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資本勞動本》序言
紀文奎
事物常在極端上跳躍,經濟學,這個社會科學的王者也炫耀著自己的舞姿。
在以前的所謂計劃經濟時代,馬克思的《資本論》是共產黨人的“圣經”,經濟學者以“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形式探索著其中的奧秘,西方的經濟理論被視為異端邪說,在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理論中難覓它的蹤影。經濟學的主旋律是“沒有西方經濟理論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改革大潮托起了另一個時代,傳統的社會主義的政治經濟學漸漸被潮水淹沒,西方經濟學的浪花在陽光下泛著繽紛的色彩,吸引著經濟學者們。闡述市場經濟的宏微觀經濟理論占據了經濟學的殿堂,馬克思的經濟理論淡出了人們的視野。經濟學的主旋律是“沒有馬克思經濟理論的西方經濟學”。半個多世紀的社會主義實踐,經濟學者們揮灑著汗水,辛勤地澆灌著經濟學的百花園。桃李爭妍,春意盎然,崇敬之情從心底涌出,同時還伴有一絲悲涼,因為經濟學的舞步不那么優美,也不顯得和諧。
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理論中有這樣一個觀點:以公有制為基礎的社會主義不能在以私有制為基礎的資本主義內部生長起來。可是,如果沒有舊事物的孕育,新事物怎樣產生呢?這一觀點把資本主義經濟制度與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割裂開來,西方的經濟學被看作無用的甚至有害的理論。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真是令馬克思自愧弗如,為了《資本論》的寫作,他研究了西方所有重要的經濟學著作,把全部的資產階級經濟學視為自己理論的前提。為什么《資本論》寫的是19世紀的英國而不是他的故鄉德國?為什么他認為英國能過渡到共產主義?答案很簡單,因為只有英國才是一個工業化的資本主義國家。歷史尚沒有證實他的預言,卻證實了他的邏輯——經過共產黨人半個多世紀的奮斗,在資本主義的廢墟上,在自然經濟的村落里,共產主義奇跡并沒有出現。
在中國改革深入發展的今天,西方經濟學已融入了社會主義經濟理論之中,這是個歷史的跨越。在經濟學的百花園中,當置身于宏微觀經濟學的桃紅柳綠中時,卻感到了瑟瑟秋意,因為勞動價值理論的花朵已有些枯萎。一些經濟學者在舶來西方經濟理論時,也舶來了對《資本論》的輕視。在他們看來,勞動價值和剩余價值學說已經過時,能推動中國改革深入的只有西方經濟理論。可是我們要問,中國改革要深入到哪里去?深入到資本主義制度中去嗎?我們不能像以維護資本主義為宗旨的資產階級經濟學者那樣看待馬克思,也不能像迷戀資本主義的經濟學者那樣看待中國改革,更不能用原蘇聯和東歐國家的退變來推斷馬克思主義已成為歷史,共產黨人是不會把資本主義當作奮斗目標的。如果引入西方經濟理論的目的是要建立社會主義經濟理論,那么,離開馬克思的勞動價值和剩余價值理論,我們的目的就無法達到。《資本論》的不朽在于,它不僅剖析了資本主義的經濟制度,而且還揭示了它的未來趨勢。同只闡明資本主義運行的經濟理論相比,馬克思的經濟理論顯然更加鮮活和更具生命力。
本書共分為四卷,現已完成的是第一卷和第二卷。第一卷以馬克思《資本論》為基礎,分為兩篇,其中邏輯篇描繪了《資本論》所揭示的唯物辯證邏輯全貌。如果馬克思能夠留下自己的專著,一定是唯物主義化了的黑格爾邏輯學。馬克思從商品開始他的經濟學與黑格爾從“純存在”開始他的邏輯學具有異曲同工的效果,因為他們都使自己的理論建立在不可摧毀的基礎之上。其中的區別也顯而易見,一個是從主觀存在出發,一個是從客觀事物出發,所謂頭足倒置一開始就顯現出來。在闡述唯物辯證邏輯時,本篇選擇了歷史的“純社會主義所有制”為邏輯發端,在邏輯終端,“社會主義所有制概念運動的真理”取代了黑格爾的“絕對理念”。其他方面幾乎是相同的,都認為概念就是事物及其存在形式,都認為判斷和推理是事物的運動狀態和趨勢。本書的貢獻是系統地分析了層次性事物,第一次描述了與唯物辯證邏輯原理相統一的思維形式,從而使整個邏輯體系更加嚴謹。
