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思潮 > 思潮碰撞

勞動本義新論

宋昌發 · 2005-09-19 · 來源:本站原創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勞動本義新論
宋  昌  發
我們知道,不管是什么的樣人要想正常地生存下去,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從事其他的社會活動。而在人的日常生活中,與吃穿、住行、用等有關的所有物品,無一不是廣大人民群眾通過辛勤勞動所獲得的結晶。但是,在古今中外的所有實際生活中,隨時隨地都能找到有些人的辛勤勞動,有時卻并不能獲得應有的勞動成果。這種現象不僅在工人、農民、商人們那里可以找到大量的例證,而且還可以在市場經濟制度較規范的國家里的資本家們那里找到大量的例證。但是,在我們國家的現實生活中卻出現了另外一些非正常的現象,如:有些已破產、倒閉企業的廠長、經理們,有的不但沒受到破產、倒閉的牽連,反而還會因禍得福。工人下崗失業,而他們照常調工資、吃喝、玩樂,有的還可以再調到其它部門、單位繼續當他的領導,這些也就是現在人們經常議論的話題--"富了方丈,窮了廟",這樣下去勢必會給發展社會生產力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究其原因,當然這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所引起的。但我認為:人們在認識上的模糊,尤其是對"勞動"這個概念所代表的本質含義上的認識的不足,更是其中最為關鍵因素之一。在古今中外所有的社會實踐中,所有參加社會生產勞動的群眾,雖然他們也都付出了辛辛苦苦的勞動,但是他們各自所獲得的勞動報酬卻大不一樣。有的人有時會獲得了一定量的勞動果實(存有多少之別);而有的人有時則會一無所獲;也有的人有時還會給自己或他人造成一定量的損失。因此,傳統上把"勞動"這個概念解釋為"人類創造物質或精神財富的活動"既不夠全面,也尚欠準確。
同樣是勞動,但所表現出來的效果卻各有不同。而從所有勞動(體力或腦力)者的感受、體會來看,他們也都消耗了一定量的體力、腦力,或者說都付出了一定的辛勞。因此,我認為"勞動"這個概念應被概括為:人類為了適應生存發展和新陳代謝的需要而必須無條件地進行著的體能消耗過程。同時,"勞動"又可包含人的一生所有生命現象的變化過程。在人的一生中,不僅勞動需要消耗體能,就是穿衣戴帽、吃飯睡覺、洗臉刷牙、生理代謝也需要消耗體能,還有,唱歌跳舞、說話講演、吹笛彈琴、打牌下棋、讀書寫字、思考問題、造謠賭博、偷拿搶奪等都需要消耗體能。據此,我們還可以把"勞動"這個概念的含義擴展到整個生物界的生命現象之中。因為,在所有的生命現象之中都要或多或少地消耗著一定數量的生物能才能維系著生命的存在。因此,又可把"勞動"的含義概括為:"生物界里的生物,為了適應生存發展和新陳代謝的需要,而必須進行的生物能的消耗過程。"生物能有消耗也應該要有補充才對,而這里所涉及的問題,其實也就是現代生物學所研究出來的成果--即從宏觀上來看:生命現象的變化過程,其實就是整個生物集團與周圍的自然環境進行著經常性的物質、信息和能量的交換過程;而從微觀上來看,則是生命活動的主要物質的蛋白體,在進行自我更新所要進行的同化和異化過程的具體表現。同化(生物能的補充)作用是有機體從外界環境攝取物質進行改造、吸收,變成機體的組成部分,并把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貯存起來的過程;異化(生物能的消耗)作用則是將有機體內的物質進行分解、破壞,把其中的能釋放出來的過程。而這兩個過程是相互相成的,他們之間的矛盾統一,決定著生物體的性質,推動著生命現象變化和發展。所以說,生物能的消耗(或異化)和補充(或同化)所代表的意義雖然是相反的,但是它們所反應的對象卻是同一事物的兩個不同的側面。因此,我們只要弄清楚其中一個方面的問題,另一方面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也就是說,任何一種生命現象過程,在其能量消耗的過程中都會伴隨有能量的補充。至于到底是能量的消耗大于能量補充呢?還是能量補充大于能量的消耗?那要看每個生命現象本身的質量和效率以及它自身所處的生存環境情況的如何而定。如果這個生命現象本身的質量好、效率又高,它所處的生活環境也比較地適宜,那么,從總體上來說,這種生命現象在發生變化的過程中所補充的能量就會大于它所消耗的能量,相對來說,這種生物的生命現象就處在生存發展的旺盛期,繁衍后代的能力就會強、數量也會多、成活率也會很高;反之,這種生物的生命現象不但難以旺盛起來,反而還會慢慢地衰敗直至滅亡;而對于人類來說,如果人們的勞動"所得"不能解決自身基本生活需求的話,那么他們就只能忍受貧困或無法繼續生存下去。
有了以上的分析,現在我們再來比較一下"勞動"與"運動"這兩個概念之間的異同點。通過以上的分析與比較之后便可發現,勞動和運動這兩個概念之間,既有很多相似之處又有明顯不同的地方。如:人們所進行的各種體育運動和鍛煉身體的活動,按照新概括的勞動含義來規范的話,都可被稱之為"勞動"。因為,任何一種體育運動和鍛煉身體活動,其實都是一個體能消耗的過程,所以,人們所進行的這樣的一些運動項目也可被看作是一種勞動現象。這就是"勞動"和"運動"這兩個概念之間有相同之處的原因所在。但是,"勞動"與"運動"這兩個概念之間還存在著更多的差異。"運動"--是指宇宙間所發生的一切變化和過程,這些變化過程,有的主要地是在太陽能、水能的作用下進行的;有的則主要地是在海洋能、地熱能的作用下進行的;也有的主要地是在核能、電磁能等作用下進行的。在過去漫長的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之中,由于人類社會實踐的不斷深入和認識上的逐步提高,人們對自然界各種物質運動形態的基本規律已進行了卓有成效的理論概括,現已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基礎科學體系。這其中包括: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學等學科,這些學科為人類的社會生產提供大量的理論基礎,對人類生產實踐的發展,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而"勞動"則只能是在生物能的作用下進行,且也只能代表生命現象中所發生的一切變化和過程。這也是人們為此而專門創立起"生物學"以及與之相配套的生物物理學、生物化學等學科對其進行研究探討的原因所在。當然了,在整個自然界里更多的物質運動形態并不是只在某種單一能量(或動力)因素的作用下進行的,而較多的則是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能量(或動力)因素,彼此間相互作用(或影響)下而發生的。這也許就是人們常說的"樹欲靜而風不止"這句話所代表的本質含義吧?同時這也許又是人們常說的"物質的運動是絕對的,而靜止則只能是相對的"原因所在吧?這表現在研究自然界物質的運動或運動的物質的各種專業學科的發展上,既有逐步分化的勢頭;又表現在各種學科之間的相互聯系和相互滲透走向整體化的趨勢。在自然科學方面,現已出現了許多邊緣學科,如物理化學、化學物理、生物力學、生物化學、生物物理、地球物理、天體物理等;而在社會科學方面,新出現的環境科學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它不僅要運用各種自然科學的知識和方法,如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地學、醫學等,而且還要運用社會科學知識,把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結合起來加以研究。現代科學發展所表現出來的既具有高度分化又具有高度綜合的新特點,有力地表明了客觀世界的物質和運動形態,既是多樣的又是統一的。由此,使我們可以清楚知道,世界的"本原"歸根到底不僅應該是而且也只能是:"運動著的物質"或"物質的運動"。除此之外,就再也沒有其它與之相伴的"因素"了。在這里,運動就如同是物質的"靈魂"而物質則又如同是運動的"載體"一樣,在客觀現實中既沒有離開載體的運動也沒有離開靈魂的物質。而我這里所說的"勞動",這個概念所代表的含義,應該是指在生命現象這個體系中所發生的一切變化和過程。這就是"勞動"與"運動"這兩個概念的含義存有更多差異的原因所在。
由此,我們可以簡單地把"勞動"與"運動"這兩個概念之間的關系作如下的概括:在"運動"這個概念所代表的范疇之中,包含著"勞動"這個概念所代表的生命現象的變化過程;而"勞動"這個概念所代表的含義只能是"運動"這個范疇中一種特殊的物質變化現象而已。每當我們能夠真正地搞清了這些關系之后,我們就能夠更好地認識一切客觀現象,使之能在我們的頭腦中產生出正確的反映,也就能夠促使我們更加深入地認識到事物的本質,同時也就能夠更好地指導我們的生產實踐活動,以便于能夠更好地服務于我們改造社會、改造自然的活動,這就是我要對傳統上"勞動"的概念提出質疑的原因所在;而重新概括出來的勞動含義,明確地告訴了我們一個毫無疑義的事實:即"勞動"是指生物界里的生物為了生存發展和新陳代謝的需要,而必須進行的生物能的消耗過程。也就是說,生物能的消耗過程普遍地存在于生命現象之中,任何生命現象的存在,都必須在生物能消耗的過程中進行。但是,由于生物界里的生物,因其在生理機制、生活習性、新陳代謝程序和繁殖生長、衰老死亡的規律上都存在著很多的差異。因此,也就導致了生物界里的生物種類的繁雜多樣性。這表現在它們的生物能的消耗形式上也各有不同。由此可知,全部千變萬化的生物界的進化史只不過是勞動過程的展開與深化,勞動的產生就是生命體的產生,勞動的發展就是生物界的發展,勞動的深化就是生物種的進化。據我們的研究和觀察而知:生物能的消耗過程普遍地存在于生命現象之中,而各種類型的生物在生物能的消耗過程之中,有的表現為沒有思維能力的作用;而有的則表現出有一定的思維能力的作用,且有強、弱之區別這樣的特點。據此,我們可把"勞動"這種生命現象劃分為:自在性勞動、本能性勞動、本我性勞動和自為性勞動這樣四種基本的類型,以便于我們能夠更好地去研究和探討自然界中一切生命現象的奧秘,使之能夠更好地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服務。
