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質是一切社會學的理論基礎,經濟學的前提。對社會的前進與倒退,正義,公平,是否合理的界定,人本質就是定盤星。本質是一種絕對的形上思維,摸不著,看不見,只能憑借思維來把握。時代召喚人,也塑造人,人的時代化、主體化、能力化,成為各個領域取得成功的最后關鍵。在這個大的時代背景下,人的本質意識以不可阻擋之勢被召喚登場。
至今為止,對人本質的科學追索都是生理學動物學的層次,這就要求哲學義不容辭的擔當這個重任。哲學史上除了少數主張人性本惡的哲學家以外,絕大多數哲學家都是在理想和應然的意義上界定人的本質,近代以來把人的本質定義為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更是得到普遍的認同。哲學家們希望人以動物本性為警戒,徹底劃清人與動物的界限,成為一個脫離獸性的真正的人。
馬克思的《資本論》,對于商品的二重性有了明確的描述,這就是商品使用價值,和基于此上的交換價值。交換價值即是勞動抽象概念,是人們思維意識中比較概念的產物,只有相對而沒有絕對,在人們的物質生活中隨環境、供給變化。交換價值本身是物質勞動和思維意識的雙重表現,最初起源于《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對古典經濟學的追索。古典經濟學認定,商品的價值就是勞動的價值,后者是一成不變的。馬克思證實,經濟的高潮與低谷,勞動的報酬取決于商品賣出去多少,勞動后備軍—失業的無產者的多少。同時還與勞動對象,自然資源被占有后,如土地的地租,房產的價格與房租,機器的使用相關。勞動的報酬-工資是維持勞動者個人和家庭的最低費用。
勞動的物質本性,勞動的交換觀念,是馬克思人的二重性物質與思維的追索起源。馬克思哲學超越舊哲學,源于哲學理性對經濟生活的分析,對工人—現實的個人的本質解剖。馬克思哲學理性與現實、實踐活動的結合,與經濟生活密不可分。馬克思以人為主體,以勞動實踐為本體,從1843年開始,終生都不曾離開上述內容。
哲學最初形式是追索世界本源的對話,對話意味著平等,需要理性規范,那就是立論自洽,事實它洽和續洽。歷史是現實的溯源,現實是歷史的延續。節點的事實、現實可以做他洽,而這是偶然,相當于科學中的證偽。只有續冾,把偶然的點線填滿歷史時空,才能說明必然性。以當下的實踐代替歷史,只能說明人類發展的偶然性,無法說明必然性,用短暫的當下論證歷史的終結,以偶然否定必然。他洽和續冾要求一致,二者不能矛盾。如用他人的思想解釋馬克思,需要用真理規范重新審視,否則任何人都可以隨意把自己的思維強加在馬克思頭上。社會實踐,對于人生和時代環境,是一去不復返。這就意味著不可像科學實驗般重復,社會重大實踐、轉折需要慎重,立論必須邏輯縝密,現實他洽歷史續冾環節要仔細,彰顯對生命的尊重。社會重大實踐是頭腦中思維的再現,決定前需要嚴格的真理規范。以將要進行的實踐代替他洽續冾,如同擲骰子擲錢幣做決定一樣荒唐。
馬克思解析其時代的勞動處于私有制,財富來源于勞動。“工人生產的財富越多,他的生產的影響和規模越大,他就越貧窮。工人創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變成廉價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貶值成正比。”(《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馬恩選集第一卷66頁,以下簡稱手稿)工人多勞少得原理。“吃、喝、生殖等等,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機能。但是,如果加以抽象,使這些機能脫離人的其他活動領域并成為最后的和唯一的終極目的物的機能。”(《手稿》馬恩選集第一卷70頁)
