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治國就是治吏的思想永照千秋
——紀念毛主席誕辰116周年
翻開中華民族的史冊,我們不難看見歷朝歷代的史頁上都寫滿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之類的詞句或文字不同意思相似的內容。這說明5000年來,各個朝代的統治者,治理國家的原則都是只能讓民眾奉命行事,不能讓民眾了解統治者的意圖;治國就是讓官吏來統治人民,人民只有俯首帖耳地服從。事實確實這樣:自古以來,中國歷代的統治者們,治國理政都把重點放在治民上。這樣的結果,就必然形成一個反反復復的周期率。數千年來,中國社會就在這個“周期率”的支配下,往復循環、徘徊不前。
1945年7月4日下午,毛澤東專門邀請黃炎培等人到他家里做客。整整長談了一個下午。毛澤東問黃炎培,來延安考察了幾天有什么感想?黃炎培坦率地說:“我生60多年,耳聞的不說,所親眼看到的,真所謂‘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團體、一地方乃至一國,不少單位都沒能跳出這周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時聚精會神,沒有一事不用心,沒有一人不賣力,也許那時艱難困苦,只有從萬死中覓取一生。繼而環境漸漸好轉了,精神也漸漸放下了。有的因為歷時長久,自然地惰性發作,由少數演為多數,到風氣養成,雖有大力,無法扭轉,并且無法補救。也有因為區域一步步擴大了,它的擴大,有的出于自然發展;有的為功業欲所驅使,強求發展,到干部人才漸漸竭蹶,艱于應付的時候,有環境倒越加復雜起來了,控制力不免薄弱了。一部歷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榮取辱’的也有。總之,沒有能跳出這個周期率。中共諸君從過去到現在,我略略了解的,就是希望找出一條新路,來跳出這個周期率的支配。”黃炎培這一席耿耿諍言,擲地有聲。毛澤東高興地答道:“我們已經找到了新路,我們能跳出這周期率。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毛澤東的這番話,仍是至理名言。
毛澤東作為當代最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新中國的締造者、前無古人的政治家和厚今薄古的思想家,深知“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的道理。于是,他反其道而行之,革故鼎新,改弦易轍,別開生面,把治國理政的重點放在“治官”上,他把黨的各級干部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視為“人民的公仆”和“勤務員”,讓其必須接受人民的批評、監督和問責。而人民群眾則被尊為國家的主人,讓主人領導、監督、監管“公仆”和“勤務員”。這樣,就形成了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黨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為人民服務就是各級黨委和政府及每個共產黨員和國家干部的宗旨。
為確保黨和國家長治久安,防止重蹈 “人亡政息”的“歷史周期率 ”,毛澤東在建國之初就告誡全黨:“治國就是治吏,禮義 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將不國。如果臣下一個個都寡廉鮮恥,貪污無度,胡作非為,而國家還沒有辦法治理他們,那么天下一定大亂,老百姓一定要當李自成。國民黨是這樣,共產黨也會是這樣。”他還說:“誰要是搞腐敗那一套,我毛澤東就割誰的腦袋。我毛澤東若是搞腐敗,人民就割我毛澤東的腦袋。”
毛澤東這番話,蕩氣回腸,大氣凌然,振聾發聵。“治國就是治吏”, 高屋建瓴,寓意深邃,這無疑是毛澤東治國理政的一大絕招。通過新中國60年的實踐檢驗,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實踐檢驗證,它不但過去適用,現在適用,將來仍然也適用。尤其是在當下和將來仍然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歸納毛澤東治國就是治吏的思想,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認識:
一、從“吏”的作用上,看治國就是治吏。毛澤東說:“政治路線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因此,有計劃地培養大批的新干部,就是我們的戰斗任務。”“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們自己則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這一點,就不能得到起碼的知識。”“只有落后的干部,沒有落后的群眾。”從這些論述中我們可以看出,他認為把官吏管理好了,官場風氣匡正了,官員的表率作用增強了,老百姓就會一呼百應、不令而行,國家就會政通人和,社會就會安定和諧。否則,官員欺上瞞下,營私舞弊,利令智昏,胡作非為,其結果只能是“雖令不從”,民怨國衰,“四維不張”,最終必然致“黨亡政息”。新中國成立后,在毛主席共產黨的領導下,開展了三反、五反運動,整風反右運動,四清運動,以及持續十年之久的被稱為“浩劫”的文革等運動。這些運動,沒有一個運動不是治吏的運動。雖然這些運動存在這樣那樣的不足和問題,但它的目標始終是一致的,治吏的目的始終沒有動搖,這些都現了毛澤東治國就是治吏的根本思想。
二、從“吏”的地位上,看治國就是治吏。治國就是治吏,治國必須治吏,治國必先治吏,這是由其權力的特點決定的。莊子說:“聲色滋味權勢之于人,心不待學而樂之,體不待象而安之。夫欲惡避就,固不待師,此人之性也。”權力具有天然的擴張性和腐蝕性,擁有權力就擁有一切,喪失權力就喪失一切。權力這個決定生殺予奪的法寶,比金錢更具有吸引力,更讓人垂涎。然而,權利又是一把“雙刃劍”,只有受到有效監督、制約和被正當運用時,才能興利除弊、懲惡揚善、扶正祛邪、凝聚民心、匯集民力、造福人民。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建設取得了較快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有明顯的變化,但無須諱言的是,腐敗并未得到有效遏制,在某些時期、某些地方、某些領域甚至還呈蔓延之勢,主要表現在犯罪的人數越來越多,職務越來越高,金額越來越大,腐敗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的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一些官員不能夠廉潔自律,經不起執政的考驗,經不起改革開放的考驗,走上了腐敗墮落禍國殃民的道路,這說明什么?
