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西方的母親節。多年來一直有專家學者和民眾建議設立“中華母親節”,以弘揚中華民族偉大的傳統孝道文明精神,喚醒現代人能夠更加感恩母親、尊重母親、關愛母親的強烈意識。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今天不妨借著這個舶來節,說說這位偉大的母親如何愛自己的孩子,她的孩子們又是如何表達對母親的愛。
從流傳下來的為數不多的文字里,我們會深深地感受到這樣一位母親的偉大和博愛。
【文七妹(1867.2.12-1919.10.5)】
她留給世人一位最偉大的兒子:毛澤東!
她留給世人一個最偉大的兄弟組合:毛澤東、毛澤民、毛澤覃!
她留給世人一個最偉大的家庭:滿門忠烈!
文七妹原名文素勤,又名文其美,湖南湘鄉棠佳閣人。因在同族姐妹中排行第七,人稱文七妹。
【文七妹與毛貽昌】
文七妹18歲時與毛貽昌(字順生,號良弼)結婚,先后懷過兩胎,都在襁褓中夭折。八年后毛澤東誕生,這位了不起的母親,采取了四項措施:一,讓毛澤東拜七舅媽為“干娘”;二,替毛澤東向南岳觀音菩薩許愿,答應毛澤東長大成人后去還愿;三,讓毛澤東拜“石觀音”為“干娘”(所以毛澤東小名又叫石三伢子);四,自己吃“觀音齋”。正是她給兒子打造了一個石頭般堅硬的命,才養育出了從山溝溝里走出來的馬克思主義思想家、革命家、軍事家、戰略家,歷經千辛萬苦、艱難曲折,締造人民軍隊,領導人民革命勝利,創建人民共和國的偉大領袖——毛澤東。還有毛澤東的大弟毛澤民,小弟毛澤覃。
【文七妹和她的三個兒子毛澤東、毛澤民、毛澤覃】
毛母待人寬厚恭讓,節儉勤勞,深得鄉人的尊敬。作為普通的農村婦女,她一生默默地操持家務、撫養兒輩。她待人接物純樸善良、極富同情心。對少年毛澤東來說,母親給他以謙和溫厚之情,為他日后成就偉業奠定了重要基礎。對于母親,毛澤東十分敬重。關于他敬重母親的史跡,廣為人知,毛澤東曾在給同學鄒蘊真的信中說:世界上有三種人,損人利己的,利己而不損人的,可以損己以利人的,自己的母親便屬于第三種人。
在那段最艱苦的歲月里,她沒有留下什么豪言壯語,只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告訴年幼的孩子們:韶山的窮苦百姓是一家,在自己家還有口糧的情況下就不能讓左鄰右舍餓死家門。
她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她幾十年如一日地燒香拜佛,雖然菩薩沒有保佑她一家發財致富,但她可能更加堅信的是,做人一定要抱有一顆善良的心,只要真誠地待人,一定會換來別人的真誠與善意。
在那段民不聊生的歲月里,她也留下了很多的無奈。
菊妹子,眾多后輩中悲慘命運的一員,她用盡全力去幫助,但看到越來越多的親戚鄰居陷入窮困,她的內心一定也感到悲痛。隨著她的撒手人寰,幼小的菊妹子不得不成為眾多童養媳的一員。
【毛澤建(1905.10-1929.8.20)】
【毛澤建是毛澤東的堂妹,因出生時正值菊花盛開,家里給她起名“菊妹子”。毛家親房“澤”字輩共有兄弟十人,只有毛澤建一人是女娃。其父毛尉生是毛澤東的嫡堂叔,靠幫工謀生,因生活困苦,勞累過度,年輕時就患了肺癆,經常咯血。澤建還有三個弟弟,因家境窘迫,艱難度日。毛母文七妹心地善良,對毛尉生家很是同情,常常接濟一些谷米,后將菊妹子收養為女兒,并特意囑咐毛澤東:“你要把她當親妹妹看待,讓她讀點書,日后能過上好日子。”菊妹子七歲時從東茅塘搬到了上屋場居住,毛澤東給她取名“毛澤建”。