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劉紅鷹 網易財富中心總監
袁衛東 《21世紀商業評論》編委
邵穎波 《21世紀經濟報道》評論員劉紅鷹
任志強在上周六舉行的“2005首屆中國地產品牌價值評估與品牌評選活動”論壇上表示:“房產就該暴利”,同時,在最近普華永道的“全球最受尊敬企業”2005排行榜的第一名是微軟公司,我們都知道微軟是一家利潤極高的“暴利”公司。我們怎樣看待任志強的言論,又怎樣看待“暴利”這個詞呢?
袁衛東 在中國,房地產業真正悲哀的是它基本上被視為政經結合中的依附型商業。
沒有在現場,沒有任志強的完整發言記錄,從媒體現場報道的文字上看,任志強公開、"坦率"的說了一句話:沒有巨大的利潤支持,無法建設品牌,因此房產品牌就應該是具有暴利的。如果在一般的商業邏輯上理解這句話,可以說似是而非,但在持續以久的充滿火藥味的中國房地產的大爭論背景下,就不免升級為其他問題。在這里也不想再重復諸如為富人造房子,還是為窮人造房子的那些爭論。而追問到底有沒有合理的暴利,更是一個偽問題。
一切的根源都在于房地產業深陷于中國式政經結合中誕生的畸變,從商業到價值本身。
表面上看,房地產企業呼風喚雨,概念千變萬化,改造著我們身在的城市化空間,數量龐大老板的登上各種富豪榜,各種論壇,其在中國式的政經操控的巨大空間中異常的崛起。但到一定階段就成為宏觀調控的對象,被視為產生銀行和金融風險的危險地帶,被中央政府嚴厲的喊話和制裁,因為在拆遷中,官商勾結式的叢林法則,在商業銷售中的欺騙法則,被社會和輿論強烈批評。
人們會把矛頭單向的指向一些地產商人。但根子可能還在于這個行業一開始就包含的深度政經勾兌。這讓那些建立品牌的商業邏輯每每錯位,讓企業的價值本身真正無法植根。正如,被宏觀調控的房地產業,一開始就是各級政府共識的支柱產業,就像當年為了誘導出居民在銀行中龐大儲蓄,大興教育產業化一樣,后來的結果有目共睹。
在中國,房地產業真正悲哀的是它基本上被視為政經結合中的依附型商業。
邵穎波 應該怎樣衡量一件商品的價格是否合理?
暴利這個詞本身代表了罪惡。所以,我們一旦猜測并且找到了一些可以印證房地商賺取了暴利的事實,那我們就要把他們恨到骨髓里去了,在我們消費者來說這是完全應該的。但話說回來,他們因為你恨他而惱羞成怒同樣是順理成章的,因為在他們自己和他們的朋友看來,他們不僅不是惡人,不是罪者,而且是為社會做著最大貢獻的人,誰敢不承認房產地業在中國現代經濟中的支柱作用?
其實,我們可以拋開房子這件特殊的敏感的商品,問一問,對于一般的商品來說,到底什么是合理的價格。
從消費者的角度看,買不起的商品價格就是不合理的。從商家的角度看,利潤沒有超自己的預期的就是合理的。這很自然。政府管制價格,總希望用一種辦法控制商家的利潤,比如生產一臺電視機,最好的價格是在總成本之上加上百分十來賣。高了群眾有意見,如果一臺只賺5元錢,它又擔心廠家會破產,出門無法和外企競爭。總之,我們習慣于一件商品的價格應該用成本加利潤來計算這樣的種傳統邏輯。
但是商業活動本身太復雜了。前年我質問安利全球副總裁價格問題,他的說法就跟這種邏輯完全對不上了。他認為合理不合理要市場說了算,價格不合理商品就賣不出去。賣出去了就合理。我說不對,有很時候不合理的商品照樣賣得出去,因為商家有很多辦法做到這一點。他的回答是,那樣就增加了商家的成本,利潤還是要被迫降下來。到底怎樣好呢,商家最終都能做出正確的選擇,因為它除了賺錢以外,還要想到有人競爭。
房子的價格怎樣,地產商是惡人還是被冤枉的人,是不是有些暴利本身的存在是合理的,我覺得這都是很難一下子說清的,不過,我們得承認,確實有不同的理論體系來論述價格的合理性。
背景任志強怒火中燒情緒接近失控:房產就該暴利
“房產品牌就應該是具有暴利的。”在上周六舉行的“2005首屆中國地產品牌價值評估與品牌評選活動”論壇上,房產商任志強的一句“表白”令舉座皆驚,而其發言后的斷然離場,更使“對頭”易憲容為失去了反擊的機會而連嘆可惜。[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