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在《烏有之鄉》網刊上,我針對8月13日鐘建民的文章《講講馬克思的“個人所有制”與按勞分配》中得出這樣的結論:“把生產資料公有制當作社會主義所有制的核心和重點,只是一個誤區”,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為《認為生產資料公有制不是社會主義所有制的核心和重點才是誤區》。事后,未注意到回復。最近才發現你在8月31日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為《什么是馬克思的社會主義所有制本意?與石興國同志商榷》(文后注明寫于8月23日,不知為何能未卜先知?)。隨后你又在9月3日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為《如何認識社會主義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對話石興國》(文中竟將我的名字寫錯,不知為何要如此倉促?)我的原文主要從正面談了對社會主義所有制的認識,并未對你的觀點作詳細分析。既然你在兩篇文章的標題中點名要與我商榷和對話,我就在這里談些看法。
一、生產關系的決定因素是生產資料所有制,社會主義所有制的核心和重點只能是生產資料公有制。
從你的三篇文章看來,你對資本主義所有制的核心和重點是資產階級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看法與我基本上沒有分歧,主要分歧在對社會主義所有制的看法上。
我的文章《認為生產資料公有制不是社會主義所有制的核心和重點才是誤區》中的第一節是《研究所有制問題,必須基于對人類社會基本矛盾的分析》。你在9月3日文章中轉引了這一段的全文,最后斷言:“作者并沒有真正說清所有制與社會基本矛盾的關系:即既沒有弄清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特點與資本主義私有制的相互關系,更沒有弄清社會主義生產力特點與社會主義所有制的相互關系。”。我不知道你為什么這樣講。
我在這段文章中說到:人類社會的最基本矛盾是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之間的矛盾,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生產力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是推動歷史前進的決定力量。生產力的三要素是勞動者、勞動對象和勞動資料。生產關系,是指人們在物質資料的生產過程中形成的社會關系,生產關系的包括三方面:生產資料所有制、人們在生產中的地位和相互關系、產品分配方式。其中,生產資料所有制通常簡稱所有制是指一定社會中由什么階級、階層、社會集團或個人占有生產資料的制度。所有制是生產關系的核心和基礎,對人們在生產中的地位和相互關系、產品分配方式起著決定性作用。而后兩方面對生產資料所有制的鞏固、變革和發展也起到反作用。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之間的矛盾集中表現為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發展的規律。這是人類社會基本經濟規律之一。生產關系尤其是作為其基礎和核心的所有制取決于社會生產力的性質和發展水平。歷史上曾依次出現過原始公社公有制、奴隸主私有制、封建地主階級私有制、資產階級私有制和社會主義公制五種主要所有制形態。在某個時期一個國家中通常不是只有一種所有制,會有多種所有制存在,構成一個社會所有制總體結構。社會所有制總體構形成的生產關系的總和,構成了這個國家的經濟基礎。上層建筑,是指社會的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作為社會矛盾主體的階級、階層、社會集團和社會勢力的地位和功能,是一個國家的上層建筑的性質和特色的反映。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是人類社會又一基本經濟規律。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的鞏固、變革和發展也起到反作用。所有權制度是階級社會中所有制關系的主要法律反映,它們是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的關系。因此,所有制問題無疑是關系到國家經濟和政治制度的核心。社會所有制總體結構的變革,是所有制問題的重點。這可以說是將所有制與社會基本矛盾的關系說得夠清楚了吧!我還引用了毛主席的教導:“在社會主義社會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之間的矛盾,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既然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之間的矛盾集中表現為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發展的規律是人類社會基本經濟規律之一,當然也在社會主義社會中起作用。我還引用了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的教導:“共產主義的特征并不是要廢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廢除資產階級的所有制。但是,現代的資產階級私有制是建立在階級對立上面、建立在一些人對另一些人的剝削上面的產品生產和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備的表現。從這個意義上說,共產黨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論概括為一句話:消滅私有制。”(這意味著建立生產資料公有制是社會主義所有制的核心。)“共產黨人到處都支持一切反對現存的社會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運動。在所有這些運動中,他們都特別強調所有制問題,把它作為運動的基本問題,不管這個問題當時的發展程度怎樣。” (這意味著鞏固生產資料公有制是社會主義所有制的重點。)接著,我結合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實踐作了分析,最后,引用了鄧小平的兩段話:“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一個公有制占主體,一個共同富裕,這是我們必須堅持的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我們就是要堅決執行和實現這些社會主義的原則。從長遠說,最終是過渡到共產主義。”得出結論是:“理論到實踐都說明,生產資料公有制是社會主義所有制的核心和重點,過去、現在始終未變。將來,進入社會主義中、高級階段,社會所有制總體結構的公有化程度只會越來越高,直到進入共產主義社會,徹底消滅私有制,實行全面的共產主義全民所有制。”這明明是按馬克思主義關于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基本觀點結合中國具體實踐進行論述的。你卻斷言我的論述“仍然是從傳統社會主義理論的觀念為基本出發點的,如那些政治經濟學的教科書一樣。”其意思是這些馬克思主義關于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基本觀點都是什么“傳統社會主義理論的觀念”,都是“那些政治經濟學的教科書”中的教條。應當由你來修正才對