所謂"自在性勞動"是指在生命現象變化的過程中沒有受到思維能力支配(或影響)的情況下所進行的生物能的消耗(或異化)過程。相對來說,這種勞動現象在微觀世界里普遍地存在于原始生命體、生物的細胞、組織、器官等的生、衰變化之中。由此可推知:自在性勞動應該是所有生命現象存在的基礎,沒有自在性勞動,也就沒有生物界。而在宏觀世界里,有些生物個體在其生命的整個周期里生命所發生的變化,也只能算是自在性勞動的類型。如所有的"非動物類"的生物和患有腦癱病的"植物人"以及那些低等的無脊椎動物的整個生命現象過程所進行的不具備思維能力支配的生物能的消耗都應屬于自在性勞動類型;而有些生物體只是在生命過程的特定階段里進行著單一的自在性勞動。如所有神經系統還沒有發育成熟的動物的"幼子"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所進行的生物的消耗過程就屬于自在性勞動的類型。自在性勞動的效果具體表現在對生存環境中有利于生命延續和發展的相關的物質、信息和能量等因素的直接利用。如果環境中這些有利因素豐富一些和比較適宜于這種生命現象的直接利用,那么,這種生物的自在性勞動就進行的旺盛一些,與這種自在性勞動有關的生命現象(或生物個體)也就更容易得到發展和延續下去;反之,自在性勞動進行的就緩慢一些,有的還會出現難以發展延續的結果,在這種情況下,與這種自在性勞動有關的生命現象(或生物個體)就難以發展和延續下去,這也就是某些生物種類會出現滅絕的原因所在。而決定于自在性勞動的盛、衰與否,主要地取決于自然生態環境好、壞。凡是自然生態環境越好的地方,自在性勞動進行的就越旺盛;反之,自在性勞動就會衰敗,有時還會完全消失,最終導致某些物種的消失。這也就是人們越來越注重強調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和減少對其污染以及注重強調可持續發展的原因所在,其目的也就是為了盡量能創造一個適宜于對人類有益的自在性勞動發展光大的自然生態環境,讓那些對人類有益的各類生命現象中的自在性勞動不斷地發展壯大,從而能夠促進它們的個體都能夠旺盛地生長發展起來的原因所在。所以說,自在性勞動應該是所有生命現象存在的基礎,是一切種類的生物能夠得以旺盛地發展和延續的前提。
如果說,生命是由"上帝"創造的話;那么,上帝就該是促成最初的自在性勞動得以產生的各種相關因素(其中包括:陽光、空氣、水、土壤等)的總和。即,運動著的某些特殊物質在各種相關因素的作用下,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生物。如果說,電器是科技工作者為電磁能消耗而研制出來的話;那么,生物就該是上帝為生物能消耗而創造出來的。若大型電腦機器人算是最高級的"電磁能機器";那么,具有天才頭腦的科學家就該是最精密的"生物能機器"。根據現代科學研究的成果可知,地球上原始生命起源的化學過程大致可分以下幾個階段:首先,是由早期地球上原始大氣中,已有的無機物小分子物質,如甲烷、氮、氨、水、二氧化碳以及硫化氫、氰化氫等成分,在紫外線輻射、宇宙射線、閃電、高溫高壓等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就可形成單糖、嘧啶、嘌呤、氨基酸和核苷酸等"小分子有機化合物",這些化合物在原始海洋中經過長期不斷的積累,為繼續進行化學變化產生生物大分子準備了物質條件;其次,是由這些有機小分子化合物在適宜條件下和酶促的作用,就可聚合成類蛋白、核酸等"大分子有機化合物",大分子有機化合物的出現,標志著化學過程的一次飛躍;最后,是眾多的、成千上萬的有機大分子化合物,在水溶液中聚集成多分子體系時,就可逐步地發展出能夠自我復制的多分子體系,這就是最初的"原始生命體"的形成過程。這標志著物質運動形式發生了一次質的突變--從此地球上便開始出現了原始生命現象。至此,運動的最高級形式--勞動,首先是自在性勞動便從此開始產生(或出現)。自從地球上產生原始生命現象之后,又經過長期的發展和演化,最終產生出原始細胞形態的生命。從進化的觀點來看,最初的原始生物是無細胞結構的。通過對現有生物的類型的研究,已發現了一些不具細胞結構但卻具有生命體系的基本特征的最簡單的--病毒。現在證實,病毒粒子實際是由蛋白質外殼包圍著核酸芯子所組成。病毒能感染細菌、植物和動物。已知病毒本身不能進行新陳代謝和自我繁殖,但進入寄主細胞后能利用寄主細胞內的合成工具和原料,產生新的病毒。在非細胞形態的原始生物的發展過程中,隨著內部結構的逐漸復雜化,特別是通過膜的形成,產生了最初的"原始細胞形態"的生命,這應該是生命發展道路上的第一次飛躍。至此,整個有機界的形態形成的基礎也就產生了。在現在已知的生命世界里,除了上面談到的病毒之外,其余所有的生活有機體均由細胞組成,故可以把細胞看作是生物體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
根據現代科學研究的成果可知,細胞有兩種基本類型: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其中原核細胞無真正的細胞核,核質與細胞質之間不存在明顯的核膜。原核細胞中包括細菌和藍藻。細菌是其中最為簡單的一類,大多數的細菌是一個構造不完全的細胞,在細胞壁之內,只有構成細胞核的主要物質--DNA散布在細胞質中。藍藻則是最古老的植物之一,細胞結構簡單,分散的核質則集中在細胞中央部分的細胞質中,在接近細胞壁周緣部分的細胞質中,含有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的葉綠素和藍藻素等色素物質。最簡單的藍藻,如粘球藻的單個機體是一種球型的結構。某些藍藻,如念珠藻,是由多細胞聯成念珠狀的群體。而真核細胞則包括除細菌和藍藻以外的所有單細胞生物和多細胞的動、植物細胞。現代生存的真核細胞的單細胞生物,包括了各種單細胞藻類和各種單細胞的原生動物。
從進化過程來看,真核細胞可能是由于有氧呼吸促使原核細胞結構和功能進一步地發展到一定階段而產生出來的。同原核細胞比較,真核細胞是分化上比較完整的細胞,在細胞內已有細胞質和核的分化,在核質與細胞質之間存在著明顯的核膜。生物學的研究表明,在單細胞生物的發展過程中,有的通過細胞內部構造和功能的分化,產生出各種不同類型但仍然是單個細胞的有機體。如較低等的盤藻,是由幾個或十幾個類似單衣藻的細胞所組成的群體。在這種群體中,各個個體由膠質物聯結在一起,但仍然可以營獨立生活,所以它們既是群體,又是個體;而有的則是通過許多細胞集合起來的群體,這些通過細胞的集合,組成生物體的細胞數目逐漸增多,隨之而來的是在形態上和生理上分化明顯,出現了營養細胞和生殖細胞的差別,不同的細胞相互影響、相互依賴,這樣就使得整個群體變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于是過度到多細胞的有機體。單細胞通過集合所組成的多細胞生物的基本特征,是由許多細胞組成的一個完整的有機體,而這些細胞在形態和功能上的分化越來越系,于是形成了組織和器官系統。這應該是生命發展道路上的又一次飛躍(在這里,我想人們是否可以從這種細胞結合的方式中,得到一些有益于促進社會發展變化的啟示呢?我們知道,在現實的社會里,每一個自然人就如同是一個單細胞。在社會管理方面,如果我們通過健全的"法律法規和行為規范"這樣的"膠質物"把每一個自然人聯結起來組成一個社會,使他們在這樣的社會里,既感到有膠質物的約束,又有在合法的前提下個人的充分自由;而在經濟的管理方面,如果我們通過"行業規范和利益兼顧"這樣的原則,把每一個生產經營單位(或經驗者)"集合"在一起,使他們之間在技術上能夠取長補短、優勢互補、互相促進、共同發展,形成一個分工不分家相互規范競爭,相互依存的和不可分割的集體,以促使生產經營的發展一步、步地沿著多、快、好、省的方向上向前發展,這對整個社會必然有利。當然了要實現這樣的愿望,需要有兩個前提條件:其一,就是需要人們能夠形成基本一致的"思想認識";其二,就是需要設想一個能夠被大家基本接受的"行為模式"體系。有了這兩個前提,通過"膠質物"和"集合"的方式來建成一個不同與以往所有的社會體系的愿望是可以實現的)。
另外,根據自在性勞動在生命現象中所起到的作用又各有不同的特點,可將其劃分為:"遺在性勞動",就是生物體形成過程中能夠保持物種的延續性而按照上一代的遺傳信息所進行的生物能消耗過程。如,種子的萌發,精、卵子的結合及受精卵的發育和細胞的分裂等;"異在性勞動",就是生物體的細胞或組織功能在生長發育時為適應內、外各種因素的變化而發生的變異過程,其過程按照"用進廢退"的原則向前發展。如,古猿在進化成人的過程中,需用前肢去拿東西,而使其逐漸地進化成了人的上肢,而寄生在人體或其他動物腸內的絳蟲,由于對寄生生活的高度適應的結果,使它在形態結構和機能方面發生了全面的退化。它的運動和感覺器官完全退化了,消化器官也消失了;"刺在性勞動",就是生物體對周圍環境因素變化作出反應時所需要的生物能的消耗過程。如,動植物在受到高、低溫影響或意外傷害時造成的生物能的消耗過程。根據自在性勞動對于人類社會所產生的作用的不同,我們又可把其劃分為:"建在性勞動"就是指對人類社會有益的自在性勞動。如人工培養的和繼續在自然條件下生長的對人類社會有益的各類動、植物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非病變的自在性勞動都屬于此;反之可稱作"惡在性勞動"。如導致各類對人類社會有益的動、植物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發生病變的自在性勞動以及有利于產生危害人類社會的各種害蟲、雜草、病毒及有害細菌的自在性勞動都屬于此種類型的勞動。在所有過去的人類歷史中,人們為了能夠更好地利用大千世界里的萬物,在不斷實踐認識的基礎上,創立起一門又一門的專業學科,如人類胚胎學、人體測量學、解剖學、人類生態學、人類起源學、人體寄生蟲學、動物胚胎學、植物學、動植物病害防治學、醫學、遺傳基因學微生物學、微生物培養法、微體古生物學、遺傳學遺傳毒理學、遺傳流行病學、遺傳的染色體學、細胞學、細菌學、細胞工程學、細胞化學、細胞學說、細胞分類學、細胞動力學、細胞社會學、細胞遺傳學等學科。其目的就是用以研究和探討各類生物(其中也包括人類自己)生長、發育及衰老、死亡等規律方面的奧秘,以便于最大限度地促進或保護建在性勞動的發揚光大和限制或減少惡在性勞動的產生。至此,我們有理由堅信,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人類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能力的不斷提高,人們一定會用自己智慧的大腦和勤勞的雙手,創造出一個充滿無限生機和無限美好的自然生態環境來,以便于讓人們生活的更加富足和美好。
