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經濟關系嬗變十分析之二──
拜權教衰落中的“拜物教復興”[1]
巫繼學[人本經濟學-自主勞動網.中國經濟學(www.economics.com.cn www.wayee.com )互聯網首發]
一、始所未料:改革迎來了“拜物教復興”
§1 改革喚醒了人們對金錢的重新熱望,人們突然感到“權”在衰落
中國人在將近半個世紀以來,從來沒有象今天這樣如此大膽地表白:我愛錢,誰富誰光榮;從來沒有象今天這樣理直氣壯地號召:追求財富、追求利潤,先讓一部分人富起來。[2]
長期以來,老百姓對于加官進爵有句十分流行的口頭禪:“又進步了”。在人們心目中,一個人的進取標志就是政治上進步,而政治上進步的標志就是職務提升。其實,這并沒有超越傳統的“學而優則仕”多少。許多人將這種現象稱之為“官本位”。的確,“官本位”給這種具有中國特色的現象以接近具象的描述,但是認真琢磨,仍有意猶未盡之處。在老百姓心目中,為什么產生“一日為官,強似千載為民”的共識,是因為現實生活反復告訴人們,當官與名利相連;為什么當官有名有利,是因為當官有權。其實,在中國社會生活中,歷來都是官為體,權為本。權力在某種意義上就是權利。所以我想說,官本位只是中國政治文化的一種現象描述,“權本位”(Power-centred)才是其本質概括。
權為本位,遠遠超出理論認識,它大抵成為任何一個政治家、任何一個政治團體的信條與宗旨,所謂“政權就是國家權力”,“有了政權就有了一切,喪失政權就喪失一切”。歷朝歷代的統治階級幾乎無一例外地都認同這個道理。“專制”、“政變”、“改朝換代”,大概是說明這一點的最好“腳注”。不僅如此,在民眾心目中,權力也是至高無上的。人們詛咒它又歌頌它,貶斥它又敬畏它,躲避它又追求它,以至于出現所謂“飛蛾撲火”現象。權力在人們的社會生活中,從來都如同宗教一般神秘和不可琢磨。準確地說,在許多人的意識中,權力就是一種政治宗教。
§2 權力宗教是那樣的神秘,長期困擾各色人等
權力的神秘性曾長期困擾著人們。本來,權力是民眾賦予的。連中國統治階級也曾看出,權官與民眾的關系如同舟與水,水可以載舟也可以覆舟;孫中山先生在他的三民主義中曾提出過著名的“民權”思想;毛澤東晚年似乎領悟到什么,以至于他大聲疾呼:我們的權力是誰給的?是工人農民,是人民大眾。近代以來,西方的民權運動如火如荼;政治學家們也爭相揭示權力的神秘表象。理論可以透過現象揭示內在關系,但卻消除不了權力本身具有的種種神秘色彩,特別是那種本末倒置的內含與表征的關系。雖然民權的共識業已從時髦變得陳舊,但并非當官的都認為他得“風水”于民,甚至連老百姓也不認為他們手中擁有的權力與自己有什么關系。在中國,最能表明權力源泉的概念莫過于“提拔”(以及“選拔”、“擢升”等)。這是一個使用極為廣泛,長期以來見諸于官方文件的正規術語。誰來提“拔”?自然是上級機關、上級領導。這異常明白:權力自上而下來。科長提拔股長,處長提拔科長,廳長提拔處長,以此類推。本來,權源于民,當官只應當對民眾負責,但現在又要加上對上級負責與對人民負責的一致性。而在實際生活中,對人民負責只是一句空話。在政治生活中,怎樣能夠當上官,人人都知道的公開秘密是:必須得到上級領導的賞識。文壇怪杰李宗吾先生有本廣為流傳的《黑厚學》的書,對當官之道淋漓盡致地進行揭露,對權力的歪曲反映毫無顧忌地予以解剖。
