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教育的內在矛盾與未來教育的核心理念
王世榮
(政治學教授 文化復興叢書主編)
摘要:中國教育的落后,首先是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的落后。個性教育與共性教育的矛盾是現代教育的根本矛盾,知識教育與創造教育的矛盾是現代教育的基本矛盾,成才教育與幸福教育的矛盾是現代教育的深層矛盾,民族教育與人類教育的矛盾是現代教育的潛在矛盾。重理論輕實踐、重書本輕生活、重分數輕能力,這是中國現代教育的三大弊端。毛澤東同志倡導“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他的“十大教學法”依然是創造教育的典范,求同思維向求異思維轉變是中國教育變革的靈魂。
關鍵詞:現代教育;內在矛盾;未來教育;毛澤東;教育思想;創造;和諧
中國教育的落后,首先是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的落后。研究現代教育的內在矛盾和發展趨勢不僅是教育科學發展的需要,而且是教育變革的理論前提,必須予以足夠的重視。
(一)個性教育與共性教育的矛盾是現代教育的根本矛盾
現代教育是為適應現代社會和人類文明進步發展的要求,適應傳播和創造科學文化知識的要求;適應生活方式現代化和人的身心發展的需求而逐步發展完善起來的新的教育模式和觀念體系的復合體。現代教育是在繼承古代教育優良傳統的基礎上,在近代產生,在現代發展完善起來的嶄新教育。現代教育的內在矛盾是教育思維和價值觀層次的矛盾。
共性與個性的關系是辯證法的靈魂,在教育實踐上如何處理共性與個性的關系也是至關重要的。可以說在人類教育發展史上始終存在著如何處理二者關系的問題,而當今為最。現代教育的首要特征是用大規模的系統的學校教育取代了小范圍的家庭教育、師塾教育等教學模式,這使以系統傳播現代科學文化知識的共性教育理念得以弘揚。這種教育的最大優勢是知識的普及性和教育的大眾性,但這種教育模式卻有忽視學生個性的傾向。因為學校分級、分類、分專業組織教學,使用相同的教材、教學方法、答案和評價標準,從而使教育主體難于張揚個性。另一方面,現代社會又是一個飛速發展的社會,知識的更新周期縮短,這就要求學生有很強的生存能力、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而這些能力的培養無不以個性的全面發展作為前提。缺乏個性的學生,注定不能迎接生活的挑戰,只能唯唯諾諾,亦步亦趨做分數的奴隸。教育規模和形式的共性化與教育內在要求的個性化之間的矛盾是現代教育最深刻的矛盾。
現代教育是建立在理性基礎上的現代科學文化作為基礎和前提的教育,這就為個性教育理念的弘揚奠定了社會文化基礎。對于像中國這樣具有悠久封建教育傳統的國家來說,束縛個性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和教育體制仍然是影響中國教育現代化的深層原因。比如唯書唯上觀念、群體至上意識、經學式的治學和教學方法等,仍然有很大的影響。實現求同思維向求異思維轉變是中國教育變革的靈魂。由此可見,共性教育與個性教育不僅是現代教育的內在矛盾,而且是中國教育存在的突出矛盾。
(二)知識教育與創造教育的矛盾是現代教育的基本矛盾
現代教育就教學內容而言以傳播現代科學文化知識作為基本任務,智育的地位突顯。
首先是由于科學文化知識在現代社會舉足輕重,“知識經濟”的提出更加強化了人們對知識重要性的認識。教師更以傳播現代科學文化知識為天職。學校追求升學率,社會看重高學歷,使以知識教育為主要內容的應試教育愈演愈烈。在中國由于受傳統的科舉制度以及經學傳統的影響,應試教育成為中國現代教育模式的重要特征,成為知識教育的載體。
實際上知識教育的本質不僅在于知識的傳播,更在于知識的創新和發展,這就依賴于教師和學生的創造性,也就是說現代知識教育的內在要求在于創造教育的推行。知識與創造本身并不完全矛盾,知識是創造的基礎,沒有必要的知識作前提,就不可能有新的創造和發明。因為知識是人們對事物規律性的認識,是人類已經取得的認識成果,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階梯。但另一方面知識又可能成為創造的阻礙,因為知識太多,往往受前人思維定勢的影響就大一些。著名數學家D·希爾伯特在談到愛因斯坦時有一段耐人尋味的話:“你們是否知道,為什么在我們這一代,愛因斯坦說出了關于空間和時間的最有卓識、最深刻的東西?因為一切有關空間和時間的哲學和數學他都沒有學過。”[1]法國生物學家C·貝爾納說:“構成我們學習的最大障礙是已知的東西,而不是未知的東西。”[2]現代教育培養了好多書呆子,有了知識沒有了智慧,甚至缺乏生活的常識和生存能力,根本談不上“創造”二字,這是知識教育極端化種下的惡果。
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是創造的泉源。兒童和青少年是創造的黃金時代。但是現代教育以繁復深奧的知識海洋將兒童天才的創造力吞沒掉了,使他們成了知識的奴隸,失去了快樂的童年和創造的最佳時機,這是現代教育體制給現代兒童的摧殘,也是現代人類的悲哀。一些著名教育家很早就認識到知識教育的弊端,盧梭在《愛彌爾》中提出的自然主義教育理論、夸美紐斯推出的《大教學論》、泰戈爾的《阿什拉姆學校》就是對知識教育的批判和超越,中國目前推行的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理念以及正在進行的中小學課程改革,也是這種努力的一種表現。