本能性勞動,是指"生命現象的變化是在相對較低的思維能力的支配下,所進行的生物能的消耗過程"。根據現代生物學研究的成果可知,在分化程度較高的多細胞動物中,就形成了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和神經組織等不同的類型的細胞群。隨著這些細胞群的進一步發展變化,便逐漸地形成了對周圍環境能有所反映、感覺、意識和有一定思維能力的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系統(包括腦和脊髓)與周圍神經系統的動物。這些進化為相對高級的動物,通過神經系統的調節與周圍環境發生聯系,使得它們的行為帶有比較明顯的"意識"性、計劃性和目的性,這就是動物的本能性的勞動。本能性勞動的產生,應該是生命發展道路上的第三次飛躍。本能性的勞動不僅存在于神經系統獲得比較充分發展的脊椎動物,尤其是存在于哺乳類動物的行為中。 這種具有較低的思維能力的動物,它們對自己所處的周圍環境雖然能有所意識,在某種程度上也能確定自己與周圍環境之間的關系,并據此來確定自己應該怎樣地行動。但它們還不具備對周圍環境進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的能力,更不具備對其應用和檢驗的能力。因此,它們的行動不管是多么地帶有"計劃"性,都還不能在自然界里留下它們自己的印記(即文化史),相對來說它們的行動還是比較地簡單和低效。本能性勞動的效果,僅表現在對自然界里現有物質、信息、能量等因素的直接利用,"僅僅利用外部自然界,單純地以自己的存在來使自然界發生改變"。本能性勞動的目的帶有明顯的利己(這里的"己"包括行為者自己或它的幼子、親代等)傾向,按自我滿足的原則行事。這種勞動的盛、衰與否,主要地取決于自然生物鏈之間的關系的疏密、盛寡與否以及人類社會的活動對其侵擾的程度。凡是自然生物鏈之間的關系越是密切和豐盛及人類社會的活動對其侵擾的程度越輕的地方,動物本能性勞動進行的就旺盛;反之就越差,有些時候還會迫使某些動物的本能性勞動消失,從而導致某些種類的生物滅絕,最終又會影響到人類自身的生存。所以,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好這個問題,只有真正弄清這些問題的重要性,從而促使人們都能自覺地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行事才能實現;否則,生物類的種群還會因受到人類嚴重的侵擾和環境的惡化而不斷地有所減少。
由于本能性勞動在動物界生存發展的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可將其分為:"遺本性勞動",就是指動物為繁衍種群后代之需而進行的體能消耗過程。如,動物的父、母體所進行的筑巢、壘窩、兩性交配、產卵(仔)、孵化喂養等都屬這種類型;"刺本性勞動",就是指動物在覓食及防衛活動中所進行的體能消耗過程。如動物采摘收藏和捕捉食物及躲避追殺等行為都屬這種類型;"求本性勞動",就是指動物幼子為強身健體和今后獨立生活之需而模仿同類或其它類動物的某些行為動作時所進行的體能消耗過程。如,動物玩耍、嬉戲,小猩猩學前輩用細枝條捉白蟻食、幼兒學成人站立、行走、言語等。根據本能性勞動的過程和產物是否會對對人類社會產生效益這樣的特點,我們又可將其劃分為"建本性勞動",就是指本能性勞動的過程和產物對人類社會能夠產生效益的可稱為建本性勞動。如,人工飼養的和繼續在自然條件下生長的各種動物,為了自身的生存發展所進行的本能性勞動及為促進人類社會發展而對畜力的利用以及弱智者的自理行為等,都屬于這一類型的勞動;反之,可將它稱為"惡本性勞動"。如,牛吃了莊稼、狼咬死了人或家禽等都屬于此種類型的勞動。針對這種情況,人們為了能夠更好地發揮、保護建本性勞動給人類社會所帶來的益處和最大限度地控制、減少惡本性勞動給人類社會所造成的危害,人們在不斷地實踐和認識的過程中,掌握和積累了大量的關于飼養、繁殖和馴化各種動物的科學技術和能力,并在此基礎上創立起了動物學、動物分類學、動物行為學、動物飼養馴化學、動物生理學等,一系列的專業學科。所以人們有理由相信,隨著人們對動物世界認識的不斷提高和社會實踐的不斷深入,更好地發揮建本性勞動給人類社會造福的時代就一定能夠很快地到來。
本我性勞動,是指人類進化過程中在從猿到人的過渡階段里,人類祖先的生物形態所經歷的亦猿亦人、亦人亦猿等,若干變化階段中類人猿或類猿人所從事的勞動類型,可稱之為本我性勞動。這種勞動行為具體表現在以現有的自然資源作為自己生存發展的"衣食倉庫"和"工具武器倉庫",使用天然工具進行勞動比其他動物顯得更為經常并逐漸成為賴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活動方式,使用天然物的種類也越來越多樣化,直到他們能夠把天然物加工改造成"人造工具"時期為止。這期間,本我性勞動普遍地存在于從猿(或說是動物)向人進化的整個的過渡階段里,直到人造工具出現,類人猿或類猿人本我性勞動就演化成人類的自為性勞動;類人猿或類猿人也就完成了向人的進化過程。自為性勞動的出現,地球上的本我性勞動并沒有就此完全消失,而是繼續地存在于人類社會的某些特定的人,如弱智者和大腦發育還不成熟的嬰幼兒以及正常人的某些特定的行為之中。本我性勞動與本能性勞動既有很多共同的特點又有一些明顯的區別。動物的本能性勞動與類人猿或類猿人的本我性勞動都有較低的思維能力的支配;都表現有"利己"和排他的傾向,這是它們之間的共同點。而這兩種勞動的差異則表現在:首先,進行本能性勞動的動物所使用的天然工具比較簡陋單一,而類人猿或類猿人使用的天然工具種類具有多樣化和依賴性強;同時,動物的本能性勞動普遍地存在于具有一定思維能力的動物的整個生命現象的行為之中,而本我性勞動只是主要地存在于人類前期的類人猿或類猿人的整個生命現象的行為之中,也存在于現在社會某些特定人,如弱智者和大腦發育還不成熟的嬰幼兒以及正常人的某些特定的行為之中;還有,動物的本能性勞動效果針對于人類來說有好與惡之分,而從猿(或說是動物)向人進化的整個的過渡階段里的本我性勞動和弱智者及大腦發育還不成熟的嬰幼兒以及正常人的某些特定的行為之中本我性的勞動。對于人類社會的發展和延續來說,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其中弱智者所進行的本我性勞動既可以減輕護理人員的負擔又可以鍛煉提高病人的體質,對病體的恢復和生命的延長有益。必要的本我性勞動是人類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前提,是保證每個人能夠正常生長發育和人類社會能夠繁衍延續所必須進行的一種勞動類型。如果人的本我性勞動完全地消失了,那么,人類社會現象也難以繼續存在下去。所以,人類社會存有適當的本我勞動還是必需的,但是本我性勞動必定不是人的自為性勞動,所以對人類的生存發展作用不大,所以須對其進行有效的教化和管理;否則,若任其泛濫下去,那么,人類社會也就會退化成了動物世界。曾經被媒體炒的沸沸揚揚的所謂印度的"狼孩"的表現,其實也就是人類社會中的一員,被"野化"成"動物"的一個最為現實的例子。當然了,相反的現象同樣也存在,如,有些智商較高的動物經喂養人員的訓練之后,也能表現出很多具有人性化特性的能力來。所以說,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程度的高、低,主要地也表現在于對人類自身本我性勞動的控制能力的強、弱。人類社會本我性勞動被控制的越少,(或者說越是適可而止),人類社會文明程度的發展也就越高;反之,就越差。而人的這種行為的多、少又與整個社會的文明程度或控制者的綜合素質的高、低有關。早期的人類和人生的早(幼年)期以及在一個文明程度很低的社會里人們所表現出的本我性勞動就比較地多;反之,將隨著人類物質、精神、政治文明程度的提高和個人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實踐經驗的增多而不斷地有所減少,但永遠也不會完全地消失。這也就是在人們的行動中總會伴隨有某些動物特征的原因所在,而那些綜合素質越低的人,所表現出來的本我性勞動的行為也就越多;在某些人身上有時可能還會重演動物的本能性勞動。
自為性勞動是指在正常的思維能力支配下,所進行的生物能消耗過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動來引起、調整和控制人和自然界之間的物質、能量和信息交換的過程,是通過有目的的活動改變自然界的社會實踐活動。人作用于外部的自然界,從而改變自然界同時也改變類自身。從進化過程來看,自為性勞動的出現,是在已經進化出具有中樞神經系統(包括腦和腦髓)與周圍神經系統的高級靈長類動物的基礎上,生物界經過進一步的進化,最終在自然界發展出具有"自我意識"的最高級的"動物",這就是具有了地球上最高級生物器官--"思維著"的大腦的人。思維和意識是健全的人腦的機能,具有這種特征的人也就具有了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地改造自然的社會實踐活動,人的這種自覺能動性在它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到處打上了自己的印記。從穴居野處到高樓大廈,從被開墾的處女地到栽滿果樹的山野,從鉆木取火到原子能發電,從刀耕火種到現代化農業生產,從火車輪船,以至宇宙航行器……所有這些,無一不是人類發揮能動性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結果。同時這樣的實踐活動又進一步地促進了人類認識的提高(人的社會實踐與人的社會認識之間的關系。首先,表現在實踐是認識的源泉;而認識又是實踐的靈魂。其次,又表現在,從認識到實踐,是以實踐為基礎、變客觀的東西為主觀的東西的過程,也就是人的意識能動地反映客觀世界的過程。從認識到實踐,是通過實踐變主觀的東西為客觀的東西的過程,也就是人以意識為指導而能動地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主觀和客觀的對立,只有在實踐的基礎才能得到統一。實踐啟發了認識的提高;認識又推進了實踐的深入。如此循環往復以至無窮地相互依賴,相互促進并不斷地產生新的飛躍,以推動人類社會的生產能力和社會制度的性質不斷地向著更加高級的和諧社會的方向上發展。而沒有實踐的認識,也就如有句諺語所說的那樣,"沒有實踐的學者,猶如不下但的母雞"。所以說離開了實踐即使本來才智橫溢也是不會有作為的)。于是,人類的自為性勞動也就開始出現。它具體表現在制造工具是通過特定的中介--即制造工具的工具,如敲琢石塊的石塊、修整木棍的貝殼、制造機器的器具等進行的。它標志著從猿到人的轉變過程中具有決定意義的變化,同時也促進了人類的發展越來越遠離動物界的分水嶺。構成自為性勞動的一般要素包括:有目的物質勞動即自為性勞動本身,包括工具在內的自為性勞動資料,天然的或人工的自為性勞動對象等。自為性勞動也就是這些要素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過程。所以說自為性勞動的出現,應該是生命發展道路上的第四次同時也是最后一次的飛躍。