其實,就是從你在文章中引用的馬克思、恩格斯的兩段論述,就很難自圓其說。相反,這些論述,說明我對所有制與社會基本矛盾的關系,生產資料公有制是社會主義所有制的核心和重點的看法并沒有錯。
你在9月3日的文章中,引用了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二卷中的論述:“不論生產的社會形式如何,勞動者和生產資料始終是生產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離的情況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產因素。凡要進行生產,就必須使它們結合進來”。“實行這種結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使社會結構區分為各個不同的經濟時期。”“在當前考察的場合,自由工人和他的生產資料的分離,是既定的出發點,并且我們已經看到,二者在資本家手中是怎樣和在什么條件下結合起來的一一就是作為他的資本的生產的存在方式結合起來的”。“資本是資產階級社會支配一切的經濟權力。它必須成為起點又成為終點。” 我認為,馬克思所說的“不論生產的社會形式如何,勞動者和生產資料始終是生產的因素。”指的就是生產力及其構成的因素(通常認為生產力的三因素是勞動者、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將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兩個要素合并為生產資料因素而表述為生產力的兩因素,是對生產力因素表述的另一種提法。)而馬克思所說的“凡要進行生產,就必須使它們結合進來”。“實行這種結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使社會結構區分為各個不同的經濟時期。” 指的就是生產關系。接著,他描述了資本主義社會生產關系中的生產資料資產階級私有制的情景,指出:“資本是資產階級社會支配一切的經濟權力。它必須成為起點又成為終點。”這也就是說。生產資料(其貨幣形式表現為資本)的資產階級私有制是資本主義所有制的核心和重點,它是資本主義社會的起點,又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終點,最終必然被生產資料公有制取而代之,由此可以聯想到:生產資料公有制自然是社會主義所有制的核心和重點。
你在8月31日的文章中,引用了馬克思在《國際工人協會成立宣言》中的論述:“圍繞用立法手段限制工時問題而展開的斗爭所以更加激烈,撇開利潤貪求者的驚慌不談,是因為這里的問題涉及一個大的爭論,即構成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實質的供求規律的盲目統治和構成工人階級政治經濟學實質的由社會預見指導社會生產之間的爭論。因此,十小時工作法案不僅是一個重大的實際的成功,而且是一個原則的勝利;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第一次在工人階級政治經濟學面前公開投降了。但是,勞動的政治經濟學對資產的政治經濟學還取得了一個更大的勝利。我們說的是合作運動,特別是少數勇敢的‘手’獨立創辦起來的合作工廠。對這些偉大的社會試驗的意義不論給予多么高的估價都是不算過分的。”你認為:“這里馬克思兩次提到的政治經濟學的區別:前一次提到的是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與工人階級政治經濟學的區別,這種區別體現在供求規律盲目統治與社會預見指導社會生產的區別。后一次提到的是勞動的政治經濟學與資產的政治經濟學的區別,這種區別在于合作工廠。”我認為,馬克思所說的“構成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實質的供求規律的盲目統治”,就是指資本社會基本矛盾——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資產階級私有制的矛盾及其表現在生產上是個別企業中生產的有組織性與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的矛盾,表現在消費上是生產無限擴大的趨勢與勞動人民購買力相對縮小的矛盾,表現在階級關系上的工人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這些矛盾最終必然造成市場供求失衡,以至發生周期性經濟危機;而馬克思所說的“構成工人階級政治經濟學實質的由社會預見指導社會生產”,就是指共產黨人所預見的建立社會主義生產資料公有制后國家計劃指導下的社會生產。至于馬克思所說 “合作運動,特別是少數勇敢的‘手’獨立創辦起來的合作工廠。” “對這些偉大的社會試驗的意義不論給予多么高的估價都是不算過分的。”正是因為這是在當時資產階級私有制占統治地位條件下建立合作工廠之類的生產資料公有制組織形式的社會嘗試。三者都與生產資料所有制有關,也折射出生產資料公有制是社會主義所有制的核心和重點。
然而,你卻對此另辟蹊徑,提出了社會主義所有制的核心和重點不是生產資料公有制,而是勞動的個人所有制的觀點。
由于馬克思的論述中提到“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和“工人階級政治經濟學”,你認為;工人階級的經濟學與資產階級經濟學的根本區別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屬于勞動階級的經濟學范圍,而西方經濟學屬于資產階級經濟學的范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是以勞動為對象的經濟學,是以活勞動、勞動能力價值化為研究對象的經濟學,是勞動的經濟學;而西方經濟學是以財產為對象的經濟學,是以生產資料、資產增殖為研究對象的經濟學,是財產的經濟學。勞動的經濟學必然會過渡到勞動所有權的經濟學,由財產的經濟學必然過渡到資產所有權的經濟學。因此,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的第三個區別是勞權經濟學與產權經濟學的區別。
