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檔的滿江紅,可能不少人都看過了。這部片子如何,見仁見智。但其中最終不殺秦檜這件事,確實讓不少人覺得難以理解。
我們常說殺人誅心,尤其是我們中國的知識分子特別懂這個。誅心的同時是不能忘殺人的,閉上他的鳥嘴,剪盡他的黨羽,這才能誅的徹底,誅的安穩。因此,自古以來,得罪了讀書人,那得死兩次,第一次用刀殺,第二次用筆殺。你看孔夫子殺少正卯,不但要殺,還要明正典刑,殺了之后,再從容揭發其隱惡,踩一萬只腳讓他永不翻身,使后人引以為戒,這就是好榜樣。
那么到了秦相爺身上呢?要按一般老百姓的觀點,那真是千刀萬剮都不解恨。想當年,秦相爺尸骨未寒,民間就傳說他進了地獄,陰司還特意給家里送信,給那位賢內助王夫人提個醒,誰也別想跑。但到了當代文化人的故事里就很微妙了,實際上,在歷史上也很微妙。倒不如說,二者有點惺惺相惜的味道,要不說,咱們的文化人那是真懂歷史。
當然,電影是電影,哪怕是個架空故事。歷史上秦檜可是壽終正寢,備極哀榮,也許創作者覺得沒法轉過去這個彎,就干脆只誅心,不殺人。反正,我們已經讓他出夠了丑,至于他之后繼續享受榮華富貴,繼續殘害忠良,直到壽終正寢并造福子孫。這都是故事之外的事了,你跟故事較真干嘛?再說,秦相爺雖然做盡了壞事,難道不是已經出乖弄丑,被誅心了嗎?一干無知百姓想干什么?今天誅了秦相爺,明天你們想干什么,簡直不能想象。
說起來,尤其自近代以來,我國的知識分子們搞談殺人誅心的時候并不少。但有時,他們又確實寬大無邊,不要說殺人,最好連誅心也不要。羞羞面皮,鞠個躬,這就夠了,充滿了先進的躬匠精神。與之相對的,千載之后,近代以來,秦相爺也不時能遇到一些知己,時不時的,隱隱有點要站起來的味道。
秦檜作為中國歷史上有數的奸惡之徒,生平也廣為人知,倒也算遺臭萬年。但細看秦檜的身前身后事,還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秦檜一生最臭名昭著的,當然是以莫須有罪名殺害民族英雄岳飛。而這件事,使人痛切之外,也常會有人說,秦檜殺岳飛,執行投降路線不過是宋高宗的走狗幫兇而已,不該都歸罪于秦檜。這種看法看似通透,其實還真不是這么回事。秦檜和宋高宗這對君臣,也應該說叫有如此君,有如此臣,相互成就,同惡相濟。
像岳飛的冤案是帶有一定復雜性的。沒有宋高宗這樣無恥的君主,自然是不能成的,趙老九不能撇清責任。岳飛案最終造成了“臣飛死,臣浚喜,臣浚無言世忠靡,檜書夜報四太子,臣構再拜從此始”的局面。而在這個冤案里,秦檜也絕不被動的,他是十分積極主動的。當秦檜死后,宋高宗說,從此可以免靴中藏刀,也可見在這對君臣之間,并不是單純的上下服從的關系。
秦檜在中國歷史上,確實是一個頗為異數的奸臣。因為他本質上是一個挾洋自重的權相,在廣播黨羽之外,他權力的最大依仗不是君主的寵信,而是作為投降路線的象征,一個外國代理人的身份。也正是基于這樣的一個身份,秦檜在殺害岳飛這件事上是十分主動,而不絕僅僅是高宗投降路線的具體執行者那么簡單。
宋朝最終亡于異族入侵,而自宋以后,妥協投降,如抱薪救火,已經深入人心,秦檜夫妻也跪了千年。但近代以來,特別是民國以后,還真陸續出現了給秦檜翻案的聲音,乃至當代也不時耳聞。
比如呂思勉在1923年的《白話本國史》里公開說紹興議和,秦檜主和是有識力,肯負責之處,而痛罵秦檜,不該殺岳飛,成和議,是大言語壯語無用。由此引起輿論界的軒然大波,而胡適也給呂思勉站臺,在《南宋初年的軍費》中說“秦檜有大功而世人唾罵他至于今日,真是冤枉”。直到當代,文人中有再為秦檜翻案的,也不過是撿這二位余唾罷了。