自為性勞動的效果,表現在"對自然的改變為自己的目的服務",他不僅能夠充分利用自然界里現有的資源來為自己服務,而且還能夠自己的努力來創造自然界中所沒有的,卻又是自己所必要的物品來為自己服務。對于人類來說,沒有自為性勞動的形成和發展,就沒有人和人類社會。所以說,全部豐富多彩的人類歷史只不過是自為性勞動過程的展開與深化:自為性勞動的產生就是人類的產生,自為性勞動的發展就是人類歷史的發展,自為性勞動的進步就是人類社會的進步。自為性勞動只存在于大腦發育正常的人的身上。只有具備這種能力的人,才能不斷地揭示事物的本質,才能全面地、具體地、深刻地把握事物的發展規律。這種自為性勞動效率的高低主要取決于人的智商和文化水平高低;身體狀況、實踐經驗等因素的優、劣有關;同時,也與社會管理水平的高、低等因素有關。凡具備高智商、高學歷、善實踐和健壯身體條件的人在強烈的個人志向和科學的獎懲制度影響下所從事的自為性勞動的效率就高,可稱為"高效性勞動";反之則低,可稱為"低效性勞動";介于兩者之間的可稱為"常效性勞動"。由于人們在認識問題的能力上、思想道德水平上都存有很大的差異,所以,他們的自為性勞動所產生的社會效果也就各有不同。故可將其分為:利己性、建設性、損人性、無奈性、破壞性及盲從性這樣幾種類型的勞動。同時還可以根據人們的社會職業不同而獲取勞動報酬的途徑的不同可將其分為:政務性和事務性兩種類型的勞動。每當我們能夠把以上這些方面的問題研究清楚了,豐富多彩的人類歷史就會一清二楚地展現在人們的面前,下面我就試探著做一做這項工作。不一定能做好這件事,請你別見笑。
如果一個人在盡可能不損害他人或社會公共利益的情況下,只是為了獲取與自己及家庭(族)成員生產、生活有關的必須的物品而從事的生產勞動,可稱之為"利己性勞動"、也可稱之為"利己不損人性勞動"。如,在原始社會里人們對野生的動、植物漁獵、采食及人們對無主荒地的開墾耕種和現代人對無主的荒山、沼澤、坡地、邊角廢地等進行的拾邊種植以及家禽的飼養,從事個體手工業加工和個體經營業務以及人們利用空閑時間進行各種鍛煉身體的活動等,都屬此種類型的勞動,但前者可稱為是生產性的利己性勞動;而后者應屬于非生產性的利己性勞動。這種類型勞動的目的只是出自于解決本人及家庭或家族成員的生存、生活之必須,是人的本我性的正常擴大和升華,他源自于人的類人猿或類猿人本我性勞動;但又高于類人猿或類猿人的本我性勞動。具體表現在:一,類人猿或類猿人的本我性勞動的目的,只是為自己服務;而利己性勞動不僅是為自己而且也為自己的家庭(族)成員服務,所以說,它可以被看作是擴大了的本我性勞動;二,類人猿或類猿人的本我勞動只表現在對現有物的直接利用,使用的工具是沒有加工過的天然物;而利己勞動不僅表現出對現有物的直接利用,而且還表現在對自然界進行積極而又主動的改造,使之能夠更好地為己所用,使用的是經過加工的人造工具。所以,它又可被看作類人猿或類猿人本我性勞動的飛躍,也類人猿或類猿人是演化成人的轉折點和現代某些特定人智力發育成熟的標志,又是自為性勞動的初級階段,也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具體體現。從事利己性勞動的人,雖然對家庭(族)以外的人不提供什么幫助,或者說幫助的很少。但是,他對整個社會還是能帶來一定的好處。因為,從事這種勞動的人靠自己的努力來解決家庭成員的生產、生活問題,從而使他們這個家庭(族)能夠過上平安自在的生活,而不至于因為衣食無著地去侵擾社會或其他的人。假如,當時社會上的每一個家庭都能以同樣的方法來解決好各自生產、生活方面的問題,那么,整個社會也就會自動地顯示出相對安定、和諧的局面來,生活在這樣社會里的人,相對來說,也還是比較地幸福,這也是生活在這之后各個社會階段里的人,都有因對早期社會懷念而發出"今不如昔"的怨言的原因所在。因此,我們可以把這樣的屬于自為性勞動的初級階段的社會稱之為"原始和諧社會"。但是,由于生產性的利己性勞動本身具有規模小和分散性和抗御風險能力差等方面的缺點,所以,他必然會帶有生產成本高、勞動效率低、社會生產能力發展慢等方面的缺陷。因此,在人類社會化大生產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中,這樣的勞動必然會被逐步地淘汰出局。這也是在當今的社會里,這種生產性的利己性勞動現象越來越少的原因所在;相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非生產性的利己性勞動卻越來越多。
在早期的人類社會里,人們主要是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組成的以家庭(或家族)為核心的生產單位,從事日常必需品的生產。由于當時的生產資料并沒有被某些個人所占有,土地和野生的動、植物也屬人們共有的財富,只要你愿意去開墾、采摘和漁獵,收獲總是會有的。但是,由于當時人們受到認識上的限制而對自然界的改造和利用的能力也就比較地低,人們平時勞動所獲得的產品除去日常消費以外就再也沒有什么剩余的了,人們的勞動成果基本上也只能滿足于自給自足。 所以,當時人們的勞動類型,主要應該屬于生產性利己性勞動。而隨著家庭、家族人口的不斷增多和家族之間的結合而發展成為部落;然后又發展成為部落聯盟等這樣一些新的"社會生產組織形式(也可叫生產關系)"。從而也使人們的社會生產形式(也叫生產方式)隨之發生相應的變化。即,由原來的以家庭(族)形式的單門獨戶的個體勞動,發展成以部落(聯盟)形式的集體勞動;勞動產品也由原來的自家直接享用,發展成了部落(聯盟)全體成員的集體分配享用。在這里,不管是從人們的社會生產形式上來看,還是從勞動產品的處理方法(也可叫分配形式)上來看,都因人類社會的生產關系的改變而發生了改變。但是,不管這種改變有多少,變化有多大,只要是當時的社會生產能力還沒有發展到能夠生產出"剩余產品"之時,人們所獲得的勞動產品也只能是處在自給自足的狀態。那么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所從事的勞動類型,主要地還應歸屬于利己性勞動的類型。
但是,隨著人們認識水平的提高和社會實踐的深入,人類的社會生產能力也不斷地提高,人們生產出來的勞動產品,不僅能夠滿足于自給自足,而且還有了剩余。在分配和處理這些剩余產品的過程中,有些怕苦怕累又有分配權的人,總是想方設法地通過各種不正當的手段去多占一些剩余品。在這種情況下,由于這些人的多占,必然導致另外一些人的少得。于是,損人利己性勞動從此便開始出現了,社會分配不公現象也就從此開始產生,并隨著社會的發展,導致社會分配不公的途徑也不斷地增多起來,如不等價的產品交換和武力的搶奪等。于是,人類的自為性勞動也就開始變的錯綜復雜起來。一些新的勞動類型,即:損人利己性、無奈性、破壞性等的勞動也就隨之而產生。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與人類社會的發展方向,也因為自為性勞動性質的異化而發生了異化;和諧的原始社會的性質被改變了,社會正常的發展方向也被這少數損人利己的"首領"們給切斷了。從此那些帶有嚴重剝削和壓迫的"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也就開始一個接著一個地出現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上,這就是少數首領損人利己行為給人們之間的關系和人類社會發展的方向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在對這個問題的認識上,有些人認為:原始和諧社會的消失和后來的所謂"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等的產生都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理由是:原始和諧社會的生產關系已經發展到了不適應社會生產能力發展的需要,因此它必然要被不斷適應社會生產能力發展的"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等社會所代替,事實能果真如此嗎?試問:假如原始和諧社會的生產關系是不適應社會生產能力發展的,那么,在那樣的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時為什么能夠生產出剩余的勞動產品呢?如果說后來出現的社會階段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那么,他又為什么還會被新出現的社會階段所取代呢?如果說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是最適合社會生產能力發展的話,那么,曾經興旺一時的前蘇歐一些社會主義的國家,后來又為什么一個接著一個地垮臺了呢?而取代他的并不是理論上早已預言了得共產主義的社會階段呢?而事實上,在過去所有發生劇烈變化的社會里,哪一個不是因產生嚴重的腐敗問題而導致社會分配不公現象泛濫成災所至?所以,我們要切記少數"首領"們的自私以及由于社會管理上缺陷而產生的損人利己的行為,給人類所造成的危害;同時,我們也要更加深入地解讀毛澤東先生所說的:"只有落后的干部,沒有落后的群眾"以及"走資派還在走,資產階級就在黨內(如果用本文所表達出來的觀點解讀'走資派'、'資產階級'這兩個概念所代表的含義的話:我認為,前者應該是指在任何一個社會里的各種業中所存在著的比較嚴重的損人利己主義者;而后者則是指所有這些嚴重的損人利己主義者形成的強勢力階層或團伙。事實上,在制度不完善、管理不科學的社會里,損人利己的觀念存在于各種不同的人群之中,而且會通過各種不同的形式,在各種不同的行業里通過不同的途徑表現出來。不過,掌權者的嚴重損人利己性行為比起那些不掌權者的損人利己行為對社會所造成的危害,相對來說要大的多,而且也難以制裁。所以說,執政黨內或者國家國家公務人員的嚴重的損人利己主義現象或者叫做腐敗現象,更應該受到嚴厲打擊才行)"等一些重要論斷所表示的深刻含義,以便于我們能夠真正弄清產生各類社會矛盾的根源。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找到解決各類社會問題的辦法。我們知道政黨可以是志同道合的人為實現人類有史以來所追求的最美好愿望的戰斗團體,同時,也可能會成為為少數損人利己主義者投機鉆營的俱樂部和實現個人或小集團利益的工具。尤其在那些沒有競爭對手或競爭對手處于非常軟弱地位的一黨執政的國家或地區里,就更容易會發生這樣的情況,這也就是大家都已認識到的:"缺少監督或監督軟弱的權利,最容易產生腐敗"。