這個邏輯推理過程似乎合理,卻混淆了政治經濟學和經濟學概念,勢必造成混亂。你承認;“馬克思主義由三個部分構成,即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卻說;“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經濟學,我們也可以稱為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在本文中談及的資本主義經濟學和社會主義經濟學中的經濟學與政治經濟學是通用的,可把經濟學當作政治經濟學的縮略語來看待。” 而實際上,政治經濟學只是經濟學的一大類,主要研究對象是生產關系,包括生產、分配、交換、消費過程中的各種經濟關系。其中生產資料所有制是生產關系中最基本的問題。政治經濟學不是孤立地研究生產關系,而是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中研究生產關系。而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人類經濟活動和相應的經濟關系的本質及其運行、發展的規律。經濟學分為政治經濟學與科學經濟學兩大類。科學經濟學主要研究對象是生產力,研究滿足人類各種需要的商品、服務和財富的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的循環和演變過程,即價值的創造、轉化、實現的律,以及經濟發展的規律。把經濟學當作政治經濟學的縮略語,就把兩個不同范疇的概念混同起來了。如果你認識到政治經濟學的主要研究對象是生產關系,生產資料所有制又是生產關系中最基本的,就會理解馬克思所說的“勞動的政治經濟學”和“資產的政治經濟學”是指政治經濟學中涉及生產關系中的“勞動”和“資產”的理論,而不會把作為政治經濟學的主要研究對象生產關系重要組成部分的“勞動”和“資產”人為分割開來變成兩種經濟學,說什么:“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是以勞動為對象的經濟學,是以活勞動、勞動能力價值化為研究對象的經濟學,是勞動的經濟學;而西方經濟學是以財產為對象的經濟學,是以生產資料、資產增殖為研究對象的經濟學,是財產的經濟學。” 進而推導出“勞動的經濟學必然會過渡到勞動所有權的經濟學,由財產的經濟學必然過渡到資產所有權的經濟學。因此,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的第三個區別是勞權經濟學與產權經濟學的區別。”。
這里還要說幾句。馬克思的論述中提到的是“工人階級政治經濟學”,這可以說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階級性。你卻在文章中有意無意地說:“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屬于勞動階級的經濟學范圍”。大家知道勞動階級的范圍可比工人階級的范圍大得多。例如在我國,目前至少包圍農民階級、小資產階級及其知識分子。這種提法顯然也是不對的。
對于生產力,你在文章中還生造了兩個名詞:“社會主義生產力”和“資本主義生產力”。一個國家的社會生產力是一個整體,并無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之分。社會生產力與這個國家的各種生產關系的總和,社會所有制總體結構相關。在我國,目前的社會生產力就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產物。
二、勞動所有權即所謂“勞權”,是勞動者在生產中的地位的表現,是由生產資料所有權即資產所有權、“產權”決定的。在當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存在什么脫離生產資料所有制的勞動的個人所有權。
你的9月3日文章的內容提要是:“離開了勞動所有者這個社會主義的主體,離開了勞動所有權的這個社會主義的核心要求,談所有制的變革和基本制度的建立是毫無意義的。”這里提出了兩個名詞:“勞動所有者”、“勞動所有權”。
所謂“勞動所有者”就是勞動者,是具有一定生產經驗、勞動技能和知識,能夠運用一定勞動資料作用于勞動對象、從事生產實踐活動的人。勞動者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人類世界歸根到底是勞動者創造的。可以說勞動者是生產力的主體,任何社會都是這樣,當前也是社會主義社會的主體,這與建立生產資料公有制并不矛盾,生產資料公有制下體現了勞動者與勞動資料、勞動對象的最佳結合,所有制的變革,社會主義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建立和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建立,使勞動者由被剝削壓迫的雇傭勞動者變為當家作主的自主勞動者,勞動者的主體作用可以更大的程度發揮出來。從這個角度看,生產資料公有制顯然更是社會主義的核心要求。這是與
所謂“勞動所有權”或者你所說的 “勞權”,是指勞動者的生產勞動的所有權,按你的說法,社會主義所有制的重點是生產勞動的個人所有制,而不是生產資料公有制。你論述的邏輯思路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勞動階級政治經濟學——勞動的經濟學——勞動所有權經濟學——勞權經濟學;西方經濟學——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財產的經濟學——資產所有權經濟學——產權經濟學。你認為,隨著生產資料由資產階級私有制轉變為社會公有制,自然也消滅了資產所有者,從而使勞動者成為唯一的生產主體;隨著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實現,自然了消除了人們在資產所有方面的差別,從而使勞動所有權成為生產過程中起決定作用的利益要求;社會生產也必須產生了生產勞動取代生產資料的支配地位,從而形成了社會主義生產力;與這些轉變相適應,社會的基本經濟制度也由產權制度向勞權制度轉變。社會主義實質就是用勞權主體取代產權主體,即讓勞動者當家作主,體現勞動者當家作主的主人翁的權利;社會主義實現公有制不是為了體現產權,而是為了消除產權存在的依據!社會主義實質就是用體現勞權的制度取代產權的制度,從而實現按勞分配,滿足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的要求。資本主義生產目的是為了滿足生產資料所有者的利益要求;社會主義的生產目的是為了滿足生產勞動所有者的利益要求。資本主義的生產性質是剩余價值的生產,而社會主義的生產性質上是消費價值的生產。社會主義就是用消費價值(勞動者對消費需要的滿足)的生產方式取代剩余價值(資產者對資產增殖的需要的滿足)的生產方式。你還斷言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是區分為三個組成部分:第一是商品生產經濟學部分,主要內容是勞動價值理論;第二是資本主義生產經濟學,主要內容是剩余價值理論;第三部分是社會主義生產經濟學,主要理論是消費價值理論。
這一系列論點,把“勞動所有權”即“勞權”捧到了至高無上的地步,同時貶低了生產資料所有權即資產所有權,“產權”的作用,將兩者對立起來,以便最后作出社會主義所有制的重點是生產勞動的個人所有制,而不是生產資料公有制的結論,我們要問,它在社會主義生產關系中的位置究竟在那里呢?在當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不是存在生產勞動的個人所有制呢?
