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國經濟的對話----VII
袁大成
乙: 討論中國的經濟改革,就不能不談中國的對外開放。幾乎從改革一開始,對外開放以及發展外向型經濟就成為中國的經濟改革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到了一九八七年,中國的理論界更提出了“走國際大循環的路子”的響亮的口號,并具體地提出了以“沿海為弓,長江為箭”的設想,以促進中國經濟朝外向型經濟的轉變。這一口號和設想立刻得到了中國領導層的贊同。中國政府及其經濟學家們相信:憑借著中國的豐富資源和廉價勞動力的優勢,一定能使中國的產品象拳頭一樣地打入國際市場去,從而帶動整個中國經濟的發展。總之,走外向型經濟的發展道路已成為中國經濟的發展戰略。這些年來,特別是中國沿海地區的發展經驗表明:走“國際大循環”的路子,發展外向型經濟,的確不失為一個好辦法,因此受到國內外廣泛的好評。
甲: 中國在經濟改革的過程中,提出了要把中國經濟轉變為外向型經濟的發展戰略,主要是由兩個因素促成的:第一個因素是近幾十年來,日本和亞洲“四小龍”的經濟迅速發展,引起了世界各國的屬目;而這幾個國家的經濟都是外向型的。因此,中國試圖也模仿日本和“四小龍”的經驗,提出要走外向型經濟的發展道路,則是很容易理解的事了。第二個原因則深深地隱藏在中國經濟所包含的內在矛盾之中。我們在<對話III>中曾分析過:長期以來,中國經濟在企業式的資本主義經濟的思維方式的統治下,整個國民經濟由于一味追求產出大于投入的高效率,怎樣導致了中國經濟的失衡,使得中國經濟因為國內市場的相對狹小而無法取得長足的發展。這種經濟失衡必然會驅使著中國經濟遲早要象當年的英,法,德,日等國一樣去拼命開拓外部市場以實現均衡。實際上,這種由于資本主義經濟思想的統治而造成的整個社會經濟的不均衡 —— 正如我們在<對話III>中所指出的那樣 —— 正是長期以來的中國經濟中所存在的基本問題之一。因此,盡管在改革之初,中國也曾提出過學習南斯拉夫,匈亞利等國的經驗,然而,由于這些經驗沒有觸及到中國經濟中所存在的任何基本問題,所以并沒有對中國經濟產生什么影響。后來,中國又轉而學習日本和亞洲“四小龍”的經驗來搞外向型經濟,卻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在我看來,這顯然是和中國經濟因此突破了國內市場過于狹小的限制,從而使中國經濟的失衡得以緩解有關。的確,中國之改革開放以來,國內生產的迅速增加是和中國產品作為“拳頭”產品大量地涌入國際市場分不開的。然而,盡管如此,我還是不得不說,對于中國這樣一個國家來講,走外向型經濟的發展道路并非是更佳選擇,尤其對于中國目前這種不惜代價,近乎發狂般的“外向熱”講,更不可取。
乙: 這又是為什么呢?既然日本和亞洲“四小龍”等國都可以靠外向型經濟發展起來,為什么對中國就不可取了?很難想象,在商業如此發達的時代,一個國家沒有了出口和國際貿易,其經濟如何實現增長?
甲: 不要把出口和國際貿易對國民經濟的增長的作用看得那么至關重要。到目前為止,人類還沒有星際貿易,難道地球經濟就不能增長了嗎?
至于日本,亞洲“四小龍”那樣的國家和地區走外向型經濟的發展道路是有其原因的。一般來講,需要靠外向型經濟來維持和發展的國家有以下三種類型:
第一種是自然資源貧乏的國家,如日本,亞洲“四小龍”及其它一些情況類似的國家和地區。這些國家有的除了人力和陽光那樣的一些資源以外,其它自然資源都很貧乏;它們所需的絕大部分原料和能源都依賴于進口。因此,處于這種情況的國家和地區建立外向型經濟無疑是應該的,也是迫不得已的。實際上,這樣的國家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就象一些大工廠一樣,只有在國際市場上靠原材料和制成品的“國際大循環”才能謀生。然而,即使如此,這些國家也沒有搞得象中國那樣,為了向國際市場傾銷自己的產品而硬要維持什么廉價勞動力的“優勢”;否則,跑到日本去的中國船民,被遣送回國時就不會聲嘶力竭地高喊:“我是越南人,不是中國人”了!