如果一個人能從"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個角度出發,做每一件事都能以人類共同遵守的原則為準繩,保質、保量地完成自己所肩負的任務,且能與相關方面建立起可持續發展的關系,就可將其稱為"建設性勞動"、也可被叫做"利己利人性勞動"。人類社會在原始和諧階段里,隨著社會實踐的發展和認識上的不斷提高,從而也就推動了社會生產能力的不斷發展,而使社會的物質生產發展到了能夠有所"剩余"的社會階段上,這時的利己性勞動也即是字為性勞動的性質也就隨著剩余產品的出現自然而然地發生了一次質的飛躍--即由原來的利己性勞動上升到了建設性勞動,也就是自為性勞動發展到了它的高級的階段。因為這時人們的勞動產品,不僅可以解決自己的生產、生活之所需,而且還可以向其他人提供生產、生活所需的物品,所以說,這樣的勞動應該是具有建設性的。建設性勞動的產生是推動社會能力不斷發展的唯一動力,是人們的認識水平和實踐能力不斷地向著更高層次上發展變化的具體表現,是人類社會前進過程中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或者說,社會生產能力的提高,是人們的社會實踐活動和思想認識能力相互影響、互相促進,從而不斷地產生新的飛躍的結果,是建設性勞動必然要發展的作用。建設性勞動的產生,本來應成為原始和諧社會繼續沿著正常道路向著物質和精神財富不斷增多的高級和諧社會方向上發展的有利條件和根本保證,但是由于損人利己勞動的出現,而把這種對社會發展有利的條件轉化成立破壞和諧社會正常發展的不利因素。所以說,有些人認為建成高級和諧社會(或者真正公平、公正、自由、幸福的社會)需要在社會生產力高度發展,社會的物質和精神財富巨大豐富的條件下才能被建成的說法是不夠正確的。我們知道物質和精神財富是任何社會都需要的,而且越多越好。但是如果沒有好的社會制度,財富再多廣大的人民群眾也難以得到財富給他們帶來幸福;相反還會因"財富"而遭受禍害。所以說,生產力發展,不加強財富的合理分配機制的建立,是建不成高級和諧社會的,而最終又會影響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財富的增加。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的具體事例,這在建設性勞動的現象上,同樣也得到了明顯的驗證。所以,人們要是一味地只強調要發展生產創造財富,而不注重對社會制度的建設,不注重強調對公平、公正、合理、合法的分配機制的建立。那不是對歷史的無知,就應該是別有用心,或是對人民的愚弄。而建設性勞動的范圍包括:大到研制航天器和反擊非正義戰爭及進行有益的科學幻想;小到擦去一根針上的灰塵和說句無害話。這些行業的多數勞動產品,可以彼此相互按價值規律,在管理制度較規范的市場上進行自由平等地交換。它是推動人類社會生產能力不但向前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是保證社會發展進步而必須進行的體能消耗過程。這種勞動越是活躍,越能生產出更多更好的供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產品,社會的發展進步也就越快;反之則越慢。建設性勞動發展的速度的快、慢,不僅取決于建設性勞動者綜合素質的高、低,社會管理的水平和文明程度的強、弱,還取決于社會制度的性質以及社會上損人性勞動、破壞性勞動的多少。在好的社會制度里以及損人性勞動、破壞性勞動少(或沒有)的社會里,它有無限的發展生機;而在有剝削壓迫的社會里,建設性勞動也就被異化成了無奈性勞動,而成為剝削階級及他們的總代表--即:統治者們獲取財富的源泉,當然也就成了建設(或無奈)性勞動者被剝削、壓迫而受苦、受累、受窮的因子。在這種情況下,建設(或無奈)性勞動者的潛能也就不會被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故社會生產力發展如何,也就無從談起。
如果一個人做事只從本人的利益從發,時時處處為謀取個人利益而不惜做些損人利己之事或違反人類社會公認的原則去搞歪門邪道,他們的行為與相關方面不能建立起可持續發展的關系,此種行為被稱為"損人性勞動"、或稱為"損人利己性勞動"。還可叫"剝削性勞動"如,搞貪污受賄、偷稅漏稅、走私販毒、敲詐勒索、欺行霸市、壟斷經營、制售假劣、散布謠言和非法傳銷及挑起侵略戰爭,以及與時代發展水平不相稱的個人生活的過分高消費等也都屬于這種類型的勞動。這種勞動現象的出現,是緊隨在建設性勞動剛產生之后就出現的一種勞動類型,它和建設性勞動的性質相對立,對社會生產能力的發展起反作用。是阻礙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罪魁禍首,同時也是產生各類社會矛盾的罪惡根源。損人性勞動之所以能夠產生,那是因為當時人類社會的勞動產品在某些地方剛剛開始有所剩余,絕大多數的人都還沒有意識到處理好這些剩余產品的分配問題,對保證當時已經產生的建設性勞動和原始和諧社會穩步、健康向著更高級的和諧社會(或者叫"高級和諧社會")的方向上發展的重要性,而讓那些對勞動剩余產品具有支配權的少數自私自利的"首領"們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所占有。于是,損人利己性的勞動現象便開始在地球上出現,相對和諧的原始社會從此也就一步一步地開始走向解體。取而代之的卻是充滿了各種矛盾有壓迫、剝削,同時又有反抗壓迫、剝削的階級社會--即,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等社會的不斷產生。由于這些社會所具有的特點就是:有壓迫、有剝削、有嚴重的社會分配不公,同時又與劇烈的階級對抗行為并存,因此,可以把這些社會階段統稱為"劇烈碰撞社會"。由此可知,建設性勞動的異化就是人類的異化;建設性勞動的異化,同時也是人類社會的異化。
所以說,原始和諧社會的解體和劇烈碰撞社會的產生,不能被硬說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而是可以被看成由于當時善良的人們在認識上的滯后,讓少數心懷鬼胎的首領們鉆了空子,使損人利己性的勞動有了產生、蔓延和泛濫機會的原因所致;如果當時善良的人們能夠處理好剩余產品的分配問題,能夠建立起科學、完善的社會與經濟的管理體系,使社會分配問題能夠長期有效地得到公正、合理的運作,那么,原來的原始和諧社會階段就會隨著整個建設性勞動(或者是社會生產能力)的不斷發展和社會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而一步一步地向著高級和諧的社會階段上發展,人類社會的歷史就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啦,我們的前人也就不會遭受那么多的磨難。所以說,社會所有的嚴重對抗,最終都是源自于人們認識上的滯后而讓損人利己性勞動的產生所致。或者說,在原始和諧社會之后的任何一個社會階段上,只要當時的人們能夠弄清楚"合理分配"能給社會發展帶來更大的好處,能讓所有人的生活都過得更加相對地幸福;同時又能找到辦法建立起科學、完善的社會經濟管理體系使合理分配的措施能夠長期有效地落實到位。那么,當時那個有剝削、壓迫的劇烈碰撞社會就會被改變成具有相對自由、公正、公平、和諧的新社會,且能健康、穩步地向著高級和諧社會的方向上發展。或者又可以說,在原始和諧社會之后的任何社會上的任何時期,只要人們徹底弄清解決好分配不公問題,能給每一個社會成員帶來相對的幸福,并能使當時的人們感覺到科學完善的社會經濟管理體系是保證他們永遠不受別人欺凌擺布的可靠保證,那么,相對和諧的社會就能夠在那個時期被這樣的人們建立起來。這也是以列寧為核心的領導集團們所發動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為什么能在一個社會生產力比較落后的沙俄取得成功以及后來的一些社會生產力比較落后的蘇歐國家和生產力非常落后的中國都能建成在當時人們心目中具有無限希望的社會主義制度的原因所在。至于這樣制度的國家現在一個個或垮臺、或正在發生演變。這不是因為這種社會制度的性質有問題,而是因為建成這種社會主義制度的人們,只知道什么叫社會主義,但并不知道怎樣去建設好社會主義,怎樣做才能把體現社會主義性質的"各盡所能,按勞分配和多勞、多得、多貢獻"的分配原則,真正地落實到位;或者說,由于受到認識上的限制,致使建成這種社會主義制度的理論體系存有某些缺陷,因此,應用這種存有嚴重缺陷的理論去建設高級和諧的社會主義,產生各種嚴重的社會問題也就成了家常便飯,而對其進行的改革又沒有找到恰當的方法。因此,這些國家垮臺和演變也就成了歷史的必然。
至此,我們應該清楚地知道,要想解決好當前社會上各種嚴重的對抗性矛盾提高認識,改變思維方式,用新的觀點、新的方法來促進我們的各項事業的發展是關鍵,損人利己性的勞動應該是所有嚴重社會矛盾的罪惡根源,只有消滅或最大限度地減少損人利己性勞動現象的存在,人類社會才能真正走向高級和諧社會的階段。所以說,損人利己性勞動的存在應該被看作是利己性勞動的退化;是動物的本能性勞動的復活,是某些人"返祖"現象的表現。這樣的勞動按照自我享樂的原則行事,是潛伏在人體內的原始動物特性的復活和騷動。它所表現出來的奸詐狡猾和不擇手段給人類所造成的危害,有時比起動物界的弱肉強食還要殘忍的很多、很多倍。有這種觀念的人的勞動目的,只對當事人(國)有利;而對他人、社會(別國)是極其有害。它嚴重地破壞了公平、公正的社會原則,他們從社會上(他國)所獲得的利益往往比他們付出的要多得多。而且他們獲得的利益(或生活消費)越多,對社會、他人(他國)的危害也就越大,對社會生產能力的破壞也就越大。究其原因,它與社會制度的性質和社會的管理水平不無關系。在早期式的資本主義制度下,由于他們過分地推崇私有制,強調物質主義,追求金錢至上,是導致暴發利己性勞動的溫床、土壤;而在前蘇歐一些官僚式的社會主義國家里,則是由于他們過分地推崇公有制,強調信仰至上,追求高度集權及個人崇拜,使得滋生腐敗的官僚主義和不負責任的假、惡、丑等,損人利己性勞動現象有了扎根、繁殖的條件;就世界范圍而言,始終沒能建立起科學完善的社會與經濟的管理體系,也是某些損人利己性勞動現象得以產生蔓延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一個人做事是受到某些貪婪的社會強勢力的驅使或是在代表貪婪社會強勢力利益的統治者的嚴酷逼迫下進行的勞動,且得不到合理的勞動報酬或根本就不給報酬,勢弱者又沒有其他討回公道或另尋生路的辦法來改變這種被動的處境,而只好忍氣吞聲地堅持下去,像這樣的勞動,可被稱之為"無奈性勞動",也可稱之為"利人傷己性勞動",或者叫"異化性勞動"。這種現象的勞動是與損人性勞動同時產生的,并隨著損人性勞動的泛濫而不斷地增多。長期從事這樣的勞動,不僅會傷害自己而且還會嚴重地殃及家人,最終將導致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結果;相反,這樣的勞動則會把那些驅使者們養的越來越腦滿腸肥,給社會也能帶來相對的"繁榮"和"生產過剩"。如,在奴隸社會里奴隸們、在封建社會里農奴們、在早期式資本主義社會里雇傭工人們等的勞動,都屬于這種類型的勞動。他們這些人整天都在"工頭"嚴厲的監視下超負荷地干活,得到的工錢卻少的十分可憐。他們的所得,不但難以支撐子女上學、病人就醫、添置家業,而且連養家湖口的需求也難以維持。這種現象的存在,不僅是當事者本人的不幸,而且也是整個社會的悲哀。這種勞動現象的多、少與社會上損人利己性勞動的多、少有關,從本質來講,他與當時社會管理者的綜合素質的高低有著最為直接的關系。當時社會管理者的綜合素質越高,社會的管理水平也就越高,社會上的損人利己性勞動現象也就越少,無奈性的勞動就不會很多;反之,則會增多。而這種勞動現象越多,受到坑害的人也就越多,社會潛在的危機也就越嚴重,社會處在這種氛圍下"發展",相對來說不僅發展速度不快,而且還潛伏著大量的危險,近代人類斗爭史的發展就充分地證明了這一點。我們知道人類社會自原始和諧社會解體以來,處于相互對抗地位的損人利己性勞動者和建設(或無奈)性勞動者之間,始終進行著不斷的、有時公開有時隱蔽的斗爭,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那里有壓迫,那里就有反抗"。