前面我已說到,生產關系的包括三方面:生產資料所有制、人們在生產中的地位和相互關系、產品分配方式。其中,生產資料所有制是指一定社會中由什么階級、階層、社會集團或個人占有生產資料的制度,是生產關系的核心和基礎,對人們在生產中的地位和相互關系、產品分配方式起著決定性作用。
勞動所有權即 “勞權”在生產關系三個方面中很明顯,屬于人們在生產中的地位和相互關系這個方面,歸根到底是要由生產資料所有制所決定的。在資本主義社會,以生產資料資產階級私有制為主體,“人們”包括資本家和工人,工人處于雇傭勞動者地位,提供勞動力,兩者相互關系是資本家剝削工人創造的支付勞動力價值后的剩余價值的關系。這反映了資本主義所有制的本質特征,工人的勞動所有權即 “勞權”是與生產資料資產階級私有制緊密聯系的,受資本家的資產所有權、“產權”支配的。那么,在社會主義社會勞動所有權即所謂 “勞權”是不是就不要由生產資料所有制所決定,與資產所有權、“產權”相聯系了呢?就目前我國形成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社會所有制總體結構而言,顯然不是這樣。多種所有制經濟,包括公有制經濟和私有制經濟。在私有制經濟中資產階級私有制經濟是主要組成部分,自然也具有資本主義所有制的本質特征。至于處在主體地位的公有制經濟,無論是在全民所有制的國民經濟中,還是在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的集體經濟中,讓勞動者當家作主,體現勞動者當家作主的主人翁的權利,生產目的是為了滿足生產勞動所有者的利益要求,實現按勞分配,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主要是由生產資料公有制帶來的。如果沒有生產資料公有制作靠山,職工就不能取得自主勞動者的地位,形成協作勞動、自覺紀律、參與管理的相互關系,所有這些你認為勞動所有權能達到的目標就會化為烏有,同時即使在公有制經濟中也客觀存在著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根本利益、長遠利益和眼前利益,經濟發展、社會福利和個人致富等矛盾。職工除了進行生產,按勞分配取得報酬,用于個人和家庭消費之外,還要為國家提供稅收、為所在公有制假造利潤,積累資金,用于擴大再生產和服務。職工在社會主義生產資料公有制經濟中勞動所創造的稅收和利潤,與在資產階級私有制經濟中勞動所創造的剩余價值本質不同,但也可以看成是一種剩余勞動價值。是由國家代表全體人民、公有制經濟單位代表全體職工征集的,體現了國家或集體的資產所有權,與“產權”也有密切關系。
由此可見,在當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勞動者的動所有權在生產資料公有制經濟中既屬于個人也屬于國家和集體,在生產資料資產階級私有制經濟中仍受資本家支配,不存在什么脫離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生產勞動的個人所有權。
你說,資本主義生產目的是為了滿足生產資料所有者的利益要求;社會主義的生產目的是為了滿足生產勞動所有者的利益要求。資本主義的生產性質是剩余價值的生產,而社會主義的生產性質上是消費價值的生產。社會主義就是用消費價值(勞動者對消費需要的滿足)的生產方式取代剩余價值(資產者對資產增殖的需要的滿足)的生產方式。資本主義生產經濟學,主要內容是剩余價值理論;社會主義生產經濟學,主要理論是消費價值理論。
這些看法中對資本主義的分析基本上是正確的,對社會主義的分析顯然是片面的。社會主義的生產目的也是為了滿足生產勞動所有者——全體人民和勞動群眾集體的利益要求。社會主義生產擔負著公有資本積累和滿足勞動者消費的雙重任務,不只是生產滿足勞動者個人眼前需要的消費資料,而且要生產確保不斷擴大再生產的生產資料,以滿足全體勞動者的公共需要和長遠需要。從這個意義上說,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在對勞動者進行按勞分配后也存在剩余勞動價值,通常稱為利潤和稅收。但這種剩余勞動價值此價值不是資本主義私有制經濟中資本家個人和階級占有的雇傭勞動者創造的剩余價值,而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中為滿足全體勞動者的公共需要和長遠需要的取之于民、用之為民的部分勞動價值。只有這樣,才能體現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規律的要求:“用在高度技術基礎上使社會主義生產不斷增長和不斷完善的辦法,來保證最大限度地滿足整個社會經常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的需要。”
你將勞動所有權即“勞權”與體現的資產所有權即“產權”割裂和對立起來,并聲稱:社會主義實質就是用勞權主體取代產權主體,實現公有制不是為了體現產權,而是為了消除產權存在的依據!社會主義實質就是用體現勞權的制度取代產權的制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生產資料和勞動者都是生產力必不可少的因素。生產勞動取代生產資料的支配地位,從而形成所謂“社會主義生產力”,這是一種空想。社會主義生產資料公有制就是一種產權制度,不應避患“資產”這個名稱,它不是資產階級私有制的專利,在我國經濟活動中,不僅有私有資產,而且有國有資產、集體資產之稱。國家設立了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各類企業經濟核算最重要的表格就是企業資產平衡表。
