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5月17日上發文《幫你寫訴狀的可能是AI律師》引起了我的注意:
長江日報訊(記者李佳 通訊員涂興佩)人工智能寫文章、畫畫,還能寫“訴狀”。近日,在四川某基層法院,導訴員介紹,有半數咨詢者最后通過“起訴狀輔助生成系統”完成訴訟文件的撰寫。
比如輸入“張三在某年某月購買商品房,向我借款40萬元,我通過銀行轉賬給他的工行賬戶,他答應1年內還款,沒有寫借條,現在2年了還沒還我”,人工智能可以自動識別出事件的發生時間、案件類型、標的金額、約定事項等法律實體信息,自動生成一篇起訴狀,并推薦相關法律法規、法條適用、高匹配的類案文書,還能為用戶提供訴訟風險評估,給予搜集證據、最優解紛手段等行動指導,讓普通人輕松寫“訴狀”的同時,了解更多訴訟知識。
開發這一產品的武漢百智誠遠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法律科技行業高新技術企業。“最初做智慧訴訟服務產品時,我們發現普通的自助設備和軟件系統雖然能提速業務辦理時間,但解決老百姓無法輸出‘法言法語’的痛點,還需要打造一位AI‘律師’。”企業技術負責人孫莉莉介紹。
企業與武漢人工智能研究院合作,基于全球首個千億參數多模態大模型“紫東太初”,訓練司法行業專用模型,通過將司法案例、法律法規、案卷材料等法律相關數據,經過清洗、標注、分析后,“投喂”給“紫東太初”大模型完成預訓練,再將模型輸出的結果,經法律專業人士審核,進一步強化模型能力,從而實現通用大模型在專業領域“說”專業語言。
孫莉莉介紹,經過6個月訓練,“紫東太初”大模型僅用0.546秒就可對法律案件進行拆解、提取關鍵事件,在辦公效率方面實現案件分析速度的百倍提升。
經評估,AI從“法律小白”脫胎換骨,可信度和專業度已從最初的80%提升至92%。在最高人民法院指導下的中國法律智能技術評測中,百智誠遠擊敗清華大學、北大法寶等眾多行業top級選手,榮獲“法律人工智能信息抽取”專項第一名。
如今,他們的“起訴狀輔助生成系統”“文書輔助填寫系統”等產品,在5省上百家基層法院應用。
AI可以當律師了,首先必然是要淘汰掉人工律師這個職業了,因為不用人來干活了。不幸的是,這個情況已經到來了:據自媒體《WELEGAL法商學院》上介紹道:
四大會計事務所普華永道(PwC)、畢馬威(KPMG)、德勤(Deloitte)和安永(EY)正在全球范圍內快速、持續地擴展其法律業務,且開始引進律師AI工具。
2023年3月15日,普華永道宣布與Harvey(一家由OpenAI 領投500萬美元、使律師能夠通過使用自然語言提供簡單的指令來創建法律文件或進行法律研究的人工智能初創公司)建立全球合作伙伴關系,Harvey將為普華永道在100 多個國家/地區的4000多名法律專業人士提供以人為主導和技術支持的法律解決方案,包括合同分析、監管合規、索賠管理、盡職調查以及法律咨詢服務。普華永道還將尋求與Harvey一起開發和訓練自己的專有 AI 模型,為其他客戶創建定制的產品和服務。
除了普華永道之外,貝恩咨詢和波士頓咨詢集團與OpenAI建立了合作關系,律師事務所Allen & Overy已經在使用Harvey的AI產品。此外,Harvey的競爭對手Robin AI稱已經向四大中的另外兩家事務所以及一家名叫Clifford Chance的律師事務所提供AI服務,用于審查和編輯合同。
而且還有報道說,據自媒體《量子位》今年1月10號發布的文章介紹了一家美國的科技公司,名字叫“DoNotPay”,他們開發了一款智能機器人律師,AI律師,幫你打官司了。這個AI律師其實就是一個AI聊天機器人(主要基于GPT),通過錄音幫你分析場上的交鋒,提出論點進行辯護。由于一些規定和限制,這個AI律師不能直接在法庭上“發言”,我們要做的就是戴上AirPods聽它怎么說,然后重復給法庭。
很快,DoNotPay就已經有兩場官司要打了。這兩場都是關于超速罰單的,其中一場下個月的某個時間就要舉行了。
這在人類歷史上都將屬于首次——即AI機器人首次在人類法庭上幫人辯護。
不過搞笑的是這個機器人律師居然很快成了被告,自媒體《智慧泰達》今年4月27日發文介紹是因為上面那個機器人律師是無證執業!具體來說,是因為人工智能驅動的平臺可能會面臨從事未經授權的法律實踐的指控,因為它們通常在沒有持牌律師直接監督的情況下運作。
其實我覺得這還好說,畢竟授權這個智慧機器人律師就可以,這只是手續問題。問題是當律師被淘汰后,法官怎么辦?
這個機器人律師擁有著無比豐富的辦案經驗,掌握著大量的,幾乎是全部的法律文件,可以輕易地背誦法條,這可是人腦的生理人的法官們不具備的。這個法官何以來判案呢?