“人是類存在物,不僅因為人在實踐上和理論上都把類——他自身的類以及其他物的類——當做自己的對象;而且因為——這只是同一種事物的另一種說法——人把自身當做現有的、有生命的類來對待,因為人把自身當做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來對待。
無論是在人那里還是在動物那里,類生活從肉體方面來說就在于人(和動物一樣)靠無機界生活,而人和動物相比越有普遍性,人賴以生活的無機界的范圍就越廣闊。從理論領域來說,植物、動物、石頭、空氣、光等等,一方面作為自然科學的對象,一方面作為藝術的對象,都是人的意識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無機界,是人必須事先進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糧;同樣,從實踐領域來說,這些東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動的一部分。”(同上71頁)
“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體而言,是人的無機的身體。人靠自然界生活。這就是說,自然界是人為了不致死亡而必須與之處于持續不斷的交互作用過程的、人的身體。所謂人的肉體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聯系,不外是說自然界同自身相聯系,因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同上72頁1995版)
“通過實踐創造對象世界,改造無機界,人證明自己是有意識的類存在物,就是說是這樣一種存在物,它把類看做自己的本質,或者說把自身看做類存在物。誠然,動物也生產。動物為自己營造巢穴或住所,如蜜蜂、海貍、螞蟻等。但是,動物只生產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東西;動物的生產是片面的,而人的生產是全面的;動物只是在直接的肉體需要的支配下生產,而人甚至不受肉體需要的影響也進行生產,并且只有不受這種需要的影響才進行真正的生產;動物只生產自身,而人再生產整個自然界;動物的產品直接屬于它的肉體,而人則自由地面對自己的產品。動物只是按照它所屬的那個種的尺度和需要來構造,而人卻懂得按照任何一個種的尺度來進行生產,并且懂得處處都把固有的尺度運用于對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規律來構造。
因此,正是在改造對象世界的過程中,人才真正地證明自己是類存在物。這種生產是人的能動的類生活。通過這種生產,自然界才表現為他的作品和他的現實。因此,勞動的對象是人的類生活的對象化:人不僅像在意識中那樣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動地、現實地使自己二重化,從而在他所創造的世界中直觀自身。”
讀過黑格爾《精神現象學》主奴辯證法一節,與馬克思對勞動的解析,可以看出二者巨大差別。馬克思前后用了四五千字解析現實,追蹤歷史,說明人來源自然是自然的一部分,但思維意識不是自然賦予的,而是來源于物質生活的創造。這是馬克思歷史唯物論與一般唯物論分叉的地方,不是順著物質自然推論下去,而是用人的勞動創造獨特性來解釋。
思維是勞動創造的結果,是人與動物分離的界限,還是以后人類發展過程—-勞動創造循環的起因。
制造石斧等石器,是猿人轉變智人的過渡階段。這些石器需要集中肉體全身力量于上肢,需要兩個人以上的合作。語言就是在這樣環境產生,用于交流協作互助意識。第二,這些石器的外形,先在大腦構造,然后才通過勞動實現思維的想象。沒有思維的先在,思維交換—-語言的交流,就沒有這些工具的產生。這是人的思維和肉體物質的合一,缺少任何一個方面都無法實現。你可以說人的需要是起因,但其它動物也有類似物欲,為什么他們無法做到?