為了反駁生產資料公有制是社會主義所有制的核心和重點的觀點,堅持你的勞動的個體所有制才社會主義所有制的核心和重點的主張,你在9月3日的文章中斷言,“這樣的結果就是,認識不了蘇聯模式的誤區,難以吸取蘇聯走向滅亡的教訓。”在8月31日的文章中還專門分析了蘇聯模式(生產資料公有制+產權制度)是蘇聯走向滅亡的根源,并推而廣之,說這是“社會主義生產方式弊病”,意思是沒有采用你主張的勞動的個人所有制的結果。我認為,這是本末倒置。蘇聯走向滅亡,資本主義全面復辟,恰恰是由于形成了黨內資產階級特權階層,先是將國有資產化公為私。以后又采用“休克療法”,使國有資產全面私有化了。俄羅斯在1992年開始實行國有資產私有化,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小私有化”,一般采用公開拍賣方式將國有中小商業和服務業企業私有化。第二階段為“大私有化”,采用“證券私有化”方式,當時俄羅斯全國國有資產共1.765萬億盧布,總人口1.5億人,政府宣布“把屬于全民的財產還給人民”,無償發給每個公民1萬盧布的私有化證券,聲稱可以用來購買任何一家私有化了的國有大中型企業的股票。結果,由于每年三、四位數的通貨膨脹率,1萬盧布的私有化證券在交易所是的最低成交價跌到只有4—8美元,只能買1公斤或不到的香腸,10%的人都用它來換成伏特加酒喝。與此同時,與此同時,政府倡導“貨幣私有化”,即將企業賣給肯出錢的人,當時1.5萬家企業平均售價只有1300美元,相當于1萬元人民幣。有數萬名職工的大型機械廠、鋼鐵廠、拖拉機廠售價只有200—300萬美元,僅相當于歐洲一個面包或香腸加工廠的價格。結果購買企業的廠長、經理、銀行家們以及乘虛而入的美國等西方壟斷資本家,用比廢鐵還低的價格,獲得了這個世界第二超級大國的絕大部分國有資產,而國家因私有化取得的財政收入僅占國家預算總收入的0.15%。俄羅斯是個自然資源極其豐富的國家,還繼承了蘇聯豐厚的工業基礎和先進的科學技術,擁有大量受過高等教育的智力資源,工程師和學者的數量幾乎與美國相當。“休克療法”的結果使俄羅斯生產下降速度超過大蕭條時期的美國:國內生產總值下降56%,只相當于蘇聯時期的25%,美國的10%,遠少于中國。人均實際收入下降50%,25%的人生活在貧困線之下。工業生產下降70%,糧食生產下降55%,肉牛和奶牛產量下降75%,投資減少50%,內外債一度達到2250億美元,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的50%。顯然。這種慘景都起因于拋棄生產資料公有制。而“休克療法”中的“大私有化”手法倒與你說的不要資產所有權、“產權”,只要勞動所有權、“勞權”,建立勞動的個人所有制的主張相似。如果你真想“吸取蘇聯走向滅亡的教訓”,我建議你不妨看一下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黃葦町的著作《蘇共亡黨十年祭》。
三、正確理解馬克思所說“在協作和對土地及靠勞動本身生產的生產資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礎上,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的本意,應用于當前我國社會所有制總體結構改革實踐。
我s 和你關于社會主義所有制的核心和重點的爭論,發端于對馬克思所說“在協作和對土地及靠勞動本身生產的生產資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礎上,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的本意的理解。你將“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理解為就是要建立勞動的個人所有制,認為生產資料公有制是社會主義所有制的核心和重點是個誤區。
我則認為,你這種看法反而是個誤區,同時,談了我對“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的理解,并轉引了我在2002年2月發表的文章
《國有企業民營論——對國有企業進一步改革的思考》,詳細說明了我的觀點。該文首先分析了我國國有企業的形成和沿革,認為還是要在體制創新上做文章,其取向是實行國有企業民營化。我所說的國有企業民營化,這里的“民營”與通常所說民營企業的“民營”的含義不同。一是指國有企業資本中應當增加民有成份,特別是要確立勞動者個人所有權,將國有企業變為國家持有一定比例資本的混合所有制企業,同時也可以將國有資本全部有償轉讓變為民有成份。這樣,我國企業實際上就全變成了民營企業,不過是有的企業具有國有成份(全民所有,另一種意義上的民有),有的企業不具有國有成份而已。二是指國有企業普遍進行股份公司制改造,采用這種國際通行的現代企業制度,建立健全的法人治理制度,進行集約化經營。與此同時,除個體企業和合伙企業外,集體企業和其他非公有制企業也普遍實行股份制改造。這樣,混合所有制將成為我國所有制結構的主要形式,股份公司制將成為我國各類企業的主要形式。這將使我國所有企業都能成為平等的市場主體,參加公平競爭,承擔社會義務。而在有國有股份的股份公司中,國有股權、勞動者個人股權分別代表著勞動者的根本利益和局部利益、長遠利益和眼前利益,實現了勞動者的勞動和對生產資料的所有權的直接結合,企業真正變成了“全民所有”,也實現了馬克思在公有制基礎上“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的設想。國有企業民營化的優點有:國有企業切實做到政企分開;所有企業統一國民待遇和公平競爭;促進經濟貨幣化和資本市場的發展;為分配制度改革提供所有制基礎;為社會保障制度建立提供支持;配合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展開;便于企業體制進一步發展和創新;利于企業更好吸收外資和對外開放等。至今,我仍認為,如在深層次經濟改革中嘗試這種做法,對于進一步完善當前我國社會所有制總體結構,鞏固公有制的主體地位,糾正資產階級私有制經濟喧賓奪主,改變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趨勢,是必要和有利的。
