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無須懷疑中國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主體地位》
“有一個1996年的統計數字,是當年各種經濟成分在工業總產值中的比例。其中國有經濟占28.6%,集體經濟占39.4%,二者相加之和為68%。這是從工業總產值的維度上展示了公有制經濟占到了國民經濟的主體地位”,是26年前,不是現在。
“另有數據表示,從資產總量上看,國有經濟的總量超過了50%,是占有主體地位的;從國民生產總值,即從GDP的數字上看,國有經濟也是超過了50%,也是占有主體地位的。因此,說在我們國家中,公有制占主體地位是有根據的,無須懷疑”,這個“另有數據表示.....”是哪里來的?是哪年的?為什么不說出是哪位權威人士或組織或機構或部門的數據?
“從企業的性質來看,我們的公有制經濟或者說公有制企業是可以大致劃分以下幾個類別的。一個是屬于中央管轄的國有企業,簡稱央企。截止到2022年,中國共有98家央企,涉及到國防、能源、通信、冶金、機械制造、農業、交通運輸、醫藥、金融等行業領域。央企主要是涉及到國民經濟命脈的領域,以及對全國全局有著重要掌控的領域,是不能輕舉妄動的領域。前些年,有些公知一直在高喊“國退民進”,指向的就是這些領域中的央企。顯然,在這些領域中,國不能退,民也不能輕易地進。”請問,所有“幾個類別的”公有制企業,它們在中國當下國民經濟的GDP、資本總量、資產總量、特別是就業人口總量中占多大比重,沒有這些,對作者的《無須懷疑中國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主體地位》無助。
“關于地方國有企業,現在只有一個總計的企業數字,是說在2022年,地方國有企業有816家。這個數字比央企的數量要多一些,是央企數量8倍多一點。在全國國有企業的資產總量上,據2022年10月28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七次會議上,國務院的報告說,到2021年,央企資產總額是102.1萬億元,地方國有企業資產總額是202.6萬億元,二者合計303.8萬億元。(因為這兩個數字只是精確到小數點后1位,而這兩個數字的小數點后面數字也都不會太小,所以合計時能夠向上進一位)”的此段論述的問題在于,“到2021年,央企資產總額是102.1萬億元,地方國有企業資產總額是202.6萬億元,二者合計303.8萬億元”在全部中國國民經濟的經營性資產中占比有多大?不把此事搞個明白,同樣對作者《無須懷疑中國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主體地位》無助。
“關于民營企業的資產總額的統計,因為民營企業每年新申領營業執照的企業和那些因各種原因破產倒閉的企業數量都很大,所以,全國工商聯只統計年營業收入達5億元以上的民營企業,共計8602家企業參加的工商聯的調查統計,500強資產總額的入圍門檻達263.67億元的資產總額數字。”這段論述更是讓人一頭霧水。
作者以上論述無助于讓讀者《無須懷疑中國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主體地位》。
原來競然是:“畢竟對民營企業調研的數字不是特別完整,所以用來作為國企和民企的資產總額的比較不是太恰當。現在看來,國企資產總額比民營企業中的500強的資產總額要略多一點。這當然無法判斷誰的資產總額會更多一些。”
既然“現在看來,國企資產總額比民營企業中的500強的資產總額要略多一點”,就決不是“這當然無法判斷誰的資產總額會更多一些”,而是作者《無須懷疑中國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主體地位》的自我打臉!
因為“民營企業”中的500強的資產總額最多不過不會超過中國全部“民營經濟”資產的一半。
照此看來,全部的國企資產這幾十年來,加上引進的外資,已經弄得來不足“民營企業”的一半了,“懷疑中國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又哪里能扯得上“無需”!
僅靠“央企對于國家經濟命脈的產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而地方國營企業對于各地的經濟發展來說,同樣具有壓艙石和航向標的作用。央企對于全國的經濟平穩、成本控制、價格穩定、供應保障都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地方國有企業對于本地經濟的成本控制、市場物價、商品供應等同樣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至于央企與地方國有企業如何做大做強做優,都要根據國家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來做必要的規劃,以及重點的實施”這段說詞,全部的國企資產這幾十年來已經弄得來不足“民營企業”的一半了,要讓國民《無須懷疑中國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就是枉費心機。
上個世紀80年代以前,西歐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國有經濟大多達30%以上,同樣可以說成是“國有經濟對于國家經濟命脈的產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而地方國營企業對于各地的經濟發展來說,同樣具有壓艙石和航向標的作用”,而且通過稅收和財政開支實現的削富濟貧的力度比中國目前還要大,是不是就更應當無須懷疑西歐發達經濟國家“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主體地位”了呢?
