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能否一國建成”,一直是斯大林和托洛茨基爭論的一個焦點,前者認為可以,后者認為不可以,二者都認為自己才是繼承了正確的列寧思想。筆者通過對列寧著作考察,對這場爭論進行了辨析。
一國建成很好理解,一個國家就可以建成。關鍵的是,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定義這個社會主義。如果這個社會主義只要是1956年中國三大改造完成時的那種狀態就可以,那當然可以說,是一國可以建成了;如果是要達到按需分配的那種程度,那一國肯定無法建成;又或者介于這二者之間,那就使人難以判斷。
讓我們來看一下列寧是怎么說的。在列寧1917年寫的著作中提到(《國家與革命》,第五章 國家消亡的經濟基礎,3.共產主義社會的第一階段),“就是這個剛剛從資本主義脫胎出來的在各方面還帶著舊社會痕跡的共產主義社會,馬克思稱之為共產主義社會的‘第一’階段或低級階段。”“在共產主義社會的第一階段(通常稱為社會主義)。”從這個“剛剛”可以看出,馬克思是把剛剛實現了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稱之為共產主義第一階段的,而列寧認為這個第一階段就是社會主義,如此看來,初步實現無產階級專政就可以說是建成了社會主義了,當然這個“剛剛”和“社會主義建成”的程度是模糊不清的,但至少共產主義第一階段是社會主義這點,是毫無疑義了,問題的關鍵又回到了對這個“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第一階段)”的具體情況該怎么定性。我們接著分析,“可見,在共產主義第一階段還不能做到公平和平等,因為富裕的程度還會不同,而不同就是不公平。但是人剝削人已經不可能了,因為已經不能把工廠、機器、土地等生產資料攫為私有了。”“‘不勞動者不得食’這個社會主義原則已經實現了;‘對等量勞動給予等量產品’這個社會主義原則也已經實現了。但是,這還不是共產主義,還沒有消除對不同等的人的不等量(事實上是不等量的)勞動給予等量產品的‘資產階級權利’。”從這里可以看出,列寧分析了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第一階段)的具體情況,那就是生產資料公有,勞動者利用公有的生產資料、通過自己的勞動力、獲得按勞動量所分配的那部分產品,但由于勞動力仍然是勞動者個人私有,每個勞動者的勞動能力又不同,所以是不公平的,是不可避免的資產階級法權的消極影響,必須要加以限制,防止兩極分化。從這里,我們可以總結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第一階段)的特性:生產資料公有、存在階級法權、按勞分配。之所以暫時只說“存在階級法權”而不說“存在階級”,是因為列寧緊跟著后面又來了兩段話“國家正在消亡,因為資本家已經沒有了,階級已經沒有了,因而也就沒有什么階級可以鎮壓了。但是,國家還沒有完全消亡,因為還要保衛那個確認事實上的不平等的‘資產階級權利’。要使國家完全消亡,必須有完全的共產主義。”這句話之后,“3.共產主義社會的第一階段”便結束,直接到了“4.共產主義社會的高級階段”的章節內容了。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從“第一”跳到“高級”,有些太過突兀,就像從“低”直接跳到“高”一樣。此外,列寧在“3.共產主義社會的第一階段”該標題的前面一句話“即共產主義社會低級階段和高級階段之間的差別”,這也說明了“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就是“共產主義社會低級階段”。那么共產主義社會從低到高之間的過渡的內容又在哪里呢,顯然應該是“3.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這個章節的最后兩段(本文后面的內容會證明,甚至“‘不勞動者不得食’這個社會主義原則已經實現了;‘對等量勞動給予等量產品’這個社會主義原則也已經實現了。”也是在從共產主義低級到高級階段之間的過渡階段才得以完全實現的),因為這之后就是“4.共產主義社會高級階段”的有關內容了。由此可見,階級消失,國家正在消亡,應該是處于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第一階段、低級階段)和共產主義高級階段之間的過渡階段應該發生的事情,而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第一階段、低級階段)還存在著階級,只不過列寧在《國家與革命》這本書之中,把共產主義第一階段和這個過渡階段融為一體了,也就只有第一階段和高級階段,而沒有共產主義中級階段。