在這里,我要重申,如《共產黨宣言》中所要求的,共產黨人應當“特別強調所有制問題,把它作為運動的基本問題,不管這個問題當時的發展程度怎樣。”當前,你特別強調所有制問題,并就此進行深入探討,是可貴的。但是,我認為,如今正處在最終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征程中,世界又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倆更應當面向實際,關注中國社會所有制總體結構的變化趨勢,取得的成果和出現的問題,思考如何用進一步改革去解決這些問題的理論和方法。我的那篇文章在肯定改革開放后建立的社會所有制總體結構關注中國社會所有制總體結構的變化趨勢,取得的成果和出現的問題,思考如何用進一步改革去解決這些問題的理論和方法。
在8月26日的文章中,我談了總的看法是,目前中國“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社會所有制總體結構從質的方面始終堅持著沒有改變,仍以公有制為主體,尤其是國有經濟仍然發揮著主導作用,國有企業在國內私有化潮流的沖擊和國際霸權主義制裁的打壓下,負重前行,努力做大做強,提質增效。國有企業與私營企業相比,數量少,然而規模大,實力強,成為中國國民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可謂勞苦功高。然而,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在從一開始就不斷受到資產階級自由化的沖擊。我國社會所有制總體結構在量的方面私有化已經到了相當嚴重的程度。國內外資產階級相互響應,企圖搞全面私有化,自由市場化,經濟殖民化,改變中國社會所有制總體結構中公有制占主體地位和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作用,目前,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比例和對國內生產總值貢獻已經低于私有制經濟,尤其是資產階級私有制經濟,并且還在繼續下降的勢頭。農村集體經濟在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下,許多地方囿于個體小生產方式,難以得到迅速發展。對于公有制的主體地位來說,資產階級私有制大有喧賓奪主之勢。如果中國社會所有制總體結構私有化的趨勢繼續下去。由量變到質變,公有制經濟主體地位就會失去,國有企業的主導作用就不能發揮,而由資產階級私有制經濟取而代之,國內外私有資本,沆瀣一氣,野蠻生長,為所欲為。這是一種危險的趨勢。伴隨著中國社會所有制總體結構的變化,產生了兩個最為顯著的現象;一是社會貧富兩極分化愈演愈烈。二是新的資產階級實體日益壯大。這正觸碰到了當年鄧小平設計中國改革開放時提出的兩條底線;“社會主義的目的就是要全國人民共同富裕,不是兩極分化。如果我們的政策導致兩極分化,我們就失敗了。”“如果產生了什么新的資產階級,那我們就真是走了邪路了。”為此,在該文中我圍繞如何始終不渝地堅持貫徹,系統而又有重點、有針對性、有創新地執行“兩個毫不動搖”的基本方略,結合應用馬克思關于“在協作和對土地及靠勞動本身生產的生產資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礎上,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的設想,完善當前我國所有制總體結構問題提出了自己粗淺的看法。
鄧小平指出:對資產階級自由化“不能讓步。這個斗爭將貫穿在實現四化的整個過程中,不僅本世紀內要進行,下個世紀還要繼續進行。” 習近平指出:“我們的改革開放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改革開放是一場深刻革命,必須堅持正確方向,沿著正確道路推進。” “在方向問題上,我們頭腦必須十分清醒。我們的方向就是不斷推動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而不是對社會主義制度改弦易張。” 為此,他特別強調:“要推動全黨把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貫徹到謀劃重大戰略、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務、推進重大工作的實踐中去,經常對表對標,及時校準偏差。”說真心話,我更愿意在如何正確分析和校準當前我國社會所有制總體結構問題上與你進行認真和深入的探討。
四、應當肯定在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已有的成果,并繼續向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正確方向前進。
鐘建民在8月31日的文章中斷言:“政治經濟學對社會主義所有制的探索是不成功的。”