實際上,當律師失去了從業資格,那么我們的法官自然也就失去了從業資格了。你讓一個人和具有無限法律知識,熟悉所有案件和法律的機器平臺來對抗,那無異于以卵擊石。在這個機器人律師的訴狀面前,我們完全可以質疑作為法官的人的判斷是不是正確。
因此,從發展的邏輯看,當律師被AI代替,那么法官自然也就該被代替,而且似乎,法官被代替更有理由,因為法官作為人是有利益訴求的,即可以被收賣,可以有階級性,有主觀的傾向性。那么一般來說,這個機器人律師就好的多。
如果機器人律師有傾向性,那么就是你投喂的培訓資料的問題了。但是即使如此,也不足以證明法官的存在合理性,因為機器人律師掌握了極大的案件,全部法律,這依然是人作為法官不具備的。法官和機器人律師完全不具有對等性了。
律師,法官,是司法系統當中的極為重要的環節,甚至是核心環節,而現在這個環節的存在由于科技進步,人工智能的進步,存在就要喪失合理性了。
當然,短期內,肯定會存在的,但是,我們知道,如果你越來越喪失真正存在的價值,越來越沒用,被淘汰是遲早的事情。你即使強制地盤踞在權力上,也是無用的,因為你自身沒有用了,早晚被邊緣化,而后慢慢消失。
可是,大量的行政系統呢?行政系統的行為大量的都是執法行為,比如城管去清理占道買菜的老太太,那么老太太可以請求行政復議,這就必然要用到律師,而且你行政體系自身也得有裁決的能力,當律師成為機器人,成為人工智能,你的行政體系如果還是人,那么局面就會和法院的法官一樣,陷入尷尬的境地。那個機器人律師可以利用其豐富的案件庫,提出最有利于買菜老太太的理由,這樣,行政復議、裁決的系統就無法抵擋了。除非這個系統也改為機器人來辦理。這樣,機器人,AI就會侵入行政系統。這個時候巡邏大街的只有用機器人了。好在巡邏的機器人現在可以看到了。我們現在火車站里可以看到,那么未來代替城管就是他們,但是他們必須同時具有豐富的相關領域的豐富的司法知識了。
這樣,我們的整個國家機關就會逐漸被AI機器人代替了。
開始,當然人的作用還很大,但是隨著機器人的普及使用,AI機器人的使用只能越來越廣泛。因為機器人是不會被收賣的,不會有官僚主義,不會吃拿卡要,更不會利用職權去犯罪。
這樣,國家機器,可就真的成為國家機器了。這是自人類進入有階級的國家時代所沒有見過的局面了。
這是一種可怕的局面嗎?
當然不是。
依據馬克思是觀點,人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也在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當我們的社會治理手段基本被AI代替的時候,我想,公有制就會普及了,人們在私有制下的各種社會矛盾就沒有了。
因為你要知道,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是對立統一的,二者是不可分開的,一方的存在是以另一方為條件的,如果一方面消失,另一方面的存在當然也就消失了。
所以,不要小看機器人律師的出現,這將是我們開啟無階級差別社會的第一步,這讓我們看到了無階級差別社會的出現的真實性,而不再是理論證明了。
而機器人律師現在所面臨的問題,我們會發現恰恰是私有制的因素,自媒體《智慧泰達》介紹了目前機器人律師還存在的困難是:
數據隱私:人工智能工具依賴大量數據,引發了對數據安全和隱私的擔憂。確保遵守數據保護法規,例如通用數據保護法規 (GDPR)和加州消費者隱私法 (CCPA),至關重要。
偏見:人工智能算法可能會無意中使它們所訓練的數據中存在的偏見永久化,這可能會導致法律事務中的歧視性結果。
所謂的數據隱私,不過是資本主義財產私有制的表現,如果我們消滅了私有制,那么就不存在什么數據隱私的問題了。這個所謂的倫理問題就是資本主義私有制的界限。而我們高興地看到這個私有制的界限現在收到了科技的嚴重挑戰了,在科技面前變得不合理了,沒有力量來阻擋科技的進步了。
下面的那個“偏見”當然也是私有制基礎下的產物,如果我們消滅了私有制,那么私有制基礎上的法律偏見就沒有了。這是不用質疑的。自然在目前有偏見的法律資料培訓出來的機器人律師會辦出有偏見結果的案件,但是這種情況是可以改變的,不是一成不變的。只要消滅私有制,那么偏見也就沒有了。
總之,司法系統引入AI律師來幫助辦案,加上美國的經驗,我們看到了人類社會的治理處在走向共產主義轉折的歷史關鍵點上,而不是面臨著什么深淵,什么不確定性。
對于私有制來說,也不存在什么不確定性,而是被消滅的確定性。科技的生產力呈現出對于傳統的所有制下的情況毫不容情地碾壓。畢竟,科技是火車頭,是革命的火車頭!發展生產力永遠是第一位的,是無可辯駁的第一位的任務。你就是想阻擋也阻擋不住!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的原理這里再次爆發了太陽般的光芒!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