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疑一、股權分置不合理嗎?合理
首先聲明,在2004年4月左右,我曾經認為股權分置的提法比較科學。但是經過深入研究,我恍然大悟發現:股權分置(或曰股權分割、股權分裂等,以下統稱股權分置)的提法本身就有問題。股份制的基本原理告訴我們:作為股份制或股份公司,股份或股權當然應該分置,由此而形成不同的股權結構,比如:國家股、法人股、公眾股、外資股、內部股等等。如果把它們都不分置,合在一起,那還叫股份公司嗎?豈不成了獨資或合資公司?因此股權就要分置,股權分置非常合理。只是股份有的可以流通,有的不能流通。所以,所謂解決股權分置問題的提法不嚴謹,還是應該恢復本來面目,提法定為全流通,即好理解,也比較科學嚴謹。我們也理解管理層之所以不敢提全流通而換個提法叫股權分置,主要是考慮提全流通怕股市下跌。但也不能因噎廢食,不能因為一提全流通而怕影響股市升跌而出現概念的扭曲的提法。因此,正本清源還是統稱全流通嚴謹、科學。
質疑二、取得共識了嗎?沒有
“解決股權分置已經取得共識”似乎是目前急于解決股權分置的依據。我對此表示質疑。3月5日上午9點45分,我在指南針北京股民乒乓球聯賽現場講課(先講課,10點打球)時作了2個舉手表態調查。第一,你認為解決股權分置就能解決股市的問題嗎?到場股民105人,舉手認為不行的32人,占30.48%;舉手認為可以的1人,占0.95%;舉手棄權的0;其他未舉手。第二,是否贊成國有股50年不流通或轉為優先股永不流通?舉手贊成的45人,占42.86%;無人舉手反對,無人舉手棄權;其他未舉手。我當場要求現場的股民予以公證,以保證調查的真實性。可見,我的的調查和某些主流輿論的調查反差極大。因此可以認為,兩個調查總有一個調查是真實的。我敢保證我的調查是真實可靠有現場全體股民的公正認可。
此外,人大副委員長成思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劍閣(原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政協常委王光遠、中央財經大學教授賀強、中華工商時報副總編水皮、對外經貿大學教授張建平、社科院博士尹中立、上海的資深人士黃湘源、李志林、中國證監會的部分人士和本人等等領導、專家、學者都對沒有對股權分置取得“共識”。
可見,少數人的“共識”意見是強加于人,制造虛假輿論,逼管理層簽字畫押,最后達到他們不可告人的目的。
質疑三、股市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股權分置嗎?不是
解決任何問題,必須抓住主要矛盾,主要矛盾解決了,其他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毛澤東語錄)。股市的主要矛盾究竟是什么?有人一口咬定是股權分置。對此我表示質疑。我們看看溫總理怎么說。3月14日,溫家寶回答記者的提問講到股市首先強調:第一,提高上市公司的質量,這是根本。第二,要建立一個公開、公正、透明的證券市場。第三,要加強監管,打擊違法、違規行為。第四,要加強以制度為主的證券市場的基礎建設。第五,要保護投資者,特別是公眾投資者的利益。第六,妥善解決股市發展中積累的歷史遺留問題。溫總理排出的這個順序說明了 “提高上市公司的質量”是當務之急,是治本,而股權分置是一個分支問題,但不是主要問題。
我非常同意溫總理的排序分析。我也一直強調股市最主要的問題是上市公司和管理體制的問題。如:股票發行、上市的核準和監管同為一個機構,則難以發揮監管的作用。試想:我核準發行、上市的股票,我自己再去監管,裁判員和運動員混為一體能公平、公開、公正地進行股市博弈比賽嗎?為什么要設立國家審計署,而不是由財政部去監督資金的使用?其道理不言自明。另如:股票發行由發行審核委員會把關,而中小股民沒有用手投票的權利,所以否決的意見無法實施,導致公司上市就虧損,甚至發展到虧損公司都可以發行、上市的咄咄怪事(如南航)。還如:我們的上市公司股票發行、上市過程中,是否存在長官意志強權指令或暗示的情況?如果沒有,最好。如果有,則說明發行體制上缺少市場或民主的透明因素。
目前80%的上市公司都先后被處罰、批評和譴責。而上市公司的業績滑坡、造假、披露虛假信息、高官逃跑、獨立董事和監事會如同虛設、關聯交易、亂擔保、治理結構等等問題更是層出不窮,觸目驚心。
有人說,不解決股權分置豈不是將來積壓的不流通的股份越來越多?但是如果不解決上市公司和管理體制問題,豈不是將來更難解決。還有人說,飯要一口口吃,先解決股權分置。但為什么不先解決上市公司和管理體制這“碗飯”?