在著作中(《國家與革命》,第五章 國家消亡的經濟基礎,4. 共產主義社會的高級階段),列寧又提到,“通常所說的社會主義,馬克思把它稱作共產主義社會的‘第一’階段或低級階段。既然生產資料已成為公有財產,那么‘共產主義’這個名詞在這里也是可以用的,只要不忘記這還不是完全的共產主義。”如此看來,只要生產資料公有,就可以被稱之為社會主義,而是否存在階級并不重要。但是即便生產資料公有,如果按勞分配沒有貫徹到位,如果無產階級沒有真正做到管理國家,就仍然會存在管理者利用權勢占有勞動的現象,存在即便沒有人會因為缺少生產資料而出賣勞動力被他人剝削、但他們的勞動產品仍會被不勞動的人無償占有的情況發生,也就是說,仍然存在階級,這又證明了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第一階段、低級階段)是存在著階級的。【列寧對階級的定義“所謂階級,就是這樣一些大的集團,這些集團同生產資料的關系不同,在社會勞動組織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領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會財富的方式和數量也不同。所謂階級,就是這樣一些集團,由于它們在一定社會經濟結構中所處的地位不同,其中一個集團能夠占有另一個集團的勞動。”因此,哪怕生產資料公有,只要一方能占有另一方的勞動(比如通過在勞動組織中所起的管理作用),就一定存在階級。】這里,既然“不勞動者不得食”沒有完全實現,按勞分配也就沒有完全實現。緊接著列寧又說“在第一階段……可見,在共產主義下,在一定的時期內,不僅會保留資產階級權利,甚至還會保留資產階級國家,——但沒有資產階級!”這里列寧說第一階段沒有資產階級,的確,沒有那種通過雇傭勞動私有制剝削無產階級剩余價值的資產階級,但是會存在利用代行無產階級權力占有無產階級勞動的管理者階級,這種階級要通過加強無產階級專政來進行改造甚至消滅。如果把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第一階段、低級階段)再分成兩個階段,前面一個階段是存在階級的,后面一個過渡階段則是階級消亡,但仍存在階級法權的;前一個階段是沒有完全實現按勞分配的,后一個階段是完全實現按勞分配的;而之所以按勞分配沒有完全實現,主要是因為無產階級專政力量不強,“無產階級真正管理國家”的這個原則沒落實到位,這才讓管理者有了可乘之機,這個結論也與一開始我們就“剛剛”這一詞對無產階級專政的判斷吻合。對于共產主義高級階段,列寧寫道“人們對于人類一切公共生活的簡單的基本規則就會很快從必須遵守變成習慣于遵守了。到那時候,從共產主義社會的第一階段過渡到它的高級階段的大門就會敞開,國家也就隨之完全消亡。”顯然,共產主義高級階段一切人高度自覺自律,每個人的習慣的力量形成社會的力量,無產階級專政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便消亡了,國家也消亡了。
由此可見,在《國家與革命》這部1917年的著作中,列寧是只把共產主義分為第一、高級兩個階段的,中間也寫了這兩個階段之中的過渡方式,但對于這兩個階段中間的過渡階段沒有細說,并且把過渡階段也放在了“共產主義第一階段”里面。實際上當時俄國還正處于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第一階段、低級階段)的過渡時期,只是初步實現了無產階級專政,沒有完全實現生產資料公有,沒有社會主義的建設經驗,這樣模糊地說反而是科學可靠的。如果把這個過渡階段單獨拎出來,就得到如下總結:
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第一階段、低級階段):生產資料公有、按勞分配(不充分),有階級、存在階級法權,無產階級專政(不充分)、有國家。
過渡階段:生產資料公有、按勞分配,無階級、存在階級法權,無產階級專政、有國家。