第二種類型是自然資源比較單一的國家和地區,如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等。這些國家有的雖然富有象石油那樣重要的資源,但是,石油卻不能喝,也不能制成鋼鐵,水泥等等那樣的基本工業原料。因此,這樣的國家需要外向型經濟也是應該的和迫不得已的。
第三種情況是人口過少的國家。這樣的國家有的盡管資源豐富,但由于國內市場過于狹小,就沒有必要從飛機到輪船什么都要靠自己來制造,相反,它們若發展一些有比較優勢的產業,以出口換會自己所需的其它產品,將比一切都靠自己生產更經濟,更合理些。
中國就不同了。中國既不象日本,亞洲“四小龍”那樣幾乎沒有什么自然資源,也不象中東產油國那樣資源過于單一。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資源齊全,并且具備了相當完整的工業體系的大國,為什么不能以自己本身內部的需求來主導經濟的發展,卻要拼命維持廉價勞動力的所謂優勢,去向海外傾銷自己的產品呢?
乙: 中國人沒有錢啊!不外向哪兒來錢呢?這些年中國沿海地區多虧了外向型經濟才富起來。如果沒人買我們的東西,中國不就更窮了?
甲: 你所說的情況正表明了我們在《對話III》中所指出過的中國經濟中的具備問題之一,即:中國經濟本身的不平衡性矛盾。我在《對話III》 中已經指出:這個問題的產生是由于長期以來,中國政府及其經濟學家們一直沿用工廠主式的思想來指導中國經濟,一味把國內群眾的工資壓到盡可能低的水平上,從而破壞了中國的國內市場,使得中國經濟無法在國內市場上實現均衡。這種由于一味追求更高的剝削率而造成的經濟失衡,在過去使得中國的社會生產變成了一個面向倉庫的“積累狂”,在今天又驅使著中國的生產變成了一個面向國際市場的“外向狂”。實際上,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中國政府肯花錢雇人把國內群眾買不起的過剩產品倒入海里,都可以刺激生產的運轉,那種以及其低廉的價格“優勢”大舉向海外市場傾銷的辦法,當然總比讓生產陷入停頓“好”點了。
如果要說這是中國人沒錢買造成的,那么,為什么不給他們多點錢去購買呢?如果要說中國人錢多了就會引起物價上升,通貨膨脹,,那么,把產品不遺余力地傾銷出去,不一樣要在國內市場上造成商品短缺,物價上漲嗎?既然中國有那么多的產品急于外銷出口,既然中國人自己的生活水平在世界上還低的可憐,那么,為什么還非要等把中國的產品大量地廉價傾銷出去以后,中國人才能富一點呢?
問題的實質在于:正象任何一個工廠主都要拼命設法壓低其工廠的工資成本一樣,滿腦子工廠主式的思想“原理”的中國政府及其經濟學家們當然要把中國勞動力的廉價當作“優勢”來保持了。因此,在中國政府看來,既然中國的廉價勞動力們已經能靠那點糊口的工資活下去了,再給他們多點錢去把自己的產品買走,豈不是多此一舉的浪費!既然中國的產品在國內市場上售出后所撈回來的錢本來就是中國政府自己發出去的,那么,這樣的撈錢方法豈不是毫無疑義的循環?還不如把產品賣到海外去,即使賣得再便宜,那也是外匯啊!難怪中國政府要那么著迷“有本事應該去賺外國人的錢”這一類“響亮”的口號了!