為什么股市有如此多的上市公司、管理體制問題等不去解決。而為什么一些人不厭其煩地鼓吹全流通。說穿了,是轉移股民的視線,回避股市的實質問題。全流通就是套現。因為它解決不了股市問題。所以我們要全力以赴解決股市主要問題,不要本末倒置,抓小放大,被股權分置分支的問題轉移視線。
質疑四、解決股權分置就解決了股市的問題嗎?不是
急于解決股權分置的人一個主要理由就是認為“股權分置是股市萬惡之源,解決了股權分置就解決了一股獨大、亂圈錢等等問題”。對此我表示質疑。解決了股權分置問題僅此解決了國有股由原來的不能流通變為現在可以流通了。而對解決股市其他問題無濟于事。
第一,全流通了,只要控股股東不賣掉股票,結果還是一股獨大。還是控股股東說了算。如果控股股東繼續買進股票,則控股股東的大股東地位豈不越來越大,因而越來越說了算。上市公司是否再融資或曰圈錢,完全由控股股東一槌定音。上市公司首次發行、增發、配股、可轉債不會因此停止。我們假如寶鋼全流通了,就不增發了?
第二,其實現在即使全流通了,上市公司發行股票的“積極性”也絕對不會降低。比如,長江電力股份允許全流通,仍然無法阻擋申購該股的積極性。更嚴重的是:不管是按發行價購買,還是按面值購買,全流通后,所有股東都可以在上市當天就賣掉手中的股票,回收成本和獲暴利的速度則更快。那么,控股股東如果不想控股就可以立即賣掉其股票,如用友軟件不用通過2年分紅收回投資,而只要利用全流通就瞬間搞定了。其圈錢的速度可謂是“轉瞬間就解決了”,馬克思要是知道將會多么尷尬!
第三,上市公司經營好壞,與公司管理體制、治理結構、獨立董事的作用、宏觀調控力度和市場環境、營銷策略等等關系極大。與股份全流通風馬牛不相及。看看已經全流通的延中實業(現在的方正科技,600601)、ST興業(600603)、飛樂音響(600651)、愛使股份(600652)和申華實業(現在的申華控股600653)吧,哪一個解決了上市公司的根本問題?而佛山照明股權分置了,1993年到現在,累計分紅13億。可見,全流通和業績沒有直接關系。
第四,有人認為股份不流通,大股東就不關心股價升跌。錯了!如果該公司可能發生任何不測(比如銀廣夏由盈利變為虧損)將導致股價暴跌的話,最先知道這個內幕利空消息的就是銀廣夏控股大股東。因此,它可以延遲發布此利空信息甚至發布虛假信息謊稱盈利,然后他自己悄悄或迅速地賣出股票。之后再發布此利空消息,股價下跌與他就沒有關系了。反之,如果此利空消息慢慢消化后或有利好信息(如銀廣夏資產重組扭虧為盈了)導致股價暴漲的話,最先知道這個內幕利好信息的還是銀廣夏控股大股東。因此,銀廣夏控股股東還可以延遲發布此利好信息甚至發布虛假信息謊稱繼續虧損,然后他自己悄悄或迅速地建倉買進股票。之后再發布此利好消息,此時股價上升與他“的確大有關系了”。可見,全流通了,大股東可能更處于有利地位,他“的確注意”股價了,但是對中小股民反而更不利。
第五,全流通了,上市公司就不犯規了?假如江蘇瓊花、銀廣夏等全流通了,就不犯規了?豈有此理。
第六,全流通了,莊家惡意操縱股價坑害股民問題就解決了嗎?更不可能,反而可能愈演愈烈。因為全流通了,任何人都可以通過二級市場買進股票成為控股股東。一旦由不軌之人利用全流通成為某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則他在股市上興風作浪的可能性就越大。
第七,全流通也無法解決獨立董事不獨立不懂事問題和中小股民表決權形同虛設,而且沒有聽證權、話語權和決策權的問題。
第八,全流通更無力解決證券管理體制問題。要理順證券管理體制、機制問題,這需要整個國家的經濟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的大背景來決定。比如,行政許可法的實行就在一定程度上理順了一部分證券管理體制問題,取消或簡化了部分證券類行政審批等。而這些不是全流通能夠決定和理順的。
質疑五、沒有全流通是萬萬不能的嗎?不是
