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懾行為越早,行動越猛烈,效果越好。
震懾的目的不是為了傷害,而是為了制止對方的行為,必須在第一時間展示己方貫徹意志能力和決心,讓對方知難而退。
在雙方可能發生爭執的初期,一個眼神就可以能起到威懾的效果。
如果眼神不管用,那就要用語言。
對方已經橫眉冷對甚至口出狂言了,那時用眼神回敬就不合適了。
當然,如果一個眼神就能讓對方如同老鼠見到貓,全身瑟瑟發抖,大小便失禁,除外。
大多數人的眼神,顯然沒有這樣的威力。
如果語言還不管用,下一步就必須也只能是行動了。
行動的目的不是擊斃對方,而是要徹底挫敗對方的銳氣。
每一次,都要在氣勢徹底壓服對方。
如同俄羅斯輪盤賭,左輪槍里一顆子彈,雙方對著自己的頭扣扳機,誰先認輸,或者被子彈擊斃,誰輸。
隨著雙方沖突的不斷升級,采用的手段必須壓服對方,只有這樣才能讓對方主動退出,盡量避免升級為全面沖突。
當然,如果能全面迅速解決對手,不留后患,也不排除使用全面沖突。但是,全面沖突成本太高,風險太大,不確定性太多,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不是最佳的選項。
越不希望沖突升級,沖突越容易升級。要壓制沖突,并維護自身利益就要在第一時間以猛烈行動摧垮對方的意志。前期采取的行為越猛烈,后期的成本越低。
打得一拳開,省得百拳來。如果第一拳打得開碑裂石,那么其他人就不該輕易出手。如果第一拳打得綿軟無力,那么后面不知道還要打多少拳。
目前,大陸對臺灣大致有幾個選擇,軍事演習、經濟封鎖、軍事封鎖、軍事打擊、奪取一部分外圍島嶼、徹底解放。
在佩羅西落地臺灣以前,在臺灣周邊臨近海域使用軍事演習的效果,明顯更好一些。
如果佩羅西一放出要訪問臺灣的消息,大陸立即使用遠程火箭彈或者導彈,跨島打擊某不知名島礁,同時中央電視臺現場直播,效果會明顯好于佩羅西離開之后。從旁觀者的角度看,前者是冒犯之前的震懾,后者是冒犯之后的反擊。
既然現在使用這種反擊方式,就要高強度、高烈度,打得對方膽戰心驚。現場直播演習過程,讓臺灣地區的民眾親眼目睹大陸現有武器的精度和威力,以及現代戰爭的殘酷。
這種打法還可以演化為軍事封鎖,隔三岔五實彈演習,事實上封鎖高雄和基隆。
軍事演習和軍事封鎖需要達到足夠的強度,足以重創臺灣經濟,使臺灣民眾認真重新考慮是維持現狀還是嘗試突破底線。
如果軍事演習和軍事封鎖,還不能解決問題,那就只能考慮下一步的行動,從武力打擊臺灣島內軍用目標、臺獨分子辦公室、武裝解放大小金門和澎湖,到全面登陸。
與此同時,大陸可以進行全面軍事動員的預演。
比如,各戰區的機動部隊向東南沿海集結。打不打,登不登,看臺灣和美國的反應。
比如,今年的轉業和復員暫停,甚至征召部分轉業軍官回部隊。隨時準備填補機動部隊調往東南沿海后,遺留下來的空缺。必要的話,甚至可以組建架子部隊。這些架子部隊,有軍官,有儲備武器,無士兵,或者只有很少的老兵。一旦戰爭需要,可以迅速擴編,承擔二線維持治安、警戒、保衛等任務。
比如,各種軍工廠開始三班倒生存武器彈藥,提高彈藥儲備量。尤其是精確制導彈藥和各種無人機,都是現代戰爭大量消耗的重要物資。這些彈藥將來還可以出口。俄烏戰爭后,俄國武器空出的市場,可以由中國填補。
對大陸來說,和平來之不易,戰爭行動必然導致巨大得軍費開支、沉重的經濟負擔和大量的傷亡與損失。但是,如果默許臺灣越走越遠,必然給其他分裂勢力壯膽,那時即使想謀求和平,亦難和平。
和平不能來自妥協,只能來自威懾。如果要避免雙方的沖突升級為戰爭,就要在最初階段全面震懾對方,以獅子撲兔之勢,徹底壓制對方的氣焰,不能讓臺獨分子以為自己有與大陸掰手腕的錯覺。否則,事態有可能逐步升級,最終向成本最高的解決方向運動,形成兩岸雙輸的局面。
此時此刻,啟動全面解放臺灣的戰爭不是好選擇。
跨海作戰,難度極大。搶灘登陸戰和城市巷戰,必定傷亡極大,并難免對臺灣群眾的生命、財產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解放臺灣以后,要臺灣民眾擁護大陸,需要大量的資金,戰后重建、發展經濟。資金總量以人民幣計算,估計要幾十萬甚至百萬數量級。
如果不能拿出這幾十萬億甚至上百萬億,讓臺灣人民的生活在兩三年之內相比統一之前有質的飛躍,那么就難以獲得臺灣人民穩定和真誠的支持。
不論是跨海作戰所需的物質資源,面臨的傷亡,還是戰后重建的經費,都不是目前的經濟基礎能輕易承擔的。
所以,有效震懾臺獨分子,打掉臺獨分子和美國的囂張氣焰,以達到維持現狀,為最終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積蓄實力的目的,才是最理想的選擇。
大陸必須顯示出不惜一戰的勇氣,有向死之心,才有生存之路。