可見,在舊的政治體制中,民眾與權力的關系被反映成上級機關、上級領導與權力、與職務的關系;進而權本位被反映成官本位,名利與官職被聯系起來;政治文化中使人們對權力產生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謎,產生一種可以感覺而又超感覺東西。這種對權力的顛倒幻覺,類似宗教虛幻,所以可稱之為“拜權教”(Fetishism of power)。拜權教的產生有其特殊的社會政治體制環境和特定的經濟基礎。在我看來,舊的行政體制和傳統的大一統計劃經濟體制,是拜權教賴以生存的基礎。正因為如此,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發展和政治體制改革的展開,產生拜權教的基礎在崩垮著。鑒于本文的主要目的,對這一問題不再贅言,容另文闡述。[3]
§3 拜權教在西方社會,以其現代化的變態形式招搖過市
唯恐產生岐見,這里有必要對與此相關的問題作一解析。有人以為,在發達的西方國家不存在拜權教,因為在那里通行的是公民選舉。選舉是很誘人的。但誘人的事物不一定全真實。雖然民眾可以直接選舉總統、選舉議員、選舉各級地方官員,但是選舉出來的官員未必就是公民意志的結果。說西方國家的一部選舉發展史就是一部骯臟史、一部欺騙史、一部營私舞弊史未免言過其實,顯然,當選者畢竟是通過公民劃選票而得出的結果。作為一種政治制度的產物,它是民主政治對封建政治的勝利。選“舉”,又是公民選舉,權力自下而上來。從理論上講,一“拔”一“選”兩重天,兩個世界,兩種制度。問題在于,在一個拜物教發展到資本拜物教的社會里,什么行為能逃出金錢、資本的“手掌”?即令是在當今美國、日本這樣的國家,沒有巨資、沒有背景,不要說你有一官半職,能擠入候選人行列已經是寥若晨星的事了。西方國家連綿為不斷的政治丑聞,一而再、再而三地表明,權力僅僅是經濟與政治的附庸而已。在這里,不是權力來自民眾,而是出于政(治)經(濟)。這只是權力的異化從拜權教發展到拜物教的一種變態形式罷了。
§4 市場經濟的發展,令拜權教衰落、拜物教復興
大約在本世紀中葉,美國著名作家辛克萊(Sinclair)面對當時西方社會的文藝商品化取向,在一篇文藝評論中提出了Mammon 燼rt概念,意即財神藝術,貪財藝術,以錢為目的、為偶像的藝術,它傳到中國后被譯拜金藝術。后來,人們又進而將崇尚金錢、把金錢看得高于一切的思想意識稱之為拜金主義。
經濟學說史上,有一個自古典經濟學以來廣泛應用的范疇,叫拜物教(Fetishism)。在商品市場經濟發展的初期,經濟學家面對謎一般的拜物教現象如墮五里云中。馬克思在《資本論》中第一次對于經濟生活中的拜物教現象給予科學解釋。在現代生活中,人們通常將拜物教中的貨幣拜物教用生活、自然語言表達為貨幣拜物教或拜金主義。
正當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發展到建立市場經濟新階段的時候,大多數人恐怕不曾想到,這種制度經濟細胞的“染色體”中,潛伏著一種拜物教的神秘“基質”:一種有些人曾經經歷過,而今人們又不自覺地受其擺布的拜物教。這種現象,我將其稱之為中國的“拜物教復興”。(Renaissance of conomic Fetishism )究竟如何看待拜金主義從而拜物教?時下對這一問題的議論可謂拂拂揚揚。但是,人們大凡忽略了拜物教包含的本質關系,忽略了它究竟與商品市場經濟有著什么樣的關系,我們到底應該或能夠怎樣反對拜物教。這必須從理論上予以廓清。
二、定律難逃:商品拜物教·貨幣拜物教·資本拜物教三階段
§5 拜物教只是市場經濟復興中其經濟關系漫畫式的、荒唐顛倒的表現
拜物教復興,僅僅是商品經濟或曰市場經濟復興的另一種表述,即一種關于這種生產方式對經濟關系顛倒反映的再興起的表述。
先得辨析時下正在被廣泛混淆的兩個概念:商品經濟與市場經濟。[4] 這組概念當前有兩種混淆:一種是不分場合、不加區分地將這兩個概念互換使用,完全等同;一種是將市場經濟看作是對商品經濟的發展,是商品經濟的高級階段。其實,商品經濟也罷,市場經濟也罷,只不過是對同一生產方式不同角度的表述。講商品經濟,是強調產品實現的社會形式(是直接產品還是商品),即產品以商品形式實現的經濟形式;講市場經濟,是強調資源配置和產品實現的方式、途徑(是通過計劃還是通過市場)。兩者都是對價值方式的概括與描述,兩者的對立面都是使用價值生產。所以,上述兩種混淆都必須擯棄。當然,我不否認,在某些場合,兩個概念是可以替換使用的;而且也充分尊重,由于受大一統計劃經濟理論的長期壓抑,學者們表現出的那種憤懣情緒。