照此羅輯,再繼續大力發展“民營經濟”,進一步把國有經濟化來占GDP的20%以下,《無須懷疑中國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主體地位》也仍然可以用同樣的說詞來理直氣壯。
“據2023年3月14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據農業農村部統計的數據,全國新興集體所有制企業的資產總額到2020年底,已經達到7.7萬億元。這個數字相比較于國企和民企來,看起來并不很大。但是,農業農村部還提到,現在在中國農村,還有一大部分沉睡中的集體經濟的資產還沒有被喚醒。如果這部分資產被喚醒,那就是一個更大的數字。”
五億多人口的農村,“新興集體所有制企業的資產總額”,“已經達到7.7萬億元”,只是“民營企業”中的500強資產總額的近于零頭,也好意思拿來湊數!而且還是這幾年“在脫貧攻堅的戰役過程中”才搞出來的,在此之前,農村和城市的集體企業被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基本私有化化掉為什么不提及?
從“現在的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還有一個過去未曾有過的特點,就是在這樣的集體經濟中,每個成員都占有集體經濟中的一定數量的股份。農民不是被雇傭的勞動者,而且是集體經濟的主人。他們的收入除了按勞分配這一塊,還有按股份分配的另外一塊。因此,農民的收能夠較快地增加,這意味著農民的致富與共同富裕并不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即的空洞的想象,而是扎扎實實的完全可能在不長的時間內得以實現的現實”看來,作為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的胡懋仁根本不知道集體經濟是什么。
集體經濟是生產資料集體共同所有至少占主要地位的生產組織或企業的經濟。如果“每個成員都占有集體經濟中的一定數量的股份”的“每個成員都占有”的股份的資本合計起來占了“集體經濟”中資本的一半以上,這個“集體經濟”就不是生產資料大家集體共同所有的集體組織或集體企業,而是生產資料為個人所有的眾人合資經營的私有制組織或企業。生產資料個人所有就是私有,對此請參看我在紅歌會網和鳥有之鄉的 《駁<“民營經濟”與“私有制經濟”是一個概念嗎?>》和烏有之鄉的《 不應混淆資本主義私有制與社會主義公有制 ——國有、集體所有未畢是公有;是政治統治決定,而不是所有制決定》,不再贅述。“現在的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還有一個過去未曾有過的特點,就是在這樣的集體經濟中,每個成員都占有集體經濟中的一定數量的股份”如果是這種,就是合股或合資經營的私有制組織或企業,“還有一個過去未曾有過的特點,就是在這樣的集體經濟中”就是荒誕不徑也要騙人。
作者據他以上的論述,居然能憑空武斷地得出“無論是城鎮中的央企、地方國企、還是城鎮中的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企業,只要再加上農村的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企業,那么中國的公有制經濟無論是在資產總額上,還是在營業收入上,其數字都將是非常高的。特別是,在鄉村振興的過程中,農村的集體經濟如果能夠得到健康、穩定和良性的發展,那么中國農村的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經濟將是中國最強大的經濟形式之一。國有經濟、地方國有經濟,再加上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經濟,這三者的力量加在一起,中國的公有制占據主導地位是沒有任何疑問的”,拙劣文風顯露無遺。
“在公有制經濟的主導和引領下,民營經濟中的非公有制成分也會受到更為良性的影響。大家都來發揮各自的積極性,為國家的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的實現,都在努力地奮斗著。這將是一幅多么壯麗的圖畫呀!”
但作為專業教授的作者理應知道,在市場經濟中,國有經濟是彼此擁有相互獨立的自主經營權力和自由經營權利,彼此之間都在進行相互競爭的眾多的中央和地方的國有企業所構成,其它的并且產值和從業人員已超過國有經濟一倍以上的“民營經濟”企業,與眾多的國有企業,更是彼此擁有相互獨立的自主經營權力和自由經營權利,進行相互競爭。由彼此是如此關系的眾多國有企業構成的公有制經濟,如何和怎樣引領包括外資在內的“民營經濟”?“在公有制經濟的主導和引領下,民營經濟中的非公有制成分也會受到更為良性的影響”?幾十年來的事實是國有企業被“民營企業”化來只占GDP的三分之一,這能是“在公有制經濟的主導和引領下,民營經濟中的非公有制成分也會受到更為良性的影響”?最關鍵的是,由此能改變目前多數從業人員處于資本家剝削之下的局面?
吹捧“民營經濟”的是“56789”論:“民營經濟”對中國經濟貢獻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如果有夸大之嫌,那么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2019年5月25日上午通過銀監會發言人肖遠企說的數據,國有經濟在GDP中的占比不足40%總具有權威性。
這能是“中國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主體地位”!
“這將是一幅多么壯麗的圖畫呀!”
反映的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胡懋仁之類、還得加上“民營企業家”的心境。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