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多地用最復雜、最嚴峻(廣州),最艱難、最險惡(太原)之類的詞來形容當地的疫情態勢,這真的讓人很是揪心。眼瞅著就要入冬了,依照過往經驗,如果在入冬前不把疫情壓下來,入冬后難度恐怕只會更大,只能希望疫情形勢盡快好轉了。
這兩年多的“動態清零”積累了很多行之有效的經驗,如核酸、健康碼、中醫藥等。對于核酸,我也不贊成有幾個陽性就搞全員核酸,但該做的核酸還是要做,至少密接總還是要做的吧,既然做核酸就要盡可能多設便民核酸檢測點,這樣才能避免人員因核酸檢測聚集造成疫情擴散。
諸如此類的算是常識了吧,恕我直言,我實在很難理解為何有的地方會那么激進,一夜之間把所有便民檢測點都測了,步子邁這么大,你就不怕把別人嚇著?好在,這兩天便民檢測點又重新運作了,也算知錯能改吧。
兩年多來,新冠病毒的危害是變大了,還是變小了,作為外行我不敢亂說,但就英國和美國的數據來看,至少不支持“危害變小”的說法。據英國政府官網的Healthcare in England的統計數據,英國新冠住院治療人數(6月1日至10月31日),2020年是44756人,2021年是89971人,2022年是149705人,數據擺在眼前,我很想問那些說新冠是“普通感冒”的人,你們因感冒住過幾次院?別人我不清楚,反正我從小到大從未因感冒住院治療過。
還有組來自美國CDC網站的數據,2020年有38.5萬美國人死于新冠,2021年是46.3萬人,2022年前10個月是21.9萬人。請注意,美國CDC的“死于新冠”的標準是很嚴的,按照美國CDC發布的新冠死亡驗證指導方案,檢驗人員必須證明新冠是死亡的直接原因或者對死亡有促成因素,否則就不算死于新冠。如果我沒理解錯的話,或許是這樣的,很多有基礎病的美國人死于新冠在美國極有可能是沒計算在內的。
無論從英國的新冠住院治療數據還是從美國的新冠死亡數據,都很難讓人信服新冠“危害變小”的說法,但這并不妨礙“躺平派”在網上嘴硬。網上嘴硬歸網上嘴硬,但臨到自己頭上還能嘴硬的只怕就不多了。
有個北京的大V,此前是鐵桿“躺平派”,一直要求“躺平”,說新冠是“小感冒”,還說歐美新冠患者“喝喝可樂就好了”,然后前兩天她自己家人感染了,開始寫“小作文”說“當地疫情管控不嚴,救治不及時,癥狀有多厲害”,或許是有預感以前的“躺平”言論會被“挖墳”,特意刪除了近千條微博,但或許她忘了,互聯網是有記憶的,刪除微博就能刪除網友的記憶?我沒興趣對著她冷嘲熱諷,但要我和她“共情”,請原諒我做不到。
這兩天,有報道說鄭州女嬰遭拒診去世的消息,這當然是悲劇,但問題是有人竟然跳出來說是根本是“清零的荒謬”,我也是佩服他們,什么都能往“動態清零”上扯,合著不清零就萬事大吉了是吧?誰都知道,新冠疫情最可怕的或許還不是疫情本身,而是由于醫療擠兌造成大量患者無法就醫引發的悲劇。“動態清零”或許會引發個體悲劇,但不清零引發的那可是群體悲劇,總不可能100個人的悲劇是悲劇,100萬人的悲劇反而不是悲劇了吧?
還記得我此前說的吧,總人口6700多萬的英國,7月份等待擇期治療的患者人數高達680萬,其中需要等待超過一年的人數約37.8萬,與2019年7月份的數據相比,疫情前后相差366倍,所以,這根本不需要什么預言家來告訴我們“躺平”的后果,這么說吧,要是真的不清零了,別說12個小時了,你12天能排到就算你祖宗積德了。
說難聽點,你以為醫院你家開的啊,醫院爆滿了,把別人趕出來給你騰地方,你覺得現實嗎?8月份,日本因疫情導致急救運送困難事件頻發,有的患者竟“被拒絕100次以上”,還有人因“無處可送而在家中死亡”,這夠“躺平派”寫100篇“小作文”了吧?
說點題外話。這兩天網上有人罵我為什么總提核酸檢測,不提中醫藥,難聽的話我就不說出來了,我只是好奇此人到底從哪里看出來我們國家沒用中醫藥的,難道他沒看到的就是不存在的?
我想對此人說的是,就算你的心是真誠的,我也感謝你對中醫藥的支持,但你只要隨意翻看我們四川這邊的@四川中醫藥 的公號,就能看到里面有大量關于中醫藥用于抗疫的指南和實踐,這不難吧?所以,你有那到我這罵街的時間,自己去看看不好嗎?還有,誰說用了中醫藥就沒必要核酸檢測了,這是什么道理?中醫藥確實是YYDS,但無論是核酸還是中醫藥,只要對抗疫有用,我們就用,這沒錯吧,多管齊下的道理都不懂?做人還是謙虛點好。
最后,信心比黃金更珍貴,請大家堅定信心,相信我們一定會戰勝疫情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