重理論輕實踐、重書本輕生活、重分數輕能力,這是中國現代教育的三大弊端,也是推行創造教育必須克服的主要障礙。我們既要注意克服知識教育的局限性,強化創造教育理念,更要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在教育實踐環節上下真功夫。毛澤東同志倡導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他倡導的“十大教學法”依然是創造教育的典范。江澤民同志提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為我國進行創造教育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三)成才教育與幸福教育的矛盾是現代教育的深層矛盾
成才教育與幸福教育的矛盾是現代教育的深層矛盾,關系到教育的終極價值和人文關懷,對教育的未來發展有極強的導向作用。
傳統教育是實用教育,以適應生產和生活需要為目的,現代教育則是以成才和成功為教育目的。成長、成才、成功是現代教育所追求的基本目標,這可以說是人類教育史上一場深刻革命。傳統教育以社會為本位,因而個人的價值被忽視,個人的才能被淹沒,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而現代教育,以個人成才成功作為教育的直接目的,以其個人才能的發揮和培養為目標,這就充分調動了教育者和教育對象雙方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現代教育充滿生機和活力。對學生人格、自尊心、自信心、興趣和能力的培養成為現代教育的閃光點和精髓。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學生、尊重教師不僅是現代教育的重要理念,而且是全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國與國、民族與民族、文明與文明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教育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最終以人才的開發和利用為最高標準,這里體現了現代教育的最大優勢和動力源泉,也是推動人類社會快速發展的重要源泉。成才教育把個體需要與社會需要溝通起來,把教育目的與教育手段連結起來,把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思想與感情統一起來,從而形成現代教育的科學結構。它與傳統教育的經驗結構形成了明顯對比,從而展示了現代教育的科學性、開放性和價值性的高度統一。
成才教育雖然是人類歷史上最為進步的教育理念和模式。但是它也存在內在的矛盾和缺陷,這就是他把成才當成了教育的終極目的,而忽視了對人生意義的終極關懷,忽視了對幸福問題的關注。成才并非是人們追求的終極目的,成才是人生幸福的要素、手段、條件,但不是人生的全部,不是幸福的充分必要條件。實際上有才能的人并不一定是幸福的人,接受現代教育的人越來越多,但是感覺生活幸福的人卻越來越少。現代人與古代人相比幸福是多一些,還是少一些?這仍然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現代人仿佛像上足了發條的鬧鐘不停的旋轉,不停奔波,究竟是為了什么?學生的負擔越來越重,心理壓力越來越大,患心理疾病自殺的學生越來越多。連小學生編的兒歌都是要“背著炸藥包去炸學校”。這難道還不能引起我們的驚醒嗎?現代教育一方面在培養人才,一方面在制造悲劇;一方面呼喚人才,一方面在扼殺天才!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提出“學校是人們心靈相互接觸的世界”[3];“培養幸福的人”,作為教育追求的終極目的,是有深刻內涵的,應該成為新世紀教育的獨立宣言。必須重視快樂教育、情感教育、藝術教育和人格教育。
(四)民族教育與人類教育的矛盾是現代教育的潛在矛盾
民族教育和人類教育的矛盾是全球化時代不可忽視的矛盾,也是現代教育的潛在矛盾,關系到未來教育的發展趨勢。近代民族國家的建立,首先強化了教育的民族意識,教育成為推動民族統一和現代化的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持。教育立國,科教興國被列入各國的治國方略就是例證。為此各國都在努力挖掘本國教育資源中既富有民族意識又符合時代精神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傳統。如中國應繼承傳統的愛國主義教育、德育為本、寓教于樂、教書育人、仁者愛人、因材施教、學思結合、學以致用、追求和諧等教育理念,素質教育與創新教育理論的提出就是我國發展民族教育的有益探索。教育總是在各民族國家中進行的,各民族國家的國情不同、民族文化傳統不同、社會制度不同、教育理念和教育體制也就不同。現代教育在各民族國家呈現出豐富多彩、多元競爭的局面,展現出現代教育的豐富個性,這是推動現代教育不斷創新發展的重要動力。
