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二十條之后,今天中午新十條來了。這是實質上的重大調整,某種程度而言,在很大程度上恢復到了2020年之前的狀態。
個人理解這些具體條款,其實是實質性的變化:
高風險區域最大到樓棟、最小到戶,關鍵是不得隨意擴大,不得采取各種形式的臨時封控——這就意味著各地此前慣行的超范圍超時間的封控沒有了政策依據。
關于核酸檢測,一是不按行政區域開展全員檢測,除特殊場所不再要求核酸檢測證明,不查驗健康碼——這意味著健康碼快要退出日常生活了;
二是不再對跨區域流動人員查驗核酸陰性證明和健康碼,不再開展落地檢——年關在即,那些擔心帶來新的傳染,提出“非必要不返鄉”的地方官員,至少從權責上可以放下了。
具體到隔離和解封,有條件的無癥狀和輕癥患者均可居家隔離(密接自然也可),連續5天沒新增可以及時解封——的確,按照最近進程比較快的地方,諸如保定等地的經驗,當方艙收不過來且傳染持續發生的時候,居家已經是一個不得不的選擇。
還有,非高風險區不得限制人員流動,不得停工、停產、停業。
以上,其實都是在傳染持續發生的情形下,將影響降到最小,力圖最大程度的保證流動性。
和國際接軌的一條是加快老年人疫苗的接種,并且分了60-79,80歲以上兩檔——前不久的發布會上,其實已經提到了這一條,和以往不同,不再強調知情同意自愿,而是只要沒有特殊的禁忌癥和重病快要去世的,能打的都盡可能動員打了,可以組建小分隊上門“服務”。
關于健康的,除了老年人的疫苗接種,還有兩條:
一是對重點人群進行健康摸底及分類管理,主要是指有各種慢性病的老年人及其疫苗接種情況;二是保障群眾的基本購藥需求,不得限制群眾線上線下購買退熱、止咳、抗病毒、治感冒等非處方藥物。
個人理解老年人接種和健康摸底相當于做兜底,想辦法減少尤其老年人的死亡率,以盡力避免社會恐慌;四類藥品的放開,其實意味著某種意義上的“權責同步下放”,即以后發熱乃至確診第一步只能靠自己,所以,家庭小藥箱還不備起來嗎?
此外還有兩條群眾尤為關心的:
一是嚴禁以各種形式封堵消防通道、單元門、小區門,確保群眾看病就醫,緊急避險等外出通道的暢通;二是沒有疫情的學校要開展正常的線下教學,超市食堂圖書館等要正常開放,有疫情的地方風險區外也要保證正常的教學生活秩序。
綜上,這表明,我們從今進入了新形態,“每個人都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責任人”,我們每一個人身上的擔子更重了。
耐人尋味的是,基層診所包括中醫診所對相關十大癥狀的診療依然沒有放開。
這就有點意思了,群眾可以自行診斷,自行購藥服用,相對專業的醫生卻仍然不可以。
想必也快了。
京城昨天已經通知能接診十大癥狀的基層醫療單位的每日情況報送,核算不測、“哨點”不報,這也相當于,已經沒有了真實的第一手感染數據。同時,這個信號還暗示著當地的感染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量,基層醫療機構已經忙不過來了!
接下來,無論是中醫,還是西醫,發熱哨點以外的基層診所將不得不放開——畢竟,面對即將到來的海量感染,你不能讓捆住戰士的手腳,不讓上戰場不是?
針對這些調整,筆者沒有太多說的,該說的早就說過了,唯有建議大家做好心態和物資上的準備,迎接好第一波沖擊,畢竟自己及家人的健康就維系在自己身上。
硬要說點啥呢,也不是沒有。
一是,建議某些“精英”還是做個人,不要太那么社達。明眼人都清楚,一波死亡潮恐怕不可避免,小人物們也無法扭轉啥大趨勢,但至少不能像這位叼盤俠那么理直氣壯和冷血。生而為人,起碼的同情心和同理心得有吧?
二是建議某些媒體和博主,不要此前一味宣傳危害,現在又一味弱化癥狀,都不實事求是。一味的弱化,會讓一些本可居家(目前醫療資源本來就緊張,在大面積感染的部分地方已經出現醫療擠兌)的病人誤以為癥狀很重恐慌之下盲目跑醫院,也會讓一些高風險人群放松警惕。大家,尤其相對脆弱的重點人群依然需要做好防護,避免不必要感染或者多次感染。
三是,醫療資源不夠是必然的。在村村點火的最近,某些大城市醫護陽了繼續拖著病體給陽性患者服務,同時連醫學生都頂上去了。
既然專家們紛紛發現奧密克戎已經退化成季節性流感,同時不怕與自己數月前的發言相矛盾敢于把這個成果公諸于世,那么專家們能否根據不同年齡段、發燒體溫、血氧飽和度、有無基礎病和慢性病、基礎病及慢性病的病情程度,盡快制定出發熱門診的接診門檻?或者干脆放開基層診療,同時想辦法充實醫療資源?總不能又把因醫療擠兌導致的醫患矛盾這口鍋再一次甩給了基層醫護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