臺獨分子通過煽動臺獨,獲得政治資源,創造議題,拉取選票,真正決定臺獨分子政治命運的是美國和臺灣民眾。
臺獨分子上躥下跳的原因在于美國撐腰,只要美國知難而退,臺獨分子也只能老老實實、服服帖帖。
只要臺灣民眾選擇和平,那么臺獨分子要么大選失利,下臺滾蛋,要么收起臺獨主張,規規矩矩做人。
要看到,我們難,美國一樣難。
對美國來說,此時此刻有兩線開戰的準備,卻并不打算兩線開戰。美國的重心在歐洲,只要歐洲一天不結束,美國就難下決心在臺灣和大陸正式攤牌。
只要大陸展露出不惜一切代價維護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美國就會選擇知難而退——至少在解決俄羅斯以前,維持現狀。何況即使沒有俄羅斯的存在,與中國正面沖突也不是理想的選擇。
在臺灣問題上展示決心,必須能夠震撼美國,要讓對方知道此時此刻冒犯中國得不償失。
要讓美國清醒地認識到:如果大陸解放臺灣,美國武裝干涉必將支付沉重的代價。屆時,美國自己將陷入兩難,干涉,國力將極大受損,亦未必能保住臺灣的勢力范圍;不干涉,其他仆從國將對美國失去信心,美國的同盟集團將出現瓦解的趨勢。美國有退路,中國沒退路,美國不退,中國奉陪到底。對美國來說,最理想的方案,是打壓臺獨分子,維持現狀不變。中國不挑戰美國在全球的霸權,美國不危害中國的領土和主權完整,彼此井水不犯河水。
因此,有必要在演習中使用一些能夠重創甚至殲滅美航母打擊戰斗群的利器。
對多數臺灣民眾來說,維持現狀是遠好于戰爭的選擇。
俄軍的實力遠遠不如解放軍,從歐洲到烏克蘭不必遠涉重洋。美國在烏克蘭都沒有親自下場,在臺灣親自下場的可能性更低。大陸充分展示能力和決心以后,美國武裝干涉的可能性更低。
美國氣餒,臺灣獨派有必要認真考慮依靠自己的力量對抗大陸的可能性。
作為一個島嶼,臺灣所需的各種物資必須大進大出。
大陸可以使用現有武器展示封鎖臺灣的實力。
比如,使用轟炸機布放模擬水雷。比如,使用遠程火箭炮發射可以攻擊船舶子母彈。比如,使用無人機發射中小型反艦導彈、精確制導炸彈或滑翔彈。
俄烏戰爭之中,美歐作戰體系展現了強大的戰斗力。這些系統包括衛星支持、預警機、無人機聯網的情報系統、以星鏈為支持的指揮、通訊系統、精確制導的便攜式導彈和精確制導的遠程火箭彈。
俄羅斯以蘇聯時代的作戰體系對待21世紀的信息化、智能化的作戰體系極其吃力。俄軍在烏克蘭的拙劣表現,給了一些臺獨分子可以挑戰大陸軍事力量的幻覺。
大陸有必要展示,以大陸現有軍事技術,完全有能力壓制烏克蘭軍隊現有的作戰體系,至少與其旗鼓相當。
比如,使用射程和精度優于海馬斯的遠程火箭彈,集中精確攻擊某島礁。比如,使用電子對抗手段,壓制臺灣島內通訊若干時間。比如,使用干擾手段,使島內GPS或衛星通訊失靈。
島內民眾充分認識到大陸的軍事實力、美國的態度、大陸不主動選擇武力方式解決臺灣問題的善意后,會做出明智的選擇。
此時此刻,最希望中美直接沖突的一方,無疑是俄羅斯。
中國對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態度必須旗幟鮮明,一分為二:中國支持俄羅斯對抗美帝霸權的行為,中國同時支持烏克蘭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俄烏都是中國的友好國家,與雙方都有密切的經貿和人員往來,中國不愿雙方發生沖突;中國愿意為和平解決烏克蘭問題提供一切便利,愿意為烏克蘭戰后重建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和平解決烏克蘭問題,不能以損害烏克蘭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為代價。
中國要維護自己的領土和主權完整,就不能忽視他國的領土和主權完整。只有這樣,在大陸對臺灣采取激勵行動的時候,才能在道義上爭取主動。只有這樣,才能揭露,美國維護烏克蘭的領土和主權完整的根本原因,并不是為了維護世界和平,維護聯合國憲章,維護平等正義的國際秩序,而是為維護其全球霸權服務——美國是在選擇性地維護他國的領土和主權完整。
在國際問題上正派公道,必然能贏得更多的受壓迫國家的支持,這些國家也將在中國的支持下,反抗列強的霸權,成為牽制反動勢力的力量。
許多街頭沖突,沖突雙方往往從口角、辱罵,逐步上升為推搡、拳腳相加,持械沖突,最終演化為故意傷害甚至故意傷害致死。
相反,一些深諳震懾之術的人,平時和藹可親,從不講大話、空話,不見利忘義,遇到不可退讓的事件,直接劍拔弩張,給對方講道理,并讓對方相信自己一定能說到做到,往往能避免絕大多數的沖突。
這樣的人,如果能主持公道,在群眾之中就會頗有威望,是潛在的挑戰現有權威的勢力。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