鼓吹全流通的人最初將股市存在的問題都歸結于股權分置。后來經有識之士的開導,他們也感到全流通無法解決股市的問題。于是又搬出“全流通不是萬能的,沒有全流通是萬萬不能的”觀點。對此我表示質疑。既然全流通無法解決股市的問題,而且全流通會導致股市的暴跌,全流通只是解決了原來不能流通的國有股變為可流通了,何來什么“萬萬不能”?所以我認為,全流通肯定不是萬能的,暫時沒有全流通也是可能的。
質疑六、全流通是國際慣例嗎?不是
現在我們好多事只要有利于自己的,就說是國際慣例,不利于自己的,就說是中國特色,我們需要向國際慣例靠齊。那么問一句國外的管理體制是這個體制嗎?國外的上市公司是這個狀況嗎?國外有優先股,優先股是不流通的,那我們為什么不能把國有股轉成優先股呢?如果跟國際接軌我想管理體制先接軌,然后上市公司治理再接軌,然后再談股權分置接軌的問題。鼓吹全流通的人總拿國際慣例來唬人。實際上,世界上任何國家的股份公司股份也有不全流通的。美國的股份公司大部分都有優先股,這部分股份就不流通,也沒有影響美國股市的發展和其提高上市公司的業績。而美國全流通的股份公司,也有造假和業績滑坡的。目前有些人不考慮中國的特色,動不動就拿自己的留洋背景、國際慣例唬人,食洋不化,實在是誤國誤民。請你們記住:美國是資本主義,中國是有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國家。
質疑七、有共贏方案嗎?沒有
急于解決股權分置的人設計了五花八門的方案,給我們繪了一幅共贏的美麗工程圖畫,實際上這是畫餅充饑。最好的方案假設就是國有股白送給股民,我算了,可能是每10股送30股,股市就要大除權。何時能漲權,等吧。何況這種方案根本不可實施。不管換什么詞,減持、股權分置等,就是一個概念:全流通。而全流通不管什么方案,都會使現有的盤子增大。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股市一共有100股,不流通的70股。不管你設計什么方案(送股、配股等。至于縮股不可能,上市公司沒有回購資金,國家也不會這樣做),這70股都要流通,暫時不流通,今后也要流通。所以,原來30股的盤子就變成100股,多出來的70股就必須有相應的資金支持,否則就會稀釋現有的股價,股價就會下跌,因此,不管是什么方案,接近8000億股的國有股從此以后有了隨時可以流通的權力,股市籌碼必然要增加,股價10元有可能被稀釋到1、2元,暴跌是不可阻擋的,這是不以人們和管理層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除非管理層動用大筆資金支持股價。因此,不可能有共贏的方案。
質疑八、股民需要補償嗎?不要
現在有人提出解決股權分置要給股民補償。我對此表示質疑。我認為要搞清楚究竟誰給誰補償?是那些持有非流通股的形形色色的人給股民補償,還是股民給那些持有非流通股的形形色色的人補償?我認為只要搞國有股流通,就是我們中小股民給他們補償。假如目前股市共有100股,70股不流通,30股流通。現在要想流通70股,但又怕股價下跌,股民不干。所以編出一個美麗的方案,即:承認含權股然后給股民點股份,如10股送3股或配股等。但是送股、配股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將另外67股流通。問題很清楚了:給股民3股“予以補償”,然后讓股民補償67股的差價利潤。結果股民得到的是3股小利,而賠進去了67股。最后演變成國有股補償給股民變為股民補償給國有股。因此我們中小股民不要什么這些美麗的補償,如果國有股轉為優先股永不流通或50年后再解決或留給后人解決,就是對股民最大的補償,就是股市最大的利好。當然那些妄圖借國有股流通大撈一把的形形色色的人則這輩子別想讓我們中小股民給他們補償了。誰讓他們當時想投機買了這些廉價的股票呢?可謂:偷雞不成蝕把米。
質疑九、國有股沒有流通嗎?不是
