以及在此立場上所形成的社會觀、歷史觀和方法論,都制約和妨礙了他們對經濟長周期理論的深入研究和本質分析,這也是他們得不出科學理論的根本原因。
一、馬克思“資本主義再生產周期”理論
馬克思的再生產理論表明,社會生產的兩大部類以及兩大部類的各個部門之間,必須保持一定的比例關系,社會再生產才能順利進行。但是,由于資本主義制度固有的內在矛盾,社會再生產所要求的比例關系往往不能保持,導致經濟危機的爆發。危機爆發時,大量商品積壓、大批工廠破產,許多工人失業,物價下跌、商品滯銷,信用破壞,許多金融企業倒閉,整個社會經濟生活一片混亂。馬克思指出:“在危機時期,生產中斷,‘開工不足’,每周只開工幾天。這當然不影響延長工作日的欲望。營業越不振,就越要從已有的營業中取得更大的利潤。開工的時間越少,就越要使剩余勞動時間延長。”資本主義經濟危機自1825年第一次在英國爆發后,每隔若干年便要爆發一次,從未停止過。在國際關系日益密切的情況下,一國發生經濟危機往往會引發其他國家發生經濟危機。在一些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大體上同步發生經濟危機時,便形成了世界經濟危機。馬克思指出,自從1825年第一次危機爆發以來,整個工商業世界,一切文明民族及其多少尚未開化的附屬地中的生產和交換,差不多每隔十年就要出現一次。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是生產相對過剩的危機。盡管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在不同國家有不同的具體表現形式,在不同的經濟發展時期有不同的特點,但生產相對過剩則是經濟危機的基本現象。即生產的商品相對于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來說是過剩了。一方面是大量的商品賣不出去、被銷毀,另一方面是廣大勞動人民群眾又得不到必需生活資料,所以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是生產相對過剩的危機。
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的必然產物。由相對生產過剩帶來的經濟危機的可能性,早在簡單商品經濟中就已經存在了。但是,由于那時社會生產力水平不高,商品生產在整個社會生產中所占比重不大,市場范圍狹小,因而經濟危機還不會成為現實的社會問題。只有到了資本主義社會以后,影響整個社會的經濟危機才由可能變為現實。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爆發的根本原因在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產的社會化與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從而導致了經濟危機的爆發。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是每隔若干年爆發一次的,因此經濟危機的出現呈周期性。經濟危機的周期性爆發,使資本主義再生產過程也具有了周期性。從一次危機開始,到下一次危機爆發的間隔時期,就是一個再生產的周期。再生產的每一個周期都包括四個階段:危機、蕭條、復蘇、高漲,然后再到新的危機。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再生產周期中的決定性階段。它既是一個再生產周期的終點,也是下一個再生產周期的起點。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周期性爆發的物質基礎是固定資本更新。因為固定資本的大規模更新,為資本主義擺脫經濟危機準備了物質條件,但又為下一次危機的到來準備了物質基礎。雖然危機的周期性還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但無論如何,機器設備更新是決定危機周期性爆發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
對于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產生的根源,馬克思深刻指出,它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作用的結果,也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表現形式,同時又是這一基本矛盾得以強制性地緩解的方式。只要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繼續存在,隨著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發展,必然會引起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爆發和經濟周期性波動。戰后,現代資本主義國家的政府大力加強了對社會經濟發展過程的宏觀調節與干預,采取了種種“反危機措施”,并增添了新的手段和內容。