社會主義所有制概念運動的真理是怎樣的呢?馬克思在他的鴻篇巨著中告訴我們,由于資本必須吮吸雇傭者的血,所以只有當失血者被逼無奈或者可以容忍時,它才能生存。一旦忍無可忍,以這種寄生關系為前提的資本主義制度就會動搖。接替資本主義的制度形態會是怎樣的?在《資本論》揭示的“自由人聯合體”的基礎上,本書進一步指出,能夠代替資本主義制度的是“勞動本”制度。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新制度只能是資本主義制度自己的生長。由于生長,“資”脫去了金錢的殼,露出“勞動”的芽,以“資”為本化為以“勞動”為本,資本家和工人的界限消失在“勞動本者”之中。除資本轉換為“勞動本”,工人和資本家轉換為“勞動本者”之外,還有以下概念運動:商品轉換為使用物品(非交換的勞動產品);商品交換轉換為具體勞動(勞動本者的自然形式的勞動)交換;價值轉換為一般勞動(作為具體勞動共性的無差別的勞動);貨幣轉換為通勞動(可通約一切具體勞動的特殊的具體勞動);價格轉換為通勞動量(用通勞動表現的具體勞動的社會的一般勞動的數量,簡單稱之為通量);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轉換為死勞動本(凝固在生產資料中的具體勞動的勞動本)和活勞動本(活動的具體勞動的勞動本);工資轉換為勞動本者的為己一般勞動(新創造的直接屬于勞動本者自己的一般勞動);絕對剩余價值生產和相對剩余價值生產轉換為絕對為己一般勞動生產和相對為己一般勞動生產;平均利潤轉換為平均為己一般勞動;Ⅰ(v+m)=Ⅱc轉換為Ⅰh=Ⅱs(即第一部類可變資本加剩余價值等于第二部類不變資本,轉換為第一部類活勞動本等于第二部類死勞動本);銀行轉換為通勞動行;利息率轉換為永恒的零利息率;級差地租轉換為級差投入,等等。當從經濟學的角度進一步闡述“勞動本所有制”的時候,就形成了第一卷的經濟篇。
第二卷以當代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薩繆爾森的《經濟學》為基礎,也分為邏輯篇和經濟篇。邏輯篇是第一卷已闡明的邏輯的應用,或者說是在用《資本論》的邏輯對資本主義經濟進行再研究。從微觀經濟范疇、宏觀經濟范疇到經濟范疇宇宙觀,由于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內在的矛盾運動,以“穩均衡”為特征的“勞動本交換場經濟”就成為概念運動的真理性選擇。科學研究要占有材料,可沒有先進的工具,再豐富的材料也不會生產出好的產品。西方經濟理論最常用的工具——數學和普通邏輯,只是唯物辯證邏輯工具的部件,所以其產品——紛繁復雜的數學模型,只能對現實經濟進行有限的分析,理想狀態下的研究無法探明經濟生活中更深刻和更豐富的內容。如果說,這種分析是科學所必須的,那么,也應當像勻速運動一樣是運動學的開始而不是終結。迄今為止,還沒有任何西方經濟學著作在體系上是無懈可擊的,《資本論》的邏輯依然不可企及,神秘的面紗掩著它美麗的臉龐。
在現實的經濟生活中,“勞動本”是怎樣運轉的?探本溯源,既然資本是“勞動本”之母,那么,資本的運轉也就是“勞動本”的運轉。孩子會在母親那里獲得所必需的知識,他知道怎樣生活,和母親一樣,又與母親不同。就像孩子的生活是母親生活的寫照一樣,“勞動本”運轉是資本運轉的另種形式。概念的血緣關系如下:市場轉換為交換場(交換具體勞動的場所);廠商轉換為生產著的勞動本者;消費者轉換為消費著的勞動本者;市場價格轉換為實際通量(供求平衡時的通量)和名義通量(供求背離時,與實際通量一起發生調節作用的通量);企業轉換為聯合勞動組織;不變成本和可變成本轉換為不變勞動本和可變勞動本;邊際成本和平均成本轉換為邊際勞動本和平均勞動本;利潤最大化轉換為為己一般勞動最大化;完全競爭和不完全競爭轉換為需求無限的完全競爭和需求有限的完全競爭;消費者均衡轉換為消費者穩均衡;國內生產總值(GDP)轉換為國內生產總一般勞動(GDT);貨幣儲蓄轉換為通勞動儲蓄;投資轉換為投入;宏觀經濟政策轉換為共同利益組織調節;稅收轉換為社會投入,等等。當從經濟學的角度進一步闡述“勞動本經濟”的時候,就形成了第二卷的經濟篇。