所謂拜物教,是指在商品生產方式下,人與物顛倒的幻覺,即人與人之間的經濟關系表現為物與物之間關系的經濟現象。學術界許多人其實并沒有認識到,拜物教是一種歷史的和邏輯的過程,它有其自身的發展階段。迄今為止,它已經展示出自身發展的以下三個階段:商品拜物教(Fetishism 牋牋牋牋牋of 崐commodities),貨幣拜物教(Fetishism of money)和資本拜物教(Fetishism of capital)。[5]
請注意,這里講歷史的和邏輯的過程,是指其本身在經濟運行中的邏輯行程和歷史發展程序的一致性,即講拜物教發展三過程既是商品經濟史上依次經歷的不同階段,又是現實經濟運行中存在的邏輯行程。那么,這就有如下含義:拜物教的三階段之間不是死生亡存的關系,而是一種轉化揚棄同時又并存的關系,恰似商品、貨幣與資本之間的關系。
§6 商品拜物教是拜物教的基本階段,但它是誘惑人的“原罪”
商品拜物教,是拜物教的基本的、一般的階段。無論從歷史的還是從邏輯的角度看,它都先于后兩個階段。理解貨幣拜物教與資本拜物教的謎,就是理解商品拜物教的謎。因為拜物教的一切神秘性都存在于此。乍一看來,商品似乎很平常、很簡單,仿佛人人都能對此說個一二三。仔細分析卻表明,它充滿了形而上學的微妙和神學的怪誕。商品,是價值與使用價值的統一體,由于勞動的二重性決定了商品這二因素。但在商品交換世界中,首先,人類勞動的等同性,采取了勞動產品的等同的價值對象性這種物的形式;其次,生產產品所耗費的勞動量,采取了勞動產品的價值量的形式;最后,商品生產者的社會關系,采取了勞動產品的的社會關系的形式。
商品形式對人和物的關系的顛倒反映的這種神秘性,就是商品拜物教。正是產品采取了商品形式,它把人們本身勞動的社會性質反映成勞動產品本身的物的自然屬性,從而把生產者之間人與人的關系反映成生產者之外的物與物之間的關系;由于這種轉換即顛倒的反映,成為商品的勞動產品成了可感覺而又超感覺的物或社會的物,正如一物在視神經中留下的光的印象,不是表現為視神經本身的主觀興奮,而是表現為眼睛外面的物的可感覺的形式;在宗教世界里,人腦的產物表現為具有特殊軀體的、同人發生關系并彼此發生關系的獨立存在的東西,這種關系的虛幻形式,與商品世界里人手產物的表現形式如出一轍。這便是人們常說的商品拜物教。
認識到這一點還不夠,必須牢記:勞動產品一旦表現為商品,就帶上拜物教性質,拜物教是同這種生產方式密不可分的。所以,即令人們理解了拜物教的實質,并不意味著可以消除它、泯滅它。
商品拜物教在現實生活中表現得豐富多采,五光十色。它是那樣的張揚,令人眼花繚亂;它是那樣的迷人,撩撥人心蕩漾;它是那樣的誘惑,剌激欲念橫生。在彌漫著拜物教的商品經濟氛圍中:
——本來,商品只是人類勞動的產物,琳瑯滿目的產品只是形形色色具體勞動的創造結晶,但是人們的情感并不在于贊嘆細密分工下勞動的偉大,而傾注于令人目不暇接、新奇迷人的新產品對象上。從自行車、縫紉機、大立柜,過冰箱、彩電、洗衣機,到地毯、空調、卡拉OK,從豆腐白菜撤下來、到大魚大肉端上來,從雞鴨魚鱔趕下來、到鱉蝎長蟲爬上來,人心走勢曲線就是商品的五彩色譜。
——本來,作為物質用品的商品,只是人們的消費品,是人類為了生存與發展的需要而生產出來的,它的使用價值在于為人自身服務,但是現在倒過來了,人成為物的奴隸。人反過來要為物服務,為物的外觀漂亮、為物的經久耐用、為物的價值保存而費心思。君不見衣著華貴的男士小姐不依不靠也不坐,又不見傳統家里的冰箱不開彩電不看雖有音響也不聽,“一筐水果從爛吃起吃到爛”?