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經濟發展的周期進程并使現代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危機和經濟周期,產生一些新的特點和變動。但現代資本主義國家不可能消除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因此也就不可能消除經濟危機和周期性的經濟波動,歷史發展的事實已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從1825年資本主義世界爆發第一次經濟危機起,每隔一段時間,在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或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就要爆發一次經濟危機。1836年英國又爆發了經濟危機,這次經濟危機還波及到了美國。1847年~1848年的經濟危機席卷了許多國家,已經具有了世界經濟危機的性質。20世紀初發生了1900年~1903年和1907年的經濟危機,以后又經歷了1920年~1921年、1929年~1933年和1937年~1938年3次經濟危機。特別是1929年~1933年的大危機,波及到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持續了達4年之久,造成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生產下降44%,貿易總量下降了66%。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資本主義經濟一度獲得較快的發展,經濟生活具有了許多新的特點。與戰前的經濟危機相比,戰后的經濟危機有這樣一些新的特點:再生產周期縮短,危機頻繁;各周期界限不十分明顯,復蘇和蕭條階段不易區分;危機和通貨膨脹同時并存等等。 但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所導致的經濟危機還是不斷。美國在1948、1953、1957、1960、1969和1974年曾先后爆發了6次經濟危機。1957年~1958年、1974年~1975年、1979年~1982年資本主義世界曾爆發了世界性的經濟危機。其中1979~1982年的經濟危機持續了達3年之久,造成了生產的大幅度下降和嚴重的失業問題。西方工業國家經濟增長率1979年為3.3%,1980年為1.3%,1981年為1.6%,1982年為-0.2%。美國失業率高達10.8%,歐洲共同體失業率平均超過10%。這次經濟危機的一個重要特點是經濟的停滯和通貨膨脹并存。在經濟陷入衰退的同時,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消費物價上漲率1979年為8.9%,1980年為11.6%,1981年為10%。1997年7月開始,東南亞各國爆發了嚴重的金融危機,貨幣大幅貶值,生產大幅下降,企業大量破產,失業大幅增加。這次金融危機雖然與這些國家的經濟結構、經濟體制和經濟政策中存在的種種內部矛盾有很大關系,但從根本上說.,這次金融危機仍然是資本主義性質的危機,它根本原因是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生產相對于需求的大量過剩,這種生產過剩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條件下,必然會在缺乏競爭優勢的新興工業化國家中首先爆發出來。只要資本主義經濟關系存在,經濟危機就無法根除。
二、西方“經濟長周期”理論
在馬克思之后,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周期性爆發日趨嚴重,使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研究者和西方一些經濟學研究者均對經濟發展的周期性現象進行了深入細致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十分有價值的研究成果。這里著重談西方經濟長周期理論。西方經濟長周期理論,又稱“長波理論”,是西方經濟學中一種較為特殊的經濟理論。其特殊性為:第一,它是研究經濟的周期波動現象及其規律、性質和原因的理論,但它又明顯區別于流行的西方經濟學中的經濟周期理論。它既沒有如同短周期和中周期那樣受到充分的研究和重視,也沒有較為統一的理論闡釋。第二,長周期理論并不像其他經濟理論那樣,有較長的形成、發展和演變歷史,雖然經過一個世紀的發展,仍處于尚未成熟的階段。第三,作為資產階級經濟學范疇的長周期理論,它的產生,并不始于資產階級學家,而是發端于馬克思主義學者,但它畢竟是資產階級經濟學的一個重要方面,成為當代資產階級經濟學界尋求理論突破的一個新的重要方面。“長波理論已成為解釋戰后西方經濟發展、預測世界經濟趨勢、影響西方國家政府經濟政策的重要經濟理論。”