即將完成的第三卷是第一卷經濟篇“勞動本所有制”和第二卷經濟篇“勞動本經濟”的統一。作為馬克思經濟理論和西方經濟理論的繼承和發展,是“勞動本”經濟制度的經濟學,所以稱之為“論勞動本”,概念的運動表現為:交換——使用物品、具體勞動、一般勞動、通勞動、交換場、通量、實際通量和名義通量、需求無限的完全競爭和需求有限的完全競爭等;生產和分配——勞動本、勞動本者、聯合勞動組織、死勞動本和活勞動本、不變勞動本和可變勞動本、邊際勞動本和平均勞動本、為己一般勞動、絕對為己一般勞動生產和相對為己一般勞動生產、為己一般勞動最大化、平均為己一般勞動、級差投入等;消費——邊際效用、消費者穩均衡、消費者剩余等;宏觀的交換、生產和分配——Ⅰh=Ⅱs、通勞動行、永恒的零利息率、國內生產總一般勞動、通勞動儲蓄、投入、共同利益組織調節、社會投入等。由于以上概念運動,以下結論不可避免:資本主義經濟規律和范疇是生長著的“勞動本”經濟規律和范疇,“勞動本”經濟制度是資本主義的經濟制度孕育的形式。在“勞動本”作為中心概念的牽導之下,西方經濟學和《資本論》之間概念的堅冰開始融解。
準備撰寫的第四卷為“經濟學方法論史”。關于經濟學的方法論方面,國內外許多經濟學者做了非常有價值的探索,他們的成果是我進一步研究的基礎,顯見的區別是,這種再探索是在本書所闡明的唯物辯證邏輯的基礎上進行的,所以結論會有諸多不同。
需要說明的是,第一卷經濟篇中的內容與《資本論》的內容相對應,這種對應可以把資本的概念向“勞動本”概念的轉換直接表現出來。第二卷的內容與薩繆爾森《經濟學》的內容相對應(其中對資本主義經濟的描述以及相關的圖示,說明的和沒有說明的均出自該著作的相應章節),這種對應同樣可以把資本的概念向“勞動本”概念的轉換直接表現出來。其次,內容上的對應還可以凸顯“從資本到勞動本“的主題,也就是說,我們只能像馬克思那樣,從現存的資本主義經濟理論中窺探未來,而不是在這種理論之外去尋求什么“勞動本”。再次,由于敘述方式也保留了原著的特點,所以這種內容的對應會有利于讀者辨析概念之間的轉換。
還需要說明的是,在閱讀本書時,我們總是看到一些重復的內容,這是辯證邏輯方法所必需的。只要仔細閱讀就會發現,它們并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在不斷變換前提下所做的不斷深入的說明,換言之,當把在假設的前提中略去的因素一個一個加進來時,結論就會逐次地發生變化,這與西方經濟學只探求假定條件下正確結論的方法存在根本差別。之所以有這種差別,還在于與西方經濟學對經濟規律的一般闡述不同,本書四卷貫通一個對象,那就是資本的破殼,一切經濟問題的研究均服務于此。所以,雖然本書經濟方面的內容不少于薩繆爾森的《經濟學》,但還是不能稱為經濟學,只能是“從資本到勞動本”,這與《資本論》不能稱為政治經濟學的原因是一樣的。要把一個對象闡述得更完全、更徹底,簡單的方法是不能勝任的。在這個意義上,本書不是在探索純經濟問題,而是徜徉在經濟邏輯之中。
最后要說明的是,在第一卷邏輯篇中,我們采用了類似中國古代哲學中的“陰陽魚”的圖示,由于規定了唯物主義的內容,已不是原來意義上的“陰陽魚”,也不具有任何神秘色彩。其次,第二卷的寫作已近10年了,所以采用的是薩繆爾森第12版的《經濟學》,在撰寫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版本和其他西方經濟學名著,不會影響本書的結論,能夠改變的只是內容和結構,如果對浩如煙海的資本主義經濟文獻做逐一的研究,本書也必定卷帙浩繁。
如同西方經濟理論共生的各種學派一樣,本書獨特的方法和結論,可成為學術界各種觀點的補充。家有敝帚,享之千金。由于各種局限,不周之處在所難免,讀者如能給予批評指正,將不勝榮幸。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進一步繁榮是對筆者最好的回報。
2005年10月
共產主義真的遙不可及嗎?
