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載人航天高光時刻”的話題登上了微博熱搜,話題主持人是央視網,筆者注意到央視網微博:
這段描述稱“中國載人航天工程30歲”,將1992年9月21日中國立項實施載人航天工程,作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起點。
當然,這個說法并非從央視網開始的,一些媒體甚至用上了“從無到有”的字眼:
載人航天工程作為一項建立在現代科學技術基礎上的高度復雜的龐大系統工程,它的起點顯然不能從宇宙飛船載人上太空的高光時刻算起,否則中國載人航天“從無到有”的起點也會被延遲到2003年神舟五號發射。
從項目立項開始,后面的項目論證、人力物力資源準備、運載工具制造、地面測量系統準備、宇航員生命保障系統準備、發射場、宇航員選拔與培訓、基礎試驗數據的獲取……都應作為工程不可或缺的部分。
而這些工作,新中國早在1967年之前就已經開始的。筆者不知道媒體歡慶“中國載人航天工程30周歲”,怎么就把70年代末-80年代初被悄然下馬的714工程和“曙光-1號”飛船遺忘了。
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國防科委隨后向中央上報了實施載人飛船的正式方案報告。1970年7月14日,毛主席親自圈閱了這個報告,“曙光-1號”飛船的研制正式啟動,代號“714工程”。
事實上,在毛主席圈閱報告之前,錢學森同志已經領導老一輩航天人進行了數年的周密準備和論證。
1956年2月1日,毛主席親自接見了錢學森
1956年1月,周總理在全國知識分子工作會議上,代表黨中央和毛主席向全國人民發出了“向科學進軍”的偉大號召,百廢待興的新中國迎來了科學技術發展的春天。
半個月后的最高國務會議上,毛主席又發出了“應該有一個遠大的規劃”的指示,“12年科技規劃”隨后問世,核技術、電子計算機、集成電路、航天這四項世界尖端科技隨之被提上新中國科學發展的議事日程。
1963年,中國科學院成立了星際航行委員會,由竺可楨、裴麗生、錢學森、趙九章領導,為載人航天的研究作了大量開拓性工作和課題的落實工作。
1965年8月9日,周總理主持中央專委第13次會議,計劃在1979年發射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
1966年春,國防科委召開了關于載人航天的論證會,周總理在聽取匯報之后指出:中國在加快人造衛星研制的同時,宇宙飛船的研制工作也應該逐步開展起來。
隨后,在搭載人造衛星的探空火箭試驗項目中,用探空火箭將動物送上太空的試驗也開始了(美國、蘇聯的載人航天也是從動物試驗開始的)。1966年7月,中國的探空火箭將名為“小豹”的小公狗送上了距地面七萬米的太空并成功收回;同年將名為“姍姍”的小母狗送上太空并成功收回。
1967年9月,經中央專委研究決定,中國第一艘宇宙飛船定名為“曙光-1號”,錢學森為技術總負責人。即便不考慮前期的試驗和論證,載人飛船“曙光-1號”的立項也應該作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真正起點。
1968年1月,錢學森主持召開“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總體方案設想論證會”,對“曙光-1號”飛船方案進行全面論證,形成飛船初步方案。
1968年4月1日,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成立,隨后進行了若干航天醫學研究;中央軍委發布命令先期秘密開展了宇航員選拔工作,到1969年末,經過2個月的選拔,從1918名空軍飛行員中選拔出了215名初級候選人,經過第二階段周密嚴格的選拔,只剩88名候選人。
其后,在各項先期工作準備就緒、“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之后,就有了毛主席正式圈定的“714工程”,預定在1973年發射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
1970年11月,在錢學森同志的主持下,兩百多名專家召開了“曙光-1號”飛船方案論證會,正式形成《“曙光號”飛船總體方案》。
1971年4月,400多名專家又圍繞“714工程”召開更加系統的論證會。隨后,圍繞運載工具、航天監控系統、曙光號飛船、宇航員生命系統等各個環節的科研攻關緊張地開始了。
緊接著,空軍“宇航員訓練籌備組”正式成立!從之前經過兩個階段初級選拔的候選宇航員中選拔出了19名人員,開展了低壓密封倉訓練、低壓并溫倉訓練、航天服加壓安全訓練、低壓爆炸解壓倉訓練、離心機訓練、震動臺訓練、失重訓練、電動秋千訓練、沖擊塔訓練、電動轉椅訓練、飛行模擬器、天象儀訓練等12項專門訓練。
主流媒體的說法是,林彪事件發生后,“714”工程被暫停,“曙光號”飛船被擱淺,到1975年正式下馬,這個說法是相當不準確的;某些媒體更是將老一輩航天人的努力貶低得一文不值:“曙光號飛船最終只塵封在一張張構思圖和一個個試驗中”。(見北京日報客戶端2021年6月15日的文章)
梁東元在《曙光號全解密》一書中介紹,關于714工程的“下馬”,1975年總理有個指示,“不與美蘇大國開展太空競爭,要先把地球上的事搞好,要搞國家急需的應用衛星。”毛主席也有類似的說法,“力量不足,經費不夠,宇航員這事先暫停一下,先把地球上的事情搞好,地球外的事往后放放。”但梁東元在書中也承認“1975年,中央雖然決定載人航天工程下馬,但還保留了‘曙光一號’飛船的許多研制項目”。
事實上,親歷過714工程的負責人員根本就見到過“下馬”文件,真實的情況是714工程研制周期被拉長而不是被取消,放緩主要是上天的部分,而地面的部分從未放緩。
