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就業年年難,專家代表年年把議建。今年某代表鼓勵學生“先就業再擇業”——“不要挑肥揀瘦,挑三揀四,實際上很多單位根本招不到人,但往往學生又就不了業,這就是供需中間出現認識上存在偏差的問題,先找一份工作,工作一兩年積累經驗再去擇業。”
短短的一句話里,有很多槽點,先隨便揀一個說起。當下的職場供需矛盾,并不是“認識上存在偏差”,而是事實上存在結構性偏差。我們的大學擴招太猛了,培養了那么多專業技術人才,但市場上不需要那么多專業技術人才,我們的產業升級遠遠落在人才培養計劃后面。過去三十年我們主打制造業,到今天為止仍然是制造業。在制造業里需要的專業技術人員比例是少數,而大多數是搞操作,要那么多大學生干什么?
高級技工緊缺,大學生卻過剩,工程師已經滿額了,搞操作你又不會,所以就高不成低不就。最后,排名靠后的大學畢業生做不了跟專業沾邊的活兒,只有降格到無門檻的行業才能實現就業,也就是做銷售、送外賣、當客服等等,其實中學生就能做。
而你一旦進入這些行業之后,四年所學的專業就會被荒廢,“先積累一兩年經驗再去擇業”是不現實的。譬如你學了機械設計卻去送了外賣,積累一兩年的騎手經歷對你的專業有任何提升嗎?但凡有點腦子,他也會選擇考研,才有可能做回機械設計,否則一騎上電驢,基本就跟專業說拜拜了。就算一兩年后機會多了,長江后浪推前浪,明年師弟又畢業,企業干嘛不找個年輕的?造船廠會圖你這一兩年餓了么送餐經驗么?
再說回外賣,一天要工作12個小時,就算你想兼職、想充電,有那個精力么?建議大學生不要挑肥揀瘦,可能是有道理的,因為對很多二本三本的同學來說,就不可能有肥的,全是瘦的。如果你放棄了專業進入了無門檻行業,你會發現這些行業全都是又累又不掙錢的,也基本沒有提升空間的。
香港富豪田北辰曾體驗底層環衛工生活,開始他堅信我命由我不由天,低起點也能打拼出一片天,然后他受了兩天大苦、住了兩天籠屋、吃了兩天狗食之后,立馬就抽了自己的臉——這份錢少事多睡不好吃不飽的工作,根本就支撐不起任何多余的想法,只是活著就已經精疲力盡,祖傳三代的奮斗基因都沒力氣施展——在北上廣深很多大城市的打工人就是這么個狀態。這是悲哀的,悲劇要從根上解,不要隨便諉過受苦人。
另外一個因素:階層在固化。公務員后代去考公,國企的后代進國企,明星的后代當明星,醫生的后代做醫生,金融圈的后代搞金融……為什么不讓窮孩子們挑肥揀瘦,因為所有的肥缺都跟上一代有著強關聯,用大白話來說就是坑都占完了,市場上剩下的全都是瘦的。所以專家代表給不出什么靠譜建議,常常還會何不食肉糜。
平民百姓的孩子怎么辦?可能只有卷。讀書依然有一定的幾率能改變命運,但絕不是考個大學就能改變命運,你至少得考上985、211或雙一流強勢專業,才能憑自己的能力在專業領域分一杯羹,雖然也免不了辛苦,但是起碼有點前途。二本三本基本沒用,學啥專業都干不了專業,最后全都得注冊騎手。
然而卷也需要入場券。假使大家的智商都一樣,但那些從大城市學區房起跑的富家子弟,一路享受的教育資源比小鎮青年要好得多,最后還是他們贏,名校里的寒門子弟越來越少了。而那些坑人的學費一兩萬的民辦院校,反而成為了平民子弟的集散地,真是越窮越受罪,富人享補貼。這個格局不改,死結無解。
如果說點不好聽但卻誠懇的建議,平民子弟宜早決斷,不要等到高考前。如果是那塊料咱就卷學習,起碼能穩穩考上重點高中,將來沖名校。如果不是那塊料,早點準備職業教育方向,越早越好。盯緊市場,找一個緊缺的、高薪的高級技工方向,譬如焊接之類,早點學成,早點工作,節約時間,多賺點錢。不建議去勉強上普高將來落坑二本三本。高級技工也有提升機會,起碼比送外賣有提升。
很多平民家庭的觀念確實是落后一拍的,大學擴招給了他們嚴重的誤導,天之驕子爛大街了都不知道。富家子弟都在卷名校,沒有一個為了二本去拼命的,真的學習不行就出國換賽道了?,F實很殘酷,即便一時無法優化,也要如實告知大家,譬如詳盡公布出每一所高校的畢業去向,讓大家自行判斷,不要再把學子誤導上不靠譜的船。把已經上錯船的孩子一把推進坑里,這不叫建議。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