——《從資本到勞動本》讀后
作為一種深刻影響了人類歷史進程的學說,馬克思主義從它誕生之日起,就遭遇了人們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一是懷疑、責難和否定;一是贊頌、擁護和捍衛。人們紛紛從自己的階級立場來理解和對待馬克思主義,時至今日,這兩種態度依然是如此地涇渭分明。
然而,一個顯見的現象是,不管人們愿意不愿意,馬克思主義正在照著它自己所揭示的辯證法規律發展和豐富著自己。那些對馬克思主義持懷疑、責難和否定態度的人們,他們想都不愿意去想,馬克思主義的產生到底有著什么樣的歷史根源和社會基礎?難道共產主義僅僅是馬克思他們拍拍腦袋就想出來的嗎?他們根本就不愿意去認真地閱讀馬克思主義的相關著作和文獻就大手一揮地宣布:“馬克思主義已經過時了”、“共產主義是妄想”。
共產主義果真是妄想嗎?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必須回答下面兩個問題:其一,共產主義究竟是怎樣的?其二,它離我們到底有多遠?對這兩個問題,馬克思主義的創立者們并沒有給予我們現成的答案,這也是他們那個時代回答不了的。那么,在距離馬克思主義的創立近兩百年,人類社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能不能回答呢?《從資本到勞動本》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從資本到勞動本》既是一部經濟學著作,同時也是一部哲學著作。就經濟而言,該書涉及到從《資本論》到西方經濟學的所有最基本的范疇;就哲學而言,該書涉及到了西方哲學史上的所有重要派別,尤其是黑格爾的邏輯體系。哲學和經濟學相結合的論述方式凸顯了歷史和現實的統一。
在作者看來,共產主義的現實性在于它是資本主義孕育著的形式,或者說,共產主義的經濟制度和運行機制不過是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和運行機制和轉換形式,所以共產主義不但不遙遠,而且存在于現實中:一方面孕育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市場經濟中,另一方面孕育在一切以大工業為前提的市場經濟中。
在《從資本到勞動本》的邏輯中,這孕育著的共產主義就是聞所未聞的“勞動本經濟”——“勞動本”即資本的直接轉換形式,所以隨時都可以萌發。雖然作者的唯物辯證邏輯顯得十分獨特,但卻沒有給人以標新立意之感,應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進一步發展。在《從資本到勞動本》的邏輯中,“勞動本經濟”的共產主義是怎樣的呢?首先,作者以馬克思經濟理論為基礎闡述道:第一,每一個勞動者都是生產的主人,他們勞動的每一分鐘都屬于自己,任何人都不得以任何理由占有他人的勞動,或者說,勞動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私有財產。第二,馬克思的所謂個人所有制基礎上的公有制的經濟學含義是:一方面,既然任何機器都是活勞動的產物,那么,我物化在機器中的活勞動的一分鐘也不能屬于別人;另一方面,大生產的前提決定,為了能夠實現自己的勞動,我不能企圖占有機器零件,而只能謀求勞動者的共同占有,即機器自然形式的公有制和其“勞動價值”形式的私有制,也可以看作是現代股份制的轉換形式。第三,活勞動的私有已經規定了按勞動分配的方式。問題在于,分配量化的尺度不是活勞動,而仍然是作為價值實體的“抽象勞動”或“社會一般勞動”,所以按勞分配不是按付出的“活勞動”分配,而是按所付出的“社會一般勞動”分配。第四,既然勞動產品同機器一樣,都是合作的產物,就同樣不能歸屬個人,這使得私有的產品交換失去了基礎,代之而起的只能是私有的勞動的交換。
《資本論》的邏輯無可辯駁地告訴我們:勞動者要想成為主人就必須消除剩余價值,消除剩余價值就必須消除雇傭勞動,消除雇傭勞動就必須消除資本,消除資本就必須消除貨幣,消除貨幣就必須消除商品,消除商品就必須消除生產資料的私有制。反之也一樣,在大生產基礎上,保留生產資料私有制就必然保留商品生產,保留商品就必然保留貨幣,保留貨幣就必然保留資本,保留資本就必然保留雇傭勞動和剩余價值,從而勞動者就不能成為自己勞動的主人。消除舊范疇不過是舊范疇的揚棄或轉換,是新范疇對舊范疇的替代,這顯然超出了《資本論》的對象。