從發展趨勢看,現代教育是一種超越了民族教育的人類教育。民族教育的著眼點在于推動民族的現代化,加劇了各民族之間、人與人之間、文化與文化之間以及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和競爭。而人類教育的著眼點則在于推動全人類的文明和進步,合作與和諧。人類教育以尊重人性,開發人的潛能和價值,激發人的創造熱情,促進文明和文化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增進人的身心和諧、社會和諧和人與自然的和諧為基本理念。
民族教育與人類教育是對立的統一,民族教育必然會發展為人類教育,人類教育又要以民族教育為前提和基礎。愈是民族的,就愈是人類的,人類教育給民族教育注入了現代文明和人類普遍價值的基因,而民族教育又給人類教育帶來各民族特有的教育價值觀念和豐富個性,成為發展人類教育的重要源泉。但民族教育又與人類教育在理念上存在一定的差異和矛盾。因此,我們既要反對以推行人類教育理念為借口,強行推行西方的價值觀念,用歐美中心論取代教育多元論。又要防止借民族教育的特殊性,拒斥人類教育的共同價值理念,而應該把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
總之,個性教育與共性教育之間的矛盾,是其他矛盾的根源;知識教育與成才教育的矛盾是其他矛盾的載體;重視知識傳播,忽視知識創造是現代教育的迷茫;強調手段,忽視目的是現代教育的悲哀;民族矛盾與人類教育的矛盾是其他矛盾加劇的重要原因,人類意識與民族意識的沖突,是現代教育的內在沖突。
(五)未來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尊重個性、激勵創造、追求幸福、實現和諧
現代教育從產生到今天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在人類教育史和人類文明史上有著輝煌的成就和突出的地位,這是誰也否認不了的客觀事實。其中就教育理念而言是科學精神的弘揚,主體意識的覺醒和價值理念的強化,在現代教育的未來發展中將仍然是值得提倡的。因為它是符合時代精神,符合教育發展規律,符合人性發展需要的教育理念,是現代教育生命力的源泉。在分析了現代教育內在矛盾后,必須看到這一點,否則就會對現代教育的發展喪失信心或者迷失方向。
同時,我們也必須看到,現代教育的確也存在很多缺陷,就像現代社會一樣有精彩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現代教育的內在矛盾,即共性教育與個性教育的矛盾,反映了由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發展過程中,教育形式與教育內容要求個性化之間的矛盾;知識教育與創造教育的矛盾,反映了由經驗教育向科學教育發展過程中教育內容與教育方法要求變革之間的矛盾;人才教育與幸福教育的矛盾,是教育目的由滿足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向培養全面發展的人轉化過程中,功利價值與人文關懷之間的矛盾;民族教育與人類教育的矛盾,反映了全球化時代教育普遍價值、永恒價值與有限價值、暫時價值之間的矛盾。正是這些內在矛盾,推動現代教育不斷向縱深發展,不斷攀登新的高峰。有矛盾并不可怕,認識它,重視它,研究它,解決它,人類就會不斷地進步,教育才會有光明的前途。
綜合所述,現代教育是這樣一種矛盾體,它追求規模效益,卻忽視了個性發展;傳播科學知識,卻忽視創造能力;培養卓越人才,卻導致人生不幸;推動民族進步,卻喪失了人類和諧。小孩都是天才,現代教育使他們墮落成了人才!它的確培養了一代又一代人才,但卻很少培養出英才、天才、偉才,給這樣一個充滿誘惑,充滿生機的時代增添了平庸的色彩。這既是現代教育的悲哀,也是全人類的痛苦,人們渴望走出現代教育的陷阱,呼喚新教育理念的曙光早日來臨,使現代教育煥發青春。
現代教育的未來發展應樹立如下理念:個性教育與共性教育相結合,突出個性全面發展;知識教育與創造教育相結合、重視創造能力開發;成才教育與幸福教育相結合,突出幸福素質塑造;民族教育與人類教育相結合,注意和諧精神培養。尊重個性,激勵創造,追求幸福,實現和諧是未來教育的四大核心理念。和諧精神不僅是中國文化的精髓,而且是人類未來教育的最高理念。和諧精神就是身心和諧,社會和諧,人與自然和諧,在和諧中使現代教育的內在矛盾得到消解、緩和。
為了人的教育需要直面人的天性而不能只關注教育與社會的關系。教育本質上是一種精神性而非專業性的活動,教育的生命在于人的靈魂對于卓越的不懈追求。[4]這也正是馬克思所追求的人的全面發展的教育,進入自由王國的教育和真正人的教育。同時情感教育、藝術教育和人生教育將成為未來教育關注的焦點。屆時,教育不僅是一門科學,而且成為一門藝術。
參考文獻:
[1][美]克雷奇·克拉:《心理學綱要》,周先庚等譯,教育科學出版社1987年版,第293頁。
[2][英]貝弗里奇:《科學研究的藝術》,金吾倫等譯,科學出版社1987年版,第3頁。
[3]轉引自王天一:《蘇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論體系》,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6頁。
[4]王建華:《論人類的教育》,《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4年第2期。
(本文刊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育與現代化》2003年第4期)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