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對我國理論界的影響
[楊德明]
編者按:我們以十分沉痛的心情告訴讀者,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原國家計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當代中國研究所所務委員、原國史研究會副秘書長、著名網絡政論家楊德明(筆名秀龍山人)同志因患肺腺癌,經多方精心治療,搶救無效,于2005年4月24日0時13分去世,終年68歲。
在楊德明同志病重期間,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領導同志,以及很多革命老前輩、中青年學者,青年學生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表達問候。本刊編輯部的同志也多次前往醫院看望。人民網強國論壇、毛澤東旗幟網、主人公論壇等網站紛紛發貼對楊德明同志的逝世表示哀悼。
楊德明同志對于共產主義理想,有著堅定的信念;對于人民群眾,有著深厚的感情;對于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有著執著的追求。他為堅持和鞏固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嘔心瀝血、殫精竭慮,對自由化思潮橫眉冷對、嫉惡如仇,是一名堅強的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斗士。楊德明同志的去世,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隊伍的重大損失。我們一定要繼承楊德明同志的遺志,學習他對對共產主義事業的無限忠誠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在新的歷史時期,為偉大的共產主義理想繼續奮斗,生命不息,戰斗不止。
近年來,特別是90年代初期以來,在西方新自由主義經濟思潮泛濫國際理論背景下,在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問題上,某些學者提出一系列嚴重違反四項基本原則的理論觀點。這些觀點大都來源于西方新自由主義學派,其中不少直接來自西方新自由主義學派的變種——東歐新自由主義學派。這類觀點流毒全國,為害甚烈,我們決不可等閑視之,掉以輕心。
1、全盤否定社會主義國家的建設成就,宣揚資本主義經濟制度比社會主義制度優越。
有的人寫道:“國有制壟斷一切的計劃經濟是一種低效率的資源配置方式,阻礙生產力的發展。蘇聯計劃經濟體制70年間上演了一出‘懶——窮——垮’的悲劇,也宣布了以國有制為基本形式的社會主義模式的破產。20世紀社會主義史表明,以國有制為基本形態、以計劃經濟為資源配置方式的社會主義模式并不能真正為民眾謀利益。”
2、否定社會主義的根本制度特征
有的人寫道:“馬克思、恩格斯從來不說公有財產是社會主義的本質,他們在自己的著作中用的是‘社會財產’。馬、恩著作中譯本中的‘公有制’是原著‘社會所有制’的誤譯。”“社會主義社會中居統治地位的財富的性質至今未被闡明”。“關于私有是否為資本主義的本質同公有是否為社會主義社會的本質一樣,也是一個應該研究的問題。”“把公有認作產社會主義所有制的基本性質是不確切的,道理很簡單,公有就是共有,至于是哪些人共有和怎樣共有,在公有這個概念本身產不包括的,……把公有制為主體作為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本特征的說法也不確切,……適合于社會主義 所有制的基本性質是什么,我考慮是社會所有。”
有的人寫道:“長期以來,在傳統的意識形態下,傳統形式的公有制、按勞分配、計劃經濟被看作是社會主義經濟的本質特征。”“幾十年來的實踐充分證明,上述三個被當作社會主義本質特征的信條及由此形成的體制模式嚴重地限制、束縛了社會主義生產力的發展,特別是嚴重束縛了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即作為勞動者的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使經濟現代化進程和社會主義本身都陷入了越來越嚴重的困境。”
有的人寫道:“ 小平同志并沒有把公有制、按勞分配和計劃經濟三者作為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而認為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才是社會主義的本質。”“過去長時間內把這三點作為本質特征來捍衛,主要是為了將社會主義制度與資本主義制度進行比較,……現在看來,它們并不是兩種社會制度的本質區別。因為資本主義也有國家所有制,在工資分配上也實行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食的原則,資本主義也有計劃。”
有的人寫道:“公有經經經濟就一定比私有經濟好嗎?這個爭論又得回到生產力標準。鄧小平在1992年春南巡講話中提出的三條標準……同樣適用于判斷產權形式的優劣。”“其實,公和私的界限在產權上是模糊的。一國的國有制對內可謂是最大的公產,而對外,在國與國之間無非是大私對大私。”
3、宣揚所有制、社會主義手段論
有的人寫道:“社會主義本身并不是目的……既然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在于更快地發展生產力,更加有效地促進全體人民的福利,那么,一切有助于實現這一目的的方法、手段、措施都是符合社會主義的要求的,反之,一切被實踐證明是不利于目的的東西,不論曾經貼上怎樣的標簽,都應在變革之列。”
4、從根本上否定國有制經濟
有的人寫道:“由于歷史傳統現實條件等諸因素,我國的社會主義公有制首先主要采取了以非人格化的國有制形式,是在特定環境中的一種選擇,……只是社會主義公有制在其歷史發展過程中的一個特定階段,是其遠未成熟的初始形態。”
有的人寫道:“恩格斯說過,當無產階級國家代表社會一旦占有生產資料,國家就應立即消亡,形成社會所有制。社會主義現實說明。國家不僅不能消亡,還應當不斷強化和完善。在這種情況下,所有制只能從國家分離出來,逐步形成社會所有制。”
有的人寫道:“傳統體制下不存在真正的企業。這種傳統的企業制度與市場的要求相悖,是屬于同一主人由政府壟斷地占有,因而不可能具有競爭性。”
有的人寫道:“國家所有制是國有企業活力不足等諸多問題的根源,也是企業改革一再陷入困境的根源,是成功地推行現代企業制度的最大障礙。”
5、鼓吹非國有化,使國有經濟蛻變為集體制經濟甚至私有制經濟
有的人寫道:“要使企業適合市場經濟的要求,除大量發展非國有的工商企業之外,還要對原有的國營企業進行改造。這種改造可以通過不同的途徑進行:對小型國營企業來說,多數經濟學家主張分別用‘包’、‘租’、‘賣’的辦法,將它們改造為民有民營或國有民營的獨立自主經營者。”“在筆者看來,就小型企業而言,‘包’不如‘租’,‘租’不如‘賣’。”“對國營大中型企業的改革,我主張通過法人化(corporation)實行股份公司制度”。“把原來由政府掌握產權和直接經營的公有制企業,改造成為以各種法人組織代表公眾持股為主、公眾個人持股為輔、實行股權分散化,允許股權自由轉讓和委托專業人員全權經營的法人化企業(公司)”。“有一種意見,主張股份制以政府持股為主、由主管機關直接任命高級主管人員,以確保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的性質。……結局可能是政府與企業‘父子關系’的格局依然如故。”
有的人企圖援引馬克思《資本論》中關于“重建個人所有制”的用語作為鼓吹國有企業私有化的口實,說什么關于公有制的本質規定,馬克思是用“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來說明的”,主張“一切勞動者個人普遍、平等、直接地擁有。……對生產資料的所有權或財產、資產權利。”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