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想不通的事有很多,比如昆山因降價賣房被罰款的房地產商,比如正想為房價降價而歡呼的吃瓜群眾。
據界面新聞報道,蘇州昆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5月5日發布通報,對昆山嘉寶網尚置業有限公司、昆山長泰置業有限公司違規行為進行處罰。這兩家房地產公司違了什么規?罪名是“擅自大幅度降價銷售,擾亂了房地產市場正常秩序,造成了社會不穩定因素”。報道稱“不止被通報,開發商還被罰款了,罰款金額不清楚,但聽說不少”。如果消息屬實,那可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賠了夫人又折兵。本想靠降價激活“冷靜的市場”,沒想到降價也不是房地產商個人說了算的。
其實這兩家房地產商降價幅度并不大,7折賣房而已,有的僅是75折或8折,因為推出的特惠政策是“一房一價”。有的降的幅度大一點,肯定是因為地理位置或房型不太好。降價的原因在報道中也通過中介人士說得很清楚,就是因為開發商“著急清盤變現,回籠資金去做別的項目”,這并不難理解,對于開發商來說,房子難賣,總不能一棵樹上吊死,當然要通過各種手段把房子“處理”了,看看其他的市場機會。
但即便這樣,也遭到了住建局的處罰,可能不只開發商想不通,就連吃瓜群眾也替開發商叫屈了。吃瓜群眾的理由聽起來也很有道理啊,第一,房子降時被處罰,房子漲價時為何不處罰,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把房子漲到老百姓背上的“三座大山”之一,住建局是否也有責任?第二,降價銷售是再正常不過的商業模式,怎么就擾亂了房地產市場秩序了,難道逼著開發商硬“挺”價格,把房子砸在房地產商個人手中嗎?第三,房子降價后來售樓處看房的人,“多是從上海而來”,我猜不會是“剛需族”,而仍然是“炒房族”,打算從房價的漲跌中漁利的,如果真的是房子用來住而不用來炒,住建局對“炒房族”有沒有采取什么措施,是鼓勵、縱容還是制止?
把房地產置于市場之中進行炒作,并且使之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本身就有問題。一堆鋼筋水泥象征著財富,如鏡中花、水中月,早晚有夢碎的那一天?;蛟S住建局擔憂兩件事,一是開發商在銀行的貸款還不上,擾亂了“市場秩序”,一是先前買高價房的“炒房客”到售樓處鬧事,阻止房子降價,這便是所謂的“社會不穩定因素”,除此之外,我再想不到哪里還有問題。
隨著人口的逐漸下降,不婚族、丁克族、少孩族越來越多,對房子的需求也會越來越少,這難道不是一個趨勢嗎?房子賣不動降價當然就是一個趨勢,房子供大于求降價當然就是一個趨勢,這就是市場啊。當人們想明白人生道理的時候,就不當“房奴”了,就不想當“房奴”了。作為一個普通人來說,一輩子背負著房貸過日子,這種人生有意義嗎?維護著表面上的虛榮,忍受著強大經濟壓力帶來的痛苦,一旦失業了,下崗了,斷供了,就會抑郁,尋死覓活。這樣的日子該結束了,以后不會有人這么犯傻了。
按我個人的見解,昆山這兩個所謂“違規”的房地產商,降價賣房反而是符合市場規律的行為,如果說會造成“社會不穩定”,住建局考慮的,無非是先前買了高價房的人,可能會前去售樓處鬧事。不過對于這些“助紂為虐”的炒房客,我并沒有多少同情,他們把房子當作商品進行買賣,當然有賺有賠。把房子看作是“只漲不跌”的商品,這不是很奇怪的事嗎?如果地方政府把經濟穩定或GDP的增長,放在房價的穩定和房子的升值上,這個地方政府的領導者腦子就出了問題。
當今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時代啊,中美的競爭,說到底是科技的競爭,是創新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而絕不會是房地產的競爭。房地產的不景氣不是什么壞事,這會倒逼中國的經濟轉型。有些人指著倒賣幾套房子就賺一輩子甚至幾輩子的錢,坐在安樂窩中享受,這種畸形的經濟該結束了。昆山的房地產商只不過打了個7折或8折賣房,依我看還比較理性呢,如果這樣就有人接受不了,那以后如馬云所預言的,房價變成白菜價,腰斬了或打個兩折出售,住建局又該怎么想呢?怎么辦呢?攔得住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