——本來,商品的價值取決于凝結其中的抽象勞動或社會必要勞動,商品的使用價值取決于生產它的具體勞動。通俗地說,一種商品在市場上的地位、命運,應當取決于它的質量本身。現在則不同,它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商譽、知名度和信賴感(這里姑且排除更為異化的現象:“黑色經濟”的假冒產品、“灰色經濟”的幕后交易)。這種“折射光”的成熟形式,我稱之為“廣告經濟”。事實上,人們是通過廣告來認識商品、了解商品的。“古有千里馬,今有日產車”,“人頭馬一開,好事自然來”,“慶豐珠寶”,“霞飛奧麗斯”,“金利來”,“聽新畫王,看新畫王,用新畫王”,誰能逃出這不是情人勝似情人,親切感懷的,詩情畫意般的誘惑?于是在商品質量競爭之外又有了廣告的競爭,生產費用之外又有了巨額的廣告費用。
——本來,誰都知道貨以質為本。但是商品世界是“貨賣一張皮”,包裝業的興起,又引發裝璜的競爭。各種商品,各個門面,家家洗心革面,個個濃裝艷抹。為了這張“臉皮”,不惜投資花錢。既然在市場經濟中,作為經濟人,也難逃厄運。在過去的“以貌取人”的基礎上,又加進“衣帽取人”的成本。公關小姐的衣著化裝,企業家經濟人的風度派頭,也在你追我趕,其費用直線上升。難怪有人調侃道:當今世界的裝璜費用中,人的“包裝費用”最為昂貴。
§7 貨幣拜物教作為發展了的商品拜物教在中國正方興未艾
在市場經濟下,商品一定要轉化為貨幣,對于貨幣,哪個商品不“懷春”;對于商品,又有多少貨幣不“鐘情”。盡管這段“愛情”的道路坎坷,處處充滿驚險的“跳躍”,但“商品貨幣”的相互轉化是永恒的主題。經濟學的常識告訴我們,貨幣在本質上是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但是,人們大凡弄不清,為什么“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我不無遺憾的感嘆,馬克思當年曾批判過的在貨幣本質問題上種種觀點,而今大為盛行。有位哲人說過,一種觀點的消亡,不是靠批判,而是因為持此觀點的人下世了。而我則以為,一種觀點的消亡,不僅因為對其給予了科學的批判,而且因為支持這種觀點的社會經濟基礎分崩離析了。
從前面的分析不難推論出,貨幣充當一般等價物,并非貨幣商品的自然屬性,而是一定社會經濟關系的反映。其實,在交換的簡單價值形式(X量商品A=Y量商品B)上,就已經存在一種假象,似乎等價形式是天然的社會屬性;一當貨幣形式出現以后,假象就完全形成了,在這里中介運動消失了,似乎金銀生來就是貨幣;這便是貨幣拜物教,它是發展了的商品拜物教,它的謎就是發展了的商品拜物教的謎。理解了商品拜物教也就理解了貨幣拜物教的實質。
貨幣拜物教,作為科學范疇,它與自然用語中的所謂“金錢拜物教”、“拜金主義”還不能劃等號。日常所說的金錢拜物教,多半是指那種把錢看得高于一切,崇拜金錢的思想意識。嚴格地講,這只構成貨幣拜物教的一個內容,甚至還不能算作本質內容。其實,貨幣拜物教的要害要于,如果說在商品拜物教的那里,人與人的經濟關系被反映為物與物即商品之間的關系的話,在貨幣拜物教這里,它將物與物的關系推向極端,人與人之間的經濟關系純粹表現為貨幣與貨幣的關系。如果說在商品拜物教那里,人們通過商品還能聯想到人的勞動的話,在貨幣拜物教這里聯想的“介質”已不覆存在了。雖然兩者都將人與人的經濟關系物化了,但在商品拜物教那里,由于商品千差萬別,這種物化還不固定、不經常,而到了貨幣拜物教階段,經濟關系的物化則取得了其永久的、一般的形式。
在當前中國的現實經濟生活中,商品市場經濟正在發展,因而人們不難從各色經濟人等的活動中,體驗到貨幣拜物教的存在與流行。
——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本質上的不同在于,前者是價值生產,而后者則是使用價值生產。價值的成熟形態是貨幣。發展經濟,提高利潤,其市場指標只能是貨幣量。金錢,只是貨幣的自然用語。貨幣在本質上是價值尺度與流通手段的統一。而且,貨幣的基本、第一職能就是價值尺度。那么,經濟發展本身就包含了追求利潤,追求貨幣,追求發財賺錢。這是市場經濟的題中應有之意。