作為哥哥,澤東對澤建關懷備至,疼愛有加。寒暑假回家,總要抽出時間給她講國家大事,談革命道理。1919年10月,文氏病逝,毛澤建悲傷不已,在靈前長跪不起。三個月后,澤東父也相繼去世。而毛澤東當時率領驅張代表團遠在北京,一時回不來,14歲的毛澤建無依無靠,只好回到東茅塘。由于家中生活十分困難,無奈之下,其母聽從了一個遠房親戚的勸說,把澤建送到韶山楊林鄉肖家當童養媳。1920年8月,毛澤東回到韶山,聽聞菊妹子被迫到肖家當了童養媳,受了不少苦,既惱怒又震驚。一向主張婚姻自由的他,立即將毛澤建接了回來,帶她去了長沙。毛澤建的命運從此改變。】
1919年,毛母患淋巴腺炎,當時毛澤東在長沙讀書,得知消息,急忙趕回家把母親接到省城治療,住在長沙河西劉家臺子蔡和森家里。可是由于其他病癥并發,毛母還是于1919年10月5日,因病離開了人世,終年53歲。葬韶山南岸。
母親最后的幸福,最后的記憶,恰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年里,來到了兒子穿天地的大城市長沙,她看到這個自己傾注心血最多的兒子,已經長大了,已經遠遠地超過了她的認知范圍,這個兒子已經成了一位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她在長沙的歲月里,不是很清楚兒子在做什么,但她很清楚自己的兒子在干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這事情不是要給毛家人買屋置地,更不是為了石三伢子自己輝煌騰達。
作為母親的她一定會感到驕傲,這兒子的胸懷已經遠遠地超越了上屋場的那三畝水田,但她也擔心,這兒子最終會走向哪里,上屋場的那瓦房他還能回來嗎?
她在長沙的歲月里,看到自己兒子身邊進出的志同道合的那些年輕人,他們談論的很多話題,她不是很清楚。
什么改造社會與世界,什么革新學術,什么新文化運動,她從這些年輕人的只言片語里,似懂非懂地知道,兒子長大了,兒子關注的都是大事,是超過了自己小家庭的大事,但一定不是壞事。
和兒子交往的這些年輕面孔中,她可能會經常看到有被兒子稱呼為老蔡的蔡和森,她知道這是兒子最好的朋友。
【楊開慧(1901-1930.11.14)】
在長沙的歲月里,她一定見過楊開慧。那時候還是一個大姑娘的楊開慧,有著年輕人的活潑和熱情,還有著他們韶山山里人沒有的很多想法。
她可能沒有想到,這個姑娘后來也成了他們毛家人的一員,成為了自己兒子最偉大的伴侶,最后也為那個他們共同的事業犧牲了。
如果可以的話,她一定想多和這個姑娘拉拉家常,告訴她很多石三伢子小時候的故事;她一定想多和這個姑娘聊聊上屋場,告訴她這里曾經發生的悲歡離合。
她一定想和這個姑娘好好地說說心里話,告訴她石三伢子這孩子是一個好娃,是一個心里裝著別人的人。
她想告訴她,我們都是石三伢子最親近的人,一個給他生命,一個讓他的生命延續。
【毛澤覃(1905.9.25-1935.4.25)】
在長沙的歲月里,她看到小兒子毛澤覃也已經成了大小伙子,跟著大哥求學。能夠跟著三伢子,她放心了。
只要小兒子能夠跟著大哥走,就一定不會走歪路,就一定也會成長為毛家的好兒郎。
在長沙的歲月里,她放心不下上屋場的順生,倔強的老頭,一生不服老,一生和大兒子不對付。
她要盡快趕回韶山去,告訴老頭自己在長沙的日子,孩子已經長大成人,已經是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了,我們可以放心了。
在長沙的歲月里,她放心不下兒子中最老實的毛澤民。這個兒子還在上屋場守著,擔心她不在家的這些日子里,上屋場的一切還好吧?