至于說什么中國的產品如果不出口,中國將更窮,那不過說明了中國經濟還沒有擺脫資本主義企業經濟的窠臼。實際上,在中國這樣瘋狂的“外向熱”的驅使下,中國經濟將會變成一個對外出口的大工廠,一個驅使著無數廉價勞動力的血汗工廠。這樣反而會使中國的生產水平同國內群眾的消費水平相脫節;因為,既然那種一味追求剝削效率所造成的經濟失衡可以通過對外出口來消除,那么,中國生產的發展就更沒有必要同國內消費水平聯系在一起了。事實上,自八十年代中期以來,中國僅紡織品的出口額每年就達一百億元以上;然而,也就是在一九八六年,我的一位同事去湖北鄂西出差,卻看到那里的農民們由于沒有被子蓋,晚上凍得只好和豬睡在一起!與此同時,中國每年都有許多紡織廠因為外國人的衣服太多了而陷入困境。結果弄得許多中國人更加相信:沒有外國人來買中國的東西,中國就更窮了。的確,中國這樣靠廉價勞動力的“優勢”,向國際市場大力傾銷中國產品的所謂外向型經濟道路,將使中國經濟越發陷入因自身的不平衡性而越發依賴外向不可;而中國經濟越要外向,就越需要保持勞動力廉價這一“優勢”,從而使中國經濟的不平衡性矛盾更大,結果形成一個循環。如此下去,中國最后可能落到一個資源耗竭,環境污染,人民依然貧窮的境地。因為,這種貧窮正是中國的產品在世界市場上保持廉價“優勢”的前提。
乙: 你不要忘了:出口可以換回外匯啊!外匯不就是錢嗎?有了錢怎么會窮呢?難道外匯收入不可以用來購買外國的商品嗎?再說中國的發展需要資金,沒有錢中國怎能發展呢?中國沿海地區在這些年間的發展,不正是靠了外向型經濟才取得的嗎?
甲: 如果在古典重商主義經濟學家們看來,財富就是貨幣,就是金銀,那還多少有些道理。因為,在那個時代貨幣不但是交換的媒介,而且作為金銀,它還是一種有限的資源。當金銀繼續充當世界貨幣時,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這種有限的資源越來越升值;因此,金銀貨幣還是一種可升值的儲藏手段。但是在今天脫離了金本位制的紙鈔,完全可以根據需要而大量地印出來。如果中國的出口只是為了賺取被稱作“外匯”的紙鈔,那么,任何國家都樂意做向中國出口紙鈔的出口國。當然,中國也可以用這種紙鈔來購買其它國家的商品。但是,問題正在于:象中國這樣靠著廉價勞動力的“優勢”的作法,必然使中國在國際貿易中自處于被剝削的態勢之中。因為,當中國拿著靠自己的廉價勞動力的“優勢”辛苦掙回來的那點外匯來到國際市場上時,由于其它國家并沒有中國那么廉價的勞動力的“優勢”,所以,中國購買這些國家的商品時,當然無法指望這些國家的產品的價格會象中國的產品出口時那么低廉。舉例來講,比如,中國自八十年代中期以來,已經開始向國際市場出口彩色電視機,同時,中國也從國外進口彩色電視機,如荷蘭的菲利浦彩電,日本的索尼彩電等等。由于中國的工人們的工資只是荷蘭,日本等國的工人們的工資的百分之一,假定這種“優勢”使得中國制造的電視機的成本只是荷蘭和日本的電視機的成本的十分之一,那么,即使中國以100%的利潤的價格出口自己的電視機,而荷蘭和日本僅以成本的價格向中國出口它們的電視機,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也只能每出口五臺電視機才能換回一臺電視機。這顯然是一種不平等的交換。在同類產品的交換中,這里面所包含的不平等性質看得比較清楚。然而,在不同種類的產品的交換中,這種不平等性依然存在。這種不平等交換有兩個內容:第一是勞動時間的不平等交換;就是說,在這樣的交換中,實質上是用中國工人們一個月或者更長的勞動時間去同高工資國家的工人們一天或更短的時間相交換。這樣的交換關系將注定了中國的國民生活水平大大低于高工資國家的國民生活水平。中國人怎能不窮?第二個是物質資源的不平等交換;就是說,中國勞動力廉價的“優勢”,使得中國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格外低廉,使得中國出口大量的物質產品所得到的外匯只能買回其它國家很小量的物質產品,從而使中國在物質資源上受到其它國家的剝削。長此下去,中國怎能不窮?事實上,中國的產品經過遠洋運輸,加上關稅和外國老板們的利潤等等之后,出現在國外的零售店里的最后價格,還使得國外的消費者們感到驚人的便宜。不管中國政府和企業在出口這些商品時所獲得的利潤率有多高,這些利潤,歸根結底都是來自中國的廉價勞動力們的血汗。這只要看看那些生產出這些產品的苦力們,在污染越來越嚴重的環境中,怎樣擠在僅幾平方米的住房中過日子就可知道了。然而,盡管中國勞動力的廉價幾乎是舉世難匹的,在瘋狂的“外向熱”的驅使下,中國的許多產品還更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向外出口。在中國政府對出口企業以各種形式的補貼的大力支持下,許多企業不管以多么虧本的價格出口,也照樣可以從國內的補貼中撈回來。聯想到中國國內物價騰飛下的小民百姓的艱辛的生活,這種不計代價的出口狂熱就過于本末倒置了。