你在文中說:“從1917年十月革命勝利到現在,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已經有了100多年的時間,從1954年的《政治經濟學教科書》(蘇聯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編)到2003年9月出版的《政治經濟學》(以吳樹青為顧問、由逄錦聚、洪銀興、林崗、劉偉主編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出版的教材。)也有了50年左右的歷史。但是,政治經濟學依然沒有進入社會主義的大門。”接著。又說:“本文從馬克思主義理論區別于西方經濟學理論的基本特點談起,明確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三大特征,得到了三個重要的關鍵詞:工人階級的經濟學,勞動的經濟學和勞權經濟學;然后,我們又進一步認識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三個構成部分,并認識了三個部分的邏輯關系。在此基礎上,我們討論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主要內容和基本原理,并進而對馬克思提出的社會主義所有制的論述進行了理解和認識。最后我們把蘇聯的教科書關于社會主義的探討與上面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和所有制理論做了比較,從而看出了傳統社會主義經濟學在探索社會主義經濟學方面存在的問題。”你不覺得前文太武斷,后文又太自負了嗎?
且不說你的三篇文章中對社會主義所有制的看法偏頗,提出的社會主義所有制是勞動的個人所有制,認為生產資料公有制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的核心和重點是誤區的觀點漏洞明顯,所謂“政治經濟學對社會主義所有制的探索是不成功的”的結論也是站不住腳的。
既然你承認馬克思主義是由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理論三個組成部分組成的。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正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有機結合而成的,其中社會主義生產資料所有制的建立、鞏固和完善的必要性、途徑和方法又是主要內容,怎么能說對社會主義所有制的探索是不成功的。
你在將政治經濟學的名稱改為經濟學后,講所謂“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三個構成部分”時說,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實際上是由三個部分組成的:一是商品經濟學理論,,二是資本主義經濟學理論,三是社會主義經濟學思想,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前兩個部分的內容,主要包括有《資本論》和列寧的帝國主義理論等內容;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第三方面的理論,主要包含在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庭》、《共產黨宣言》、《哥達綱領批判》等著作之中社會主義思想;當然,還包括列寧關于社會主義可以在一個國家建成的相關理論;斯大林關于社會主義過渡階段的相關理論以及毛澤東關于人民公社的相關理論等內容在內,與你對社會主義所有制的探索在這里,盡管掛一漏萬。你還是承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包括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思想的,與你“政治經濟學對社會主義所有制的探索是不成功的”不是自相矛盾嗎?事實上,從馬克思、恩格斯到列寧、斯大林。到毛澤東、鄧小平、習近平等無產階級革命領袖對社會主義所有制問題的論述甚多,已經構成一個體系。另外 ,你這種將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割裂開來的說法也不科學。馬克思的《資本論》的副標題就是《政治經濟學批判》。你卻說,它的重點是研究資本主義經濟運動規律。分為兩個部分的:第一篇,即商品和貨幣這兩章,事實上所研究的內容屬于商品經濟學的內容;而從第二篇開始到結束,其內容是資本主義經濟學。而《共產黨宣言》、《哥達綱領批判》等著作,所研究的內容則屬于社會主義經濟學。而事實上,馬克思在這本著作中,闡明了商品經濟即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的基礎上批判了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提出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開了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先河。因此,至今我們還可以將此應用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認清資產階級私有制的本質和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規律,作為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斗爭取勝的理論武器。你卻公然說《資本論》“第二篇開始到結束,其內容是資本主義經濟學”,不是太荒謬了嗎?
