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改革進入攻堅階段
2005年成為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歷針對改革方向問題爭論最大的一年,這次爭論已經觸及中國社會各階層利益,而以中國是否需要進一步改革為焦點將此次爭論推至最高潮。中國政府最高領導者胡錦濤主席在中國的人大和政協會議上為這次爭論畫上階段性句號。隨即中央政府關于改革明確四點,第一,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第二,改革方案要科學并注意各方利益;第三,改革成果須惠及人民;第四,改革開放不能忘記經濟安全,掌握開放自主權。中國政府目前在確定共享式改革和均衡改革的戰略方向后,下一步關鍵在于如何實施,打破目前既得利益集團的壟斷格局,成為中國今后改革的關鍵,而這其中打破壟斷的關鍵在于中國政府進行自身政治體制改革的決心和魄力。
我們注意到,在中國兩會期間,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記者招待會上表示,作為人民的政府,應該接受群眾的民主監督,也包括在網上廣泛聽取意見。而同時一向語無遮攔的網民一反過去對改革失當、失誤的批評和責難,對政府工作報告更關注社會公平、讓全體人民分享改革和發展的成果給予積極的、建設性的評價。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國中央政府正在以更加透明和開明的方式,推進分享式改革的理念,力求激發民眾參與改革熱情和凝聚改革力量。 近年來中國經濟的粗放增長跡象日益明顯,廉價勞動力,廉價資金以及土地的大規模開發,這三點支撐著中國經濟的快速膨脹。而這種模式同時急劇消耗中國的綜合資源,轉變發展模式是中國政府多年前提出,為何至今非但沒有任何變化,相反隨著經濟增長,社會綜合問題日益嚴重。為此,如何扭轉改革中的利益失衡問題,使改革成為利益分享式的改革;使民眾能夠參與改革,改革管理機制;更為重要的是政治體制改革如何進行。
目前改革已經進入攻堅階段,二十多年的雙軌制改革,雖保證中國社會穩定,但時至今日偏離規范和法治的市場經濟,正在演變為所謂的權貴資本主義。要清醒意識到中國社會與改革面臨的問題,就需要看到社會結構發生的變化,使目前改革陷入困境的實際上就是權貴資本主義指導下的改革已經受到社會民眾的質疑。 在改革新階段關鍵要形成能夠保證改革目標得以實現的機制。目前改革已經進入全面建立新體制的階段,推進形成改革的新機制成為中國下階段改革的重點,這其中關鍵在于法制建設,而且是符合全社會發展共同利益的法制體系。中國的貧富差距問題不僅是某些政策失誤和偶然因素的結果,而且是不同社會群體在利益訴求過程中,利益被無償侵占,而這正是下個階段改革的關鍵,政府需要建立一個利益平衡機制,使得各利益階層都有合理的利益點。
中國已經進入利益博弈的時代,不同的利益主體追逐利益的行為,只要是合法的,就都是正當的。在這樣的背景下,不同群體均會利用改革的契機為己謀利,而這其中如何使得改革不會在實踐中出現變異,關鍵在于如何在改革推進的過程中,形成理性的監督機制。為此法制建設成為下階段的重點,而保障法制體系建設的過程中,不被任一利益集團操縱,關鍵依舊是中國的政治體制改革問題。 在新一輪的改革即將展開之際,作為中國改革旗幟的中央政府需要平衡各方利益,以確保改革的順利進行,為中國贏得世紀性的發展機遇奠定基礎;而其中我們認為在中國社會目前結構中,政治體制改革和法律體系改革將成為中國能否把握歷史機遇的關鍵點。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