共產主義高級階段:生產資料公有、按需分配,無階級、階級法權消亡,無產階級專政消亡、國家消亡。
在這里,之所以把階級和階級法權分開看,是因為階級是一群實實在在的人。有階級存在,證明的確存在著這樣一群人,可以無償占有他人的勞動,而且這種占有不是因為他們是弱勢群體、無勞動能力而被關照,而是明明有勞動能力,卻通過代行權力、商品經濟中的投機行為等方式無償占有或多占有他人的勞動。而有階級法權存在,僅僅只證明階級社會的一種落后的影響,當階級存在時,這種糟糕的影響會加速階級分化,如蘇聯變質的過程;當無階級時,這種糟糕的影響可能會導致階級再次產生,因為資產階級法權會造成每個人所積累的產品因勞動力強弱差別而不同,也就可能會導致貧富、城鄉分化,并再次催生出雇傭勞動。
而在1920年的著作中(《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五 德國“左派”共產黨人。領袖、政黨、階級、群眾間的相互關系),列寧對于共產主義幾個階段的特性,又增添了一些內容。“從共產主義的觀點看來,否定政黨就意味著從資本主義崩潰的前夜(在德國)跳到共產主義的最高階段而不是進到它的低級階段和中級階段。我們在俄國(推翻資產階級后的第三年)還剛處在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即向共產主義低級階段過渡的最初階段。階級還存在,而且在任何地方,在無產階級奪取政權之后都還要存在好多年。”在這里我們注意到,列寧不再把共產主義社會只分為第一(低級)階段[即社會主義]和高級階段了,而是多增加了一個中級階段,顯然他意識到從低級到高級需要漫長的過渡,所以應該中間再插一個中級階段作為過渡。到這里,共產主義存在三個階段是可以確定的了,而且我們還知道了,政黨和國家一樣,要到共產主義高級階段才能消亡。因此,政黨代行無產階級群體的權力這種情況是會長期存在的,不能因為存在政黨代行廣大無產階級權力,就說這不是無產階級專政。政黨和國家、資產階級法權一樣,是一種落后但在社會主義時期還必須要存在的東西,關鍵在于要使這種權力代行不被濫用,要增強無產階級和代行權力的集團之間的流動性,這些決定了無產階級專政是否充分。但是,有的讀者會因“還剛處在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即向共產主義低級階段過渡的最初階段。階級還存在,而且在任何地方,在無產階級奪取政權之后都還要存在好多年。”這句話,就認為一旦過渡到共產主義低級階段,階級就不存在了。實際上,列寧這里只是說從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第一階段、低級階段)的過渡之中,仍然存在階級,并不是說共產主義低級階段就不存在階級了。1920年蘇俄還處于戰時共產主義制度時期,處境艱難,并沒有多少建設社會主義的經驗,列寧這個時候說還存在階級,并且說在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后還要存在很多年,是嚴謹且恰當的,目的是勸周圍同志戒驕戒躁,也指出了以后要消滅階級的目標。
于是我們得到如下總結:
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第一階段、低級階段):生產資料公有、按勞分配(不充分),有階級、存在階級法權,有政黨、無產階級專政(不充分)、有國家。
共產主義中級階段:生產資料公有、按勞分配,無階級、存在階級法權,有政黨、無產階級專政、有國家。
共產主義高級階段:生產資料公有、按需分配,無階級、階級法權消亡,政黨消亡、無產階級專政消亡、國家消亡。
其中:
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第一階段、低級階段)最重要的特征體現是生產資料公有,而且是在推翻資產階級初步建立無產階級專政之后的生產資料公有。
共產主義中級階段最重要的特征體現是階級不存在了。
共產主義高級階段最重要的特征體現是按需分配、階級法權消亡、國家消亡。
無產階級專政在這整個期間,會經歷先從弱到強,在共產主義中級階段達到鼎盛時期,再從強到弱,直至共產主義高級階段消亡的過程。
于是,關于一國能否建成社會主義,此處便有了答案。