早期階段的經濟長波論主要是指二戰以前的經濟長波理論。這一階段最有代表性的是康德拉季耶夫和熊彼特的經濟長波論,這對后來經濟長波理論發展影響最大。尼古拉·康德拉季耶夫(1892—1838),俄國經濟學家和統計學家,他是最早系統提出長波理論的人。他收集了法國、英國、美國、德國等從1780年~1920年近140年間的價格數列、利率和工資數列,外貿和銀行存款數列,以及幾種產品的生產量數列,使用9年移動平均法將通常的經濟周期的波動對長期趨勢可能有的影響予以抹平。在經過處理后的數列的長期趨勢上,他觀察到了這樣的情況,在相當長時間的上揚之后就是相當長時間的下落,而后又是相當長時間的上揚這樣的長波現象,這種波動的周期約為50年左右。康德拉季耶夫的研究成果問世后,引起西方經濟學界的關注,并將其命名為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康德拉季耶夫認為,經濟長波正是因主要固定資本產品更新換代在經濟生活中所引起的長期平衡周期,這種平衡周期包含了上一代主要固定資本品被取代和新一代主要固定資本品普遍應用而造成的經濟生活動蕩及其恢復過程。但其缺陷也是比較明顯的。他用兩個半周期來說明長波規律,這顯然是不夠的。另外,他沒有真正奠定長波理論基礎,僅做了統計分析基礎上的經驗說明。盡管如此,他畢竟為后來的研究者提供了前進的路標。
上述對經濟周期問題的研究成果,后來被熊彼特吸收和發揮,形成了自己的周期理論。約瑟夫·阿洛依斯·熊彼特(1883—1950),是繼康德拉季耶夫之后研究經濟長周期,并把康德拉季耶夫長波理論觀點,正式納入西方經濟學中的著名經濟學家。他一生的主要著作中,對于經濟周期的研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相當的篇幅。他提出了獨樹一幟的“創新理論”,用以解釋資本主義的經濟發展、經濟周期和企業家的職能及作用等,提出以“創新”為基本推動力的資本主義經濟各種周期性波動的理論,并從“創新”運動的興衰去解釋資本主義的滅亡及向社會主義的過渡。他以自己的創新理論為基礎,解釋了經濟周期的形成。他認為經濟“創新”的引進不是連續平穩的,而是時高時低,時密時疏,這種方式產生了“商業循環”和“經濟周期”,而“創新”的多樣性和差別性形成了周期長短的差別。他創造了西方經濟學中統一研究各種經濟周期波動的理論體系,開創了研究經濟周期波動的一大流派,并且還為現代資產階級長波理論各流派,尤其為技術長波理論者,提供了重要的啟發和線索。但熊彼特的經濟長波理論也存在明顯的錯誤和缺陷。“他的論述也不完全合理,一些內容屬于主觀推測性質,而且也表現出一些片面性。”第一,他過多地強調了技術作用,而忽視了技術得以實行的社會因素。第二,在生產關系和社會制度方面,過分看重“企業家”的作用,而忽視了社會制度的基本矛盾。第三,該理論仍存在有粗糙性。第四,未對其他各種經濟周期理論加以注意,難免使他的理論帶有片面性。第五,“把經濟危機的原因解釋成‘創新’浪潮的消失,否定了資本主義危機的性質,也就是否定了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引起的生產相對過剩的危機。”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到20世紀70年代以前,研究經濟長波理論較有影響的人物是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庫茲涅茨,他提出了15年~25年的經濟周期。庫滋涅茨對美國1840年~1914年間某些商品的生產與價格變動的長期趨勢進行了研究,結論是:如果用移動平均法把生產和價格數列中所受到的通常經濟周期的影響予以熨平消除掉的話,它們變動的趨勢就會呈現出顯著的波浪形的起伏,就是說,在增長率的趨勢上,會呈現出若干年份高些,若干年份低些,接著又是若干年份高些,若干年份低些,這種波浪式起伏的周期。測算表明,這種周期的平均持續期,在生產數列上約為22年,在價格數列上約為23年。后來,其他經濟學家發現,庫茲涅茨發現的周期基本上與同期美國建筑業的周期相吻合,美國在1853年~1933年的80年中4個建筑業周期的持續時間為15~22年,因而西方經濟學界就把庫茲涅茨周期稱之為建筑業投資周期。
20世紀70年代以后,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形勢惡化,嚴重的通貨膨脹和經濟停滯交織在一起,形成了資本主義歷史上首次遇到的奇特現象。凱恩斯主義和其他各經濟學派以及傳統的經濟周期理論不能解釋面臨的局勢和提出有效對策,這樣,對經濟長周期理論的研究才出現了一個“復興”形勢,期望從中找到一條出路。于是,美國、英國、荷蘭、比利時、聯邦德國、法國、日本等國家掀起了一股研究經濟長波理論的熱潮,由此造成了康德拉季耶夫長波理論的復興。到80年代,對經濟長波理論的研究又與新技術革命論相結合,二者相得益彰,影響更為擴大。七八十年代熱心于此的經濟學家形成了一個頗為壯觀的長波學派。
長波學派的理論家們,一方面用長波理論解釋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西方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把五六十年代的繁榮歸結為經濟長波的上升波,把七八十年代的長期緩慢增長歸結為下降波,另一方面,他們又用長波理論預測世界經濟70年代以后的發展趨勢,提出種種長期政策建議和主張。這時的長波理論已遠非昔日可比,它不僅開始成為日趨重要的經濟學內容,而且開始影響政府經濟政策。