這就是中國文人愛賣弄,標新立異的地方。像后來有人為呂思勉辯解,也不過說,這其實是他在借古諷今,影射二十年代的軍閥割據,本意是主張要尋求和平環境。倒是呂思勉自己,雖說不曾表示悔意,也承認今則予說亦多變矣,不再說如此怪話了。我們往好里想,畢竟那時候還沒有低調俱樂部,大概胡博士也是這么個借古諷今的態度吧。
像紹興和議,本質上說,確實存在金強宋弱的大局勢。岳飛等人經過艱苦奮戰,在北方淪陷區軍民的呼應下,也只能說有望扭轉,形成更有利繼續抗戰的局面。這千萬人浴血爭來的機會,被秦檜破壞了,則不能不使人痛心。但時局發展到了所復郡縣得而復失,國計民生難以支撐,諸將權威太重,使以兵變得天下的趙家天子難以心安的地步。紹興和議在不得已中,無論是從國計民生的角度,還是從穩定南宋政權的角度,確實有一種合理性,我們不否認。但要說秦檜有多大功勞,實在是強詞奪理。
其實,秦檜到底壞在哪里,明末王夫之早就說的很清楚的。所謂“殺人宗族,盡解諸帥之兵,大壞軍政,粉飾治平,延及孝宗而終莫能振。”說到底,秦檜的真正罪惡,是不但配合宋高宗茍合,而且利用手中權力,長期破壞國家建設,最終和高宗一起從根子上造成了南宋王朝積貧積弱的局面。這種開國的格局一旦形成,就不是簡單的政策調整能在短期內改變的。
日后,宋孝宗等后輩想有所作為,卻面臨軍政長期敗壞,積重難返的局面。結果就是,南宋的歷次北伐都不免虎頭蛇尾,長期在戰和間搖擺不定,偶有振作,也難改積弊,直到滅亡。
這種死而后已的長期破壞,及其造成的不可挽回局面,才是秦檜的大罪惡。從秦檜的角度說,越是禍國殃民,南宋的軍政力量被破壞的越嚴重,越需要依靠討好外敵來維持局面,他的權力就越穩固。他雖然是南宋的宰相,其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卻是完全對立的。
秦檜是金人間諜之說,未必是真的,但在破壞抗戰的這個問題,甚至秦檜要比求一心茍安的趙構還要主動和惡劣,這是沒有問題的。所以,王夫之說,“藉其有子可授,而天假以年,江左之提封,非宋有也”,是很有見地的。
這個道理不復雜,前人說的很透,而像呂思勉、胡適肯定也是懂的。不外乎是中國的文人,由于過去社會教育的不普及,長期有一種眾生愚昧,唯我獨醒的莫名自信。有時候竟到了不顧是非黑白,甚至刻意和社會的一般常識對著干,以顯得自己高明。這種做派,實在是一種未開化時代的積習,自以為高,其實落后的要命。
其實,我們說歷史上的秦檜,很值得注意的是秦檜身后的一些事。在民間故事里的,秦檜就像我們說的,臭名遠揚,死后被編排了無數報應故事。像聊齋里,就說青州馮孔博家殺豬,發現身上寫著是秦檜七世身,連豬肉都是臭的,蒲松齡則痛斥,秦檜的肉,只怕連狗都不吃。秦檜轉世為變豬狗,或者在冥界受苦行,一直是傳統筆記小說的常見題材。這些報應故事,一方面體現老百姓樸素的正義感,另一方面,其中不少則含有所謂教化的成分,是刻意說給老百姓聽的。
然而在真實歷史上,就像我們一開始就說的,秦檜本人在主導了紹興和議后,作為妥協派的代表人物,一直執掌相權。直到秦檜死前,都還在瘋狂迫害主戰派的大臣,試圖興大獄,斬草除根,幸虧他及時病死才作罷。就生平來說,秦檜真擔得起慶父不死魯難未已的古語。
和民間喜歡的報應故事不同,秦檜本人不但享盡榮華富貴,還造福子孫。秦檜本人據說極度懼內而無后,連私生子都不敢認,明面上的子孫是抱養的妻侄秦熺。秦檜妻王氏,也就是后來也陪著他一起跪在岳廟前面那位。這位王氏出身是宰相王圭一族,據說本人也頗有才智,才能和秦檜狼狽為奸,一起遺臭萬年。秦檜雖然是進士及第,但家世頗為寒微,只怕需要用到王氏一族的地方也不少,秦檜懼內竟不惜以王氏族人為后,除了愛妻,未必沒有其他原因。