社會是個體之間的關系,人的社會與動物社會有什么不同?說到社會生產,狼群捕食也需要群體合作,甚至動用思維意識,分工。社會生產還得繼續解析,這就是人能改變自然物質的外形和內部結構,前者為制造石器工具,后者是金屬冶煉。而動物是簡單利用自然,動物不能把思維意識和身體力量集中在自然對象上,改造其自然面貌到內部結構,也不能按照需要,任意改變自然物。馬克思基于費爾巴哈和黑格爾,把他繼承的前人知識理性,在勞動上重新組合,形成了新的邏輯和辯證法。他不是把思維和物質看成是完全矛盾的對立存在,而是人的對立統一。
人能生存下來,嬰幼年是家庭,還有家庭依托的族群把他養大,然后在長大過程中,接受思維意識傳承,使得其成為可以勞動者,具備與他人合作交流的基本技能。這是原始社會人的存在,社會關系是自身與他人的聯系,從這種關系反映出人的深刻本質。人的養成,即是生活物質供養,體現出物質自然性,又體現思維意識的傳承,前人實踐基因,思維意識抽象的轉載。這種本質雙重性,都不是個體自身可以造就的。也就是說個體如果脫離群體,偶爾長大,他不具備思維意識傳承,他的意識對外界反應與動物差別不大,遺傳基因展示不出個體比其它動物的優勢。印度狼孩可以充分說明。說反映自然對象和其它對象是大腦的功能,遮蔽了社會對個體的思維意識灌輸和傳承。缺少這個環節,人的大腦并不比豬腦子高明,天才最大特征就是見了泔水,反映快點提前上槽子。一句話,這樣的認識論,是無視人類歷史的唯物論,沒有區別人和動物的基本特征。
這是歷史唯物論與唯物一元論在認知方面的最大差異,本質上差異,區別人與動物的關鍵:人的本質從物質勞動而來,而不是從一般物質運動而來。勞動造就了人與動物的意識差異、飛躍,思維意識又成為下一個勞動循環的起因,必不可少的元素。一直到原始社會解體前,人們處于自然發展過程。人的生活物質創造力不斷的發展創新,使得族群和個體有了飛躍發展的質變,不但能改變物質自然外形,還能改變物質內部結構,這就是金屬冶煉。到了這一步,任何動物都無法追趕上人類的創造力,無法在思維意識上追趕。這是人類徹底脫離動物界的標志。由于生產力的飛躍,生活物質有了富余,族群間產品交換豐富,產生了原始貨幣,族群領袖產生了私有意識,他們把群體分為兩個階層,專事物質勞動的,和專事管理的思維意識活動。即思維意識與物質勞動分離,最根本的分工產生了,私人占有是勞動的固態和先決條件和分配條件,勞動分工是動態。私有制產生了根本的分工,而此前的分工是個體身體差異和技能差異,是分工的自然形式。私有制后的分工,是強迫的,不考慮個人身體和技能差異,甚至不考慮智能—思維意識差異,再智慧的伊索也只能是奴隸。
思維意識傳承是人類活動獨特的基因,構成人的存在,是人的社會存在二元本質。社會存在包含社會意識,構成了人的社會先天環境。人所處的階級決定了個體長成后必須從事的是勞動還是管理,而抹殺了個體的差異和突出的傳承——天才與一般人的差異。在這個層面意義上說: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文明社會也可以用私有制來表示,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以思維和物質勞動分離標志最大分工,人的異化。“這樣,生命的生產,無論是通過勞動而生產自己的生命,還是通過生育而生產他人的生命,就立即表現為雙重關系:一方面是自然關系,另一方面是社會關系;社會關系的含義在這里是指許多個人的共同活動,不管這種共同活動是在什么條件下、用什么方式和為了什么目的而進行的。由此可見,一定的生產方式或一定的工業階段始終是與一定的共同活動方式或一定的社會階段聯系著的,而這種共同活動方式本身就是“生產力”;由此可見,人們所達到的生產力的總和決定著社會狀況,因而,始終必須把“人類的歷史”同工業和交換的歷史聯系起來研究和探討。”(1995版馬恩選集第一卷187頁)
“因而,意識一開始就是社會的產物,而且只要人們存在著,它就仍然是這種產物。當然,意識起初只是對直接的可感知的環境的一種意識,是對處于開始意識到自身的個人之外的其他人和其他物的狹隘聯系的一種意識。”(同上188)