如果一個人為了圖報復、泄私憤或惡作劇而去故意殺人、放火、投毒、損壞公物、搞恐怖破壞等行為,可稱為"破壞性勞動"、又可稱為"損人害己性勞動"。這種勞動現象是從損人利己性勞動泛濫到無奈性勞動者難以承受的程度時開始產生,主要目的是對嚴重的損人利己性勞動現象的報復,如發生在美國的9.11恐怖事件,就是一起最為嚴重的破壞性勞動。但是由于這種勞動在方法上的缺陷,其結果就成了對人、對己、對社會都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壞事。破壞性勞動的有、無與多、少,與社會上損人利己性勞動的泛濫程度(或無奈性勞動現象的多少)和社會的管理水平有關。損人利己性勞動越是嚴重、越是泛濫成災社會管理水平越低,損人利己性勞動給社會所造成的危害(或者說造成無奈性勞動現象)也就越嚴重,給帶來的社會矛盾也就越多、越大,人們的心理也就越是不平衡,那些受害者和愛打抱不平及本身就喜歡惹是生非的人,產生報復欲望的心理也就越趨強烈,進行破壞性勞動現象也就越多、越嚴重;當然了,有些私欲膨脹或受極端思想毒害的人,也會借機搞些破壞性的活動,這也就是所謂的"惡性循環"。所以要消除此類勞動現象的產生,首先要消除產生這種勞動現象的社會根源,即徹底消除嚴重的損人利己性勞動現象和加強社會管理,才能從根本上消除破壞性勞動的產生。
如果一個人在意識不到的情況下,做出了對別人是一種危害,而對自己也沒帶來好處的事。 像這樣的勞動現象可被稱之為盲從性勞動,也可稱之為摸索性勞動。它是自從人類社會產生那天起,由于人們在認識社會和改造社會的過程中,總會有認識不情,行為不妥的事情,也即盲從性勞動的發生。因此,盲從性勞動現象將伴隨人類社會實踐的始終。"好心做了錯(壞)事,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和"摸著石子過河"等,指的就是這類勞動現象。這種勞動的社會效果具有兩重性,"失敗是成功之母","錯誤是正確的向導"指的就是這個意思。盲從性勞動現象的多、少,不僅取決于勞動者的素質有關,同時也與當事人的精神狀態有關和社會的整體管理水平的高、低有關。一個知識面廣,實踐豐富,理論上又較成熟的人,當全神貫注,嚴格堅持科學程序辦事,就可避免或減少這類勞動現象的發生;同時,也與人類社會整體文明(其中包括物質、精神和政治的)程度和認識水平有關。當社會整體的文明程度和認識水平發展到一定的高度時,人們對客觀規律有了更加全面而又深刻地認識之后,就能更加嫻熟而又自覺地應運客觀規律來改造客觀世界,人們對客觀規律認識越深刻,越能更加自由主動地改造客觀世界,勞動的預期效果也就會越好,同時,盲從性的勞動現象也就越少;反之,將難以避免。還有,社會的整體管理水平越好,越能避免或減少那些不具備條件的人胡亂行事,從而達到控制或減少盲從性勞動的產生。因此,虛心學習、實踐和加強責任心和全面提升人類社會的認識水平和加強社會管理,是消除或減少此種勞動現象產生的有效途徑。
如果一個從事勞動的人獲得的報酬是來自于納稅人的稅款,這種勞動可稱為"政務性勞動",從事此項工作的人員則稱為公務員。而公務員以外的人所從事的自為性勞動可稱為"事務性勞動"。政務性勞動的產生,應該是和人類社會同時產生的。因為人類從他產生的第一天起,就是社會性的人,就是依靠集體的力量和智慧,才戰勝前進過程中各式各樣的艱難險阻,從而不斷地得到發展壯大,而集體力量的發揮,首先需要有"領頭"人的帶領才行。俗話說的好"人無頭不走,鳥無頭不飛",指的就是這個意思。所以說,政務性勞動也應該是和人類共始終,而那些把"無政府主義"作為實現所謂人類真正自由、解放的思想觀念是不符合社會發展規律的。但是,本來應該為一個國家或地區人民服務的公務人員,假如不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而是成為欺壓百姓的貪官污吏的話,那他就不是一個真正的公務人員,象這樣的人,有的還會蛻變成為黑社會成員或黑社會勢力的幫兇。像這種的所謂的公務人員,與其讓它存在下去,倒不如早點將他們除名。根據歷史上所存在的政務性勞動的社會效果來看,政務性勞動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卻因為時代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原始和諧社會,由于當時沒有"剩余"勞動產品被任何官員或強人貪占,所以,也就沒有產生任何人剝削人、人壓迫人的社會現象。因此,當時從事政務性勞動的"首領"們的勞動也不帶有剝削和壓迫的性質;相反,當時的首領們不僅要靠自己的辛勤勞動來養活自己及家人,同時還要帶領其他的社會成員,通過不斷地共同努力,戰勝各種惡劣的自然環境和兇猛野獸的侵襲,從而才使原始的人類得到不斷地發展壯大起來。所以說當時首領們的政務性勞動在推動原始社會的發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建設性的作用,是真正地表現出"為人民服務"的性質。而當原始和諧社會發展到了勞動產品有所"剩余"之時,其中從事政務性勞動的少數首領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想方設法較多地占有"剩余"勞動產品,從而導致了損人利己性勞動的出現,且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地增多起來,最終使政務性勞動,越來越表現出嚴重的損人利己性,致使當時社會上的損人利己性勞動也跟著滋生、蔓延和泛濫起來,并最終導致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原始和諧社會"的解體和有剝削、有壓迫的奴隸社會、封建社會以及資本主義社會等"劇烈碰撞社會"的不斷產生。不過,在過去所有剝削、壓迫的社會里,當時的政務性勞動雖然都主要地表現出嚴重的損人利己性;但是,這并不代表當時從事政務性工作的所有官員們都是嚴重的損人利己主義者,這就是說在劇烈碰撞的社會里的官員們,始終有的好也有的壞。這在過去的任何一個歷史朝代的官府里,都能找到為政清廉、秉公執法、憂國憂民、愛民如子、盡忠報國的忠臣、清官和橫行鄉里、欺壓百姓、以權謀私、貪贓枉法、禍國殃民、遺臭萬年的亂臣賊子的例子就是一個很好地證明。由此可知,政務性勞動的社會效果也具有兩重性,從事這種勞動的人如能嚴格地執行國家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堅持實事求是、依法行政、清正廉潔,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等行為規范,做到有令則行、有禁必止,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對社會對他人負責的情況下干好本職工作,使自己能夠得到廣大人民的支持、擁護,領導和群眾及當事者滿意。那么這樣的政務性勞動就會表現出巨大的建設性。它必將帶動全社會建設性勞動現象快速地發展壯大起來;社會生產能力也必將會被快速地提高;社會物質、精神財富也一定會得到快速地增長。反之,損人利己性勞動就有了生長發育的溫床,破壞性勞動也有了生根蔓延的土壤,各種丑惡的社會現象都會接踵而至。
要正確區分人類勞動的各種類型,不僅需從理論上給予界定,而且還需用數字化的措施給以規范。為此,就需恰當地制定出各行業產品或服務質量標準和基本完稅率、盈利率及成本比例等,具體量化指標和相關的符號社會成員共同要求的行為規則。尤其要重視對政務性勞動量化指標的嚴格規范,使之具有明顯的可操作性,通過扎實有效地推行類似于人財一體化的管理模式或公務員家庭財產申報公示的辦法,促使公務人員的收入只能唯一地來源于自己的工資。在此基礎上再實行高薪養廉,而這個高薪的標準,應根據公務員整體文化水平、工作能力與基本相同的人員在事務性勞動的崗位上遵紀守法勤勤懇懇地工作,年均酬勞總額作為參照標準來確定。如果這些人在各種事務性勞動崗位上年均收入為三萬元的話;那么,公務員們的年均工資數額最高也只能被核準在二萬七千元左右的數額。假如,我們國內的具有一定規模企業的業主(或大型國有企業的老總)們最高年薪為一百萬元的話,那么國家最高領導人的年收入就應該在七十萬元左右。也就是說,國家的公務員的收入不能過分高于或低于其他相應崗位的高收入者;反之,其他行業的人員的收入也不能過分地高于本國各級相應的公務人員的收入(不過,有些情況也應例外。在目前的國際環境下對于那些到國外投資經營開展業務者以及外國來華投資者的收入情況就不能做出這樣的規定,而是要根據具體情況,以有利促進經濟發展為前提,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這是因為個行業的高收入者是屬于行業里"精英"分子,而國家各級公務人員中的絕大多數相應來說也是屬于各種"精英"分子所組成,這兩方面的精英分子的能力不會相差太大的,因此他們的收入也應該不能相差太大(當然了,在我們的公務員隊伍里,確實有很多濫竽充數者,給這樣的人以高工資可能會招人不服。要想解決好這個問題,這就需要改變在用人方面所存在的制度問題,這看起來很復雜,但是只要思想上通了,就會變的簡單)。對這樣的設想,可能會引起一些人的質疑,覺得這不符合我們的國情。其實,在我們的現實生活里,有些有權的人,通過非法途徑獲得的好處,究竟要比這多多少?我看誰也搞不請。依我看,與其因低工資而導致某些心理不平衡官員的貪污、受賄,倒不如干脆按政策的規定讓他們勞有所得,盡量使他們的勞得相當。并在此基礎上加強嚴格的監督管理,迫使貪污受賄的行為自動地消失或減少。這對提高政務性勞動的效率和效果一定會帶來積極的影響。這樣的規定,如果要在全國各地統一推行這樣的標準可能會有些困難,但是,可以根據不同地區的具體情況,分別制定出符合不同地區的最高執行標準來加以推行,并根據各地經濟情況的發展,逐步地實現全國的基本同一(這樣的高薪標準,基本上可以滿足公務員的收入要求,以達到保證公務員隊伍的基本穩定、清正廉潔和勤政愛民。如果哪位公務員對這樣的收入不能滿意的話,他可以辭掉政務性工作,另找其他差事做)。給各類勞動制定恰當的量化指標和行為規范,是一項復雜細致的行政性工作,需各國家有關機構,根據本國的具體國情去研究制定出有利于促進自身發展的量化指標及行為規則。它應是各個國家制定法律、法規的基石,這些量化指標及行為規則將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推進而逐步地趨于一致,這是人類社會需要進行長期的磨合才能完成的任務,它將是實現人類期盼已久的各種美好愿望的重要措施之一.