《從資本到勞動本》進一步指出:在勞動者成為主人的不動搖前提下,商品交換被私人活的或自然形式的“勞動交換”所代替;由于勞動的直接交換,商品的價值恢復了“一般勞動”的本來面目,一旦商品的“等價物”被自然形式勞動的“等勞動”代替,貨幣就被可以通約自然形式勞動的“通勞動”代替,與此同時,價格被“通勞動量”或“通量”代替,商品市場被勞動“交換場”代替,剩余價值和工資被直接為自己的一般勞動代替,或簡稱之“為己一般勞動”;在生產資料公有的前提下,勞動者的生產只能是以自己惟一私有的勞動為本,所以資本就被“勞動本”代替,勞動者連同資本家也因此轉換為“勞動本者”。
《從資本到勞動本》對“勞動本經濟”的闡述不只限于《資本論》所描述的生產、分配和交換的種種經濟規律,而且還囊括了當代西方的基礎經濟理論。比如市場價格轉換為“實際通量”和“名義通量”,邊際成本和平均成本轉換為“邊際勞動本”和“平均勞動本”,完全競爭和不完全競爭轉換為“需求無限的完全競爭”和“需求有限的完全競爭”,利潤最大化轉換為“為己一般勞動最大化”,國內生產總值(GDP)轉換為“社會內生產總一般勞動(GDT)”,稅收轉換為“社會投入”等等。所有的轉換都是以經濟學科學形式闡述的,并形成了一個“勞動本經濟學”美輪美奐的大廈。
但是,以上的概念轉換并沒有發生在歐美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度里,而是發生在東方的農民國家的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的嘗試中。眾所周知,這種帶領農民直接向共產主義過渡的努力并沒有取得成功。這是馬克思主義的錯誤嗎?顯然不是。因為馬克思已經說明了共產主義的生產力前提,所以他認為,他那個時代,只有英國才是一個工業社會,也只有英國才可能實現向共產主義的過渡,所以《資本論》說的是英國而不是他的故鄉德國。
在共產主義運動遇到暫時的挫折的時候,一些共產黨人放棄了馬克思主義,并認為共產主義是不可能實現的。那么,《從資本到勞動本》又是怎樣總結歷史經驗的呢?它指出,所謂農民國家,僅僅是農民占大多數而已。但實際的情況是:農民和工人共存,大工業和自然經濟并存,資本主義和小生產并存。如果說,共產主義革命絕無可能在國家中取得成功,那么,我們無法否定可以在由億萬產業工人或大工業勞動者組成的社會中取得成功。為什么一定要把“共產主義社會”理解為“國家社會”而不是“產業工人社會”呢?一旦我們關注大工業勞動者社會,橫亙在共產主義道路上的生產力障礙就會消失。就目前的中國而論,只要愿意,人數超過任何一個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億萬大工業勞動者隨時都可以向“勞動本經濟制度”邁進。
《從資本到勞動本》的邏輯無可辯駁地指出:當我們帶領農民直接向共產主義過渡受挫的時候,不是要質疑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而是要質疑我們自己是否真正懂得了馬克思主義,是否真正懂得了馬克思的宇宙觀和方法論,是否真正懂得了他的經濟思想。對共產黨人來說,改革的真正目的不是要用舊的生產方式實現民族的復興,而是要建立一個令世界人民向往的沒有剝削和壓迫的新社會,并努力創造實現這個新社會所需要的一切物質前提。
《從資本到勞動本》的邏輯使我們不能不相信這樣的前景:在國家以至于國際社會,“勞動本經濟”是“井岡山”,只有建立了一個共產主義根據地,才能避免原蘇聯和東歐那樣的大倒退,才能重新燃起燎原之火。在作者看來,勞動本方式一經建立就相當美好,它的崛起將使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相形見絀,不但徹底消除了人們對共產主義的種種困惑和疑慮,而且將以嶄新的風貌展現在世人面前,猶如一輪紅日躍然而出,放射出無限光輝。
《從資本到勞動本》告訴我們:共產主義不是妄想,她就在我們的腳下,就在我們勞動著的雙手中!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