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只能用于疫情防控的健康碼,近來卻被接連曝出超范圍使用。
繼6月14日多家媒體集中報道追問河南村鎮銀行儲戶被賦紅碼一事后,6月15日,多名鄭州業主也向媒體反映稱,自己的健康碼也曾在6月12日-13日先后被“賦紅碼”。[1]
據了解,這些反映自己被賦紅碼的業主,都曾向有關方面反映過購房中遇到的問題,還曾被有關方面詢問過是否為村鎮銀行儲戶,而他們被轉紅的原因,多為“正在實施集中或居家鼓勵醫學觀察的入境人員”。
據第一財經報道,這些被賦紅碼的業主,不僅核酸檢測結果始終為陰性,近14天行程碼也一直顯示在鄭州。
此外,被賦紅碼的業主,不僅自己遭殃,家人更受累及——“三口‘全紅’的李莉說,自己與老公、孩子三人在同一張戶口本上;而只有一人為紅碼的王艷則表示,老公和孩子與自己不在同一張戶口本。” [2]
但頗為吊詭的是,就在媒體集中報道追問紅碼事件的當天,這些被紅碼所困的業主,先后發現自己的健康碼突然轉綠。
不過,健康碼轉綠也并非毫無代價。
據澎湃新聞報道,部分轉為綠碼的業主被社區要求寫保證書,內容包括不去高風險地區,以及,不再去有關部門申訴等。[3]
也就是說,包括村鎮銀行儲戶在內,被賦紅碼的民眾近乎被大數據精確打擊。
只不過,到底是誰在背后掌控這一切,似乎到現在也沒人能真正搞清楚。
據天目新聞報道,鄭州市12345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對于紅碼是否僅針對儲戶,工作人員表示具體情況并不了解,但經過查證,是因大數據信息庫出現了一些問題,現在已將該情況上報政府,正在積極改進中。
此外,12345工作人員還告訴記者,“河南省賦紅碼的情況,是省級單位進行處理的。建議可以嘗試向社區咨詢,但據其接到的通知是目前社區也無法處理。如果是鄭州市的紅碼,我們可以進行受理。”[4]
但據澎湃新聞報道,6月15日晚,鄭州12345在接受媒體報道時又表示,儲戶被賦紅碼是否因信息庫出現問題還在核實。[5]
據澎湃新聞此前報道,6月14日16時許,河南省衛健委值班室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13日開始,河南省省衛健委及12345政務服務熱線接到多個“外地來豫儲戶被賦紅碼”的投訴。接到投訴后,省衛健委昨日已將投訴反饋至相關部門,目前正在調查核實中。[6]
另據海報新聞報道,6月14日,記者曾電話聯系到河南省衛生健康委。
河南省衛健委辦公室工作人員表示,“變碼的政策和疫情防控指揮部有關系,但是具體操作由各部門歸口管理。”
隨后,記者又電話聯系到鄭州市大數據管理局。
鄭州大數據管理局就此回應稱,此種情況屬于鄭州疫情防控指揮部負責。
大數據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鄭州疫情防控指揮部下面有一個社會防控部,他們是健康碼管理的直接機構,制定賦碼的規則,賦碼、解碼都是他們負責的。[7]
可能上面這幾段報道乍一看有些繞,簡單總結下就是——
- 鄭州12345:是省里賦的碼,市里解決不了。
- 河南省大數據管理局:屬地管理,跟省里無關。
- 河南省衛健委:正在調查。
- 鄭州大數據管理局:防疫指揮部的管轄范圍,不關他們的事兒。
不過,一位接近河南疾控的人士向南方都市報記者介紹,健康碼賦碼權限主要在疫情防控指揮機構,“因為現在河南疫情防控整合實體化了,大數據局等機構都整合到了指揮部。”[1]
如果上述消息屬實,最后的鍋很有可能要落到防疫指揮部上。
但不管最后是誰的責任,都必須要有人為此負責。
誠如開屏新聞在《三問河南隨意賦紅碼》里追問的那般——
健康碼特定情況下的特殊制度安排,它只能用于防疫,不能挪作他用。
倘若把健康碼當成維穩甚至是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那么性質實在太過惡劣,會從根本上動搖公眾對當地政府公信力的信任基礎。
歸根結底,健康碼不是生意,不是買賣,而是關系到整個防疫大局。
紅碼不能亂賦,紅線不能亂踩。[8]
六月十六日。
參考消息:
[1] 南方都市報:鄭州爛尾樓業主被賦紅碼,同一戶口本上的老婆孩子外甥也“紅”了
[2] 第一財經:鄭州一樓盤多名維權業主被賦紅碼,曾和村鎮銀行儲戶同一地反映問題
[3] 澎湃新聞:鄭州停工樓盤業主被賦紅碼:曾和銀行儲戶有交集,轉綠需寫保證書
[4] 每日經濟新聞:到訪儲戶被賦紅碼,鄭州12320:沒法解決,可到國務院平臺投訴
[5] 澎湃新聞:鄭州12345:儲戶被賦紅碼是否因信息庫出現問題還在核實
[6] 澎湃新聞:河南衛健委回應儲戶被賦紅碼的投訴,正調查核實
[7] 海報新聞:官方回應“儲戶被賦紅碼 ”:賦碼、解碼由疫情防控指揮部說了算
[8] 開屏新聞:三問河南隨意賦紅碼:銀行底氣何來?誰在背后撐腰?拍案決策者是誰?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