——不僅如此,貨幣是商品世界中財富的一般代表,是財富存在的絕對形式。五彩繽紛的商品固然令人目迷五色,但得到一種商品就是一種商品,它永遠也不能轉換為人們變化著的下一個消費偏好的對象,除非你變賣它重新得到貨幣。人們看重錢,是經濟關系市場化的結果,并非人生觀的“滑坡”。作為財富的絕對形式,貨幣是任何商品的抽象存在形式,有了它就有了商品世界的一切。(請注意:是“商品”世界的一切,是“市場”中的一切,重金難買不賣的貨,任何東西,從物質到精神,你不拿到市場,就沒有價,誰也買不走。)所以有人說:“金錢雖不上是萬能的,但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的”,“有錢雖不能使鬼推磨,但卻能讓人推磨”,是毫不足怪的。在市場經濟關系中,“一分錢難倒英雄漢”;而有了錢,面對各色商品,你盡可朝秦暮楚地占有它。
——貨幣作為財富的一般的、絕對的形式,有兩點得天獨厚的特點:一是上面說的可以隨時轉換成需要的商品,二是它不象商品那樣隨著時間的推移損崐失其使用價值,就是說它可以長期保存。這兩點,正是商品經濟自開始它的生命歷程以來的“原始動力”。使用價值生產,以消費為限度;而價值生產是貨幣經濟,它具有無限擴張力。這就是為什么中國經濟改革前后兩重天的實質所在,也是為什么經濟發展總是動不動就發熱的原因所在。價值誘惑,黃金情結,剌激有些人變成了腰纏萬貫的“先富”精英,促使經濟區出現“億元村”,百億元、千億元縣市,對一個國家、對世界也產生著深刻的影響。這種影響,從世界經濟發展史來看,是人類擺脫自給自足經濟以來最為廣泛、最為深遠、最激蕩人心的。
——由于貨幣成為隨時可用的財富的絕對形式,它最終必然成為“物的神經”,成為商品世界權力的象征,成為至高無上的“皇帝”,這便是人們通說的“錢本位”。啊!金錢,你能把卑賤變為高貴,把正義變為邪惡,把美麗變為劣丑,把天堂變為地獄……。人生有定數,聚財無盡頭。貨幣在質上的無限性和在量上的有限性,決定人們斂財無度。試問,誰人見過淘金坑里有知足的?
§8 資本拜物教是拜物教的現代形式,“她”的身姿已隱約可見
分析至此,我們還沒有說到拜物教的現代形式。世界產業革命以來,隨著政治經濟制度的變革,商品經濟的迅猛發展,勞動力最終被名正言順地卷入商品市場。于是,帶來了貨幣轉化為資本前提條件,W-G-W變為G-W-G′。一旦勞動力成為商品,一旦貨幣轉化為資本,人與人的經濟關系的反映就發生了一個新的質變:它超出了前兩個階段造成的假象,不僅把經濟生活中人與人的關系反映成物與物的關系,不僅割斷了勞動與財富的直接關系,進而把歪曲這種物與物的關系,把財富的來源僅僅與資本聯系起來。他投資了G的資本,帶來了G′=G+ΔG,ΔG是直接由G生出的。這便是拜物教的時髦形態:資本拜物教。
——追求剩余價值,追求資本永無休止地榨取剩余勞動,追求更多、更快、更好的資本擴張,這是我們在經典意義的資本主義社會看到的,為資本拜物教驅使的資本家的經常行動。在這里,我們得到的告誡是:財富是資本、勞動和資源(土地)三者共同創造的,因而資本得利息,資源(土地)得地租,勞動得工資。如果說這三位一體公式,尚未將資本拜物教表達得更徹底,還留有多元論的痕跡的話,那么,后來“人力資本”理論的出現,則彌補了這個理論缺陷。因為在這里,不僅財富在生產過程的三種形態是資本(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和商品資本),而且勞動者本身也“榮幸”地上升為人力“資本”。[6] 在我看來,人力資本理論應當列入資本拜物教的經典讀本。正是在這里,資本拜物教在理論上臻于完善,得到前后一貫的表述。
——如果說崇拜金錢,聚斂財富是貨幣拜物教的典型行為的話,那么瘋狂地擴大資本,追求貨幣增殖,錢生出更多的錢,則是資本拜物教的典型行為。為此,它經常的呼喚就是“勞動力商品化”。沒有勞動力商品,就沒有資本生存的基本條件,像鹿渴求清泉一樣,資本渴求勞動力商品的普遍存在。在經典意義上說,勞動力商品還主要是指物質生產領域的勞動者,自從世稱的“第三產業”激劇膨脹后,服務勞動者(包括精神生產勞動者)亦商品化,一種模糊概念應運而生:“勞務市場”。這究竟是要強調服務勞動者的商品化呢,還是要重返“勞動商品”混淆并拉上服務勞動“墊背”?恐怕混淆者本人也未必能說得清。