如果說,這種瘋狂的對外傾銷可以帶來中國經濟的發展所必須的資金,那么,這種辦法即使在可以成立的范圍之內,也是繞了一個彎路。我們在《對話I》中已經提到過:如果中國經濟因缺錢而無法發展的話,那么就應該再印些錢以供需求,這就象其它商品方式短缺,如果有條件可以制造出來,就應該去制造出來一樣。既然中國有權發行自己的貨幣,為什么還要因為缺錢而弄得中國經濟無法發展呢?
其實,在我看來,既然現在的中國這么愛美元,那么,即使美國因此變成一個鈔票出口國,對美國來講真不算壞事。只要美國保持其高工資的“劣勢”不變,并以延長其工人們的假期的方式來解決失業問題,那么,其它國家,比如中國,拿著靠自己的廉價勞動力的“優勢”辛辛苦苦掙來的美元來到美國的市場上時,就會發現:還是把那些由中國出口去的商品買回去“轉內銷”更合算。
乙: 但是,中國的發展需要外國的技術啊!中國只有通過外向型經濟賺取了外匯,才能購買外國的技術。中國現在憑著自己的廉價勞動力的優勢大力出口換匯,也是為了進口技術,從而是中國經濟能更快的發展所采取的有效辦法。中國經濟今天之所以還不夠發達,人民之所以還很貧窮,不正是由于中國的技術落后所造成的嗎?
甲: 如果中國要從國外引進技術,那么,誰也不會反對。的確,許多國家通過大量進口技術大大加快了其工業進步的步伐。比如,日本在戰后所取得的工業進步中,引進技術就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盡管如此,從一九五O年到一九七五年的二十五年之中,日本為大量引進外國的新技術所付的費用只有五十八億美元而已<1>,平均每年不過2.32億美元。另外,中國在五十年代也從蘇聯貸款14.27億美元用于156項重點工程的建設;大大地促進了中國工業化建設的發展。這些例子都說明了合理地引進外國技術,無疑對工業化進程有積極的作用。但是,這和外向型經濟是兩回事。外向型經濟指的是一個國家的經濟模式,或者發展道路。這種經濟模式或道路,就是要使一個國家的經濟象一個大工廠那樣,靠著外部市場的需求來帶動發展。這是當前世界上部分國家所采取的發展模式。這些國家采取這種模式當然有著各自的原因。但是,對中國來講,是否也一定要走這條道路,那還需要充分地討論才行。
話說回來,把中國今天的經濟落后和人民的貧窮歸咎為技術落后,,那也是過于缺乏分析。技術只有在這樣的情況下才能限制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即沒有某項技術,就無法制造出人們所需的某項產品來。如果中國有技術可以制造出一臺電話機的話,那么,就應該可以造出1000萬臺電話機來;如果中國有技術可以蓋出那么多的五星級賓館,那就不能說蓋不出普通的住房來;如此等等。然而,盡管中國有那么多的家庭還是三代人擠于一室,中國的許多建筑公司卻因搶不到活干而陷入停產的境地,那就再也不能用缺乏技術來解釋這一切了。其實,要論技術,中國現在的技術綜合水平要比目前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技術水平強得多;然而,中國人的生活水平卻落到世界絕大多數國家的后面。這顯然也是不能用技術怎樣解釋的了。
談到這個問題時,總有人要和我硬爭,說中國的確缺少這個或那個技術,試圖證明中國人窮的有理,或者非得要搞外向型經濟不可。當然,我并不否認,今天的中國還會缺少這項或那項技術,就象當今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國家都會缺少某些技術一樣。但這最多只能在生活的這個點或那個點上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影響。比方說,如果中國人今天還不會制造鉛筆,那就不應該影響到人們的穿衣取暖方面;如果中國至今還不會制造原子彈,那也不應該使得中國人因此就沒有房子住。實際上,人們只要環顧一下自己的居室,就很難發現人們日常生活所需的什么東西需要多么高深的技術才能造出來。那么,中國要改變人民的貧窮面貌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呢?
