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菜刀斷了,原本不是什么大事。
脊梁斷了,卻是天大的事。
商業社會總喜歡講品牌故事,能講的天花亂墜、價格翻倍,但商品買回去終究是要用的,一把幾百塊的刀,一口上千塊的鍋,一屁股出路轉內銷的馬桶蓋,到底好不好,不是看廣告怎么說,而是用起來如何。
生存與繁衍是生命的頭等大事,而獲取食物與加工食物是生存與繁衍的基礎。
放眼全球,從未有其它任何一個民族像華夏民族一樣培育了五畜、五谷、五蔬、五果等種類齊全、層次豐富的穩定食材。
發展出“炒溜炸烹爆、煎塌貼燜燒、扒煮酥燴涮、蒸釀氽燉熬”種類繁多的烹飪技法,與之相應的,是與“塊、丁、絲、末、泥”的食材切割處理。
與烹飪技法的千變萬化不同,中國人的餐刀則體現出以簡馭繁,萬法歸一的樸素之美,而“大道至簡”的工具身上,則體現出剛柔相濟、應物無窮,矛盾的對立統一。
一把土地掉渣的菜刀,如何呈現出陰陽相生、有無相用的呢?
華夏民族鋼鐵冶煉史可以上溯到商周時期。
西周虢國墓地出土的玉柄鐵劍,被稱作華夏第一劍,在冶鐵技術史上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
到了戰國時期,韓國的宜陽被稱做“天下鐵都”,勁弩利劍傲視群雄。
西晉劉錕 《重贈盧諶》:何意百煉鋼,化為繞指柔!
唐慧琳《一切經音義》:鑌鐵,以諸鐵和合,或極精利,鐵中之上者也。
明代陳仁錫《潛確類書》:平望湖在興化北,湖中有岡阜古冢,土人偶發之,得一劍,屈之則首尾相就,放手復直如故,出則錚錚有聲,刃可斬鐵。
在3000年鋼鐵冶煉技術的基礎上,在千家萬戶每日炊煙裊裊的日常生活中,采用“夾鋼法”煅造的菜刀,成了尋常百姓居家必備的趁手利器。
殺雞剖魚,切菜砍瓜。一刀一砧板,一鍋一灶臺,幾千年來,華夏民族生活的有滋有味。
熟鐵取其韌,精鋼取其利。剛柔并濟,渾然一體。
切絲切片,斬茸拍蒜,一人一刀,氣象萬千。
物物而不物于物,則胡可得而累邪。
是我們塑造生活,而不是生活塑造我們。
傳統文化的精髓是生活,文化融于生活,如湯中之鹽,無形而有滋味。
生活的精髓是馭繁為簡,實用為上。
傳統技藝的現代化不是全盤西化,拋棄傳統、拋離實用、拋棄靈魂的現代化,存名而亡實。
人類的文明史同時也是技術的進化史,傳統技藝并不排斥現代化,就像水墨動畫,就像戲曲電影,根植于歷史文化,魂牽夢繞,不離蒼生。
斷送張小泉的不是蒜,而是斷了根,丟了魂。
不考慮中國人的日常之用,一味套用西方標準、西式話術,問題是,中國沒有幾個人在家里用極具表演儀式感的各式餐刀,日復一日地為家人做小資情調滿滿、華而不實的西餐。
那個被灌了一腦子米其林泔水的上海經理人,在教育中國人用刀之前,他的膝蓋卻比高碳鋼還脆,早早地跪倒在洋人的旗幟之下。
拋棄了傳統工藝,拋棄了中國人的日用之道。張小泉的刀,早就斷了。
天氣熱,胃口不好,總想吃口涼的,在這種天氣里,蒜汁撈面就是我們這些鄉下人最愛的餐食了。
黃瓜絲切的細細的,煮透的寬面在涼水里過了,抓一把蒜瓣拍碎,放點鹽,澆上麻油和香醋,拌勻了,聞一聞就能連吃三碗。
這個三伏天, 就它了。
想及此,下單了10斤新蒜,再找出那把一直舍不得用的西湖款張小泉。
廚藝好不好,先看刀功;刀好不好,能拍才蒜。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