在秦檜生前,他就利用自己的權勢,使自己的養子秦熺成為宰輔一級的高官,長孫秦塤也在他的庇護下,高中探花,科舉入仕,并火箭提拔為尚書一級的中央大員。在秦檜死后,秦熺父子也隨之失勢,被迫退休,由此秦家逐步衰落。
那么,秦家到底衰落到什么程度呢。秦檜死后二十多年,陸游拜訪了當年和他一起考科舉的同年秦塤,秦氏一族已經分家而居,但還是雕梁畫棟,亭臺樓閣。只是,大家都說秦家已經衰落了,不時甚至要典當來維持局面,陸游特意留了一筆感慨,“歲收不過十萬斛米”。
大家是不是很熟悉,極有紅樓夢賈府的那股子衰落勁。當然,秦塤的兒子不是賈寶玉,他長子秦鉅名列宋史忠義傳。在南宋嘉定十四年,他任蘄州通判,堅決抵抗金兵入侵,最后和兩個兒子一起以身殉國。秦鉅的故事,這些年來講的人不少,畢竟秦檜的子孫最后抗金而死,這樣戲劇性的轉折也頗為吸引人。
但很少有人提,那就是秦鉅這個通判只怕和秦檜也不小關系。嘉定這個年號,始于嘉定和議。南宋權臣韓侂胄發起開禧北伐,結果將帥乏人,慘敗收場,本人更被斬首獻給金人乞和。韓侂胄在開禧北伐前為振作人心,追封岳飛為鄂王,削掉秦檜追封的一切官爵,剝奪原本忠獻謚號改為繆丑。這些稱謂,一直影響到后世,以后的文人常常尊稱岳飛都稱為鄂王,斥秦檜為繆丑。
然而,開禧北伐終究是失敗了,南宋在新一代投降派領袖史彌遠的主導下,獻頭和議,簽訂了更加屈辱的嘉定和議。相對應的,秦檜也跟著恢復一切榮譽,而身為秦家嫡派子孫的秦鉅,在曾祖父死后半個多世紀,恐怕又沾上了這位老祖宗的光。
其實,無論是孝宗年間的隆興北伐,還是寧宗年間的開禧北伐。之所以失敗,都和秦檜留下的余毒始終無法清理,造成了南宋積貧積弱,軍政混亂是有關系的。但偏偏是這樣的局面,又導致南宋無法徹底清理像秦檜所象征的投降路線。反過來,這種總路線的往復動搖,又庇佑了秦家人,甚至是他們幾十年后還能沾上老祖宗的光,始終榮華不衰。說的不客氣點,雖然后來岳飛平反,秦檜追奪,秦氏子孫在南宋所享受的富貴,恐怕還是勝過了岳家子孫的。
說秦檜身后,當然不是想說蒼天無眼之類的牢騷話。真正耐人尋味的是,后來的讀書人當然不會和老百姓談這些,但他們心中又是始終了解這些的。在了解這些的讀書人的心中,特別是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心中,恐怕秦檜的形象是頗為復雜的。
其實看宋人筆記中的秦檜,里面就寫了不少秦檜頗有智謀的段子。比如說南宋初年,經濟凋敝,貨幣緊張。當時用的是銅錢,但朝廷的鑄造能力有限,經濟不好,發行的新錢銅含量不高。于是,老百姓不但不喜歡新錢,還把質量更好的舊錢收藏起來,不愿意使用。注意到這點后,秦檜故意叫街上的剃頭匠到府里給他剃頭,然后稱贊剃頭匠活兒干得好,隨手抓了一大把舊錢給他。眼看剃頭匠受寵若驚,又裝作無意說,抓緊花掉,過幾天朝廷就要強行兌換新錢,舊錢就沒用了。結果,剃頭匠到街上一傳,很快錢荒就緩解了。
這是秦檜很有名的一個典故。秦檜當然很有才能,他本身進士及第,是狀元之才,是頂尖的讀書人。但像這樣的才智故事,與其說在客觀記錄秦檜這個人,倒不說體現了一種微妙的心態。子貢就說過,桀紂沒有那么壞,只是大家都厭惡他們,于是各種罪惡都集中在他們身上。那么秦檜這樣的一個大惡人,卻在不少宋朝文人的筆記里是頗為立體的,是很耐人尋味的。
我們看秦檜的身后情形,特別使人遺憾不是蒼天無眼,而是我們一旦放眼近代,似乎秦檜這類情形并不少見。除了像呂思勉之類標新立異的舊文人,還有很多人,只怕是真心和他惺惺相惜的。