實際上,自1990年股市建立后,國有股已經可以流通了。前幾年,大量的國有股通過場外協議轉讓,實際就是流通。最近(2005年3月前后),桂冠電力、*ST長嶺、燕化高新、ST渤海、ST中燕分別發布公告,都將部分國有股轉讓。可見國有股可以流通,只不過沒有在滬深兩市流通罷了。你可能會說,以上是轉讓,不是流通。這種說法是抬杠。只要有買賣雙方,有雙方都能夠接受的價格,就是流通。你非得說在滬深兩市買賣算流通,在場外買賣就是轉讓,那只能算你語言如此豐富多彩。至于為什么國有股流通非要到滬深兩市流通,表面文章是為了規范,實際是看中了滬深兩市的股價比場外高,所以要到此一游賺真金白銀。
質疑十、解決股權分置股市就有牛市嗎?沒有
有人斷言,只有解決了股權分置問題,中國股市就一定能夠走入牛市,滬指漲到3000點、5000點不成問題。說這話的人簡直是不負責任或根本就不懂股市。股市能否上升主要在于宏觀大環境、上市公司的業績。此外,還有概念炒作和投機炒作。1992年到1993年2月的牛市在于鄧小平肯定了股市,宏觀環境不錯。1996年10月到1997年5月的牛市在于2次降息、15大召開、香港回歸的概念炒作、過度投機等。1999年5月到2001年6月的牛市在于宏觀環境好、政策利多、題材豐富、概念獨特等等。這幾次牛市產生與是否解決了股權分置毫無關系。恰恰相反,正是2001年6月開始的國有股減持才導致股市的猛烈下跌。而且至今,每當國有股流通一有風吹草動,多方立即作鳥獸散。所以,國有股流通如果啟動,不要說牛市了,能挺住目前的點位都謝天謝地了。
質疑十一、鼓吹解決股權分置的人是為國家、股市、股民著想嗎?不是
鼓吹全流通的人裝扮成憂國憂民的樣子為政府出謀劃策解決股權分置。但他們內心深處有不可告人的陰謀,現在必須揭穿2個陰謀:
第一個陰謀,即:鼓吹全流通的人,有2種。一種是的確從股市的角度想解決問題。(本人1993、1995年就提出解決。當時和現在形勢不同,當時股票供不應求,國有股流通大家愿意買。但當時國家不愿意賣,怕國有資產流失)還有一種就是持有國有股的人或公司。早在1985年到1993年期間,股份制企業發股票比較隨意。所以有些人通過關系、權力,或以各種名義(比如親戚辦的公司等)購買了大量的(有高達幾十萬股或更多)、廉價的(幾毛錢甚至白給的)、無法流通的國有股和法人股。這些無法流通的股票已經“砸在”他們手里許多年,最希望流通的就是他們。自從2001年管理層表示要解決國有股流通的問題,最興高采烈的當屬他們。面對高高在上的股價,他們可以借此流通大撈一把了。而管理層本身的確是好意,想解決股票不流通的問題。不想被這些人利用。如果全流通的套現資金歸屬國家我們股民也認可。但是這些人想借此在股市上獲暴利我們不能讓這個陰謀得逞。有些所謂的學者拼命鼓吹早點解決股權分置的問題,他們為什么不大力呼吁解決管理體制和上市公司的各種問題,而轉移股民的視線,誤導股民和輿論,大肆宣揚“解決了股權分置就可以解決股市的其他問題”謬論。這個陰謀必須揭穿。
而且可以斷定,真實行國有股流通,國家持的股份不一定馬上賣掉,比如青島海爾的大股東海爾集團不一定賣掉股份。首先是這些私人持有的十幾年的國有股(比如他們手里有青島海爾的國家股、法人股)會趁機平倉逃跑,留下股民的虧損累累和股市爛攤子讓政府收拾。
第二個陰謀,即:如果解決股權分置,則每個上市公司要有自己的方案。有些人以幫助設計方案為名收取50萬到100萬元的設計咨詢費。現在有接近1500家上市公司了,因此約有7.5億到15億元的大金礦等待挖掘。如果能“幫助”100家上市公司設計所謂的方案,就獲暴利5000萬到1億元。可見他們為什么這么迫不及待要解決股權分置了吧?他們正在貪夢地張著大口準備大撈一把呢。
從以上2個陰謀可見他們之所以煽風點火迫不及待地要求管理層痛下決心解決股權分置的問題,完全是想達到個人暴利的發財的目的。至于國家大局、股市穩定、股市虧損等一系列火災險情,他們點火后,救火的事都交給政府救火隊了。可見用心險惡。
質疑十二、現在是解決股權分置的最好時機嗎?不是