——本來,資本在本質是對人性和社會性的雙重極端違反,為了積累原始資本,盜竊、賣淫、販毒、童工、攫取公共財產可謂無所不為;為了資本的積累再生產,更是各種踐踏人性、違反人權,各種違法行為無所不用其極。而資本拜物教的“劃時代”價值在于,它讓人們確信,這一切都是“合理合法”的,資本運行看是去不僅不違反人性和社會性,恰恰相反,正是它保護著這一切。是資本家羊“養活”了勞動者,是資本“拯救”整個世界。
務必不要忘記,拜物教是伴隨著商品經濟而產生的。作為產生這種現象的經濟基礎,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拜物教會從商品拜物教發展出貨幣拜物教和資本拜物教來,這是一個歷史的和邏輯的必然過程。
三、反躬自問:拜物教離“上帝”近還是離“人性”近?
§9 要想從市場經濟中剔除拜物教,無異于構造“社會生活永動機”
拜物教自開始它的生命歷程以來,一直是聲名狼藉。它受到的批判,恐怕在商品經濟的諸多意識形態中首當其沖。而且,就其受到的攻擊的時間來看,簡直可以與其生命史相比。但是,它從來也沒有消聲匿跡過。因為,拜物教的性質來源于生產商品的勞動所特有的社會性質,商品生產的基本矛盾——私人勞動與社會勞動矛盾,是造成商品拜物教,并使其成為商品拜物教的最終根源。只要生活在商品經濟的關系中,就必然被籠罩在各式各樣的拜物教迷霧中;你睜眼一看,現實經濟關系總是顛倒的表現出來,它總是喋喋不休向世人念叨商品經濟的舞臺上的通用臺詞:“一個人長得漂亮是環境造成的,會寫字念書才是天生的本領。”[7] 當然,這并不說明拜物教具有什么生命力,只說明它與商品經濟的某種內在關系,說明某種必然性。
不錯,拜物教不是什么好東西。有誰能從一種生產方式中,剔除其弊端,只保留其優點?事物總是雙重的,毛澤東將其稱之為“一分為二”。任何一種經濟機制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所謂“凡事不能兩全”。當我們接受某種經濟事物時,那是一個整體,對其弊端只能轉化它、減弱它的影響,決不可能完全消除它。十分難為我們一些幸勤的“社會生活永動機”的設計者們,他們總是孜孜以求的探索兩全的事物:諸如把計劃的優點與市場的長處結合起來,提倡既艱苦奮斗(抑制消費)又發展經濟猛增利潤(剌激消費),宣揚既“追求”利潤(可惜在市場經濟下它實現為價值-貨幣-錢)又不“愛”錢。這不是天方夜談的“迪斯科”版本又是什么?
§10 你擁抱了市場經濟,必然要接受拜物教的“心跳”
對于每一個中國人來說,你有心理準備也好沒有也好,你有足夠的承受能力也好沒有也好,這種拜物教浪潮正在到來必將更為猛烈地涌來。你擁抱了市場經濟,你就要承受貨幣拜物教的“心跳”。如果這連一點都沒有認識到,那才是不折不扣的“盲人騎瞎馬”。
認識到發展商品市場經濟不可避免地要出現拜物教,首先可以使我們避免類似堂吉訶德跟風車相斗式的事情經常性的發生。這決不是無端生疑。反省一下,此類斗爭我們曾反反復復地開展過,什么“割小資產階級尾巴”,“破除資產階級法權”,“批判唯生產力論”等等。
其次,可以清楚我們正處于拜物教發展的什么階段。毋庸諱言,對于當前的中國來說,恐怕人人都很清楚,我們才初涉商品市場經濟,正值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痛苦”過渡階段。學術界常常將其稱之為經濟體制或曰經濟機制的“轉換”時期。這種“轉換”不僅痛苦而且艱難,反反復復,一波三折。難怪古人留有名句:“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眷戀舊情、舊巢乃生靈之本能也。作為人類,當用一種科學的思想理智來對待新舊事物轉換時,是否可能會大大縮短這一“戀舊”期呢?