既然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第一階段、低級階段)只需要生產資料公有、不充分的無產階級專政、不充分的按勞分配,那么無論是斯大林時期的蘇聯,還是1956年的中國(或者把時間往后延些),都可以說是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第一階段、低級階段)國家,而不是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之間過渡的國家。
而怎樣定義“建成”,其實并不重要,因為既然是處于社會主義階段,那么階級和階級斗爭依然存在,無產階級專政是不充分的。另外,馬克思在其著作中(《哥達綱領批判》 對德國工人黨綱領的幾點意見 四)指出“資本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之間,有一個從前者變為后者的革命轉變時期。同這個時期相適應的也有一個政治上的過渡時期,這個時期的國家只能是無產階級的革命專政。”這里說國家,也沒說要世界上所有的國家,自然也可以是幾個國家,甚至一個國家。只不過,要認識到這是不充分的無產階級專政,無論是從實質上還是范圍上來講都是,因此需要加強這種無產階級專政,讓無產階級真正管理國家是加強,增援世界革命幫助世界各國無產階級解放、建立更多國家的無產階級專政,同樣是加強。是的,一國建成了社會主義,和要繼續世界革命,并不沖突,二者應當是相互促進的關系。尤其是從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第一、低級階段)向共產主義中級階段的過渡中,要使無產階級專政不受威脅、茁壯發展,對外肯定要消滅敵對的資產階級專政,團結更多的無產階級專政;這個過程也能減少受到資本主義國家的資產階級法權的消極影響,這種法權影響主要是意識形態方面的,同樣有經濟交流、技術交流等方面的。
但是,一個國家建成無產階級專政并支援世界革命,同樣應當講究方式方法。首先,各國的無產階級、可團結對象對本國的國情最熟悉,在國家、民族的狹隘觀念下更易為本國人(甚至是剝削階級)所接受,所以支援他國的無產階級革命,應當盡量幫助建立、支援、輔助這些國家的真共產黨,也可直接幫助無產階級、可團結對象,但最好別直接插手該國革命,尤其對派軍隊入駐方面,應當謹慎再謹慎,要綜合當時的形勢決定,例如,該國無產階級、可團結對象已經普遍醒悟,或在該國真共產黨的宣傳教育下暫時相信時,為了消滅該國的反動階級,在整肅部隊紀律并做好勝利后就撤出的準備后,可以進駐軍隊。另外,當世界上只有一個無產階級專政國家的時候,這個國家在不斷支援世界革命的同時,也要注意保存自己,既要團結無產階級,盡力幫助其他國家的無產階級革命,也要注意留存力量,萬萬不能孤注一擲。因為該無產階級專政國家對其他國家的了解畢竟有限,該國暫時也是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中心,一旦犯了左派幼稚病,為了某個國家的無產階級專政犧牲了根本,而這個國家的無產階級專政還失敗了,這種情況下,等于葬送了無產階級政權的橋頭堡,等于葬送了各個國家無產階級革命的一個保證,甚至可以說是葬送了世界革命。舉個可能不太恰當的例子,井岡山時期的中央蘇區,顯然是沒有能力解放中國諸多大城市的,否則必然遭遇慘敗。當然,保存自身并不是要保守主義,不能因為有顧慮就不援助世界革命,援助還要盡量做到毫無保留,否則等于是在幫助其他國家的反動階級。
由此可見,在關于一國能否建成社會主義這個觀點上,斯大林是正確的,他那時的蘇聯,隨著全民所有制的極大鞏固、生產力大幅發展、不充分的無產階級專政、不充分的按勞分配,的確可以說是建成了社會主義。
托洛茨基是錯誤的,雖然他指出了要加強無產階級專政,讓工人真正管理國家的正確觀點,這的確是從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第一階段、低級階段)向共產主義中級階段應該努力的內容,但社會主義這個不充分的共產主義,的確是可以一國建成的。另外,究竟是否用他所提倡的用工人反對派等方式來加強無產階級專政、他歷史上的某些行動是否符合當時蘇聯國情,有待商榷。
但是,是否斯大林就完全正確呢?斯大林止步于建成社會主義,認為社會主義不存在階級、不存在階級斗爭,則是錯誤的,這直接導致他逝世后蘇聯的無產階級專政幾乎名存實亡,為后來的蘇聯解體埋下隱患。
本篇文章僅討論這句爭論的對錯,對于斯大林和托洛茨基的其他爭論,由于沒有更多史料與具體辨析,無法作出判斷,秉著嚴謹的態度沒作過多延伸。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