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蘇聯模式是二十世紀的社會主義國家普遍采用的模式,即使部分社會主義國家有所改革,在所有制方面也沒有根本改變蘇聯模式“以國有制為主體的公有制體制”的特征。
同時,我們也知道,二十世紀的社會主義國家所建設的公有制并沒有真正達到馬克思、恩格斯所確定的公有制標準,并不是真正的公有制。
其實,早在上世紀蘇聯模式形成之時,就開始注意到國有制不是公有制的問題。之后許多社會主義國家為此進行了多方探索,希望繼續提升國有制的所有制性質,實現真正的公有制。
但是所有這些努力都失敗了。
為什么會失敗?主要有兩大原因:
一是誤解了恩格斯對公有制的界定。
恩格斯對公有制的界定是“一方面由社會直接占有,作為維持和擴大生產的資料,另一方面由個人直接占有,作為生活和享樂的資料。”(注1)。
對這段話中的“社會”,二十世紀的社會主義國家錯誤地認為可以由某類機構來代表全社會實現占有,而忽略了對占有的限定詞——“直接”,根本沒有意識到這里的“社會直接占有”是指全社會全體人民直接占有。所謂直接占有,當然不能通過某類機構來“代表”全體人民實現占有。即使是最早確認國有制不是公有制,要建設“社會所有制”的前南斯拉夫也是如此——結果所建設的“社會所有制”其實不過是集體所有制罷了。
二是對公有制的研究不足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二十世紀的社會主義國家普遍認為“以國有制為主體的公有制”已經很圓滿地解決了公有制的理論問題,所以竟然忽視了公有制理論的研究。至今都沒有認識到真正的公有制必須要包括個人所有制的內容,至今都沒有認識到公有制必須達到全體人民公開地和直接地占有的標準,至今依然選擇沒有個人所有制的國有制來建設真正的公有制——其結果自然無法建設成全社會全體人民公開地和直接地占有的公有制。
所有制的基礎,或者說主體,是個人所有制。這是因為人類社會是由無數個人所組成的。歷史上,無論人類社會處于什么階段,所建立或者確立的所有制都是以相應的個人占有制度為主體的。當確定了(通過法律)各階級各階層的個人占有制度的內容和性質后,社會的所有制內容和性質就確定了,所以,整個社會的所有制主體就是社會全體個人的所有制的總和。例如,奴隸制私有制的確立就是通過確立奴隸主個人的私有制、剝奪奴隸的所有權力(包括人身權力)來實現的。自然的,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建立是通過確立資產階級的個人私有制來實現的。
同理,建設公有制的途徑就必須要建設公有制條件下的個人所有制。
但是,國有制中根本沒有個人所有制的內容,所以,二十世紀社會主義國家所建設的“以國有制為主體的公有制體制”,根本無法升級改造成全社會全體人民公開地和直接地占有的公有制。
這就是“以國有制為主體的公有制體制”沒有能夠建設成真正的公有制的原因!這就是我們不斷深化國企改革,但始終沒有能夠建設成真正的公有制的原因!
不僅如此,上述兩大失誤還導致了無法理解馬克思在《資本論》中關于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的論斷,使之成了一個難以理解的“迷”。
可以說,“以國有制為主體的公有制體制”的道路,實際上是一條以強制手段“取消個人私有制”的道路。事實已經證明,個人私有制是不能依靠行政強制手段“取消”的。我國改革開放前,“極左”路線也曾大力推行“取消個人私有制”的政策,結果最后被取消的卻是按勞分配。
那么,該如何建設真正的公有制?
首先,糾正對公有制的錯誤認識。公有制是指全社會全體人民公開地直接占有。
其次,共產黨領導社會主義國家,以國家所有的財產做基礎,吸收全體人民的投資,共同建設全體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企業。
最后,共產黨領導工人階級,進而領導全體人民共同占有、管理、監督公有制企業,發展、壯大公有制經濟。
---------------------------------------
注:1. 恩格斯:《反杜林論》,《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第20卷,第305頁。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