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終于蹲到“新都發布”的“情況通報”:
前兩天,成都市新都區初三語文試卷上的一篇閱讀理解文章《杜鵑花落》引發全網激憤。
這篇文章以一個日軍大佐的視角,講述了“帝國大學”畢業的兒子到中國戰場看望父親,被八路軍抓住,日本大佐為了報仇與八路軍作戰,結果把自己兒子給炸死了的“悲劇”故事。
從網民提供的截圖看,這篇文章原文發表在公眾號“教學參考河南站”上,百家號“教師家園”進行了轉載。
而“教學參考河南站”并非個人公眾號,應該是官方或者至少半官方性質:
原文作者李佳前的身份也不簡單:
李佳前,男,漢族,1973年12月出生,安陽湯陰縣人,1996年7月參加工作,2001年12月入黨,本科學歷,河南省湯陰縣文星中學支部書記、校長,中小學高級教師。安陽市英語學科帶頭人,湯陰縣第三屆十大名校長之一……
看完這些背景信息,我們再來看這篇“閱讀理解”文章內容存在的問題。
令網民憤怒的,正是文章的敘述口吻:
對八路軍的稱謂用的是“共軍”,描摹他們形象的用詞是“一幫破衣爛衫的土八路”,交代命運則用的是冷冰冰的“留給他們的只是投降,只是死亡”,而八路軍被日軍圍追的原因竟是“帝國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從來不干預軍事的寶貝兒子,只為到這里老父親一眼,在武裝護送的軍車中竟然被截了”,“搶了我的兒子,還要去城里破壞”……
與之同時,八路軍綁架的人質被說成是“從來不干預軍事”、“只為到這里老父親一眼”的“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崗田大佐追剿八路軍的原因也成了“為子報仇”,最后更是在一篇短文里用了大段文字描寫日軍大佐的“舐犢情深”。
筆者姑且“不以最壞的惡意”來揣測文章作者的意圖,反而是抱著最大的善意地替作者“辯解”,那么這篇文章可能是作者在以一個日軍大佐的視角,來講述戰爭的殘酷:
導致大佐兒子被誤炸死掉的原因,首先是日軍大佐認為兒子兇多吉少,第二是大佐兒子兩次舉白旗,而八路軍兩度開槍,被日軍大佐誤認為是在詐降,實際上八路軍并沒有殺害人質,而是將人質團團保護在中間……
作者或許想通過這種以日軍大佐口吻寫作的方式來“抖機靈”,表達八路軍保護人質、很有人性,侵華日軍舐犢情深、也有人性,只有戰爭是殘酷的,所以要反對戰爭。
但是,作者想要一群中學生理解作者這篇小說的反戰意圖恐怕很難;況且這篇文章在遣詞造句上,水平也實在不怎么樣,難免詞不達意。
而且話說回來,這樣的“抖機靈”式的寫作實在沒有必要。如果文章確實出自一個日軍大佐之手,記錄的是一件真事,你可以拿過來做解剖,分析侵華戰爭對日本人民也是殘酷的,這還說得過去。
否則,一個中國人卻以一個日本人的視角來寫侵華戰爭,而且編造出一個漏洞百出的故事,這本身就很荒唐。這種做法客觀上達到的效果就是:讓涉世未深的中小學生通過這篇文章去共情日本侵略者舐犢之情,把侵華日軍殘害中國軍民的暴行理解成“報仇”,還把八路軍的英勇抵抗行為說得如此“猥瑣”,客觀上達到了美化日本侵略戰爭的目的……
我們以最大的善意來理解,是作者太愚蠢!如果不是這樣,而是作者有意識地這樣寫作,那就太可怕了,讓筆者不得不懷疑,作者是不是偽軍的后裔?
然而,更可怕的是:
這樣的“小小說”作者的身份竟然是“中學校長”、“黨支部書記”、“高級教師”、“學科帶頭人”;
“小小說”還登載在了一個官方、半官方性質的公眾號平臺,要么說明這個平臺是認可這篇小小說的,要么說明審稿人失察;
而這種存在嚴重問題的“小小說”竟然還堂而皇之地出現在了一個區級初三語文摸底考試的試卷中,出卷人以及審卷的相關領導究竟是什么心態?
令人玩味的是,“小小說”在成為“閱讀理解”范文的時候,作出了一定的刪改,小小說原文對八路軍的稱謂以及一些描述更加“邪惡”,顯然,出卷人也意識到了問題所在:
出卷人的這種刪改,反而有掩蓋的嫌疑了。
分析到這里,我們不難發現,這起環環相扣的“語文試卷美化侵華日軍”事件,從寫出小小說的河南湯陰中學校長,到登載小小說的半官方機構的公眾號,再到成都市新都區的出卷人、審卷人,任何一個環節的教師、領導,但凡有一點點辨別是非的能力,都不會導致事件的最終出現;由此可見,我們的教育界被滲透成了什么狀態——這種狀態遠比一兩篇毒教材來的可怕。
目前新都區已經發布了調查通告,安陽教育局官網上也已經撤下了李佳前的個人簡介,應該也進入到了調查流程:
希望這次調查不會不了了之。
而調查能夠不“不了了之”的關鍵,就在于負責調查的相關部門是怎么認識這個問題的。
作家莫言曾在一次演講中宣稱:
要把好人當壞人寫,要把壞人當好人寫,即使侵華日軍,我們也要考慮他們的人性,要把他們當人來寫,不能把他們當鬼來寫……
事實上,莫言在他的作品里也的確是這么干的,在莫言筆下,日本人似乎沒那么壞、地主還鄉團有好人,反倒是八路軍存在各種各樣的“污點”。
這樣寫作的也不僅僅是莫言一個人,而是莫言所代表的整整一代所謂的“作家”,雖未必是全體,卻也未必在少數。
所以,對照莫言的這段演講以及莫言的作品,我們再來看“語文試卷美化侵華日軍”事件,就絲毫不會感覺意外了。教育界、語文界恐怕已經滲透了不少莫言的徒子徒孫了吧?
只要莫言們還沒被請下神壇,“語文試卷美化侵華日軍”事件的調查就不會有一個真正令群眾滿意的結果,而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恐怕也是難免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