其實就中國的情況來講,正是中國的經濟學家們所主張的廉價勞動力的“優勢”,使得中國的市場缺乏有效的購買力;這不但限制了中國許多生產部門的發展,而且也限制了許多新技術的使用。盡管這種所謂的“優勢”可以幫助中國的產品以極其便宜的價格大量地傾銷到海外市場去,但也使中國自己的技術人員,專家,醫生,工程師等等大量地流失到沒有廉價勞動力的“優勢”的國家去。這種由于生活水平的巨大差距所造成的技術人材的大量流失,對中國的技術進步和人民生活的影響將是深遠的;中國不久將會感到其嚴重性。
乙: 那么,為什么其它國家也都爭著出口呢?為什么美國和日本為了進出口的差額爭吵不休呢?日本也是靠自己的勞動力比美國的勞動力廉價的優勢才占領了美國的市場,為什么人們都說是日本人賺了美國人的錢,而不說是美國人剝削了日本人呢?
甲: 中國人看到美,日等國為了它們之間的貿易差額爭吵不休,就以為這表明了出口越多越好,于是也仗著自己廉價勞動力的“優勢”而夾進去湊熱鬧,還以為這樣一來,中國就可以成為第二個日本。這樣的想法也實在太幼稚了!其實,人們看到日本經濟對美國市場的依賴只是看到了事物的一方面;事物的另一方面則是日本的經濟更依靠著同其它具有更廉價的勞動力的“優勢”的國家進行貿易的支持。否則,如果日本只憑自己的勞動力比美國等國的勞動力廉價的“優勢”同沒有這種“優勢”的高工資國家進行貿易,那么,在勞動生產率大致相等的情況下,日本在這種貿易中永遠處于被剝削的不平等的交換關系之中;日本人也將永遠生活在這種“優勢”中不能自拔!整個日本最多只能是一個雇傭著千萬個廉價勞動力的大工廠而已。因此,盡管日本把美國,西歐等國當作其出口換匯的來源,但日本并不愿意多從這些國家進口高工資生產出來的制成品,而只愿意購買第三世界國家的更“優勢”的產品。就象日本在同第三世界國家的貿易中,日本處于有利的態勢一樣,美國當然也愿意讓日本購買美國那些沒有“廉價優勢”的產品。要知道,美國壓迫日本購買美國制造的汽車時,并不是象中國那樣靠廉價勞動力的“優勢”,使其汽車變成廉價的“拳頭”產品來打入日本的市場,而是硬要日本按美國所出的價格購買。這就象我剛才所舉的電視機的例子一樣,這種交換所包含的不平等性是顯而易見的。兩個國家當然要爭吵不休了。另外,美國做為一個存在有多元利益的國家,其國內的汽車集團的利益也希望能得到保護,而且,這還關系到數以十萬計的工人們的就業問題等等。在資本主義生產時代,一個國家在對外貿易中出超,可以使其內部經濟的不均衡性矛盾得以緩解,有助于實現充分就業;相反,入超則給國內就業帶來不利的影響。這方面的例子很多,最明顯的,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后,作為戰爭賠償,英國從德國獲得大批的船只,結果卻使的數以萬計的英國造船工人們失業,其連鎖效應,更使得整個英國經濟遭遇到極大的困難。這當然不是英國吃了德國的虧,而是進口的增加加劇了資本主義經濟本身所固有的不平衡性矛盾而已。就象資本主義國家在生產過剩的危機期間,把產品倒入海里都可以對經濟的好轉有幫助一樣,增加出口有助于緩解資本主義生產本身所固有的不平衡性矛盾,減輕國內的失業問題。總之,西方國家為了貿易的差額而爭吵的原因很多,中國人不能看到這一情況就簡單地認為:它們既然如此爭吵,可見還是出口越多越好。
總之,在國際貿易中,越是有著廉價勞動力的“優勢”的國家,越是越是處于受沒有這種“優勢”的國家的剝削之中。因為在這種基礎上所建立的交換關系是不平等的。因此,如果中國只靠著驅使自己的廉價勞動力來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那么,中國在國際貿易中的絕大多數場合,都會受到不平等交換的剝削。從實質上來看,無論中國政府從這種交易中賺了多少錢,其實都只是來自中國自己的廉價勞動力的血汗而已,并非“有本事賺了外國人的錢”。實際上,由于中國勞動力的廉價“優勢”幾乎是舉世無雙的,那么,唯一能使中國政府從國際貿易中獲利的源泉,也只能是中國自己年廉價的人力和物力資源罷了。
乙: 但是,沒有外向型經濟,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是可能的嗎?通觀世界近代史,哪一個國家的工業化過程不是在外向型經濟的帶動下完成的?中國要實現“四個現代化”,在對外開放中吃點虧也是值得的。否則,中國怎能趕上世界先進國家呢?