面對連續不斷下跌的股市,還有人睜著眼睛說瞎話聲嘶力竭地呼吁“現在是解決股權分置的最好時機,政府要果斷”等等。實際上他們也怕股價下跌,真要下跌到1、2元,導致他們手中的國有股無利可圖,所以他們比誰都積極和著急。我認為這些人想做發財夢都瘋了。我想中國股市的所有問題一定要在發展中解決,發展就是上升,上升就是股民能夠解套、賺錢。否則一切免談。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如2000年30億股轉配股的解決,管理層沒有任何方案,就是宣布說兩年內解決,然后很正常的逐步逐步將其釋放出來,結果提前一年就解決了,股市也沒有受到影響。為什么?因為當時股市處于上升期間,所有股民都賺錢了。如果我們能解決好上市公司和管理體制問題,中國股市就會處于上升通道,滬指如果能漲到3000點、5000點,到那時,不需要任何方案,國有股搶著要,這個歷史遺留問題迎刃而解。但是現在,絕不是解決股權分置的時機,更談不上什么最好時機了。
質疑十三、國務院提出的就不能改變嗎?可以
有人說,解決股權分置問題是國務院提出的。但是當時減持國有股也是國務院提出的,后來順乎民意果斷停止了。現在也可以果斷停止嘛。我們的財政政策不也由適度從緊的財政政策到積極財政政策再到穩健財政政策嗎。任何政策不是一成不變的,要與時俱進。此外,《國務院關于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提到要“穩步解決目前上市公司股份中尚不能上市流通股份的流通問題”。這里沒有規定具體的解決全流通的時間表。而且《若干意見》中提到要“穩步解決目前上市公司股份中尚不能上市流通股份的流通問題。在解決這一問題時要尊重市場規律,有利于市場的穩定和發展,切實保護投資者特別是公眾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但目前各方沒有共識的共贏方案,連過去按凈資產流通的方案都隨著上市公司跌破凈資產而付諸東流。況且全流通又無法解決股市的問題,結果討論來討論去,遭殃的是股市跌到1200點下方慘套了一批批股民。所以,順乎民意,考慮股市現狀,國務院應該改變政策,暫時擱置股權分置問題。
質疑后的強烈建議
1、既然全流通解決不了股市問題,又害得股市下跌。所以我們最好按鄧小平說的,這一代人解決不了的問題,留給后人解決。現在應該果斷宣布50年內國有股不流通。
2、如果管理層一定要解決股權分置問題,那么我提議將國有股轉為優先股。因為優先股一個主要的特點就是永不流通,這樣做的最大好處:
一是保證了國家股權的安全,防止國有資產的流失。國有資產還可以保值增值。因為優先股的大股東享有分紅派息的優先權和財產優先的處置權。
二是激勵上市公司的國有大股東們更加關心經營業績,否則他們就享受不到分紅派息的優先好處。國外真正的績優公司都不愿意將自己的股票流通,而采用優先股的形式。我們上市公司的國有大股東們如果對你持有股份的公司業績有把握的話,為何不愿意采用這種好形式呢?要不就是不明白優先股,要不就是他們自己對自己持有股份的公司業績心里沒底。再不就是想通過國有股流通換點錢花;
三是堵住了或曰徹底粉碎了某些人砸在手中十幾年的國有股股票想利用國有股流通大撈一把的陰謀。所以我們看到那些鼓吹國有股流通的所謂學者們從來就不提出優先股的方案,難道他們不明白嗎,不是。真要實行優先股的方案,這些人買的國有股永遠砸在他們的手里不能套現,他們也不能為上市公司設計方案撈錢了。他們就無法利用股市獲得暴利了。可見他們不提優先股方案,是為了維護他們自己的私利。
四是股市最大的利空病毒被殺掉,如果管理層再加上其他利多舉措,股市一定會穩步上升。那時全流通自然而解,股市各方都會實現共贏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丁丁的蘭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