這里,非常值得提出的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比利時經濟學家歐內斯特·曼德爾,他試圖以馬克思主義觀點去研究長波。他提出了從資本主義經濟運轉的動力——平均利潤率的變動以及資本積累率的變動去研究經濟長波的起因,他還把這種動力的分析與固定資本更新和新技術革命問題相聯系,力圖從動力作用的機制上說明問題。曼德爾認為,任何有關資本主義發展的長期波動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只能是資本積累理論,如果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同一思想,則是利潤率理論,從馬克思主義的觀點看,工業產量平均增長率的突然長期高漲只能反映了資本積累率和平均利潤率的突然上升,因為我們是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結構內來考察這些波動。以此為出發點,他根據利潤率和資本積累量之間的相互變動關系,系統地論證了長波上升與下降的變化規律,并將長波的終極原因歸結于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曼德爾的這些嘗試是有意義的,也是有價值的。他比資產階級經濟學家用其他因素解釋經濟長波要深刻得多。但是他并未由此深入到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矛盾及其作用機制和過程的分析,同樣是徘徊在表面和局部問題上。他注意到固定資本更新同新技術革命以及資本積累的關系,但他更多地為技術革新所吸引,把技術革新作為引起固定資本更新擴張和加速的根本原因,而把資本積累看作前者造成利潤變動所導致的結果。這樣,他在分析具體問題時,滑向了長波技術論一邊。
三、對馬克思“資本主義再生產周期”理論與西方“經濟長周期”理論的一些看法
通過對資產階級經濟長周期理論簡介,我們可以基本看到當代西方經濟學中長波理論發展及變化的大致情況。長波理論研究的情況表明,經濟長周期波動問題的確是值得認真看待和加以研究的。資本主義經濟長波既有獨立的特殊性,也有同一般經濟周期發生聯系,從而相互作用,相互統一的性質。但是,由于西方的經濟學家,深受當代西方經濟學的影響,過多地陷入到表面經濟機制關系的糾紛和數學模型的建立,而限制了自己的思維與視野,因而無法深入研究經濟長波理論。而馬克思根據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實際狀況,指出資本主義經濟必然會發生周期性波動和危機,而真正的根源在于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而不是其他原因。但資產階級研究經濟長波現象的經濟學家,卻竭力回避經濟危機及周期性是資本主義制度必然產物這一事實,認為是非制度因素、是其他因素引起的,如:消費不足論、投資過多論、技術創新論、心理危機論、利潤率下降論、貨幣危機論、資本家內部競爭論、太陽黑點論等等,他們只是羅列出一些表面現象或非本質因素,沒有真正指出或解釋清楚這種本質性的原因,反而還歪曲和掩蓋了事物的本質。因此,資產階級各種長波理論具有根本性缺陷,并帶有很大的片面性。馬克思通過長期對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進行認真地考察、分析、研究,揭示出資本主義經濟運行必然發生周期性波動和危機這個客觀規律,并指出經濟危機和周期性波動最終的根源是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即資本主義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過程及資本主義國家從1825年直到現在不斷爆發的經濟危機,有力地證實了馬克思理論的說服力。這是連資產階級的經濟學家也承認的,如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勞侖斯·克萊因早在50年前就說過,這個客觀規律符合、接近于實際情況。
根據馬克思主義關于資本主義經濟周期的觀點,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經濟周期是資本主義制度下,經濟發展的一種外在運動和表現形式,造成資本主義經濟周期波動的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在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中,表現為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沖突,各種不同的經濟周期就是這種根本性矛盾沖突在社會經濟的不同層次和范圍內,在不同程度上反復激化與緩解的反映與表現形式。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形態有其自身發生、發展的必然趨勢,這是一種自然的歷史過程。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一方面,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會逐漸成長起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來說是異己的、否定的因素和力量;另一方面,在生產力不斷強大的沖擊下,生產關系也會逐步發生一些局部的適應性的變化,并從局部量變逐步走向部分質變。