理論與實踐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關系。理論是對實踐的總結和歸納,實踐是理論的檢驗和發展。社會主義社會實踐又是不斷革命論和革命發展階段論的統一。社會主義國家國情不同。社會主義社會分為初級階段、中級階段、高級階段,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必須向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正確方向前進‘
你在文中將1954年蘇聯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編《政治經濟學教科書》作為對社會主義所有制的探索是不成功的典型。
從1959年12月10日至1960年2月9日,毛主席曾親自組織有陳伯達、胡繩、鄧力群、田家英等參加的讀書小組,先后在杭州、上海和廣州,采取邊讀邊議的方法,通讀過這本書。在讀書過程中,毛主席緊密結合我國十年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實踐,談了許多話,寫下了一些讀《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的批注,事后,鄧力群又整理了毛主席讀《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的談話。現已經公開發表。毛主席談了對這本書的看法,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寫法,以及與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有關的許多基本觀點,系統地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重大課題。
在談話中,毛主席說:不能說這本書完全沒有馬克思主義,因為書中有許多觀點是馬克思主義的;也不能說完全是馬克思主義的,因為書中有許多觀點是離開馬克思主義的。特別是寫法不好,不從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出發,來研究問題,不從歷史的敘述和分析開始自然得出結論,而是從規律出發,進行演繹。看來,這本書沒有系統,還沒有形成體系。這也是有客觀原因的,因為社會主義經濟本身還沒有成熟,還在發展中。一種意識形態成為系統,總是在事物運動的后面。因為思想、認識是物質運動的反映。規律是在事物的運動中反復出現的東西,不是偶然出現的東西。規律既然反復出現,因此就能夠被認識。規律自身不能說明自身。規律存在于歷史發展的過程中。應當從歷史發展過程的分析中來發現和證明規律。不從歷史發展過程的分析下手,規律是說不清楚的。
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究竟怎樣寫才好?從什么地方開始寫起?這個問題很值得研究。如果我們寫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也可以從所有制出發。先寫生產資料私有制變革為生產資料公有制,把官僚資本主義私有制和民族資本主義私有制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把地主土地私有制變為個體農民私有制,再變為社會主義集體所有制;把個體的手工業變為社會主義集體所有制。然后,再寫兩種社會主義公有制的矛盾,以及這個矛盾發展的趨勢和解決的辦法,社會主義集體所有制如何過渡到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集體所有制本身有個變化、變革的過程,全民所有制本身也有變化、變革的過程,如體制下放、分級管理、企業自治權等。在我們這里,同是全民所有制的企業,但是有的由中央部門直接管,有的由省、市、自治區管,有的由地區管,有的由縣管。都是全民所有制,歸誰管,歸哪級管,只要一個積極性還是要兩個積極性,這是個很大的問題,是整個社會主義時期進行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要經常注意解決的很關重要的問題。人民公社管的企業,有的具有半全民半集體的性質。中央部門管的和地方各級管的企業,都在統一領導和統一計劃下,具有一定的自治權。有沒有這種自治權,對促進生產的發展,還是阻礙生產的發展,關系很大。
列寧曾經說過,革命首先從帝國主義世界的薄弱環節突破。十月革命時的俄國是這樣的薄弱環節,十月革命后的中國也是這樣的薄弱環節。社會主義這個階段,又可能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不發達的社會主義,第二個階段是比較發達的社會主義。后一階段可能比前一階段需要更長的時間。經過后一階段,到了物質產品、精神財富都極為豐富和人們的共產主義覺悟極大提高的時候,就可以進入共產主義社會了。
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對象主要是生產關系,但是要研究清楚生產關系,就必須一方面聯系研究生產力,另一方面聯系研究上層建筑對生產關系的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生產關系的革命,是生產力的一定發展所引起的。但是,生產力的大發展,總是在生產關系改變以后。首先制造輿論,奪取政權,然后解決所有制問題,再大大發展生產力,這是一般規律。
物質利益是一個重要原則,但總不是唯一的原則,總還有另外的原則,物質利益也不能單講個人利益、暫時利益、局部利益,還應當講集體利益、長遠利益、全局利益,應當講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暫時利益服從長遠利益,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只強調個人物質利益。常常把物質利益的原則,一下子變成個人物質利益的原則,有一點偷天換日的味道。公是對私來說的,私是對公來說的。公和私是對立的統一,不能有公無私,也不能有私無公。我們歷來講公私兼顧,早就說過沒有什么大公無私,又說過先公后私。個人是集體的一分子,集體利益增加了,個人利益也隨著改善了。
毛主席的談話和批注有38000多字,可以稱得上是一本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語錄,這里就不再引用了,如果你能找來學習,必然大受啟發。
還有一點要說的是,群眾是真正的英雄,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要靠無產階級革命領袖的指導,也集體智慧和努力的結晶。2003年9月出版的《政治經濟學》(以吳樹青為顧問、由逄錦聚、洪銀興、林崗、劉偉主編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出版的教材。)也是用自己的智慧努力探索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真諦。你不作認真分析,一言而避之,將其作為對社會主義所有制的探索不成功的典型,是不對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