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教材”永不問責,那就不要怪“有毒”的東西越來越多。
一本歷史讀物《寫給孩子看的中國史》被家長發(fā)現(xiàn)出現(xiàn)“事實性錯誤”:中日戰(zhàn)爭期間,寧死不屈的丁汝昌,成了投降的漢奸。
甲午海戰(zhàn)很久了嗎?不過一百多年而已。丁汝昌是國家公認的民族英雄,甚至國際上也有他的名字。結(jié)果在我們自己的歷史讀物里,他成了投降之人。
丁汝昌耳熟能詳,北洋水師提督,1895年威海衛(wèi)之戰(zhàn)抗擊日本軍隊圍攻。打到最后彈盡糧絕,丁汝昌仍舊拒絕投降。
援軍遲遲未到,水陸營務處提調(diào)牛昶昞與洋人官員馬格祿、浩威等人謀劃,多次勸降丁汝昌遭其嚴厲拒絕。接著牛昶昞又鼓動士兵鬧事,逼迫丁汝昌投降。當時牛昶昞已經(jīng)把北洋水師搞得軍心渙散,丁汝昌眼見勝利無望,服毒自殺殉國。兩天后,牛昶昞以海陸軍代表身份,向日本聯(lián)合艦隊司令投降。
了解這小段歷史,自然知道根本不存在丁汝昌投降之事,這不僅是在中國被承認的事實,在國際上同樣如此。那么北京工業(yè)大學出版社的校審就沒注意到此事?
即便我們允許在“嚴謹”和“學術性錯誤”上出現(xiàn)瑕疵,以至于該出版社選取了一張“日本視角下,日本畫家右田年英”創(chuàng)作的插圖,把丁汝昌畫成作揖之狀,把日軍畫的挺拔英武……那請問右下角明晃晃的標注上“丁汝昌投降圖”是個什么意思?
稍微了解一點歷史的人看到“丁汝昌投降圖”都知道有問題,何況對于一個專業(yè)人士而言,他可是靠這個專業(yè)吃飯的。哪里是什么水平問題,這根本就是居心叵測故意歪曲歷史,歪曲事實,有些家長并不了解這些歷史,也不會專門去翻看孩子的書籍,于是“丁汝昌投降圖”,便從小印刻在了孩子的腦海中,成了第一印象。
目前,北京工業(yè)大學出版社已經(jīng)承認“該書插圖確實有問題,召回并銷毀。”
無論毒教材事件出現(xiàn)多少次,以怎樣的形式被發(fā)現(xiàn),明顯到哪種程度,都會有人說是“巧合”。但我仍然要告訴你,無論是日本、還是英國,他們都非常支持你將這些情況認同為“巧合”。
2021年9月,香港對全部中學教材進行“消毒”,或許也是“巧合”吧。為什么要“消毒”呢?因為在以往的教材中,英國對鴉片戰(zhàn)爭中很多的內(nèi)容進行了“洗白”。現(xiàn)在的英國或許是文明國家,可也正因為如此,他們要抹除掉歷史上的黑點。而一件事既然已經(jīng)發(fā)生,又想排除己方責任,那唯一的辦法自然就是把對方描繪的極盡猥瑣。
這個“對方”指誰,不用我說了吧?
舉個例子,在香港“消毒”之前,初中教材里的鴉片戰(zhàn)爭只字不提英國大量輸入鴉片令中國白銀外流、鴉片毒禍令中國人沉淪,反而從清朝以“天朝上國”自居,閉關鎖國、拒絕與英國通商、林則徐禁煙為切入口,引導提問學生:如果中國當初采取較開放貿(mào)易政策,能否就避免鴉片戰(zhàn)爭的屈辱?林則徐的禁煙 手法是否明智?
這種連偷換邏輯都算不上的蹩腳問題,不就等同于“你憑什么不跟美國做生意?你憑什么要禁毒?”一樣可笑可恥嗎。
“毒教材”問題一直都存在,只不過很多人總以“巧合”的借口,堂而皇之的忽視罷了。
在這些事情之后,大陸也同樣出現(xiàn)了不少意識形態(tài)的問題,人教版教材大量插畫流出,對小學生性暗示、 文身、國旗倒掛、宣傳美國旗幟;瞇瞇眼、丑化中國人的各種形象宣傳;玄奘寺供奉侵華日軍戰(zhàn)犯牌位事件……如此種種,怎么可能全都是巧合?
9個月前日本戰(zhàn)敗并宣布無條件投降77周年的日子上,新華社更是主動下場提醒:警惕日本右翼勢力的歷史“毒教材”。
千萬不要小看意識形態(tài)入侵的問題,這東西繼續(xù)發(fā)展,就是顏色革命。而顏色革命無人不知,那是一種“不流血的戰(zhàn)爭”。格魯吉亞的“玫瑰革命”,烏克蘭的“橙色革命” ,吉爾吉斯斯坦的“郁金香革命” ,可以說都是這種微不足道的意識形態(tài)在潛移默化中被西方國家入侵所導致。
“毒教材”這三個字,有人覺得比較難聽且毫無意義。我仔細想過這個問題,實際上這個名字恰到好處,形象深刻,它源自于“毒奶粉”。毒奶粉事件家喻戶曉,食用過的孩子腦部變大,曾一時間令我們舉國震驚。
然而奶粉是嬰孩必須要的營養(yǎng)物質(zhì),與教材一樣。可反過來,用你必須要的東西,從小開始毒害麻木你,兩者是否如出一轍了呢?一個是謀財害命,一個謀才害國。
這是我第三次寫毒教材事件了,但這一定不會是最后一次。因為這樣的整改一直都是止于道歉,卻不嚴查各環(huán)節(jié)失守責任人,不嚴肅追責問責,壓根起不到警示的作用。與其每次通報召回、銷毀,還不如一蹴而就,直接談一談誰來畫?誰校審?誰擔責?誰買單的問題。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