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工信部宣布,取消通信行程卡的“星號”標記,以支持高效統籌yi.情防控和社會經濟發展,方便廣大用戶出行。
當天下午,各大旅游平臺上酒店、機票的搜索熱度出現大幅上漲,這漲勢還真有點驚人:
雖然說,搜索不一定代表有精力和財力出行,但起碼表明了一種態度、一種意向。這種意向還比較強烈。
然而,真的可以隨意出去浪了嗎?
此前的行程碼帶星,是只要你所在的城市(地市一級)14天內有無癥狀/確診,或中高風險地區,當你去外地的時候,行程碼就自動帶星。并且,中高風險地區是按照街道或者一至數個小區進行區域性劃分,但是行程碼卻是按照地級市來劃分的。
按說,只要各地確診發現及時、阻斷傳播有力,中高風險劃分合理,其實應該不影響出行才對,畢竟本地都是這樣的,中高風險區域隔離,其余地方一切如常,根本就不影響日常生活。
然而,行程碼但凡帶星,哪怕本地確診的區域離自己所在的區縣很遠,確診病例的行程也和自己沒啥交集,但已擔任到了外省市,輕則三天兩檢,中則七天居家健康檢測,重則七天居家隔離或七天居家隔離外加七天健康檢測,最重的直接14天集中隔離。
而這兩年多來,除了某不可言說外省有過成規模性外溢之外,其它地方的外溢都不嚴重。
各地防控好了,其實對外地認真地搞三天兩檢,撐死搞個七天居家健康檢測就夠了,可是為什么各地都在層層加碼呢?除了對已經失去信譽的某地有一定合理性之外,對其它地方合理性何在?
這可倒好,本來行程碼帶星只是提醒這人所在的區域有一定風險,但各個地方都是不問青紅皂白地直接采取形式上的“嚴控”措施。
說是“形式”,舉例來說,筆者朋友一家四口前幾天從外地回來,本來按本地要求,出高鐵站應該掃碼,之后會彈窗,然后三天兩檢才能恢復。筆者五一期間從老家回來就是這樣的,查得還挺嚴,但最近似乎風頭過去了,筆者朋友夫妻兩就一人掃了碼,然后也順利出站了,之后,掃碼的因沒及時做核酸變黃碼了,而另一人一直是綠碼。當然,后來,兩人都去做了核酸……
至于核酸檢測側,網上不少網友都在吐槽蜻蜓點水地淺淺地漂一下,也不知道有沒有用。反正核酸檢測公司拿到了錢,被檢測者拿到了綠碼,疾控拿到了數據,真是皆大歡喜。
這就是關口形式上很嚴,但實際漏成了個篩子。然后內部大搞“常態化”甚至要求24-48小時核酸(因為沒錢,多地也陸續取消了),出了點點事就大搞一刀切,連正常的就醫、種地、買菜都被阻止……
也就是說,行程碼帶不帶星,其實都不影響各地擴大化的沖動,畢竟相對精準+一定量的冗余,守好關鍵的關口需要大量細致又艱苦的工作,而將全套套路形式上做到位、甚至做過頭卻是簡單的,最起碼萬一真的出問題了,對各方都有交待——我動作可是做全了的,可不能問責我!
自然,行程碼帶星雖然被工信部給取消了,但各地其實并沒有按照已經變化了的第九版防控方案來操作。比如某紅碼名市,依然還是上來就給紅碼,人家哪怕返回了,依然還是沒解除紅碼。
下圖是網友蕭瑟Herry根據第九版防控方案整理的風險區域劃定和解除標準及防控措施。這一版防控方案,可以說是總結此前全國的經驗教訓并統一標準,嚴的地方會更嚴,可以松的地方會更松。
按這要求,只要有確診或無癥狀就是高風險區,這也就解決了某不可言說的外省自行劃分中高風險,感染六十余萬人卻沒有一個高風險地區,打破全國各地相互間信任的問題;再結合行程碼去星看,未來的防控恐怕會更加“精準”,這也是希望能用更小的代價來維持經濟和生活的正常。
然而,有些地方已經開發替星的方案了。
比如某外省旁邊的杭州直接給當地的健康碼搞了個紅色的“!”進行提示。
西京則直接設置了灰、綠、藍、黃四種顏色,比此前僅僅帶星可是分得更細了。
也就是說,在某些地方,行程碼的星沒了,但是一切操作都沒變。對外省市里的地級市有確診病例的,依然全域按照中高風險地區進行管理。
也就是說,某些地方的防控措施,至少目前而言,是換湯不換藥,以前怎么干,現在還怎么干,依然不會有絲毫的松動,更不會做到真正有效的該緊的地方緊該松的地方松。
那么,你真敢在對目的地防控措施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反正行程碼不帶星了——就過去浪嗎?就不怕碼莫名地變顏色或被拉去隔離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