老一輩航天工作者的干勁和急迫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國防科委提交的那份報告,要求曙光號1973年發射,進度追得太緊,根本不切實際,例如:
1、為發射返回式衛星并可用于發射曙光號的長征二號運載火箭,1970年才啟動研制,到1974年11月5日才首次發射,且首發失敗,到1975年11月26日才二發成功。這就說明,我們當時的火箭技術、飛船運載工具在技術上還不成熟,無法做到“穩妥可靠、萬無一失”;
2、航天監控系統到1975年還只是一個雛形,衛星監控系統剛完成,1期、2期還在建設,大型預警雷達還沒有投入使用,海基衛星監控系統還沒有建成,監控范圍有限,飛船的回收坡度太窄,1975年年底我國第一顆返回式衛星回收的時候,落點偏離了好幾百公里的;
3、1975年第一顆返回式衛星回收時損壞嚴重,到1976年10月試驗到第三顆才成熟起來,而曙光號飛船的技術比返回式衛星復雜得多,需要進行更長時間的地面測試,原定的發射進度根本不現實;
4、宇航員生命保障系統準備也不充分,宇航服到1972年才做出樣品,又在取得了大量關鍵數據的基礎上,到1975年才投入太空生活模擬試驗艙使用……
所以,只能說國防科委的報告一開始將曙光號飛船發射時間定在1973年是“頭腦發熱”了,即便是1992年重新上馬的載人航天工程,也是經歷了11年才成功。
大家頭腦發熱的時候,毛主席反而是頭腦冷靜的。“力量不足,經費不夠,宇航員這事先暫停一下,先把地球上的事情搞好,地球外的事往后放放。”這個指示指出了問題的關鍵要害,只有把地面上的各項準備工作做充分了,才能保證新中國的載人飛船首發成功。
1977年9月14日,風暴火箭3100公斤配重飛行成功,并于1981年9月29日成功實現一箭三星發射,標志著大功率運載工具已經成熟;
1978年01月26日,酒泉FSW-0-3發射,1978年01月29日回收,標志著返回式衛星回收技術已經成熟;
1977年隨著7010雷達和110雷達的相繼投入使用,640反導工程陸基預警系統(衛星監控系統)基本建成,1978年遠望號的投入使用,海基航天監控系統建成;
1978年,曙光號飛船的外形設計、返回走廊設計和安全救生設計等方面工作已經準備成熟,進行了大量分析計算,在防熱技術、返回技術、控制技術、發動機技術等方面實現了關鍵的技術攻關,進行了多次大型試驗……
曙光號的模擬駕駛艙
宇航員試吃太空食品
也就是說,中國的載人航天工程到這時已經是萬事俱備、蓄勢待發,只待曙光號做出正式的樣機,經過地面測試、無人上天測試,最遲到80年代中期就能結成碩果。
遺憾的是,毛主席走后就總有人抱怨,“人上去了,能有經濟效益嗎?”
梁東元在他的書中引述了神舟飛船的副總師劉濟生的回憶,“當時有人說,與其搞飛船,還不如把錢花在建水電站,化肥廠上,更有實際效果。”
梁東元還在書的結尾交代了714工程主力單位507所(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的命運,這是整個714工程最終命運的一個縮影:
1977年大年三十,國防科委一位副主任接見了507所的新任所長霍俊峰和政委王旭東,和他們談了半天,說照上面的意思可能要裁掉507,而且載人航天也不搞了。這個副主任說著說著把自己的想法也說了出來:要說撤,我首先就反對,但上面定了基本國策,他也沒辦法(這說明要下馬也是有很多高層不同意的),后來可能是遭到了包括錢學森在內的很多人的反對而未果,但裁掉了2/3以上的人員,沒有項目,不給經費,任其自生自滅。這樣的正面強攻還不夠,還要迂回進攻。這就是1978年的農大回遷事件(501所和507所占用了農大馬連洼的地盤)……
與大飛機被美國人擺了一道一樣,80-90年代美國多次拒絕與中國在航天領域的合作,最終促使中國人夢醒,最終在1992年9月21日重新上馬載人航天項目;1993年美國開始籌備國際空間站項目,到1998年升天前與十六個國家達成合作,包括很多完全沒有航天基礎的國家,就是拒絕中國的參與,這更加證明了“造不如買、買不如租”是完全錯誤的,更堅定了中國發展自主載人航天項目的決心。
毛澤東時代的714工程和曙光號飛船項目雖然沒有能最終開花結果,但是老一輩航天人從1967年到1978年十二年的奮斗,“曙光-1號”飛船八年多的預研制,為中國在1992年重新上馬載人航天項目架構起了通往外太空的天梯:
經過8年多的預研,“曙光一號”載人飛船取得了不少成果,培養了一批從事飛船的技術隊伍。在飛船工程大系統方面,提出了對運載工具,地面測量控制,發射場,測量船的總體要求,推動了航天工程技術發展,刺激了相關配套系統向更高層次規劃發展。在飛船總體設計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在飛船外形設計,質量特性,返回走廊設計和安全救生等方面進行了大量分析計算,特別是在氣動力風洞試驗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各分系統研究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結構,能源,熱控制,制導導航與控制,測控與通信,數據管理,環境控制與生保系統等進行了原理性探討和技術攻關,其中不少分系統已通過地面試驗,有的完成初樣研制。大型地面試驗設備和航天員選拔方面也做了許多工作。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對多名鍛煉員進行了大量的人體科學試驗,取得了“人-機-環”系統工程的應用研究成果,研制出了第一套艙內宇航服,以及獨具特色的系列航天食品……(梁東元《曙光號全解密》)
對于新中國整個科研工業體系來講,毛澤東時代的714工程和曙光號飛船項目的開展,發動了全國18個省市、425項跨地區、跨部門的大協作,極大地推動了新中國獨立自主的半導體技術、新光電技術的飛速發展,帶動了多項新材料、新工藝的開發和應用,功績不可磨滅!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