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爾說:“理性乃是合目的的行為”
如果從合目的性角度看當今科技革命,日益地,或者說主要地表現出合乎人類目的性的特點。因而也就更加體現出科技革命以人為尺度的特點。在科技革命的今天,科技不是離開人更遠而是與人更加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了。
人的目的是什么?
當然是自由。
是需求的無需對外界的依賴的滿足。
無論是人的娛樂需求,還是津津樂道的性需求,最終都表現為需求,而科技則表現為對這些需求的滿足。滿足人的需求的過程,就是人的自我實現的過程,這自然也是人之位人的過程——我們平常說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獸。而當今科技革命在人自身自我實現這個巨大而已經完全顯現的狀況下必然會排除一起影響這個目標實現的障礙,而堅決地實現這個目標。因此也最終必然實現人的解放,全人類的解放。將人從自然的枷鎖中解放出來,當然也是從人與人的廝殺中解脫出來。其合適的社會表現形式當然是馬克思所指引的方向。豈有他哉?
合乎人的目的性的科技革命自然不會產生出違背人的 目的的可以統治人類自身的所謂的超級機器人來。換言之,人成為機器的奴隸絕不是當代最新的科技革命的最終目的。其實將人作為機器的奴隸,這是工業革命以來的人類成果:將人牢牢地栓在機器上,成為機器的一部分,而人自身則變得無足輕重。但是我們忽略了這個人成為機器的奴隸 的背后是一部分人壓迫另一部分人的現實。而當人類之間不再存在彼此壓迫的時候,人的工具也不會再次成為人的主宰。
從技術本身看,當代科技內部也存在著讓人類自身解放的平衡,一方面固然機器人的日益聰明,但是另一方面則是人腦和機器之間的交流的能力得到開發,形成所謂的腦際接口的技術,人仿佛神仙一樣,憑借大腦運動就可以操控外部設備。而在所有的彼此關聯的機器體系中,難道我們人的控制能力不是最為核心的嗎?難道不正是人的對外部的控制能力體現人的自由和目的嗎?
這種合目的性當然得從最早使用石器開始。那時的石器就是為了找到吃的,填滿人的肚子,就是以人為中心的,為目的的。正如黑格爾說,開端之所以包含結果,乃是因為開端中已經包含了結果,只不過是潛在地包含罷了。
而亞里士多德也早就說過,一切的技術都是向善的。這在當今依然有效。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