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供銷社”這個詞非常火,很多人懷疑,計劃經濟時代的標簽“供銷社”回歸,是不是有什么大動作?
于是網上開始討論供銷社,有的說計劃經濟要取代市場經濟了,有的說這是一場全面的退步、有的擔心以后能不能掙到錢。
如此等等,說什么的都有。
其實說到底,還是網友們的格局小了,供銷社確實是計劃經濟時代的標簽,但供銷社從來沒有退出過市場經濟。
我們先來說計劃經濟時代的供銷社。
早在新中國剛成立的時候,中央政府就成立了“中華全國合作社聯合總社”,統一領導和管理全國的供銷、生產、漁業、手工業、消費等領域,這就是供銷社的前身。
隨著50年代的社會主義改造完成,私人資本基本退出市場,以供銷社為代表的國有資本在城鄉全面鋪開,成為人民群眾必不可少的生活要素。
那為什么國家要設立供銷社呢?
目的當然不是排除私人資本,而是在當時的環境下,私人資本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經濟需求。
因為新中國成立初期,經歷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摧殘,全國城市、鄉鎮、農村的道路破壞嚴重,物資在城鄉和村鎮之間運輸很困難。
這樣的環境,給工農業產品造成巨大的運輸成本,而工農業產品的價格又不可能提高太多,畢竟那時候的人都窮,太貴就不買了。
于是在市場的調節下,以追求利潤為目的的私人資本,便不愿意冒著虧本的風險,在城鄉間運輸販賣工農業產品,結果就是——
商品交流不通暢,全國統一大市場難以形成,給恢復工農業經濟造成困難。
既然私人資本不愿意做虧本的生意,那么只能由國家資本來做,畢竟不管能不能盈利,恢復經濟和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都是國家必須要做的。
供銷社,就是國家資本干預經濟的重要途徑。
通過中央到省、市、縣、鄉、村的供銷社組織,國家資本建立了一張鋪天蓋地的物資流通渠道,各地的工農業產品在供銷社的渠道中,不計成本的運輸流通,奠定了恢復經濟和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基礎。
后來為工業化籌集資金的“統購統銷”,供銷社也是深度參與的機構。
也就是說,私人資本不能滿足國家經濟的需要,國家才親自下場搭建了集物流、收購、銷售于一體的供銷社。
所以成立供銷社不是目的,供銷社和計劃經濟,都是為全國經濟增長服務的。
這個邏輯關系一定要弄明白。
2
我們這個號主要寫歷史,中國歷史上也有類似的案例。
兩千年前的漢武帝,為了在全國各地統一征收和運輸物資,便在桑弘羊的建議下,設立屬于大司農管理的均輸官,均輸官在各地收購物資,根據市場需求,把物資運到別的地方販賣。
均輸官的職責是用國有資本壟斷市場,不僅可以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還能抑制私人資本壟斷市場,以及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促進物資流通。
和均輸官配合的是平準官。
平準官利用儲存的國有物資,根據不同時期的物價,決定收購或者拋售,以此來調節市場物價的平衡,并且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
把漢武帝的平準均輸和新中國的供銷社放在一起看,是不是感覺有類似的地方?
類似的地方在于——
漢武帝通過平準均輸建立了全國統一大市場,新中國通過供銷社建立了全國統一大市場。
平準均輸和供銷社都是物資流通、收購、銷售的渠道。
漢武帝增加政府財政收入要北伐匈奴,新中國積累資金要工業化、鞏固國防安全、修建民生工程。
不同的地方只有一個,漢武帝的平準均輸搞的“中產之家皆破、海內戶口減半”,新中國實現了國民經濟翻幾倍、人均壽命大幅增長。
不過漢武帝沒有寫入黨申請書,我們不要對封建王朝的皇帝太苛求。
3
現在的人們害怕供銷社全面控制社會經濟,其實這是不可能的,供銷社從來沒有實現對社會經濟的全面控制。
以1978年為例,全國供銷社的商品零售額占總額的35.5%,占農村商品零售額的68.2%。
從這個數據就能看出來,即便是供銷社最紅火的前三十年,也沒有全面控制社會經濟,而是扎根農村服務三農事業。
改革開放以后,在市場經濟的沖擊下,個體戶、私人資本、外資入場參與競爭,擠壓了國有資本的生存空間,再加上1992年后“統購統銷”退出歷史,于是供銷社經歷了一波大退步。
如果大家了解那個年代,肯定對下崗、分流、破產、重組等詞匯記憶猶新,供銷社也一樣,經歷了工人下崗、門店倒閉的過程。
即便保留下來的工人和門店,也處于江河日下的狀態。
而以供銷社為代表的國資走下坡路時,同時也是中央政府財政困難、地方勢力崛起、農村民生工程建設停滯、農民被私人資本剝削的低谷期。
有些偏僻農村,秋收后的新鮮土豆,一斤只能賣到兩毛錢,就這還愛賣不賣,你要是不賣的話,收土豆的人明天就走了,近千斤土豆只能放在地窖里,而且越放越賣不出價格。
那些低價收購土豆的商人,轉頭就能賣八毛到一塊,利潤是成本的幾倍。
雖然市場經濟就這樣,但問題在于——收土豆的商人能賺到錢,重要原因是數十年的基礎設施建設,讓商業成本降低了。
而四通八達的交通干線,是農民把血汗錢交給國家修建成的。農產品的產量增長,是國家通過剪羊毛獲取農民的剩余價值,完成工業化的結果。農業環境的改善,更是農民低報酬或無償修水庫、開荒田換來的。
可憐萬千英雄血,換來今朝舊乾坤,這說不過去吧?
于是在1995年2月,中央和國務院頒布《關于深化供銷合作社改革的決定》,決定恢復“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扎根農村服務三農事業。
經過多年的努力,供銷社從累計虧損450億元,終于在2000年扭虧為盈,實現13.77億的利潤。
供銷社盈利了,意味著服務的農村數量增長,農民的收入增加。
近20年的新農村建設、免除農業稅、家電下鄉挽救經濟危機等大刀闊斧的舉動,即便和供銷社服務三農沒有直接關系,也有間接關系。
到了2020年,全國供銷社的交易總額達到5.3萬億元,其中農業生產資料8667億元、農產品22205億元、消費品18234億元、再生資源2824億元,供銷社在鄉鎮的覆蓋率達到95%以上。
這份數據意味著,和新中國成立初期一樣,三農領域才是供銷社的主要目標。
雖然在交易的過程中,供銷社要賺一部分利潤,但起碼能做到給農民讓一部分利潤、給消費者讓一部分價格。
所以近些年的農村扶貧事業,供銷社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用官話說就是“農業社會化服務的骨干力量、農村現代流通的主導力量。”
革命年代的“打土豪分田地”,讓農民少受剝削、政府多收稅、消費者少花錢,現在供銷社在三農領域打掉中間商,也起到同樣的作用。
新中國成立初期是農業社會,供銷社扎根農村,就能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但隨著城市化的進程,服務三農的供銷社只能建立農村統一大市場,做為全國統一大市場的輔助。
所以最近重提的供銷社,根本不是回到計劃經濟的前奏,而是新農村建設的配套部分。
建議網友們不要妖魔化供銷社。
那些妖魔化供銷社的人,供銷社發展起來也不會和你發生關系,而喜歡供銷社的人,供銷社不發展也是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農民的日子有點起色不容易,你們就不要在網上拖農民的后腿了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