無論如何,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在經濟上都會通過經濟波動表現出來,特別是通過周期波動表現出來。經濟周期波動和危機,不僅是資本主義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的反映,也是暫時解決和緩解這一矛盾的一種強制性手段。在調整和再生產周期波動下,它主要通過對生產力的強制性破壞來緩和矛盾。正因為這不是解決、而只是緩和矛盾,所以,周期性地再現這一矛盾,也是必然的。在長波周期中,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矛盾的解決則更多是通過對生產關系的局部強制性調整和改善來實現的。由于這種改善的有限性,所以,經過一段較長的時間后,矛盾又會再次出現。其時間間隔主要取決于生產關系的局部改善程度,也取決于生產力的發展速度和程度。隨著這一過程的延續,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就逐漸走向自己的否定方面。當然,這種部分質變和局部否定,是以基本維持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和所有制為限度的。這一過程對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而言,還主要是量變過程。
綜上所述,資本主義的經濟長波,如同資本主義其他經濟周期波動一樣,都是資本主義生產力與生產關系這一基本矛盾的沖突和緩解過程造成的。長波與一般周期波動在這一點上是相同的。因而,應當把長波同一般周期波動統一起來看。但長波與一般周期波動又是不同的。這種不同,從根本上說,就是一般經濟周期主要是緩和再生產的局部性矛盾,即通過對生產力的強制性抑制和破壞,來暫時緩解矛盾,而經濟長波則主要是暫時解決更深刻的矛盾,即主要通過對生產關系的強制性局部調整,來暫時解決矛盾。經濟長波與一般經濟周期的這種不同,又正是它們可以統一的條件。也就是說,因為一般經濟周期不能解決較大的矛盾,而只是緩解局部矛盾,才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積累為程度更大的沖突,導致長波強制對矛盾進行較大的調整。這樣,經濟長波就成為一般經濟周期發展的階段性結果。此外,因為經濟長波中,強制調整了局部生產關系,使之能較前適應一點生產力的要求。所以,在其后一個相對較長的時期內才可能允許整個經濟相對滿足于一般經濟周期的調節,而不必不斷進行大調整。這樣,強制性進行局部生產關系變革的大危機或者大蕭條,就可能成為長波周期的轉折點。
當然,造成資本主義經濟周期性波動的生產方式內部的矛盾運動,主要還是由于資本主義生產力的發展引起的。其中,人的方面,除去技術聯系外,多與生產關系相統一,表現為工人階級同資產階級間利益和關系的對立、對抗程度的變化。物的方面,主要表現為新技術時代的出現和勞動工具系統更新換代式的巨大進步。這種幾十年完成一次的勞動工具系統的更新換代,推動了生產力層次的提高,增大了對原有生產關系的沖擊力,從而成為經濟長波的物質基礎。其變動的階段性,即時間上的間隔,與它要求的生產關系局部調整一道,造成了長波的標志即較大的經濟蕭條或危機。
在這里,只涉及了經濟長波的本質性原因,但這并不排斥某次經濟長波中的許多具體因素,甚至偶然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影響和作用,但重要的是本質性原因。
此外,最根本的一點是長波理論的發展,始終受到資產階級經濟學家本身固有的社會階級局限性的制約。從資產階級經濟周期理論的發生發展就可以表明這點。在歷史上,經濟周期理論并非首先產生于主流的資產階級經濟學家。馬爾薩斯是站在貴族地主階級的立場上,西斯蒙第是站在小資產階級立場上提出經濟危機理論的。馬克思和恩格斯更是站在無產階級立場上提出經濟危機和周期學說的。這些事實說明,主流的資產階級經濟學家由于本身立場和眼界的局限性,不愿意自己的理想社會從經濟上遭到破裂,也不想懷疑其經濟制度的缺陷,更不希望這種缺陷成為致命傷。所以,他們對于經濟危機和周期,先是否認,然后是千方百計從現象上和外部去尋找周期波動的原因,力圖說明周期性波動和危機或是偶然的、或是其他外部原因引起的。但這畢竟不能令人信服。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問題的暴露更加普遍化和經常化,資產階級經濟學家不得不在研究中,逐步從現象向本質作一定程度的靠近和某種角度的靠近。要真正解決問題,提出對策,挽救資本主義制度的危機,他們就不能不認真來研究和對待它。但無論如何,他們是不會觸及資本主義的根本矛盾的。資產階級的階級利益以及他們的社會觀、歷史觀和方法論,都有力地制約和妨礙了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對長波周期的深入研究和本質分析。這樣,資產階級的階級局限性也就成為長波理論研究不能夠深入和發展的最根本的原因。
當前,對經濟長波理論的討論和研究仍在進行,甚至還有人提出新的長波理論。但如果仍然認為經濟周期波動的本質原因是非制度因素及非經濟因素起關鍵作用,那與馬克思主義觀點背離甚遠了。
作者:劉曉華
文章來源:《經濟經緯》2006年第06期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