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改革果真取得了很大成績嗎?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鄧公對世紀末中國所應達到的發展水平做出了戰略性規劃,并明確表示,這個目標對我們而言是雄心壯志,如能實現,則很了不起!今天看來,我們似乎可以笑老人家保守了——中國經濟的飛速增長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期。于是乎,有人欣欣然,以為一路高歌猛進的改革大業果真成績斐然,民族復興指日可待了。
他們似乎沒有考慮到,做出這番評估所根據的標準僅僅是單一的GDP指標,而“小康社會”的概念在小平同志那里本來擁有更為豐富的內涵和更為立體的把握。
對GDP的過分強調或曰GDP崇拜只會導致只有增長、沒有發展的惡果,因為只要它在神圣地增長著,其它諸如經濟結構是否合理、經濟效率和效益如何、單位耗能的多少和環境破壞的程度以及人民福利是否同步增長等問題顯然是不入它法眼的!蓋天上下,唯我獨尊!GDP就是人間至善、永恒真理!至于它光輝普照下的、由突破0.4警戒線的基尼系數所展示的一邊夜夜笙歌、一邊朝不保夕的社會圖景早已為它耀目的光環遮蔽了。
事情已經很清楚了,沒有了發展的增長勢必導致改革的異化、導致改革對其開創者初衷的背離——我恐怕它還是后二者的結果。
不錯,我們的經濟總量已經位居世界第七,我們打個噴嚏能讓世界感冒,可這一切能說明什么呢?在我看來,除了說明“我們是一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的國家”這一百年不變的國情外還能說明什么呢?事實上,任何一個市場經濟國家,只要它同時是一個地理大國并已具備一定的國民經濟基礎,那么幾乎都可以取得對應于其地位的同樣或類似的成就。印度可以,巴西也可以;土耳其可以,阿根廷也可以。我甚至認為這根本不能算作成就,只不過是接到了一個按線性函數關系、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地下落到我們口中的果子罷了。其實,只要看一看中國的人均GDP在世界排名中的位置,我們就完全可以對鼓噪一時的“盛世”論、“中國崛起”論做出正確的評斷了。
我絕對無意否認改革本身的必要,我只是想提醒一些人,即便按單純GDP標準衡量,這份答卷的成績也并不像你們想象得那么令人滿意。從縱向比較,在改革開放剛起步時,中國的GDP就已經位居世界第七,就連前市場經濟的毛澤東時代,中國的GDP也還將一大批發達國家甩在身后,而猶具諷刺意義的是1840年我們的GDP似乎還位居世界首位!從橫向比較,在上世紀70年代初,拉美一些國家就已經達到了我們現在的水平,而我們現在的水平也只相當于日本1960年的水平,我們至少要50年才能達到日本現在的水平,并且人家在這段時間里也不會白閑著。在“一天等于二十年”的今天,最好的結果也只是50年后我們和發達國家在各自基礎上實現同步升級而已。
這里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曾經站在和我們目前所處的同樣關口的拉美國家在達到了人均GDP1000-3000美元水平的同時落入了我們現在稱之為“拉美陷阱”的發展誤區,結果伴隨著貧富差距一度拉大到近乎荒誕程度的是因為后勁不足而造成的國家發展長期停滯。所以,當下水平什么都不能說明,它只有在比較中才能獲得語境、才具有意義、才可能被理解或解釋。再沒有比由盛轉衰更容易不過的事情,從開封到紐約絕對如過眼云煙。
因此,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我們必須懂得,中國龐大的經濟總量和政治大國的地位可能會使世界無法忽視我們的存在,但真實的中國地位卻無論如何都反映在馬來西亞受辱的中國婦女身上。
2005/11/23.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