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鴻海集團創辦人郭臺銘與新北市長侯友宜之爭,已趨白熱化。郭臺銘并不是國民黨員,但他想代表國民黨與民進黨及民眾黨爭臺灣“大位”,并在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未確認征召他能代表國民黨參選的情況下,迅速展開了競選造勢活動。可以說,在各個競選人之中,郭臺銘是最拼的,也是聲量最大的,有那么一股子企業家的“拼命三郎”精神。從他的行動上看,郭臺銘是一個快言快語的性格,也有生意人善于討價還價的韌勁,這讓他迅速在臺灣燃起“郭氏風暴”,成為臺灣政壇的“話題男王”。
在短時間內,郭臺銘做了八方面的工作:第一,與國民黨有關領導接洽,表達他想代表國民黨參選大位的愿望;第二,訪問美國和日本,試圖取得美日對他參選的支持;第三,向韓國瑜及其粉絲致歉,擺出為了團結肯低頭的姿態;第四,與侯友宜共同表態,不管誰最終被征召都不會結仇,而會全力輔助出線一方;第五,與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會面,為打造“非綠聯盟”摸底;第六,全臺造勢不斷發表演講,闡述他的科技治臺之策,并取得了部分國民黨“立委”及地方勢力的支持;第七,主動曝光復必泰疫苗事件炮轟蔡英文,為下架民進黨開了第一炮,且擒賊擒王擊中了要害;第八,在最關鍵的兩岸問題上,發表“金門和平宣言”,旗幟鮮明地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張。
郭臺銘的“金門和平宣言”,在兩岸引起廣泛討論,有值得肯定和鼓勵的地方,也有與大陸臺灣政策巨大的分歧。值得肯定和鼓勵的地方是,郭臺銘反“臺獨”,承認“九二共識”,承認“一中”,承認自己是“中國人”,認同“兩岸一家親”,否定“臺獨”之路是一個可行性選項,強調兩岸要通過談判保持“和平”,并建議將金門作為談判地點。而且,郭臺銘稱兩岸的談判是直接談判,不需要外國勢力介入,在沒有談成之前,恢復雙方的民間交流。總之郭臺銘的這些建議,比民進黨的“臺獨”立場,民眾黨的“暗獨”立場,侯友宜反“臺獨”、反“一國兩制”的“雙反立場”,朱立倫的“九二共識是沒有共識的共識”立場,是有那么一點進步的,接近于馬英九的政治立場。
但郭臺銘的政治立場與大陸對臺灣實行“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立場還是有很大距離的,這場談判如果有可能發生的話,也將是一場艱難的談判,考驗雙方忍耐度的談判。第一,郭臺銘強調“一中各表”,他所謂的“一中”,仍然是抱著偽民國神主牌的“一中”,是臺灣憲制中規定的“一中”,而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一中”;第二,郭臺銘的“金門和平宣言”雖然反“臺獨”但沒有談“促統”。而不能造成兩岸統一的和平,必是“基礎不牢”的和平,甚至不可能帶來和平;第三,郭臺銘追求的兩岸和平,本質上仍然是馬英九執政時期發明的“不獨、不統、不武”論,是臺灣處在“兵兇戰危”境地后“退而求其次”,幻想退回到馬英九時代的圖謀,所以他會說對于“各表”的部分,要談“多久”都可以。
如果郭臺銘所說的,由他組成臺灣“跨黨派、跨族群、跨世代”的談判團隊,然后這個團隊與大陸進行和平談判的話,這勢必將是一場曠日持久的“馬拉松談判”,從1992年有了“九二共識”到現在已經三十多年了,恐怕還要再談個三十多年,也不見到談出個什么結果。問題出在哪里?就出在對“一中”的理解上,出在對“各表”的理解高度不一致上。為什么“九二共識”誕生后兩岸關系沒有向前推進而是原地踏步,甚至民進黨上臺后大踏步后退了,本質上的原因仍然是“一中各表”這個矛盾沒有解決,兩岸各吹各的號,各有各的調,無法達成真正的共識,更遑論統一。
因此,郭臺銘重拾“一中各表”為基礎的兩岸談判,是注定談不出什么結果的,至少在政治上不會有什么結果。但在臺灣“獨派”橫行霸道,實行綠色恐怖的社會環境下,我們也要理解郭臺銘能承認自己是個中國人,就已經很不錯了,對他提出更高的要求,現在也辦不到。所以對他提出的“金門和平宣言”,大陸網友不會舉雙手歡迎,不會抱有那么高的熱情,最多只會謹慎地、有限地亮明一種態度,談總比打要好。
站在中華民族的長遠立場上看,如果臺灣的執政黨與在野黨皆冥頑不靈,要想統一勢必需要采取一些非常手段,至少以軍事或武力為后盾才會在談判桌上逼迫某些人改變心中的執念。告訴他們“一中”沒有“各表”,“一中”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這無任何疑問,聯合國在內的所有國際組織都是這樣認為的,不承認這一點就要敲打敲打。“一中”連國號都不一致,就失去了和平談判的基礎。或許一場有限的戰爭會造成某種程度的災難,但“罪在當代,功在千秋”。如果想避免這種災難,就需要臺灣的政治人物具有中華民族的大局觀意識,而不是只站在臺灣的“小我”角度考慮問題。“臺獨”就是慣出來的臭毛病,縱容姑息的結果,而且,臺灣既然是中國的一個省,臺灣的所謂“大選”當然應該有大陸參與,指導工作,影響進程。臺灣的前途與命運,不只是臺灣2300萬同胞的事,更是包括大陸14億大陸同胞在內的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事。任何不以統一為目的的“和平談判”,最后都不會換來真正的和平。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