“分工起初只是性行為方面的分工,后來是由于天賦(例如體力)、需要、偶然性等等才自發地或“自然地”形成的分工。分工只是從物質勞動和精神勞動分離的時候起才真正成為分工。······上述三個因素即生產力、社會狀況和意識,彼此之間可能而且一定會發生矛盾,因為分工使精神活動和物質活動、享受和勞動、生產和消費由不同的個人來分擔這種情況不僅成為可能,而且成為現實,而要使這三個因素彼此不發生矛盾,則只有再消滅分工。”改變人類異化實踐狀態,解放勞動者,那就必須消滅根本分工,思維與物質勞動自然狀態的桎梏——私有制,從雇傭勞動映射出人類的異化,社會制約的不自由,不公正,不正義。解放了勞動者,那就必然是全人類的徹底解放。
《手稿》“(2)從異化勞動對私有財產的關系可以進一步得出這樣的結論:社會從私有財產等等解放出來、從奴役制解放出來,是通過工人解放這種政治形式來表現的,這并不是因為這里涉及的僅僅是工人的解放,而是因為工人的解放還包含普遍的人的解放;其所以如此,是因為整個的人類奴役制就包含在工人對生產的關系中,而一切奴役關系只不過是這種關系的變形和后果罷了。”(1995版馬恩選集第一卷78頁)
唯物論辯證法對于社會意識,是機械的,脫離人的社會存在的解析道路,用反作用力來解釋,似乎社會意識可以脫離具體的人,脫離階級的存在物。
從歷史變革,生產方式的變遷取決于兩個階層,統治者和勞動者。私有制下的意識形態是統治階級制造的,為當時的掌權者、階級服務。他們的改變取決于掌管生產資料的各階層博弈結果,自我意識和革命動力,勞動者是被利用的物質。意識形態不是脫離各個‘資產’階級的獨立客觀物,反作用力的解釋沒有說明歷史變遷的本來面目。馬克思的歷史唯物論是按照歷史和現實解釋,他強調‘歷史和現實的人’,而不是脫離了具體社會存在的‘概念’,靠概念解釋世界改造世界。
《德意志意識形態》“統治階級的思想在每一時代都是占統治地位的思想。這就是說,一個階級是社會上占統治地位的物質力量,同時也是社會上占統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著物質生產資料的階級,同時也支配著精神生產資料,因此,那些沒有精神生產資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隸屬于這個階級的。占統治地位的思想不過是占統治地位的物質關系在觀念上的表現,不過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現出來的占統治地位的物質關系;因而,這就是那些使某一個階級成為統治階級的關系在觀念上的表現,因而這也就是這個階級的統治的思想。”(1995版馬恩選集第一卷209頁)
另一個改變歷史的階級是無產階級勞動者,他們的意識形態由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來代表。上個世紀,改變社會的革命由俄羅斯的列寧和中國的毛澤東來代表。
歷史唯物論的出現除了思維意識的批判繼承和重組,還要歸功與社會的變遷,資本主義工業的發展,科學的前進,認知論發生了轉變,不再是舊有的靜態理性,而是理性必須解析這種動態,結合人的現實和歷史重新審視理性的不和諧之處。我們重新審視近兩個甲子的世界歷史,也是為了重新審視真理的不和諧之處。唯物辯證法不是依據人類歷史,只是把唯物論搬移到當下對現實解析,沒有祛除唯心論從概念出發,粗魯強橫把自己思維的外化看成是自然和社會的進程,其辯證法脫離不了黑格爾的機械形式,其真理和依托人的否定辯證作用卻給拋棄了。例如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只能解釋人與動物分離的節點,無法解釋人類發展過程。他解釋不了人造物,是思維意識在先的具體創造實現過程。把馬克思的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解釋成脫離階級,脫離人的現實和歷史連接的產物,好像這些概念是從來就存在的天然物。
我們對社會的解釋也帶有這種傾向,從沒研究過生產力的歷史由來,切斷了與思維意識的內在必然聯系。沒有思維意識的發展,就不會有生產工具的改進,無從說起生產力的進步。唯物論和機械的辯證法把馬克思的歷史唯物論解釋成他批判的對象—機械唯物論和客觀唯心主義,解釋成宿命論—-把徹底的革命精神解釋成物質運動制約論。這些解釋背離馬克思歷史唯物論,脫離人類歷史,從認知論,本體論到辯證法都是雙重背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