就像我們上面說的,秦相爺最特殊,最要命的特點,是他身為一個外國代理人主導了南宋的政治。其實在古代,雖然勾結番邦,吃里扒外的戲臺大反派從來不少,但中國人對外國代理人的認識還真不多。要到1840年后,甚至要到來清末民初,秦相爺一流人物才算真正抖起來。
近代以來,長期外強中弱,一邊倒的局面,造成了一種外國即先進的烙印,是深深打進很多人心里的。這就使許多人,自覺或不自覺的成為了外國代理人,甚至從單純的挾洋自重,發展到了全面尊洋鄙華的程度。前所未有的,他們站在了一種道德的高度,以先進啟蒙,高等人自居。
不但如此,他們也確實在社會發展水平較低的舊中國,有著超出一般人的水平,并利用自己和外國之間的特殊關系,掌握生產資料,壟斷了知識、財富,彼此互通聲息。最終,形成了買辦,政客,學閥一個個緊密相連,又深具影響力的一個個圈子,牢牢把控著舊中國。
這種現象,尤其是在高級知識分子中,是頗為普遍的。而這種現象發展到什么程度呢?甚至發展到其中一些人,哪怕是越線了,比如說直接落水做了漢奸,又或者出賣了國家利益造成了嚴重損失。他們也能得到心安理得,順理成章的得到各種寬容和優待。最壞的情況,也不過是秦檜的子孫一樣,他們的敗落,在他們看來叫敗落了,退出核心圈子,不能再指點江山了。但在一般人看來,那叫人上人,根本和普羅大眾不是生活在一個層次的。
這種情形,甚至在新中國還在一定程度上延續。雖然新中國的建立基本消滅了以四大家族為代表的買辦資產階級。但由于舊中國遺留的家底過于薄弱,過于畸形,內外的環境過于惡劣,必須團結一切能團結的力量。結果就是,新政權在很多方面也只能以捂著鼻子忍耐。
就像張東蓀之流,稍微假以顏色,結果捅了多大的簍子。然后,也不過是送回書齋,時不時誅心一番,對他的肉體可是優待的很。今天的不少人徒子徒孫痛哭家史,好像他們在前三十年受了多大委屈。挨批斗,下農村是一回事,但下放的老教授們,敢不敢告訴工人農民,自己領的工資有多少呢?
甚至,像買辦之流,雖然在建國初該走的走,該鎮壓的鎮壓了。但隨著國門重新打開,一切為招商引資讓路,學習外國先進經驗的大潮,他們又重新抖起來了。甚至,過去那些替外國做代理人而被打倒的老家伙及其徒子徒孫,還以此為功,以此為媒,在國內國外得到了不少補償,攀上了新的門路,儼然像當年秦家子孫享受到老祖宗恩典一般。
可以這樣說,近百年來,對這樣一個圈子,對這類人,不要說殺人,連誅心都誅不得。這種情形,這些年來,隨著國家的發展無疑已經得到了扭轉。無論是人民受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也好,中外實力對比也好,大環境早就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但年深日久,他們子孫相傳,盤根錯節,在我們整個社會中,依然占據著不少位置,有著不小的能量。他們時不時就要露出那種刑不上大夫的舊習氣,理所當然,仿佛天不變道亦不變一般。而我們要想真正從近代的陰影中走出來,便要徹底和這種舊時代的余毒告別。
像秦檜這樣的人物,是一種象征。當然,今天我們不會再有秦檜這樣的神奸巨惡。但在一些人的心底,秦檜可不是跪著的,而是高高在上,在用向他們招手展現著美好的未來。誅惡務盡,罪有應得,在社會的客觀發展中,像秦檜之流,能不能得到他應有的下場,則確實一個事關人間正氣,乃至家國興衰的大事情。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