甲: 我們在《對話III》中討論過資本主義經濟本身所固有的不平衡性矛盾,怎樣驅使著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非要依靠一個外部市場的存在不可。因此,西方一些國家的工業發展過程緊密地同海外市場的開拓聯系在一起是毫不足怪的。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其沿海地區的經濟迅速發展也是靠這外向型經濟突破了以往中國國家資本主義經濟所導致的國內市場的相對狹小的限制才取得的。但是,這一切經驗都不足以證明:對于中國這樣一個具有相當完整的工業規模的人口大國來講,其經濟發展非要通過目前這樣不惜代價的外向狂熱的帶動不可。其實,人們從上述經驗中所應該得到的真正啟示是:對于市場經濟來講,一個有購買力的市場是任何國家的經濟發展必不可少的前提。以中國的情況來看,這個市場完全可以以國內市場為主。
不能以為,任何國家都得靠外向型經濟才能發展,就象不能設想沒有星際貿易,地球經濟就不能發展一樣。實際上,在上一世紀時,當英國等工業化國家為了拼命爭奪世界市場而弄得焦頭爛額時,美國卻正是以自己的國內需求為主導而迅速發展成為今天的世界第一富強國家。當然,美國當時正處于殖民地的開拓時期,具有國內市場正在不斷擴大等優越條件。然而,中國也更具有這樣的條件。事實上,中國現在的人口比上一世紀歐洲工業革命時期的全世界人口總和還多;中國人的大多數還處于貧困之中;中國的國內建設還有大量的空白需要填補;為什么中國經濟非要依靠對外傾銷才能發展,而不去走以內需為主導的內向型經濟的發展道路呢?內向型經濟不但使中國避免了資源的大量流失,而且可以使中國的生產水平同國內人民的生活水平更直接更緊密地聯系起來,從而使中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更迅速,更協調;所付的代價也更少。至于內向型經濟內部的經濟平衡問題,我在以后再作專門討論。
總之,不象日本和亞洲“四小龍”等國家,中國的自然資源很齊全,這使中國具備了經濟發展的重要的起始條件。另外,中國人口眾多,人民生活水平還很低,則使中國具備了經濟發展的重要的終端條件。從工業化的水平來看,中國早已走過了工業化的初始階段,已建立了相當完整的工業基礎,并且具備了自我發展的能力。有了這樣的條件,中國還一味以廉價勞動力的“優勢”去走外向型經濟的發展道路,那就是走彎路了。實際上,中國的勞動力的廉價早已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劣勢^{顏色=0},它使得中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受到國內市場狹小的限制,從而使中國經濟在無法靠國內市場內的需求來實現均衡的情況下,只好拼命外向。這實在是人們的頭腦仍然沒有擺脫資本主義經濟的思想模式的影響的結果;此外證明不了其它任何東西。
乙: 那么,你是否主張中國不要搞對外貿易,重新回到過去那種自給自足,關閉自守的封閉狀況去?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