綜上所述:勞動是指生物界的一切生物為了適應生存發展和新陳代謝等的需要而必須進行的生物能的消耗過程,或者說是指生命現象中所發生的一切變化和過程。它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現象,任何生命現象都必須在勞動(生物能的消耗)過程中進行。由于客觀環境總是在不斷地發展變化和彼此間相互不斷地影響著,因此,各種勞動現象也必將每時每刻地隨之而發展變化著,且按照"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規則向前發展著。因此,也促成了整個生物界和人類社會都具有了多樣性、復雜性和可變性的發展歷程,致使生命現象不斷地由低級現象向著高級現象的方向上發展,并由諸多亞種生物出現;人類社會形態也表現出了不斷地向著更新,更好的方向、階段上發展和進步。人類自為性勞動的社會效果好壞和效率高低則取決于人們的認識水平,認識水平越高,越能在"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原則下進行,這種勞動的效果就越好,效率也就越高。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也就越友善和諧;反之則差矣。同時,自在性勞動和本能性勞動以及本我性勞動不僅創造了一個豐富多彩、生機勃勃的原始生態環境,而且也創造和促進了人類自身的發展。它過去是這樣,現在和未來也必將繼續地發揮著這樣的作用。人類早期的勞動主要表現在建設性方面,對自然界里野生動、植物直接漁獵、采集、馴化、食用及對簡單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可將此看作是人類早期的科研成果)。這種勞動不僅獲得了供人類生存、發展的物質財富;也創造了供其生存發展的精神財富;同時還促進人類自身向著有別于動物的方向長足發展,尤其在思維能力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從而大大地提高了人類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人類早期的勞動為什么會表現出建設性?是因為當時人們認識的理性化之故?還是當時自然界里的物產非常豐富所致?這需要進行深入地研究一番才行。要是前者的話,那么"人心不古、今不如昔"等一些話講的就是很有道理;要是后者的話,那么共〈公〉產〈有〉主義的實現,就必須建立在社會生產能力高度發展的基礎之上才行。而我認為,它應該,既不是前者的假設;也不是后者的猜想。而是因為早期人類的生活來源,主要依靠自然界里的野生動、植物的資源來維持,人類與其他生物之間,尤其是與各種兇猛的食肉類動物之間存在著完全順乎自然規律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弱肉強食的競爭關系。在這場完全順乎自然規律的競爭中,由于人類具有相對較高智慧的緣故,最終克服了包括各種兇猛食肉類動物在內的幾乎是所有的自然環境里的不利因素,而發展演化成地球上影響力最大的生物種群,成了這場自然競爭中的唯一優勝者。現在,雖然還存在著一些沒有被人們完全克服的和還沒有被深刻認識、發現的自然難題。但是,隨著人們的不斷努力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明、發展和發現,人類必將會不斷地戰勝自然界里的這些難題,從而逐步地實現由必然王國,最終走向自由王國的美好愿望,到那個時候,人類才能真正地成為自然界的主人。
隨著人們社會實踐的發展,人們逐步地掌握了對野生動、植物的馴養技術。于是,人們就逐步地進行了動、植物的家庭飼養和種植,這時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部分物品有的就是來自于人工生產。在勞動產品還沒有剩余時,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除了依賴于血緣、種群和地域環境的維系之外,沒有其他更多的聯系。對人類生存發展產生關鍵性作用的財富都儲存在屬于當地所有人共(公)有的大自然寶庫里,人口的稀稠、多少完全取決于自然資源貧、豐的調節。這可被看作是自然形成的,同時也是別無選擇的"人財一體化"的社會體系。即當時每個人所具有的財富,只體現在本人綜合素質的能力上。綜合能力強者,到當地自然寶庫里采獲食物的能力就強些,繁衍和照顧近親的能力就強些;反之,就弱些。從而形成了人與自然之間不可分割的一體化關系,在這種體系里,誰想通過剝削的手段去獲取財富,比他自己直接到大自然的寶庫里親手采獲顯得更為困難,也就是說,即使付出了很高的勞動成本也難以達到目的。這也就是當時人類社會沒有生產人壓迫人,人剝削人的原因所在。在這個時期里人類社會明顯自覺地遵守著真正意義上的"能者至上"的原則,這也是早期人類能夠形成母系、父系氏族社會體系的原因所在。在這個過程中沒有經過嚴重的物質匱乏的磨難,沒有貧富貴賤意識,所以,人們之間也就沒有產生損人利己、自相殘害的念頭,同時更沒有產生會造成隔閡的迷信觀、崇拜觀、宗教觀、黨派觀、種族觀和金錢觀等,人們總能在無拘無束的環境里自由地行動。當時人的生命過程中,明顯地表現出,生是赤條條地來到世界上,死是兩手空空地回到宇宙中。人群中的任何一個人對于其他的人來說,就如同猴群中的甲猴與乙猴之間的關系一樣,除了血緣、種群和本地域內共(公)有的資源維系著他們生存發展的關系之外,就再沒有其它的愛與憎的關系存在。人類社會這個時候的勞動所代表的含義,也就如同傳統上所概括的那樣:是人類創造物質或精神財富的活動。這可能就是"人之初,性本善"這句話所代表的含義吧。
但隨著人類具有建設性意義的勞動的不斷發展,人們獲取日常消費品也逐漸有所剩余并隨著這種勞動效率的提高而不斷地增多。在占有(分配)這些剩余產品的過程中,有些怕苦怕累,且有分配權的人,則開始利用自己的有利條件想方設法去謀取更多的剩余產品。相對來說,為了生存的更好些,少〈或不 〉費氣力多〈或也想〉得利,應該是人的本我性的表現,俗話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從此,有些人便萌生了"損人利己性"的觀念,損人利己性的勞動也就隨之而出現,致使人類勞動現象發展到錯綜復雜的階段,因此用傳統上那個"勞動"概念也就無法全面、準確去解釋人與人及人與自然和人與生物界之間的關系。而損人利己性勞動隨著社會生產能力的發展和管理上的缺陷而不斷地增多,且形成了一些強勢力人物。當然了,由于人們的勞動效率是不一樣的,所以,有的人也就會通過其他途徑的努力,而進入到當時的社會強勢力人物行列。如:有的人因勞動效率高而能較快地獲取更多的財富從而發展成為社會強勢力人物;有的人則因在生產資料、生產條件方面,占有比別人更大的優勢而較快地走上成功之路;也有的人因在社會關系或偶爾機會方面有優勢而比一般人更易于發展成為社會強勢力人物。所有這些,在管理科學、制度健全、決策正確、分配合理、政令暢通、反應靈敏、應對準確的社會里,不僅是促成個人發財致富的必要條件,也將是推動社會全面發展進步的重要因素;反之,它不僅會成為某些人謀取個人私利的先決條件,而且還會成為他們禍害社會的罪惡基礎。"知識越多越反動"這句,對、錯參半的話可能也就是由此而出。這就是事物都具有兩重性的具體表現,同時,也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真實的唯物辯證法。這些社會強勢力人物充分地利用各種利已條件不斷地擴大自己的勢力范圍(這其中有的人是積極主動地而為之;也有的人是形勢所逼迫而不得不為之);與之相應的思維方式及理論觀念--即:迷信觀、崇拜觀、宗教觀、黨派觀、種族觀和金錢觀等和行為模式也不斷地得到了形成、發展和延續,于是,部族、城邦、國家等為社會強勢力服務的統治者工具也就隨之而逐步地形成和發展起來,人類社會本身也就進入到了屬于森林法則的弱肉強食的時代,這到底是社會的進步還是倒退?
人們在進入到弱肉強食的森林法則時代而進行的爭斗,所面對的不是比自己思維能力低的飛禽猛獸和惡劣的自然環境,更不是沒有一點兒思維能力的各種非動物類的生物;而面對的則是和自己思維能力完全相等的另一部分人群。在此爭斗的過程中,總會有一方想通過花言巧語的許諾來籠絡人心,同時,又想強詞奪理地貶低或戰勝另一方,以此達到剝奪對方的生存權或降低他們的生存條件之目的。你說他們能同意嗎?換個位置思考一下,可能就更容易找到問題的答案。人類社會自從展開了這場慘烈的爭斗至今,數千年的時間已經過去了,但最終還是沒有分出真正的勝負來。人們進行這種爭斗的結果,吃虧的總是人類本身,其中也包括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者。現今,因本.拉登所領導和發動了針對美國的9.11恐怖襲擊事件,而惹怒了美國和他的一些盟友,他們相互聯合形成了一支力量足夠強大的反恐軍事集團進行報仇雪恨。可是,反恐戰爭已經開戰近四年多的時間了,對那手里只拿著一支自動步槍的本.拉登,卻就是有勁沒處用。當然了,經過長時間的較量下去,反恐聯軍們可能會戰勝本.拉登的。但是,如果不改變一下思維方式,要想徹底地消除恐怖事件的發生,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就是說,如果不改用新的思維方式指導反恐斗爭,認真處理好產生恐怖現象的各種歷史和現實的根源問題。那么,籠罩在美國上空的恐怖襲擊的陰影,將始終難以消散。在過去幾千年的爭斗歷程中,人們為了能夠分出勝負來而進行的各式各樣的明爭暗斗所消耗和浪費的人力、物力及財力,遠遠超過了這期間人類正常生活所需要的資源那樣,并且還在有增無減地繼續向前快速地發展著。這筆巨大的財源就這樣被殘忍地消耗掉了,這怎么就不引起那些被稱為經濟學家、政治學家、社會學家們的高度重視的呢?如何消除或減少此類現象延續的課題,應該早就被提上議事日程才對!我想,人們只要能更新一下思維方式,改變一下行為模式,就完全可以找到解決這類難題的方法來。戰爭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手段(不過,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使用戰爭手段也還是有用的。假如,你不想招惹別人,但是別人卻硬是圍上門來要對你動武,或搶奪你的合法所得,或侵占你的其他合法利益,而在與其理論又無實際效果的情況下,你說,難到你還不對他采取針鋒相對、以牙還牙的行動嗎?但我希望這樣的戰爭是真正意義上的最后一次。所以,究竟是否需要戰爭?這要由具體的情況來決定),只有在承認每個人都有天然平等的生存權利的前提下,通過公平、公正和公開的對話與協商,才能找到彼此皆可接受的妥協方案來。我想只要我們愿意努力,這樣的方案是可以找到的,不知你是否相信?