三、從“吏”的特點上,看治國就是治吏。毛澤東說:“紀律是執行路線的保證”。俗話說:“嚴是愛,松是害,不問不管垮下來。”“久嚴不松,礪練精兵;久松不嚴,積重難返。”治官務必從嚴,要想把“治官”落到實處,必須 “嚴”字當頭,對干部嚴格要求、嚴格教育、嚴謹治學、嚴格管理、嚴格監督、嚴格約束、嚴格政紀、嚴格黨紀、嚴格法紀、嚴懲腐敗、嚴防變質。用先進的思想“訓官”,用透明的機制“督官”,用權力的分解“制官”,用嚴格的紀律“戒官”,使官員如臨薄冰、如臨深淵、謹言慎行、有所懼、不亂為,才能形成令行禁止的那樣一種局面,建設高素質的干部隊伍。毛澤東時代的各類紀律條款雖然不多,但是它非常管用,最關鍵的是它能夠得到人民群眾嚴格有效的監督,在公仆們的頭上始終懸掛著主人的家法——群眾運動和"四大”的“皮鞭”。在這樣的情況下,仆人們除了安分守己,老老實實、勤勤懇懇地勞作外,再沒有別的選擇。
四、從“吏”的歷史上,看治國就是治吏。共產黨的新中國,為什么能在建國后很長一段時間內具有較好的黨風、“官風”?主要是在毛澤東思想指導下,在“嚴”字上做了文章。據薄一波回憶,在公審劉青山、張子善的大會召開之前,曾有黨內的老同志找到薄一波,要其向毛澤東說情,是否可以不槍斃劉、張。當時,毛澤東說,正因為他們兩個人的地位高、功勞大、影響大,所以才下決心處決他們。只有處決他們,才可能挽救20個、200個、2000個犯有不同程度錯誤的干部。毛澤東砍了劉青山、張子善的兩顆人頭,不知讓多少官員警醒、多少人懸崖勒馬、多少人廉潔自律,至少換來中國官場二十多年的安定。毛澤東治國就是治吏的效果,最是體現在上世紀60年代的那次大饑荒中。官員雖然吃不飽肚子,但嚴格律己不貪不占;群眾雖然饑腸轆轆,但寧可挨餓也不偷、不搶。就是這樣,才使國家平安、穩定、順利地度過了中國歷史上從未度過的難關。歷史是一面鏡子,這面鏡子照射出毛澤東“治國就是治吏”的偉大作用和顯著成效。
五、從“吏”的現實上,看治國就是治吏。在這方面,我們必須清醒看到,在新的歷史時期,一些人的治國理政的觀念變得模糊起來,甚至本末倒置,又陷入“治國就是治民”的誤區,而且久久不可自拔。他們把人民當成“刁民”、“屁民”,把自己置于同老百姓對立的位置上,高高在上,濫用權力,官氣熏天,頤指氣使,壓制民主,堵塞言路,肆意損害群眾的正當權益,在“治民”上大做文章,以莫須有的罪名法辦不同意見者,用拘捕的手段阻止上訪人員,用黑社會組織強行拆遷百姓祖傳的房屋,等等,這些蓄意關閉社會穩定的“安全閥”、與民爭利甚至逼民自焚的作法,其結果只能是南轅北轍,“雖令不從”,“按下胡蘆起來瓢”,造成民怨四起。看看當前官民矛盾加深、警民沖突頻繁、無利益群體事件頻發、礦難噩耗頻傳、社會治安混亂、娼妓遍地、黑社會橫行、新三座大山、前赴腐后繼、貧富差距拉大等等,嚴重動搖執政黨地位的現實,那個不和當政的官員有關?!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治國就是治吏,治官吏務必從嚴,官風正則民風淳,官風邪則民風亂。對執政興國,最大威脅不是來自民間,而是來自官員的權力濫用、營私舞弊、貪污腐敗、“德之不修”。今天強調,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最關鍵的就是從嚴管理干部。愿各級黨委政府從毛澤東治國理政的絕招中受到啟迪。愿歷史的周期率不再重演。毛澤東的治國就是治吏的思想永照千秋!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