§11 在拜權教衰落與拜物教復興的交替中,“人”掙扎于金錢與上帝之間
在我看來,當代中國正在經歷著與新舊體制轉換過程不可分離的另一過程:“權本位”向“錢本位”的轉換過程;準確地說,是“拜權教衰落”與“拜物教復興”的過程。從本質上講,這后一過程,只是前一過程在深層的社會關系上的表征、反映。認識這一點是經濟學家的本份,至少是政治經濟學家的本份。
伴隨著拜物教的復興,中國人正在商品拜物教的迷宮中游蕩、探尋,激動、搏擊。如果說發展商品經濟使老百姓業已初試“商品拜物教”之情的話,眼下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正在將愈來愈多的中國人卷入“貨幣拜物教”的情結之中。大概時下各界人士紛紛“下海”,是最好的證明。[8] 至于“資本拜物教”,我不認為它已經來到中國的經濟生活之中,我們至多也只是窺測到其身姿綽約倩影罷了。
說到對拜物教的批判,遠不能一概而論。因為反對拜物教從來都是來自兩個不同的方向:拜權教與無神論。拜權教以類似“失戀”的凄切和真正失權的憤怒,對拜物教給予有時惋惜有時憎恨的鞭笞;而無神論則以類似“自戀”的孤傲和真正清心寡欲的冷漠,對拜物教給予時而空洞時而深刻的批判。面對金錢的誘惑,政治宗教的主教盤詢道:你究竟離“上帝”近還是“金錢”近?而崐無神論者則質問:你究竟離“人”近還“錢”近?有沒有一個科學的批判,有沒有一個介乎其上的解析?抑或它已經包含在兩種批判之中?各人盡可有各人的答案。
注
[1]“拜物教復興”一語,是從“文藝復興”化脫而來。拜物教在本文中,是作為商品市場經濟所特有的經濟關系的顛倒表現之用語。比之崇尚拜權教來說,拜物教是一個進步,但并不是拜物教本身的進步,而是它顛倒反映的商品經濟關系對大一統計劃經濟關系的進步。拜物教復興之于文藝復興,不是一個類比,但在以下兩個意義上又有聯系:一是在世界經濟體系中,商品經濟關系在中國不是一種新發現,而是一種“復興”;二是就商品經濟所固有的特征而言,它是人文主義在經濟生活中的“發現”和“實現”。
[2]對這一問題的提出與論述,參見拙文《致富潮與社會分配不公》,《決策探索》1989年第5期。
[3]這里只是引用作者的成說,詳見另文《權力資本四分析——關于權力轉化為資本的現象、過程、深層關系和命運的透視》,《當代經濟科學》1993年第3期。
[4]對商品經濟與市場經濟兩個范疇的辨析,作者曾在另文有詳細論述,參見拙文《市場經濟不是無政府經濟》,《奮進》1993年第3期。
[5]在我看來,一部《資本論》就是對拜物教發展過程的分析、批判的全書。整個《資本論》,就是對資本拜物教的分析,而其第1卷第1篇,是對商品拜物教和貨幣拜物教的分析。令人遺憾的是,無論是沉浸在拜物教中人們和還是義憤填膺聲討拜物教的人們,雙方竟然都對這一理論幾乎一無所知。
[6]“人力資本”理論的集大成者,我以為應首推諾貝爾經濟學獎摘取者、美國的著名經濟學家T.W.舒爾茨,他的《人力資本投資》(商務印書館1990年版)可謂這方面的代表作;另一位后起之秀也是美國學者,他叫G.S.貝克爾,其力作《人力資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版)對我國“人力資本”論者曾起到啟蒙教育作用。
[7]莎士比亞語,轉引自《資本論》第1卷第63頁。
[8]作者對時下中國“下海”問題已有專文論述,參見拙文《學者“下海”的交易費用》,《經濟體制改革》1993年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