人類社會,自從"損人利己性"觀念產生以來,就引發了損人利己性勞動現象的出現,從而形成了一些通過不正當渠道而形成的一些社會強勢力人物,其中有些人利用自己的權(或優)勢經常性地違背社會多數成員的意愿,強迫人們去勞動(生產那些與當時社會、經濟條件下所不允許和不實用的貴重飾品、黃金白銀、大興土木、大搞排場、亂搞花架子等。不僅增加了勞動者的體能消耗,而且也造成對時間、物資及建設性勞動等方面的極大浪費,使社當時會上的弱勢群體得不到起碼的生活所需的日用品,以致多數人處于挨餓受凍、無家可歸的境地,大大地挫傷了人們從事建設性勞動的積極性、創造性,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遭受挫折,各種社會矛盾也就隨之而大量地產生),并大量地占有他們的建設性勞動成果;貨幣的出現雖然會經濟的發展是有益的,但同時也為損人利己主義者占有、貯存更多的財富帶來了方便,使他們貪占錢財的欲望也更趨惡劣。以致社會貧富不均的兩極分化現象也就越來越大,它給社會所造成的危害也越來越大。
縱觀人類歷史的發展,放眼當今世界的變化可知:"人為財死" 這根紅線始終存在。在這里,人為財死這句話包含有四個含義:其一、有些損人利己性勞動者為了貪占更多的錢財鋌而走險而招至滅亡;其二、有些建設性勞動者為捍衛正義事業和攀登科學頂峰而視死如歸;其三、大量的社會弱視群體為解決溫飽問題而忙碌終身(這些人中,有的雖然貧窮,但他們還是能自覺地在建設性勞動范圍內,從事贏利性的職業,以換取生活必須品;有的因心理上不平衡而做些違法亂紀之事,給社會造成麻煩;也有的被貪婪的社會強勢力所利用,而成為他們危害社會的幫兇);其四,有些貪官為獲不義之財也會成為黑勢力的幫兇和保護傘。由此可知,人們的這種趨利性,同樣具有兩重性,在管理科學、制度健全、政令暢通的社會里,它是推動各項事業發展的動力;反之,它將是某些人或組織,制造事端、危害社會的起因。而社會強勢力在占有建設性勞動成果的欲望上有的很貪婪,這些人的行為給人類造成了很大的破壞性,當它超過人們的承受能力時社會就出現動亂,有時還暴發了大規模的暴力沖突;有的則較寬容,這種人的行為對社會能產生很好的建設性作用,當這種作用上升到一定程度時,社會就能較快地發展進步;而介于兩者之間的,則表現出完全的損人利己性,社會就處在動蕩之中。在這種情況下,有些思想家們(其中有的就是當時社會的強勢力人物)抓住這樣的機會來實現自己的理想,他們以獨創的理論觀點聯絡一些志同道合之士,并用血與火繪制出一幅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從而推動著人類社會不斷地從一個階段向著另一個更新階段上發展。但是,由于過去所有的這些理論觀點都或多或少地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不足。因此,他們的社會實踐也就都或多或少地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缺陷。所以,在這種理論觀點影響下所繪制出來的歷史畫卷,也就不可避免地表現出由小到大、由盛到衰的變化規律;也就是說,由于以往的一些社會科學理論方面的不嚴謹、不成熟和有偏見,而直接影響到過去社會實踐方面的正確性和成功率,有的還導致了一些自相矛盾、胡闖蠻干之事的出現,給自己、他人或社會都造成了一些難以挽回的危害,這也就是人類社會經常性地表現出"興亡周期律率"變化的主要原因所在。而"早期式"的資本主義及"教條式"的社會主義制度和不完善的社會與經濟管理體系導致了損人利己性勞動惡性膨脹,并因其大量地侵吞了建在性、建本性、無奈性和建設性勞動成果而引發了具有破壞性的無序競爭。它給人類社會已造成了十分巨大的損失,同時,還留下了無窮隱患。這就是我所解讀的幾千年以來,尤其是近幾百年以來人類社會文明史的發展進程。面對這種情況,世界各國如果不能在達成共識的前提下,經聯合國協調,以適當的強力作后盾,用建立起科學完善的社會與經濟管理模式的方法來解決各自所面臨的問題的話;那么,隨著科技的發展,無序競爭將會更加激烈,它必將導致地球生態環境受到更加嚴重破壞,更多生物種群將遭到滅頂之災,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也將會更快速地趨于枯竭,這就會更加劇無序競爭,將不可避免地會再一次引 發大規模尖端性高科技殺傷性武器的研制、生產和儲存,與之相應的綁架、暗殺、恐怖襲擊和局部戰爭還將會步步升級,天災人禍加劇、災難不斷,最終將會把人類千心萬苦建成家園又給人為地毀掉。
總之,科學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雖給一些人帶來了幸福、快樂,但給更多的人們帶來的卻是相對貧窮和災難,同時,也有給全人類帶來毀滅性打擊的危險。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人類對自身和對生物界與對宇宙的認識,雖然也有很大的科學性,但尚欠精深。其中,一方面是由于與利己觀念伴隨的神靈觀、偶像觀、宗教觀、迷信觀、種族觀、金錢觀和黨派觀等,或錯誤或片面或偏激或虛幻的思想觀念根深蒂固地影響和束縛著人們的思維能力所致;另一方面是人們對自身特別是對勞動本質含義認識不足之故。致使本來就千頭萬緒的勞動現象又被各種觀念搞得更加錯綜復雜,而現有的一些解釋就如同"盲人摸象"一般,導致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這樣的怪事經常發生。因此也就很難找出一套較為完善科學的社會與經濟管理體系,致使人類社會只能在曲折多變的道路上提心吊膽地慢行。面對這種事實,我們必須吸取歷史、他人、他地、他國之教訓,堅定不移地堅持"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原則,建立科學完善的社會與經濟管理體系(這又將是一場革命,不過它是一場不同于以往的以暴易暴、急風暴雨式的血色革命;而將是一場和平民主、循序漸進式的綠色革命,是一場社會全體成員都能接受的對誰都能帶來發展機遇的革命,同時也是一場迫使過分利己主義者改過自新的革命;也可稱之為是一場思想認識及行為規范方面的民主改革。具體設想以后再言);在財產所有權問題上,盡量做到多種所有制形式并存,相互依賴,互為補充,力爭達到辨證統一。盡早建立起符合人類生存發展的新型的市場經濟體系,使之能夠發揮出穩定社會、促進發展的良好作用;而在思想、組織、作風等多方面加強對公務員隊伍建設,堅持"尊重生命、以人為本的可持續發展原則",努力提高政務性勞動的質量和效率,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促進建設性、建在性和建本性勞動發揚光大;努力遏制、減少損人性、無奈性、破壞性、惡本性和惡在性勞動的產生。最大限度地調動所有社會成員的積極性、創造性,全面促進社會生產力的進步、發展。創造出更多、更好的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精神生活所需的一切產品,快速地提高各國家的綜合國力,更好地發揮這種新型市場與計劃相協調經濟制度的優越性,最大限度地促使人類社會和自然生態環境進入一個良性大循環。只有這樣一個新型完善的市場與計劃經濟制度才能在全世界得到充分地發展,到那時,一個自由和平、公平公正、幸福平等的新世界就一定會被建立起來。


  單位: 江蘇省新沂工商局     E-mail: song chang  [email protected]    

   電話:0516--8802071       郵   編:221400.


親愛的讀者朋友:
您好!本人從全新的視覺,就人、財、勞動、剝削、分配與管理等,涉及到人類社會發展與穩定所必須解決的各類問題的方方面面,進行了一些粗淺而又有益的探討。這其中可能既有閃光的亮點,也會有令您見笑的缺點,望您能給以有益的指點。
本人想將現已草擬好的,標題分別為:《勞動本義新論》、《關于人財一體化管理體制的設想》、《我心目中的和諧社會主義》、《強國的標準是什么?》、《淺談社會分配不公問題》這五篇約有十二萬字的文稿,以單行本的形式出版發表,有意合作者或愿意為此書提供一些幫助的熱心人,敬請來電、來函協商相關事宜為盼,我期待著您的回音。
謝謝!                             
作者留言             
 2005年8月20日( 修改)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烏有之人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你搞一次個人崇拜試試,看看有多少人會崇拜你?看看你搞得出來嗎?
  2. 為什么批評西方的他們都“意外死亡”了?
  3. 毛主席像事件:美策動,迫使中國放棄毛澤東思想!
  4. 侯立虹|誰在動搖“兩個毫不動搖”?
  5. 以色列會亡國嗎?
  6. 從兩處戰火看東方和西方思維方式
  7. 司馬南:美國為什么沒能把巴基斯坦徹底拉過去?
  8. 這才是最難打的戰爭,國安部門剛發出積極信號
  9. 郭松民 | 評普京年度記者會:“過度輕信”及其他
  10. 大陸認定臺灣設置貿易壁壘,惠臺政策即將終結
  1.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
  2. 弘毅:警醒!?魏加寧言論已嚴重違背《憲法》和《黨章》
  3. 湖北石鋒:奇了怪了,貪污腐敗、貧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這是一股妖風
  5. 你搞一次個人崇拜試試,看看有多少人會崇拜你?看看你搞得出來嗎?
  6. 公開投毒!多個重大事變的真相!
  7. 美國的這次出招,后果很嚴重
  8. 褻瀆中華民族歷史,易某天新書下架!
  9. 司馬南|會飛的螞蟻終于被剪了翅膀
  10. ?吳銘:為什么不從所有制角度分析問題呢
  1. 張勤德:堅決打好清算胡錫進們的反毛言行這一仗
  2. 吳銘|這件事,我理解不了
  3. 今天,我們遭遇致命一擊!
  4.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5. 尹國明:胡錫進先生,我知道這次你很急
  6. 不搞清官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8. 三大神藥謊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現!面對發燒我們怎么辦?
  9. 祁建平:拿出理論勇氣來一次撥亂反正
  10. 說“胡漢三回來了”,為什么有人卻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澤東遭受了三次打擊
  2. 痛心,反華潤人丁一多因強奸被捕,哈哈!
  3. 鐵穆臻|今年,真正的共產主義者,要理直氣壯紀念毛澤東!
  4. 《鄧選》學習 (十一)發展速度
  5.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
  6.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