【毛澤民(1896.4.3-1943.9.27)】
她在擔憂,哪一天自己老去了,這個最老實的兒子,上屋場還能留得住嗎?這個最老實的兒子人生道路怎么走,能夠和長沙城里的大哥小弟重新走到一起嗎?
在長沙的歲月里,她放心不下,從小自己視若己出的菊妹子,可憐的菊妹子如果不是自己收養在上屋場,現在的生活不知是何種境況。
她累了,辛勤一生,操勞一生。艱難的歲月已經透支了她的精力。
她笑了,三伢子已經走向了天地之間,三伢子未來的路雖艱險,但作為母親的她也已欣慰了。
四十年后,三伢子回來了,三伢子回到了上屋場!
1959年6月26日,回到韶山的第一個清晨,三伢子疾步向上屋場后的小山頭走去,那里有他最親近的人。
他來到父母墓前,神情肅穆,深鞠三躬,充滿深情地輕聲說:
“前人辛苦,后人幸福。”
短短八個字,字字戳心,催人淚下。
四十年間,上屋場走出的英雄兒女魂牽夢繞這里,毛澤東、毛澤民、毛澤覃、毛澤建,他們有一個偉大的母親:文七妹!
四十年間,上屋場的后來者,聽這個偉大母親的囑托走向為人民解放的戰場,楊開慧、毛岸英、毛楚雄,他們都是這個偉大母親的好兒郎!
四十年前,1919年10月18日,對母親去世萬分悲痛的毛澤東,用淚和墨寫下了《祭母文》和兩副靈聯。
其靈聯是:
疾草尚呼兒,無限關懷,萬端遺恨皆須補;
長生新學佛,不能住世,一掬慈容何處尋。
春風南岸留暉遠,
秋雨韶山灑淚多。
這兩副靈聯, 也深深地記述了毛澤東的母親平生對他的養育之恩,也由衷地表達了他對母親的孝敬之情。
《祭母文》稱:
“吾母高風,首推博愛;遠近親疏,一皆覆載;愷惻慈祥,感動庶匯。愛力所及,原本真誠;不作誑言,不存欺心。”“頭腦精密,擘理分情;事無遺算,物無遁形。”“病時攬手,酸心結腸;但呼兒輩,各務為良。”
毛澤東《祭母文》全文:
嗚呼吾母,遽然而死。壽五十三,生有七子。七子余三,即東民覃。其他不育,二女二男。
育吾兄弟,艱辛備歷。摧折作磨,因此遘疾。中間萬萬,皆傷心史。不忍卒書,待徐溫吐。
今則欲言,只有兩端。一則盛德,一則恨偏。吾母高風,首推博愛。遠近親疏,一皆覆載。
愷惻慈祥,感動庶匯。愛力所及,原本真誠。不作誑言,不存欺心。整飭成性,一絲不詭。
手澤所經,皆有條理。頭腦精密,劈理分情。事無遺算,物無遁形。潔凈之風,傳遍戚里。
不染一塵,身心表里。五德犖犖,乃其大端。合其人格,如在上焉。恨偏所在,三綱之末。
有志未伸,有求不獲。精神痛苦,以此為卓。天乎人歟?傾地一角。次則兒輩,育之成行。
如果未熟,介在青黃。病時攬手,酸心結腸。但呼兒輩,各務為良。又次所懷,好親至愛。
或屬素恩,或多勞瘁。大小親疏,均待報賚。總茲所述,盛德所輝。以秉悃忱,則效不違。
致于所恨,必補遺缺。念茲在茲,此心不越。養育深恩,春暉朝靄。報之何時?精禽大海。
嗚呼吾母,母終未死。軀殼雖隳,靈則萬古。有生一日,皆報恩時。有生一日,皆伴親時。
今也言長,時則苦短。惟挈大端,置其粗淺。此時家奠,盡此一觴。后有言陳,與日俱長。
前人栽樹、后人乘涼!人民永遠感謝您!偉大的母親孕育了偉大的兒子,偉大的兒子讓偉大光耀人民!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